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1课时导学案(含答案)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掌握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以及著名的农产品。
2.知道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会分析西北地区东西植被差异的原因。
3.重点: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预习导学】
西北地区
1.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 区,降水 ,气候 ,这也是当地 面积广大的主要原因。
2.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我国长城— 山脉— 山脉— 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 。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 族、回族、 族、哈萨克族等。
3.本区植被呈现 差异,东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肥美 ,西部大多数地区为典型的 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本区河流多为 河, 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沿河树木以耐旱的 为主。总体来说, 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 , 草原、 、 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
5.西北地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如白云鄂博的 、金昌的 、 的能源矿产、克拉玛依和南疆的 、石嘴山的 、伊敏河和霍林河的 等,在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鄂尔多斯现已成为中国新兴的特大型 生产基地。
6.下列关于新疆闻名全国的农产品,正确的一组是 ( )
A.小麦、玉米、棉花
B.甜菜、香梨、大豆
C.长绒棉、哈密瓜、葡萄
D.苹果、椰子、香蕉
7.西北许多地方的民居为平顶房,这说明其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分析该气候特点的形成原因。
【合作探究】
1.看图说话: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空白西北地区图,请同学们依据教材熟悉西北地区的地形特点、主要的行政区等,然后请同学上讲台在空白的西北地区图上指出具体地理事物的位置。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沙漠绿洲里,白天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植物光合作用强;到了夜晚,骤然降温,大气和土壤中的热量迅速散失,植物进入“休眠”状态,自身呼吸作用大幅度减弱,白天借助于光合作用所形成的养分得以有效积累,从而使瓜果的质量大大提高。
(1)你吃过哪些产自西北地区的瓜果 请将它们介绍给同学。
(2)想一想,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3)议一议,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阅读教材图5-25和图5-28,回答下列问题。
(1)自东向西,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西北地区因自然环境的差异,各地放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试从气候角度对下列现象加以解释。
①内蒙古高原东部水草丰美,多为定居放牧;西部牧草稀疏,以游牧为主。
②天山牧场相对高差较大,牧民根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海拔的牧场。
(3)西北地区的天山山麓、河西走廊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议一议,这些地区绿洲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1课时
预习导学
知识点 西北地区
1.非季风 稀少 干旱 荒漠
2.祁连 阿尔金 昆仑 30% 4% 蒙古 维吾尔
3.东西 草原 荒漠 内流 塔里木 胡杨 干旱
4.牧区 内蒙古 河西走廊 天山
5.稀土 镍 鄂尔多斯 石油 无烟煤 褐煤 能源
6.C
7.干旱。远离海洋,周围又被高山环绕,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
合作探究
1.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区域。
地形特点:主要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以盆地和高原、山地为主,东部地形单一,为广阔的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形复杂,山地、盆地相间分布,有“三山夹两盆”的特征。
主要省级行政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
2.(1)哈密瓜、葡萄、苹果、石榴等。
(2)沙漠绿洲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所以沙漠绿洲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3)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云层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所以光照强烈,热量充足。
3.(1)因为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所以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2)①内蒙古高原东部降水较多,水草丰美,马牛羊成群,多为定居放牧;西部地区降水稀少,牧民只能逐水草而居,过游牧生活。
②夏季由于气温高,冰雪融化,林带以上牧草生长好,此时把羊赶到林带以上;到了秋天,山地气温下降,出现积雪现象,林带以上草地被冰雪覆盖,而林带以下草地不会被积雪覆盖,牧草依然可以供牲畜享用。牧民通过这种轮换草场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草地资源。
(3)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进行补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