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自然环境》教案第1课时 世界第一大洲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亚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亚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区域认知:运用地图,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认识亚洲地理分区。 人地协调观:理解地理位置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区域联系与合作的观念,初步具备全球视野。 综合思维:通过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学会如何描述世界其他区域的地理位置。 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等资料,学会描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相对位置的方法。(一)教学目标1.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2.说出亚洲的六大地理分区。(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2.说出亚洲的六大地理分区。【难点】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三)课时安排世界第一大洲:1课时本节教学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分为三课时。第1课时为世界第一大洲(亚洲的位置和范围),第2课时为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地形与河流),第3课时为多样的气候。整体采用“问题驱动—新知解惑—小组活动—小试牛刀—思维梳理”探究教学模式展开。每个环节目的如下:问题驱动:直接询问如何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导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新知解惑:运用地图,读出穿过亚洲的特殊经纬线,描述亚洲的半球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找出与亚洲相邻的大洲和大洋,描述天亚洲的海陆位置;归纳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运用地图、示意图等,找出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证据,并总结亚洲面积广大对气温和东西时差的影响;运用地图,认识亚洲的六大地理分区——为后面小组活动做好知识铺垫;小组活动:通过北美洲相关地图,描述北美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迁移应用,强化对大洲地理位置描述的方法;小试牛刀:选用亚洲地理位置的试题——巩固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思维梳理:知识梳理——强调重点,查漏补缺。通过整个流程,辅以若干图片、视频、文字材料、地图,使学生学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认识亚洲的六大地理分区,认识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问题驱动 【展示课件】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观看课件 思考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过渡 地球好似一块大拼图,亚洲是其中最广阔、多样的板块,连接着东西方。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索亚洲地理位置的奥秘吧环节二 新知解惑 一、世界第一大洲【展示图片】东西半球示意图 【提出问题】在图上找出穿过亚洲的重要纬线,据此归纳亚洲的半球位置 【展示图片】亚洲的范围 【提出问题】在图上读出亚洲南北纬度范围和东西经度范围,据此归纳亚洲的经纬度位置特点 【展示图片】亚洲的范围 【提出问题】在图上找出亚洲所在的大陆,与之相邻的大洋,以及与亚洲相邻的大洲,据此归纳亚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经纬度位置:北部约81°N,南部约11°S,跨纬度最广。跨热带、温带、寒带;经度约在26°E到170°W之间,东西距离最大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归纳总结: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北、东、南三面依次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大致位于81°N向南至11°S、26°E向东至170°W的范围内,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展示图片】七大洲面积比较、七大洲跨纬度范围比较、七大洲东西距离比较 【提出问题】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展示图片】亚洲贝加尔湖畔景观、巴厘岛景观,世界时区分布图等 【提出问题】亚洲跨纬度广、东西距离最长有什么影响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和南北距离最长 ①冬季南北温差大;②东西处于不同时区,时间存在差异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归纳总结:亚洲陆地面积最大,南北跨纬度最广,南北气温差异大,东西距离最长,东西时间差异大,是世界第一大洲二、亚洲的分区【展示图片】亚洲地理分区 【讲解知识】亚洲地域辽阔,为了便于认识,我们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六个区域,分别是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展示图片】亚洲的地理分区 【提出问题】1.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属于哪个地理分区? 2.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分区?阿富汗属于哪个分区?哈萨克斯坦属于哪个地理分区 3.北亚部分属于哪个国家的领土范围 4.中国属于哪个地理分区,该地理分区还包括哪些国家 观看图片,思考回答: 1.东南亚 2.印度位于南亚、阿富汗位于西亚、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 3.北亚属于俄罗斯 4.中国位于东亚。东亚还包括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环节三 小组活动 【迁移应用】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1.说出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说出北美洲大致的经纬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洲、大洋,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 观看图片 小组PK 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环节四 小试牛刀 布置班级PK题目 一起答题 验收学生学习成果,根据答题情况在课堂小结环节查漏补缺环节五 思维梳理 一起总结 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环节六 布置作业 基础探究:绘制本节课思维导图。(回顾所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要尽量包含所有所学知识,重点内容请突出,下节课展示。) 挑战探究:亚洲奇观探秘。(选择亚洲的一处自然奇观,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方式,探究其形成原因、地理特征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或 PPT,在班级内展示分享) 记录作业 设置分层作业,供有兴趣的或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