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练习一、单选题1.2024年,某区人大常委会制定民情民意归集分析制度,每两月对汇总的民情民意进行归集分析并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传递给党委政府。同时,持续打造“有事大家议”代表议事平台,聚焦农村道路养护等多个议题,开展区级议事活动,让群众的“金点子”变成基层治理的“金钥匙”。这表明该区人大①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着力解决落实利民实事②推动监督工作走深走实,助力提升政务服务效能③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④加强代表履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代表决策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作出修改。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行使了决定权 ②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提案权③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 ④全国人大代表行使了表决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90后”全国人大代表王颖,大学毕业后返回农村建设家乡,她非常熟悉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在农村工作时,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农村教育发展调研。今年两会,王颖的议案是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助力乡村振兴。这表明人大代表( )①积极行使决定权,呼吁补齐农村教育短板②作为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代表人民利益③通过议案反映基层实际,为国家建言献策④履行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人民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修改渔业法、制定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修改水法……对于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由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联系审议的涉农法律,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积极加强与起草单位沟通,推动立法工作进展。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A.部分行使全国人大的立法权B.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机构C.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D.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5.为了高质量完成代表履职工作,全国人大代表闫永志专程前往安庆桐城市,实地感受其中蕴含的“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的理念,了解“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摸索出一套基层治理创新做法,保障群众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决策权,在强化基层治理上收到良好效果。该人大代表的做法( )①表明全国人大代表有权决定国家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②体现了人大代表能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③展示了人大代表积极行使提案权,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④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履行代表职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4年6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全国人大财经委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这体现了( )A.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B.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C.国务院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工作D.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审议权7.王永澄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唯一一位盲人代表。履职第一年,他为盲人群体代言,共提交了4件代表建议,其中,大会期间提交3件,闭会期间提交1件,可见,盲人代表王永澄( )①肩负盲人重托,表达盲人的心声 ②依照法定的程序积极行使提案权③义务向盲人群体传达党中央精神 ④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事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该法从起草组成立到表决通过,经过了20年左右的时间,先后公布了三版征求意见稿。这体现了我国( )①确保法律体现全民意志②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③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④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为了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9月13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推进国防教育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法定的最高立法权③法兼具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两种职能 ④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2年9月,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这表明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行使 ( )A.审议权 B.决定权 C.表决权 D.立法权11.截至目前,浙江省累计建成了1400多个具备“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共收集民情民意180多万条,提出提案和建议9000余件。实施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助于( )①提升代表履职服务成效 ②推动决策权向基层延伸③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 ④人民和人大代表相互监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外置办法》,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从中我们认识到( )①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②党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③我国不断健全党内法规体系④党不断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在河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们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会议中,人大代表张华就本省产业转型升级可行性向相关部门进行了质询,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李雷代表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这表明人大代表( )①行使决定权,有权决定地方的重大事务方案②在我国地方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③肩负人民重托,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提案权④行使质询权,积极履行其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职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如“许”英雄,闪“亮”中国。优秀共产党员许亮不顾危险,火场救人,被千万网友盛赞为“中国好邻居”“济南超人”。他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 )①牢记责任使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③坚定理想信念,生动诠释了初心使命④行使国家权力,维护好人民群众安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年6月,某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环境保护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座谈。假如你是该省人大代表,应该( )①行使决定权,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②行使提案权,提出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的议案③行使选举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自己的代言人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听取人民对环保的意见和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4年7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并组织观摩一起涉嫌诈骗罪、故意伤害罪刑事案件,自治区级人大代表及10位旗级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并对本次庭审给予了充分肯定。这表明,人大代表( )①模范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②积极行使监督职权,代表人民统一行使权力③“零距离”开展司法监督,履职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④推动法院工作提质增效,彰显根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决定免去李尚福的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职务,免去秦刚的国务委员职务,免去王志刚的科学技术部部长职务、任命阴和俊为科学技术部部长。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你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职能的认识。18.近年来,因个人信息被泄露而导致公民合法权益受损的事件频发,这引起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对数据安全的关注。他们通过走访调研详细了解相关案情,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多项涉及“信息安全”“区块链监管”“网络安全治理”等内容的议案,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的立法和监管,维护个人信息合法权益。全国人大相继出台、实施了网络安全法、国家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了我国数据安全保护立法的空白,筑起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有效防线。目前,各级人大都在加大对相关部门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检查力度,推动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结合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推动实现数据安全保护的。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梅建华在接受闪电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山东省将努力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认真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就业创业推进行动,认真地做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对困难就业群体的帮扶力度,努力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在近几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们继续热议就业问题,为破解就业难题出谋划策。回顾近几年全国人大会议的建议、议案,代表们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仅教育部就收到多件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议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代表人民利益,人大代表怎样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材料一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审查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会议的议程还有: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议案;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材料二 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共商国是。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代表们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对相关领域走访调研,就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全国特定人群进行免费医疗、不强制要求火葬、提倡生态葬等问题形成了人大代表议案,并提出了近万件建议、批评和意见。结合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国务院要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的依据,并结合会议议程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2)假如你是一名人大代表,你将如何履行职责?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D C C A A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B D D A C D1.B【详解】①:该区人大每两月对汇总的民情民意进行归集分析并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传递给党委政府,这表明该区人大建立了有效的机制来收集和处理民众意见,确保民情民意能够及时传达并得到重视,从而更好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①正确。②:材料强调的是该区人大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没有体现人大行使监督权,②不符合题意。③:该区人大常委会持续打造“有事大家议”代表议事平台,开展区级议事活动,让群众的“金点子”变成基层治理的“金钥匙”,这体现了该区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群众在决策过程中的广泛参与性,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的质效,③正确。④:人大代表没有决策权,“提高代表决策能力”的说法错误,④错误。故本题选B。2.D【详解】③④: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作出修改。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了立法权,修改法律需经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因此人大代表行使了表决权,③④正确。①:决定权针对的是国家重大事项(如批准预算、决定战争与和平等),而修改法律属于立法权,不属于决定权,①排除。②:提案权是人大代表提出议案的权利,但题干未提及人大代表提出修改议案的过程,②排除。故本题选D。3.D【详解】①: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不是人大代表的职权,①错误。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不是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②错误。③:人大代表王颖根据自己在农村工作调研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等议案,这体现了人大代表通过议案反映基层实际,为国家建言献策,③正确。④:王颖熟悉农村教育现状,进行大量调研,提出议案助力乡村振兴,这表明她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人民服务,④正确。故本题选D。4.C【详解】A:全国人大常委会部分行使全国人大的立法权,而不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A错误。B: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专门委员会,而不是工作机构,B错误。C:对于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并由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联系审议的涉农法律,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积极加强与起草单位沟通,推动立法工作进展。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领导,C正确。D: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而不是执行机关,D错误。故本题选C。5.C【详解】②: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体现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义务,②正确。④:通过实地考察创新治理方法,积极推动群众权利保障,彰显了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履职意识,④正确。①: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个人无权直接决定国家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这些事务需由人民代表大会集体行使职权,①错误。③:题目未提及“提出议案”行为,重点在于调研和基层治理实践,未直接涉及提案权的行使,③排除。故本题选C。6.A【详解】A:材料提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A正确。B: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B不选。C:国务院在党的领导下工作,全国人大监督国务院,C不选。D: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审议权,D不选。故本题选A。7.A【详解】①②:盲人代表王永澄肩负盲人重托,表达盲人的心声,依照法定的程序积极行使提案权,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强调盲人代表肩负重托,表达盲人的心声,未强调义务向盲人群体传达党中央精神,③不符合题意。④:材料强调盲人代表肩负重托,表达盲人的心声,未强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事务,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C【详解】①:我国法律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①错误。②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从起草组成立到表决通过,经过了20年左右的时间,先后公布了三版征求意见稿,这表明我国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②③正确。④: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题干主体是全国人大常委会,④不选。故本题选C。9.A【详解】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新的国防教育法,加强国防教育,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推进国防教育,①正确。②: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并非全国人大常委会,②错误。③:我国通过修订国防教育法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国防建设,体现了法兼具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③正确。④:材料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推进国防教育,而材料没有具体反映人大代表在推进国防教育立法中的作用,④排除。故本题选A。10.D【详解】A:审议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不是人大的职权,A排除。B:决定权,指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权力,材料未涉及,B排除。C: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职权,不是人大的职权,C排除。D: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是行使立法权的表现之一。山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山西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是山西省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的体现,D正确。故本题选D。11.B【详解】①③:浙江省累计建成了1400多个具备“联商督促智”五大功能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共收集民情民意180多万条,提出提案和建议9000余件。这表明,实施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助于提升代表履职服务成效,有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①③符合题意。②:材料强调实施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民意,未涉及决策权;且人大代表联络站不是行政机关,没有决策权,②排除。④:人大代表联络站有助于人大代表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而不是人民和人大代表相互监督,④排除。故本题选B。12.D【详解】①: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立场,①排除。②:党不属于国家机构,全国人大在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②排除。③:《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外置办法》的印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断完善和健全党内法规体系,③正确。④:通过实施《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外置办法》,可以看出去除不合格党员是党加强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一种措施,④正确。故本题选D。13.D【详解】①:人大行使决定权,①不符合题意。②: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②排除。③:李雷代表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这表明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提案权,③符合题意。④:人大代表张华就本省产业转型升级可行性向相关部门进行了质询,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表明人大代表行使质询权,积极履行其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职责,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A【详解】①③:优秀共产党员许亮不顾危险,火场救人,被千万网友盛赞为“中国好邻居”“济南超人”。他以实际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牢记责任使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生动诠释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①③符合题意。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不是共产党员,②排除。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④排除。故本题选A。15.C【详解】①:人大行使决定权,①不符合题意。②④: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就环境保护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座谈,作为人大代表应该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听取和反映人民意见和要求,行使提案权,提出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的议案,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选举,且人大代表是人民选出的代言人,而非人大代表选出自己的代言人,③排除。故本题选C。16.D【详解】③④:人大代表走近法院旁听庭审,“零距离”开展司法监督,说明其履职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推动法院工作提质增效,彰显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③④正确。①:材料未体现人大代表模范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①不符合题意。②:监督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故本题选D。17.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②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行使了立法权;决定免去李尚福的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职务,免去秦刚的国务委员职务,免去王志刚的科学技术部部长职务、任命阴和俊为科学技术部部长,行使了任免权;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分析】背景素材: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考点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等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要求谈谈你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职能的认识。需要调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可联系教材知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产生、职权;说明这是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的体现。关键词②:决定免去李尚福的国务委员、国防部部长职务,免去秦刚的国务委员职务,免去王志刚的科学技术部部长职务、任命阴和俊为科学技术部部长→可联系教材知识人大的职权,说明其行使任免权。关键词③: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可联系教材知识人大的职权,说明其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8.①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这几年,全国人大相继出台、实施了网络安全法、国家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了我国数据安全保护立法的空白,筑起保护网络和数据安全的有效防线。②人大行使监督权。各级人大都在加大对相关部门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检查力度,推动数据安全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轨道,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③人大代表行使提案权,不负人民重托,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对数据安全高度关注,他们通过走访调研详细了解相关案情,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多项涉及“信息安全”“区块链监管”“网络安全治理”等内容的议案。【分析】背景素材:全国人大通过立法和执法检查推动数据安全保护 考点考查: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措施类主观题,主体是我国,要求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从全国人大的立法权、人大的监督权、人大代表的提案权和义务角度来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全国人大相继出台、实施了网络安全法、国家密码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与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可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从全国人大的立法权角度分析说明全国人大制定多部法律,推动实现数据安全保护。有效信息②:各级人大都在加大对相关部门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检查力度→可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从人大的监督权角度分析说明各级人大行使监督权,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有效信息③:人大代表走访调研,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多项议案→可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从人大代表的提案权和义务角度分析说明人大代表听取民意形成提案,推动实现数据安全保护。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19.(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民,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所以人大代表要代表人民利益。(2)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②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可以依据法律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③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等职权,人大代表可以就政府决策和政府行为,进行审议,提出质询并要求答复。【分析】背景素材:人大代表关注就业问题考点考查:人民代表大会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考查主体、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原因和措施类主观题,需要调用人大代表的地位、权利与义务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迁移教材知识进行具体分析。关键词①: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代表人民利益→可联系教材知识人大代表的地位以及产生说明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原因。关键词②:回顾近几年全国人大会议的建议、议案,代表们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了空前的关注,仅教育部就收到多件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建议、议案。→可联系教材知识人大代表的权利的知识分析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可以依据法律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可以行使审议权和质询权表决权等来维护人民的利益。。关键词③:在近几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们继续热议就业问题,为破解就业难题出谋划策→可联系教材知识人大代表的义务知识说明人大代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1)依据: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体现,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全国人大职权:①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审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正草案)》。②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审查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③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审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最高 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等。(2)①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相应的高质量议案、建议、批评,认真审议并表决。②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③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分析】背景素材:2024年两会考点考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国务院为什么要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会议议程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了哪些职权,需要调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国务院要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的依据→可联系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关键词②:审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正草案)》→可联系全国人大行使立法权。关键词③:审查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等→可联系全国人大行使决定权。关键词④:审议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等→可联系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回答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行职责,知识限定具体明确,可以知识为线索,检索材料有效信息,从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等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代表们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可联系依法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关键词②:就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全国特定人群进行免费医疗等问题形成议案,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可联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听取意见和要求。关键词③: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可联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