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中西医之辩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传入我国,中西医之争已延续百余年。中西医之争发展到今天,在诊断、治疗的技术手段,药物的标准化和现代化生产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上,双方阵营正在走向理解和融合。如果把中西医之争放入时代的大背景中,这恰恰是中西文化博弈的一个缩影。时代的步伐已将我们带入现代社会,传统医学到底该何去何从?这是关乎中西医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转型期的文化困惑。议题一中医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生病了该选择看中医还是西医?ABC西医治标不治本,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术,不需要用西医来治中国人的病。中医在科学化和现代性上不如西医,我们需要告别中医中药。中西医相结合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式。议学提示:你怎么看待上述观点?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一) 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1.文化复古主义2.全盘西化论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彻底排斥外来文化。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康有为梁启超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盲目照搬西方文化。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胡适陈序经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错误观点坚持正确方向文化复古主义彻底拒斥外来文化。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衰落。全盘西化论盲目照搬西方文化。会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中华立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用土葬的方式大摆排场,办理长辈丧事。·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判断下列属于哪种错误倾向?启示:文化发展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小试牛刀(二)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1.态度:文化发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保持开放的心态。2.学习借鉴:①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③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3.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三个有利于是文化能否借鉴的三个标准】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公共文化类产品。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产业:以盈利性为目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如: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注意: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知识拓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 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 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生产目的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资本来源 国家或社会 企业机构性质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运营机制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 影视音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等产品。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就是指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2)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文化的多样性。(3)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4)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有矛盾、有竞争是难免的,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全面理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知识小结知识小结(1)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3)文化交流与交融: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和交融,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议题二西医为主还是为用——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议学提示:1.如果只有中医古方或只有西医技术能成功提取青蒿素吗?为什么?2.屠呦呦是如何对待现代制药流程的?在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中西医的科技手段应该主还是为用?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1.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必要性(原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①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2.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要求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为我所用”:就是辨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按照主要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并发展的共同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文理念、核心思想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是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始终需要坚持的指导思想!一大1921十六大2002十七大2007七大1945十五大1997十九大2017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知识小结(一)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原因: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意义:(1)对本民族:①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②文化交融为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加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③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2)对世界: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文化交融为世界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知识小结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推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要克服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错误的倾向,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二)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归纳:发展中国文化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处理好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立足国情,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具体结合。总结归纳课堂总结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错误观点要求原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要求学以致用1.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 ( )A.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2.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 )①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增强文化认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3.在杭州亚运会上,充分体现中国和杭州的特色的“潮涌”会徽,“江南忆”吉祥物、“湖山”奖牌、 “薪火”火炬以及颁奖所用的花束、托盘和领奖台等一系列极具识别度的“亚运设计”,受到中外参赛运动员的一致赞许。由此可见(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要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交流互鉴③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④行为是文化的重要载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4.2023年是中法建交59周年,也是中法文化年举办20周年。作为一场巡回之旅,2023夏至音乐日的"热情"于6月16日从武汉点燃,而后传递至北京、上海、成都、宁波、沈阳,打造一场燃爆夏日的全民音乐狂欢,多元化展示中法文化、艺术碰撞的魅力。神龙汽车及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在本次音乐节中,广寻"知音"一起探寻个性、时尚、优雅的品味生活。过去31年间,神龙汽车为加强中法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做出不懈努力,旗下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已为630多万的车主粉丝带来极具法式魅力的汽车产品、服务及用车体验。同时,也让更多车主朋友们感受到了充满个性、时尚、优雅法式魅力的品味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如何推动中法文化的交流。【答案】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我们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推进中法文化交流。②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中法经贸和政治发展的深度带动了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两国企业要坚持互利共赢,不断加强经贸往来,加强政治互信。③文化具有多样性。推动中法文化的交流,要坚持各民族平等,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的原则,坚持多元化展示中法文化。④中法文化的交流,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借鉴法国文化中有益成分。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