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共28页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课件(共28页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4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中国茶,如何征服了世界?
8.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每当问起哪一种饮料最能代表中国,答案毋庸置疑:茶。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与茶有着深厚的联系。从吃茶到饮茶,从种茶、采茶到制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萎凋、闷黄、做青、渥堆、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白茶、黄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数千种茶品。在与茶的深厚联系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习俗并不断传承……
而今,在世界各地茶叶无处不在,茶叶在世界上的消费超过了咖啡、巧克力、可可、碳酸饮料和酒精饮料的总和。
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的著作《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
为什么英语里茶会被称为“Tea”?为什么一片树叶,能成为多部航海法案、数次英荷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变量?中国茶如何征服了世界?
第一目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茶叶为什么能传入英国?
◇是什么推动了英国茶文化的从无到有?
凯瑟琳公主的影响
中国茶叶的品质
东西方贸易往来
传教士、旅行
家的游记记载
中国茶文化
英国
传播
文化交流
◇茶叶为什么能传入英国?
◇是什么推动了英国茶文化的从无到有?
都不是文化交流的表现
不同文化间相互沟通,
互通文化的有无,
把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
1.文化交流的含义
英国茶文化
从无到有
文化入侵
文化挪用
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
茶之道始于公元9世纪,16—17世纪东西方接触日益频繁之时,茶之道也随之扩大成四条路线:第一条东至日本、朝鲜;第二条向南到东南亚和印度半岛各国;第三条北行从蒙古高原进入俄罗斯;第四条从广州出口,从海上运往欧美各国。
茶之路是继丝绸、陶瓷之路后又一条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的重要航道。饮茶之风给东西方人们带来许多高雅情趣,丰富了人类的社交生活。日本茶道,英国的咏茶诗,荷兰的关于茶的喜剧,还有俄国普希金笔下的田园气氛“乡间茶会”,以及在17、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东方式“罗柯柯”之风,都说明茶文化对人类历史的重要。
思考:文化交流有何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交流?
推动文化发展和创新
2.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民族
本国文化
其他民族其
他国家文化
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既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
又使得世界文化繁荣发展
可行性:各民族文化之间本身的差异性、民族性、多样性构成交流的需要和条件。
重要性: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推动本国本民族文化发展,一方面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必要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流是适应时代之举。
3.文化交流的要求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特别提醒】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关系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文化交流的特点和作用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也包括其他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知识拓展
特点
作用
①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有利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若违背平等原则,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则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②文化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第二目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在《傲慢与偏见》里,主人餐后必有茶席,开茶会,饮的就是中国茶。英国民谣这样唱道:“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了。”
中国的茶叶在传入英国后迅速征服了英国的茶饮爱好者,而那英国的茶文化是否完全和中国相同呢?
小组讨论:
结合视频中的图片以及生活经历,思考中英两国茶文化在饮茶习惯、茶事活动、茶道精神等方面有何差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饮茶习惯
英国人喜爱全发酵的红茶;喜爱茶奶混饮,将茶碾成茶粉制成茶包;茶具多选用银器,精致高贵,茶桌雕刻精致,茶厅富丽堂皇。
茶事活动
茶道精神
中国人民将茶作为馈赠之物表达情意。在民间的祭祀、婚礼、文人茶会等重大事务时期,茶事活动更是体现出其重要意义。
英国的茶事活动中最著名的是下午茶。在下午茶会中,上流社会
的绅士和淑女端庄优雅地品茶,讨论社会趣闻和国家政事。
中国人饮茶多以不发酵的绿茶为主;喜欢清饮,追求茶叶的完整形态;茶桌等外物环境的布置简单朴素,一般为木质,不讲究奢华。
中国茶道强调注重自身平和的同时关注也应关注与周围社会乃至世间万物的和谐,体现对追求“大同世界”的美好向往。
在商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冲击下,受到英国社会盛行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影响,茶会主要用于交际,这也体现出英国茶道务实的精神内涵。
中国茶文化
英国
传播
文化交流
自然地理条件不同
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中英价值观本质差异
英国茶文化
形成
文化交融
文化交融≠文化趋同
1.文化交融的含义
文化融合,是两种或几种不同文化接触后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与整合,进而形成既包括两种或几种文化的特质,又不同于两种或几种文化的新文化的过程,是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文化演变现象。
接触
摩擦与碰撞
采借
整合
文化融合大致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茶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茶饮起源于中国却不止于中国,茶文化源于中国却不限于中国。源于中国的茶文化的种子,开始在异邦发芽。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催生出了各国特色各显的茶文化。英国的“贵族茶礼”、美国的“快餐茶饮”、韩国的“礼茶”、日本的“茶道”……
文化交融有何意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文化交融?
2.文化交融的意义
(1)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
(2)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
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
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
本民族人民劳动
智慧的结晶
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
比较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区别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界定表现不同 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侧重不同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发展的状态不同 文化交流发生的是量变 文化交融发生的是质变
意义不同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联系: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
课堂总结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1.文化交流的含义
2.文化交流的意义
3.文化交流的要求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1.文化交融的含义
2.文化交融的意义
文化交流
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
课堂练习
1.“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发挥作用。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焦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 )
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一带一路”之所以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是因为它可以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①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③当选。各国文化不可能相互认同,②观点错误。设问要求回答“一带一路”对文化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的原因,④不符合题意
C
2.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任何一个出口处: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从侧面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③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来自不同的国家,这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能被其他国家所共享,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对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作用,②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④不合题意。
C
3.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让西方人体会到了中国诗词的精妙。同时,许先生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也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上述事例说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②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有相通性
③要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发展先进文化
④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许渊冲先生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mybed a pool of l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让西方人体会到了中国诗词的精妙,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也让中国读者感受到了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体现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有相通性,也体现了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②④正确;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而不是文化多样性,故①不选:材料没有涉及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发展先进文化,故③不选。
C
4.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中华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意义。
【答案】
①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有利于推进中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
②有利于使亚欧非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推进亚欧非地区各民族文化交融,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