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2.以下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自交就是指自花传粉,异花传粉一定不属于自交B.豌豆杂交实验中的去雄是指去除父本未成熟花全部雄蕊的过程C.孟德尔通过观察豌豆杂交实验现象,依据已发现的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提出了假说D.“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接近 1:1”,这属于演绎推理内容3.某中学生物教师对性状分离比实验进行改进,图 1 为改进前装置,图 2 为改进后装置,另外,还把代表雄配子的小球数量由 20 增加为 50 个。本班实验结束后,老师将实验数据与全校总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手动摇奖装置比手动抓小球更能保证实验的随机性B.增加代表雄配子的小球的数量,更符合客观事实C.理论上全校数据中基因型之比更接近 1:2:11D.使用改进装置进行实验,每次摇出的小球不需要再放回装置中4.豌豆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以杂合高茎(Dd)为亲本,连续自交三代,F3 中杂合高茎豌豆的概率,以及每次自交后均除去矮茎豌豆后再自交,所得纯合高茎豌豆占高茎豌豆的概率分别是( )A.1/4,1/16 B.1/8,7/9 C.1/4,7/9 D.1/8,7/165.现有一个由 AA、Aa、aa 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动物种群,已知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而 aa 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若子一代中 AA:Aa:aa=9:6:1,则亲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可能为( )A.4:1:4 B.4:3:2 C.4:2:3 D.5:5:16.某种小鼠的毛色受 AY(黄色)、A(鼠色)、a(黑色)3 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 A、a 为完全显性,A 对 a 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 AYAY 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 AYa 个体与 AYA 个体杂交,则 F1 有 3 种基因型B.若 AYa 个体与 Aa 个体杂交,则 F1 有 3 种表现型C.若 1 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 F1 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若 1 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 F1 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7.人类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 和 B、b)所控制;基因 A 和 B 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F1 肤色为中间色;若 F1 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F2 出现的基因型种类数和表现型的比例为( )A.3 种,3:1 B.3 种,1:2:1C.9 种,9:3:3:1 D.9 种,1:4:6:4:18.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a、B/b、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基因型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厘米,每个显性基因会使纤维长度增加 2 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 F1 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 厘米 B.6~16 厘米 C.8~14 厘米 D.8~16 厘米9.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 F1,再用 F1 与玉米丙杂交(如图Ⅰ),结果如图Ⅱ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A.如果图Ⅰ中的 F1 自交,则 F2 中与亲本表型不同的个体占 3/8B.丙个体自交,产生的子代中矮秆抗病个体占 1/2C.图Ⅱ中的四种类型中都有纯合子和杂合子D.两对等位基因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0.某基因型为 AaXDY 的二倍体雄性动物(2n=8),1 个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发生片段互换,引起 1 个 A 和 1 个 a 发生互换。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 分子数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变异和细胞异常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时期细胞中可能出现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B.乙时期细胞中含有 1 条 X 染色体和 1 条 Y 染色体C.该精原细胞完成减数分裂产生的 4 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均不相同D.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 8 个11.下图为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 4 条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 4 条姐妹染色单体C.图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可为 8 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312.不考虑互换等变异的情况下,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基因型为 AaBBCcDd 的个体可产生 4 种配子B.图中 A 和 a 不遵循分离定律C.B 和 B 基因只在减数分裂 II 后期分开D.图示基因型为 AaDd 的个体可产生 4 种配子13.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该过程表示精原细胞进行的减数分裂B. ②表示染色单体数,③表示 DNA 数C. Ⅰ阶段细胞中含有 8 条染色体、4 对同源染色体D. 互换发生在Ⅱ和Ⅲ所处阶段14.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截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多只长翅雌雄果蝇进行交配,子代果蝇中长翅:截翅=3: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子代长翅中有杂合子 B.亲代雌蝇是纯合子C.截翅一定是雌蝇 D.截翅是显性性状15.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色盲家族系谱图。II 代 1 号女性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产生了 3 个极体(分裂过程正常)。下列关于这 3 个极体和卵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极体可能都不含色盲基因 B.极体可能有 1 个含色盲基因C.极体可能都含色盲基因 D.卵细胞中可能不含色盲基因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椎实螺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受精。已知椎4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不正确的是( )A.♀DD×♂dd,F1 全是右旋,F2 也全是右旋B.♀dd×♂Dd,F1 全是右旋,F2 中右旋:左旋=1:1C.♀dd×♂DD,F1 全是左旋,F2 也全是左旋,F3 中右旋:左旋=3:1D.♀DD×♂dd,F1 全是右旋,F2 也全是右旋,F3 中右旋:左旋=3:117.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两亲本杂交得到 F1,其表现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YyRr、yyRrB.在 F1 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黄色皱粒、绿色皱粒C.F1 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 YyRR 或 YyRrD.F1 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1/218.图甲为 XY 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部分染色体),图乙为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条数的变化曲线。下列不正确的是( )A. 图甲细胞的子细胞为极体和卵细胞B. 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于图乙中的 EF 时期5C. 图乙中时期 DE 和时期 HI 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相同D. 图甲中染色体 1 和 2 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 t 和 T 基因,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19.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及适用范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B. 真核细胞中所有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C.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 II 的后期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0.如图为人类伴性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2 与Ⅱ4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1/2B.Ⅱ4 与Ⅱ6 的基因型相同C.Ⅱ6 与Ⅱ7 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 1/4D.Ⅱ6 与Ⅱ7 所生的女孩皆为致病基因携带者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5 分。21.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6(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表现型是 ,母本表现型是 。在此实验中用作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 (选“纯种”或“杂种”)。(2)操作①叫 ,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 之前进行。(3)操作②叫 ,此项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 ,其目的是 。(4)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 代,其遗传因子组成为 ,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型为 茎。(5)若要观察豌豆植株的性状分离现象,则至少需要到第 年对 代进行观察。出现的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 ,所对应的因子组成类型有 ,比例约为 。22.如图甲是某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的②表示 细胞;若观察到②细胞在前面某时期出现一对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之间大小明显不同,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是 染色体,则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 (填“XY”或“ZW”)型。(2)图甲中的①所示的一个细胞能够形成 个⑦所示的细胞。(3)乙图中 8 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 。(4)乙图所示过程中,核 DNA 与染色体比值为 2 的区间是 和 9~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 。(5)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甲图中 (填序号),针对的是有性生殖过程中 (同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非等位)基因。723.某雌雄同花植物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 控制显性性状,d 控制隐性性状,如图所示,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 。判断的理由是 。(2)F1 红果的基因型是 ,F2 代中红果所占比例为 。(3)亲代 P 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 (交配类型)。(4)对 F1 中的一株红果植株用某种试剂处理,经检测发现其花粉中含 D 基因的配子只有 1/2 有受精能力,将这种处理后的红果植株自交,后代红果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24.香豌豆的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三种类型,由两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 共同控制, 其因 控制红色素合成 ( 和 的效应相同), 基因 为修饰基因, BB 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 使红色素颜色淡化(表现为粉色)。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 实验结果如下:第一组: P:白花 红花→F1 粉花 F2 红花∶粉花∶白花=1∶2∶1第二组: P:白花 红花→F1 粉花 F2 红花∶粉花∶白花=3∶6∶7(1)分析可知, 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 定律,在第一组中,亲本白花的基因型是 。(2)在第二组中, F2 白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 若 F1 粉花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粉花的比例为 。(3)现只有一株红花植株, 请设计一种简単的方法探究其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要求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和结论。实验方案:预期结果和结论:25.下图是某家族的一种遗传病的系谱图(A 表示显性基因),请分析回答:(图中□表示男性正常,表示女性正常,阴影表示患者)。8(1)该病属于 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填“常”或“X”或“Y”)。(2)图中 II3 的基因型是 ,II4 的基因型是 。III7 的基因型是 。(3)III 8 的基因型是 或 ,他是杂合子的可能性是 。(4)如果 III 8 与 III 10 违法婚配,他们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 。(5)II3 和 II4 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9生物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B D D B D C D C A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A D A B BC ABC CD BCD B21.(1)矮茎豌豆 高茎豌豆 纯(2)去雄 自然受粉(开花)(3)人工传粉 套袋处理 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4)子一(或 F1) Dd 高(5)三 子二(或 F2) 3:1 DD、Dd、dd 1:2:122.(1) 初级卵母 性(ZW) ZW(2)1/一 (3)受精作用(4) 1-6 4-8(5) ② 非同源 非等位23.(1) 红果 F1 中红果自交发生性状分离(2) Dd 3/8 (3)测交 (4)1/424.(1) 自由组合 AABB(2) 3/7 1/4(3) 让该红花植株自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全部是红花植株,则亲本红花植株为纯合子;若子代红花∶白花=3∶1,则亲本红花植株为杂合子 (上述问题也可以利用测交法和花粉鉴定法,意思对即可。)1025.(1) 隐 常(2)Aa Aa aa(3)AA Aa 2/3(4)1/9 (5)1/4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