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教学质量监测(一)七年级生物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七年级某同学在刚入春时做综合实践项目:栽培一种植物,他选择栽培黄豆:将几粒黄 豆种子种在花盆里,间隔一天就向花盆里浇水,一个星期过去了,依然没看见黄豆芽冒 出来。请你帮他分析一下,黄豆不发芽的可能原因是A.环境温度太低了 B.黄豆种子处于休眠期C.黄豆的胚受到过损伤 D.都有可能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种子到种子的过程,正是植物生长周期的写照,其中 就包含了种子萌发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贫瘠肥沃无关B.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一定不能萌发C.种子的胚未渡过休眠期,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D.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光照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农业生产中,在播种前大豆往往要测定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测定人员随机取出300粒大 豆种子均分成3组,3组测定的结果分别为90%、95%、9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胚芽突破种皮作为种子萌发标志B.经测定这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是94%C.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自胚乳D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应挑选粒大饱满的种子4.如图所示为洋葱根尖的结构及部分生理过程,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根冠在根尖的顶端,细胞比较大且排列不整齐,具有保护作用B.c区细胞很小,排列紧密,能进行①过程,所以c区是分生区C.a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增加根吸收水的面积D.根尖是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主要依赖于a、b区,因为a、b区细胞体积大5.如图是叶芽和枝条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a为顶芽、b为侧芽,均有分生组织B.图丙中的6是由种子结构中的胚轴发育而来C.图乙中的3、5分别可发育为图丙中的8、7D.图乙发育为图丙,图丙中的6、7、8构成枝条6.松树、柏树、柳树等木本植物的茎能够逐年加粗,原因是茎具有A.形成层B.木质部C.输导组织 D.韧皮部7.三月的中江特别美,金黄的油菜花成片盛开,走进油菜花田,明亮耀眼,花香四溢,“嗡嗡”的声音不绝于耳,油菜成熟以后可用油菜籽榨油,菜籽油是四川人的常用食用油。如图是油菜花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1具有保护作用B.2是花药,内有花粉C.3颜色鲜艳明亮,可以吸引昆虫传粉D.4是油菜花的主要结构,将来发育为油菜籽8.牛油果是油梨的果实,油梨每朵花一般开放两次(如下图),第1次开花时雌蕊发育成熟,雄蕊未发育成熟,大约4小时后花瓣闭合;次日第2次开放,此时雄蕊及花中的蜜腺都已成熟,但雌蕊萎缩不能接受花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油梨花结构的②和⑤的作用一样B.油梨的同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C.第一次开花,其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D.第二次开花时,无法继续发育为果实9.最近正是草莓上市的时节,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入口酸甜,备受喜爱,目前我县 许多采摘园也在大棚中种植草莓。下列有关草莓吸收、运输和利用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根毛B.水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形成的运输水分的管网运送到草莓各个部位C.根吸收水过程中无机盐可能会“搭便车”,随水分的运输到草莓的各个部位D.水主要通过叶片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叶片上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10.如图所示,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带叶的芹菜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墨水由“低处往高处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芹菜的蒸腾作用B. 植物吸收的水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这对植物是一种浪费C.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蓝色和红色主要在叶片的叶 脉中D.若在X处将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有蓝点,右边有红点11.每年的3.12是植树节,通过这个节日可以增强我们爱护植被爱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了解 到植物的重要性,植树节种树时,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有①带土移栽;②剪去部分枝叶移栽;③在炎热的中午移栽;④树苗种下后马上大量施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2.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生理过程,结合所学分析光合作用实质是A.制造氧气供生物利用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为人和动物提供食物 D.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分解能量13.七年级某学生特别喜欢熊猫“花花”,在学习光合作用后,利用课后服务实践活动时间, 开展了 “利用光合作用绘制大熊猫花花”的趣味实验,部分操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了淀粉B.实验操作①-④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③②①④C.固定熊猫卡片后,光照的时间不能过短,也不能过长D.碘液染色,熊猫“花花”和被染蓝部分可以形成对照实验14. 34 砂糖橘树进入生长阶段时,为了保证开花和结果的营养供应,可适当在主枝的茎上进行 环割树皮,暂时阻止有机营养物质向根茎运输,但在环割处会形成瘤状物。被隔断的结 构和瘤状物形成原因分别是A.韧皮部中的导管,有机物积累等原因引发细胞无序分裂B.木质部中的导管,无机物积累等原因引起细胞有序分裂C.韧皮部中的筛管,有机物积累等原因引发细胞无序分裂D.木质部中的筛管,无机物积累等原因引发细胞有序分裂15.结合下列图示,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只有在晚上可以进行B.①、②分别指的是二氧化碳和水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中16.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下列保存种子的措施中不 是降低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是A.种子晒干后进入粮仓 B.降低种子环境中氧气的浓度C.将种子置于阴凉的低温环境中 D.将种子煮熟之后放入冷冻室中17.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植物体的呼吸作用模拟了课本中的三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组甲乙两瓶种子的数量可以不同B.I组可以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 Ⅱ组甲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Ⅲ组乙瓶温度计中的温度也会逐渐地升高18. “山上多栽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下图能表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的过程和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叙述中合理的是A.①;降低叶片表面温度,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B.②: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增加大气湿度C.③;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D.④;降低叶片表面温度,减少降水量19.被子植物的一生,其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选项中对漫画的分析,错误的是A.画面1中,根的表述说明它有吸收有机物和水的功能B.画面1中,叶表达了自己能通过光合作用为其他器官提供所需的贮存能量的有机物C.画面2中,“饥饿的根”是因为“茎罢工”导致根缺少呼吸作用所需要的“食物”D.画面2中,茎“罢工”使叶干渴,是因为茎的导管无法运输水给叶20.下列生物在科学、技术与社会方面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如图是人工合成淀粉的装置示意图,这项技术很大地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和淀粉的 合成速率B.中国航天员探索空间植物栽培技术在太空种菜,但种菜也需要解决保水、通气、缓 释肥等难题C.无土栽培可以不用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培养液,节水农业可节约大量水资源,能为 根系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能提高产量D.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 和(CO2排放量与吸收量相等),实现碳中和离不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共7分)四川主食为水稻,种植的水稻所结果实即稻谷,大米就是水稻经加工后形成的。下图为水稻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结构相似)萌发、幼苗生长发育过程及稻谷被加工形成大米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水稻种子在萌发前需先浸泡一至三天,这有利于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发育过程中,稻谷中②是 ,将来发育成⑤的是 。⑤的生长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增加 。(2)水稻植株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若在生长过程中水稻植株矮小,老叶片先变黄,这是缺含 的无机盐症状。(3)水稻和小麦开花时,花都呈白色,多而小,这是靠 进行传粉的典型特征。水稻成熟后,先制成大米,再用大米加工制作的米线,筋道滑嫩,深受人们喜爱。米线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稻种子中的① 。(4)稻谷、糙米、胚芽米、大米中,一定不能萌发长成植株的是 。22.(共8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是数百种天然食物中最受营养学家推崇的食物。下面是大豆一生的生命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的光合作用养活了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大豆也会进行光合作用,将有机物积累 到大豆种子中,大豆植株开花后,花粉中的精子与雌蕊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形成 。图甲中③在白天合成的有机物会通过 运输给根,而根吸收的水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到叶片,其中一部分被叶肉细胞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绝 大部分会通过 散失到环境中。(2)图甲中的④是果实,是由 发育而来,据图乙发现一个大豆果实里有多粒种子,那么在大豆雌蕊的一个子房里有多个 ,而同样条件下昼夜温差较大地区大豆 的产量更高, (填“高”或“低”)你的理由是: 。23.(共6分)下列图中是植物生理活动,甲图是细胞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和B代表细胞结构,①和②代表生理过程。乙图和丙图是某兴趣小组课后验证实验的示意图,请分析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甲图中①所指的生理过程是 。(2)甲图中该细胞 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生理活动(填写“能”或“不能”)(3)乙图中澄清石灰水会: 。(4)丙图是兴趣小组模仿普利斯特利实验,在两个密封的无色透明玻璃罩里A中的小鼠存 活的时间较长,两个玻璃罩需要放置在 条件下实验才能成功,否则结果可能相反。(5)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都离不开气孔,叶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气孔是由 构成 的,小明想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上下表皮中,谁的气孔更多,于是他将新鲜的向日葵 叶片放入70℃的热水中,他观察到叶片表面产生了许多小气泡,并且下表皮的气泡比 上表皮的气泡多,说明上表皮的气孔数 于下表皮。(填“多”或“少”)。24.探究题(共9分)甲、乙两位同学各自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 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如下图所示)。(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位同学的方案,谁的方案更合理 。不合理的同学的方案缺少 。(2)“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3)实验过程中,步骤③的装置中,小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 。(4)实验结果是步骤④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里叶片的颜色 (填“变蓝”或“不 变蓝”),得出结论: 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答案1-20 DABDB ADBBB ABBCC DCAAC(以下各题除特别标注外,每空1分)21.22.23.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