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新课导入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目标导航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魅力,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力量,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态度。责任意识: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传承家国情怀。政治认同: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个人成长、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在情感上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领略其蕴含的民族智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教学重点: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教学难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自学导航阅读P49-53,主体部分慢读,材料部分快读,找出并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0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0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0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探究与分享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你说我说: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享你感受到的优秀传统文化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传统文艺传统节日传统美食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中医药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技艺知识归纳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1)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2.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1)原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②要用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笔记区探究与分享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请你分享一些令你印象深刻并对你产生积极影响的名言警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深邃博大,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知识归纳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的启迪。七嘴八舌中国航天器为何如此命名?我国的月球探测器命名为:我国的火星探测器命名为:用于运载卫星和飞船进入太空的火箭命名为:我国的空间站命名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服务系统:用于太阳科学研究的探测卫星和检测卫星:用于量子科学研究的卫星命名为:为嫦娥四号提供通信中继的通信卫星命名为:嫦娥,包括玉兔月球车祝融火星车长征天宫北斗羲和、夸父墨子鹊桥中国航天器名称多源自传统文化,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情怀。“历久弥新”“历久弥新”这个成语最初来源于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这篇序文不仅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更展现出了王羲之卓越的书法技艺。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至今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因此,“历久弥新”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经过长时间考验仍然保持着新的状态或品质的事物或人。生活观察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生活观察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指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也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还必须亲自实践,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知识归纳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侯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框架中,形成了一种与大自然感应的诗意浪漫。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对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每个节气都对应着特定的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为农民提供了种植、收获、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指导,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候的变化规律,农民可以根据节气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农事措施来防范自然灾害。对日常生活:在不同的节气里,人们根据气候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保持身体健康;在不同的节气里,人们会开展各种民俗活动来庆祝和纪念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尊重自然规律。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天文现象和自然环境变化,形成的一套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尊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二十四节气指导古人根据时令和地域特点进行农业生产。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在二十四节气的指导下,古人形成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依存关系,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爱护。顺应时节,顺势而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指导了古人的农业生产,还影响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古人会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饮食、起居和节庆等事宜。保护生态环境。二十四节气还体现了古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李冰,战国时期秦昭王时期的人。被昭王任命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的时候就发现洪水和干旱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人民。为了治水,李冰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地去做每一件事,亲自考察,亲自监督,亲自测量,亲自施工。李冰将自己的大好年华全都献给了都江堰。他儿子李二郎受父亲的影响,也将都江堰的修建视为己任。李冰父子二人都为都江堰的修建奉献了自己的大好年华。李冰父子亲力亲为修建都江堰的行为体现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图片赏析思考:从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5G技术以及DeepSeek的兴起能看出中华民族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拓展了解:中国历史上各领域的变革创新经济: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等——政治: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等——文化:考查诗赋、策论、八股——科技: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高考改革“3+1+2”选科方案人工智能、无人机、载人航天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发展教育。” 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思考: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庶”在孔子的思想中,主要指的是充足的劳动力。这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基础条件之一。“富”在孔子的思想中,是指发展生产,解决人民物质生活的问题。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在孔子的思想中,是指对人民进行政治伦理教育。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认为,人口(庶)、经济(富)、教育(教)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三个条件。这一思想旨在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对于现代国家治理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思考: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探究与分享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哪些内容?(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得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课堂小结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作用内涵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助于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pptx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