资源简介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出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相关知识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和划分依据。3.重点:分析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自然差异及影响因素,知道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预习导学】秦岭—淮河线 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 ,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 2.秦岭为 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 ,南侧是狭窄的 。 3.淮河发源于河南省 山,大部分水流最终向东注入 海。淮河原为独流入海的河流,后因黄河多次夺淮入海,淮河水系紊乱, 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淮河流域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了一系列 。 4.比较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完成下面表格。比较类别 秦岭—淮河线以北 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河流封冻状况年降水量植被类型耕地类型主要粮食作物作物熟制主要经济林木主要运输方式四大地理区域 1.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可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和 。 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 与 两大部分。东南半壁受 影响明显, ,以 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降水 ,或者 资源配合不够协调,是中国重要的 。 3.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选项与之无关的是 ( )A.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合作探究】1.阅读教材图5-1,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秦岭和淮河,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和淮河所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2.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 ℃,而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 ℃。读教材图5-6、5-7,解释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3.你问我答:结合教材图5-8,回答下列问题。(1)划分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分界线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 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气候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 ,降水较 ,属于湿润、半湿润区。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 月 等温线的分布一致。 ②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一致。 ③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和 。 ④找出秦岭—淮河线并在图中画出来。(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界线大致和地势第 、 级阶梯的界线吻合,因此划分青藏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4)归纳总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大致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秦岭—淮河线1.相似性 地理差异性2.黄河 关中平原 汉水谷地3.桐柏 东 洪涝灾害 水利工程4.<0 ℃ >0 ℃ 封冻 不封冻 <800毫米 >800毫米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苹果、柿、枣 柑橘、茶叶、油桐 公路、铁路 公路、铁路、水运知识点二 四大地理区域1.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2.东南 西北 夏季风 雨热同期 农耕 稀少 水热 牧区3.B合作探究1.(1)秦岭是东西走向,淮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2)秦岭和淮河经过甘、川、陕、豫、皖、苏等省级行政区。2.主要原因是东西走向的秦岭把强寒潮带来的强冷空气阻挡在山体的北侧,冷空气不能越过山体到达南侧,致使南侧气温比北侧高13 ℃。3.(1)季风 400(2)夏 大 多①1 0 ℃②800③气温 降水(3)一 二 地形地势(海拔高低)(4)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秦岭—淮河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横断山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