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体现的则是( )现象。2.写出你在校园找到的两种动物或者植物( )、( )。写出一种秋天落叶的植物( ),再写出一种春天落叶的植物( )。3.动物的特征是判断动物种类的重要依据,身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 )。4.遗传和变异是( )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使得物种得以延续,( )使物种产生多样性。5.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代生物的( )、( )或( ),化石是科学家研究古代生物最直接的证据。6.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部有三对( )的动物是昆虫。7.从( )、( )、( )等踪迹可以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8.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两条即可):①( );②(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晓光要研究校园的生物多样性,需要对校园内的( )进行调查。A.种类科目 B.种类数目 C.生物种类10.我们搜索校园生物时,通常不会用到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扳手 C.小铲子11.下列几种植物中不属于草质茎植物的是( )。A.爬山虎 B.番茄 C.梧桐12.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蜗牛 B.蛇 C.青蛙13.下列小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蚂蚁 B.蜘蛛 C.蝗虫14.红红养的大白猫生出了黑尾巴的小花猫,这是( )现象。A.正常 B.遗传 C.变异15.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 B.温度 C.土壤16.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人的相貌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因为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下列因素不会影响我们相貌特征的是( )。A.穿着打扮 B.父母遗传 C.生活环境17.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A.猛犸象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昆明鱼化石18.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 B.大量喷洒农药 C.植树造林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9.当我们在校园树上观察到完好的蜘蛛网时,可以推测校园里有蜘蛛存在。( )20.鸽子、蝙蝠、企鹅、金丝雀这四种动物中,只有蝙蝠不是鸟类。( )21.花猫妈妈生下了一只黑猫和三只花猫,则猫爸爸最可能是灰猫。( )2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句话充分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23.“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包含了变异的科学道理。( )24.一年四季中,校园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变化。( )25.双胞胎在做了整形手术之后可能变得一模一样。( )26.我们能通过化石来了解古代生物的样貌、结构等。( )27.古生物化石只具有观赏价值,不具有研究价值。( )28.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采取大量引进外来物种的措施。( )四、连线题(每6分)29.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针形叶 卵形叶草质茎 平行脉木质茎 非针形叶 非平行脉 其他形状叶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0.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31.请你写出校园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两条建议。六、综合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了三 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32.在国家公园进行生物大搜索时,做法不合理的是( )。A.禁止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C.把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 D.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抓来进行研究33.对于制作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式绘制B.只要考察国家公园的一小块区域就可推测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C.绘制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前, 一定要实地考察D.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34.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有多种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这种分类方法叫(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C.二歧分类法 D.统计分类法35.国宝大能猫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熟知,后代与亲代都是黑白毛色,这是生物的( )现象。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变色36.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如图所示的动物牙齿,可推测它是( )。A.植食动物 B.肉食动物 C.杂食动物 D.啮齿动物37.穿行在海南热带雨林中,沿途能看到多种奇特的动物,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是( )。A.绯胸鹦鹉 B.金斑喙风蝶 C.穿山甲 D.长臂猿38.如图所示,在国家公园的一片三叶草丛中,发现了一株“四叶草”。据统计大概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由于( )缘故。A.遗传 B.杂交 C.变异 D.克隆39.生物学家在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 )。A.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 B.不同时期地球环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C.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最40.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建立动物精子库③建立植物种子库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1.有人提出“乱砍滥伐国家公园的树木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你支持这种观点吗?写出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 遗传 变异2. 柳树 梧桐树 梧桐树 梅花3. 鸟类 鱼类4. 普遍 遗传 变异5. 遗体 遗物 遗迹6. 头 胸 腹 触角 足7. 脚印 粪便 毛发8.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答案第4页,共5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9.C10.B11.C12.A13.B14.C15.B16.A17.C18.C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等。31.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要告诫同学们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好花草树木。32.D 33.B 34.C 35.A 36.A 37.B 38.C 39.B 40.D 41.支持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养料等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一、填空题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体现的则是 现象。【答案】 遗传 变异【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亲子代间的具有相同的性状,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之间具有不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2.写出你在校园找到的两种动物或者植物( )、( )。写出一种秋天落叶的植物( ),再写出一种春天落叶的植物( )。【答案】 柳树 梧桐树 梧桐树 梅花【详解】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生存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这是生物的环境适应性,也是大自然“适者生存”的法则。校园里生长的有:柳树,梧桐树等。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点。梧桐树是在秋天落叶,梅花是在春天落叶。3.动物的特征是判断动物种类的重要依据,身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 );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 )。【答案】 鸟类 鱼类【详解】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以及一些生活习性等,根据这些特征将动物逐步分类并命名。身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4.遗传和变异是( )存在的,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使得物种得以延续,( )使物种产生多样性。【答案】 普遍 遗传 变异【详解】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产生多样性。5.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代生物的( )、( )或( ),化石是科学家研究古代生物最直接的证据。【答案】 遗体 遗物 遗迹【详解】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化石是科学家研究古代生物最直接的证据。6.身体分为( )、( )、( )三部分,头部有一对( ),胸部有三对( )的动物是昆虫。【答案】 头 胸 腹 触角 足【解析】略7.从 、 、 等踪迹可以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答案】 脚印 粪便 毛发【详解】在校园生物大搜索活动中,需要观察花坛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统计它们的数量,记下它们的名称。对于不认识的动植物,我们要及时画下来、拍照片或网上查资料,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将它们记录下来。8.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两条即可):①( );②( )。【答案】 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详解】我国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多植树造林、不乱捕滥杀等。二、选择题9.晓光要研究校园的生物多样性,需要对校园内的( )进行调查。A.种类科目 B.种类数目 C.生物种类【答案】C【详解】在调查校园生物时,我们开展调查的顺序是:先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然后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再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最后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晓光要研究校园的生物多样性,需要对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10.我们搜索校园生物时,通常不会用到的工具是( )。A.放大镜 B.扳手 C.小铲子【答案】B【详解】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工具。我们搜索校园生物时,通常不会用放大镜来观察小动物,用小铲子来挖土;但是不会用到扳手。11.下列几种植物中不属于草质茎植物的是( )。A.爬山虎 B.番茄 C.梧桐【答案】C【详解】植物根据茎的质地不同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草质茎具有比较疏松、柔软的特点,但是支持力弱;木质茎比较紧密、坚硬的特点,支持力强。爬山虎、番茄属于草质茎植物,梧桐属于木质茎植物。12.下列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A.蜗牛 B.蛇 C.青蛙【答案】A【详解】科学家根据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蛇和青蛙属于脊椎动物;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13.下列小动物不属于昆虫的是( )。A.蚂蚁 B.蜘蛛 C.蝗虫【答案】B【详解】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胸部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有4对足,没有翅,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纲;蚂蚁、蝗虫等具有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故选B。14.红红养的大白猫生出了黑尾巴的小花猫,这是( )现象。A.正常 B.遗传 C.变异【答案】C【详解】生物的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生物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大白猫生出了黑尾巴的小花猫,这是变异现象。故选C。15.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空气 B.温度 C.土壤【答案】B【详解】橘是亚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16.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人的相貌特征进行身份识别的,因为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下列因素不会影响我们相貌特征的是( )。A.穿着打扮 B.父母遗传 C.生活环境【答案】A【详解】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与人同一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能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不同的人的同一相貌特征也可能是不同的。分析选项可知,父母遗传、生活环境和心境阅历会影响我们的相貌特征,穿着打扮不会影响我们的相貌特征。 故选:A。17.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A.猛犸象化石 B.三叶虫化石 C.昆明鱼化石【答案】C【详解】昆明鱼化石1999年由我国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昆明鱼化石是至今发现的最古老的鱼类,也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故选C。18.为了维护生态平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 B.大量喷洒农药 C.植树造林【答案】C【详解】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变化的。生态系统中环境与生物有着密切联系,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与生物有着密切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生态平衡。植树造林有利于生态平衡;过度放牧、大量喷洒农药,破坏生态平衡。故选:C三、判断题19.当我们在校园树上观察到完好的蜘蛛网时,可以推测校园里有蜘蛛存在。( )【答案】√【详解】在进行校园生物搜索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记录看得见的动植物,还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等。当我们在校园树上观察到完好的蜘蛛网时,可以推测校园里有蜘蛛存在。20.鸽子、蝙蝠、企鹅、金丝雀这四种动物中,只有蝙蝠不是鸟类。( )【答案】√【详解】像麻雀那样,身体上长有羽毛的动物是鸟类。像兔子那样,身上长有毛,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动物是哺乳动物。鸽子、企鹅、金丝雀属于鸟类。鸽子、蝙蝠、企鹅、金丝雀这四种动物中,不属于鸟类的是蝙蝠,蝙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21.花猫妈妈生下了一只黑猫和三只花猫,则猫爸爸最可能是灰猫。( )【答案】×【详解】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特征,概括的说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和亲代相似的特征,如体貌、体态、气质、音容等。花猫妈妈生了一直黑毛和三只花猫,花猫遗传了猫妈妈的特性,则黑猫可能是遗传自猫爸爸,所以猫爸爸可能是黑猫。2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句话充分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 )【答案】√【详解】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对环境造成影响,比如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对空气中氧含量、水蒸气含量等都有影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说明日积月累的小动作能造成很大的后果,这是蚂蚁对大坝的影响,是生物影响环境。23.“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包含了变异的科学道理。( )【答案】√【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以及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俗语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异“,世界上没有两个绝对相同的个体,包括挛生同胞在内,这充分说明了遗传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变异是绝对的。24.一年四季中,校园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变化。( )【答案】×【详解】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它们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我们在校园里发现的动物有麻雀、蚂蚁等,发现的植物有凤仙花、柳树和狗尾草等,校园内的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不同。一年四季中,校园内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也会不断的变化。25.双胞胎在做了整形手术之后可能变得一模一样。( )【答案】×【详解】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是变异现象。双胞胎姐妹有可能基本样貌一样,性格、指纹等不可能一模一样,世界上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双胞胎的相貌还会受环境的影响。26.我们能通过化石来了解古代生物的样貌、结构等。( )【答案】√【详解】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我们可以来了解各种古代生物的样貌、结构等,推测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27.古生物化石只具有观赏价值,不具有研究价值。( )【答案】×【详解】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比如可以推断古生物的体貌特征、生活环境,分析古生物的变化、与现代生物的关联等。所以古生物化石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研究价值。28.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采取大量引进外来物种的措施。( )【答案】×【详解】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威胁本地物种的生存,反而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采取保护原生物种及其栖息地、恢复生态系统等措施。题目说法错误。四、连线题29.利用二歧分类法对植物进行分类。 针形叶 卵形叶草质茎 平行脉木质茎 非针形叶 非平行脉 其他形状叶【答案】【详解】草质茎的茎中木质部成分少,通常较柔软,易折断,外表常呈绿色。草质茎植物的叶子可以分为平行脉和非平行脉。木质茎的茎秆坚硬,大部分由木质部组成。木质茎植物的叶子有针形叶和非针形叶。对于非针形叶还能再分,有些看上去像卵形,有些不是,可以分为卵形叶和其他形状叶。五、简答题30.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案】答: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等。【详解】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31.请你写出校园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两条建议。【答案】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要告诫同学们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好花草树木。【详解】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小动物,我们称之为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要告诫同学们不能捕捉小动物,不在树木上刻划,爱护好花草树木。六、综合题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设立了三 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32.在国家公园进行生物大搜索时,做法不合理的是( )。A.禁止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C.把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 D.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抓来进行研究33.对于制作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式绘制B.只要考察国家公园的一小块区域就可推测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C.绘制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前, 一定要实地考察D.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34.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有多种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这种分类方法叫( )。A.交叉分类法 B.树状分类法 C.二歧分类法 D.统计分类法35.国宝大能猫以标志性的黑白毛色为人们熟知,后代与亲代都是黑白毛色,这是生物的( )现象。A.遗传 B.变异 C.进化 D.变色36.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如图所示的动物牙齿,可推测它是( )。A.植食动物 B.肉食动物 C.杂食动物 D.啮齿动物37.穿行在海南热带雨林中,沿途能看到多种奇特的动物,和蚂蚁属于同一类的是( )。A.绯胸鹦鹉 B.金斑喙风蝶 C.穿山甲 D.长臂猿38.如图所示,在国家公园的一片三叶草丛中,发现了一株“四叶草”。据统计大概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这是由于( )缘故。A.遗传 B.杂交 C.变异 D.克隆39.生物学家在考察国家公园时发现( )。A.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 B.不同时期地球环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C.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 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最40.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建立动物精子库③建立植物种子库④颁布相关法律法规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1.有人提出“乱砍滥伐国家公园的树木会破坏生物多样性”。你支持这种观点吗?写出你的理由。【答案】32.D 33.B 34.C 35.A 36.A 37.B 38.C 39.B 40.D 41.支持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养料等【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我们要自觉行动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物质财富,使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利用与加快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使地球成为人类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32.A.禁止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正确;B.把不认识的生物画下来或拍照,正确;C.对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正确;D.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可以抓来进行研究,错误;发现不认识的小动物,我们可以画下来或拍照,但是不能捕捉它们。33.A.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式绘制,正确;B.只要考察国家公园的一小块区域就可推测所有地方的生物分布,错误;不同的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要分区域进行考察;C.绘制国家公园生物分布图前, 一定要实地考察,正确;D.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地上、地下、空中分布的生物种类,正确。34.二歧分类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法,它确定一个标准,将不同种类的生物按这个标准分成两类,在每一类下,再确定新的标准,将其分为两类,继续确定新的分类标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所以三江源国家公园里有多种植物,按茎的特点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这种分类方法叫二歧分类法。35.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大熊猫后代与亲代都是黑白毛色,这是生物的遗传现象。36.食草动物牙齿平整,食肉动物牙齿尖锐锋利。图中的动物牙齿平整,所以可推测它是植食动物。3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蚂蚁和金斑喙风蝶属于昆虫,绯胸鹦鹉属于鸟类,穿山甲和长臂猿属于哺乳动物。38.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大概10万株三叶草中,会有一株长出四片叶子,这是变异现象。39.A.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没有什么区别,错误;古代生物和现在的生物差异很大;B.不同时期地球环境不同,生存的生物也不同,正确;C.生物进化与遗传、变异无关,错误;生物进化与遗传和变异有关,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D.研究古生物化石可以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错误;通过化石只能推测数量,不能精确统计古生物的数量。40.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41.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植物为动物提供生存环境,养料等,所以乱砍滥伐国家公园的树木会影响动物,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试卷第8页,共10页试卷第1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含答案).docx 教科版(2017)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培优测试卷(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