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标要求:1.1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目标0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0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0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 意识存在 物质主观性的东西。 如人们的思想观点、理论、策略、学习计划、发展规划等客观存在的东西。 如环境、自然、地球、生物、国情、学情等关系【注意】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谁先谁后、谁决定谁、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②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①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两大阵营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我在故我思)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我思故我在)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4.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马克思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休谟(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注意】“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人能正确认识世界)思维不能反映存在(人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可知论不可知论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第一性(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有没有同一性(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能不能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根本的、最重要)(从属)归纳小结先秦子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思想活跃、学术流派多,探讨宇宙的构成、社会人生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老庄周探讨名教与自然、本末有无、肉体与精神众多佛教流派儒家、到家中汲取智慧四大流派,内容广泛: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境界论等实学实体实用、经世致用中国传统哲学发展脉络乾嘉朴学考据为法,注重证据罗列3.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达方式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哲学,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生活与实践活动企业经营什么生意?制定学习计划?医生什么处方?农民施什么肥?决定决定决定决定根据天、地、苗等根据资金、市场需求等病人的病情学习实际思维(主观)存在(客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从生活实践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vs哲学家在进行哲学研究时:必须首先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再回答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从生活实践看)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从哲学研究和发展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某位学者问一位农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农民工答道:“打工,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回答:“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VS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①基本观点:从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②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把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④代表观点:中国古代的气理说、五行说、阴阳说、形神说③局限性: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赫拉克利特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①基本观点:把近代自然科学中发现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②进步性:使唯物主义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③局限性: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的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霍布斯、培根、洛克、狄德罗、伽森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①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③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称它为:“半截子唯物主义”。②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世界,否认事物的联系、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万物的基础是原子 物质,是基本元素(德)费尔巴哈(英)弗·培根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法)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①基本观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③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 。唯物主义形态 基本观点 局限性或优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2.认为世界是具体物质形态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属性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科学概括了宇宙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下列分别属于或反映什么唯物主义形态?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⑦“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③“天地合气,万物自生”⑤“世界是一团永恒的火”“火产生了一切,一切复归于火”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1803年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④“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①③⑤⑦④⑥②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的谷堆时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3.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⑴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⑵王守仁(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⑶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⑷陆九渊(南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⑸笛卡尔:我思故我在。⑹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⑺贝克莱(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⑻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⑼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⑽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⑾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⑿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天、神、道、理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①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上帝创世②朱熹: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③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④黑格尔: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的外在表现。⑤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⑥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⑦“8”就是发;“6”就是顺;喜鹊报喜;彗星出现是不详之兆;神、手相、指纹、生肖、星座、风水决定人的命运。【客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1.我思故我在(笛卡尔)2.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3.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黑格尔)4. “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5.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柏拉图)6.理在事先,理生万物7.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守仁)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练一练【思考】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从根本观点上说,唯物主义是正确的,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才是正确的。从根本观点上说,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但唯心主义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唯物主义的长期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先解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再解释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辩证法形而上学基本派别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是什么(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者是本原的问题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根本观点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1.两大基本派别的分歧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课堂总结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观点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②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③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④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C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②→①→③ 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③→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