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提升卷5 透镜及其应用 (有答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螺旋提升卷5 透镜及其应用 (有答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螺旋提升卷5 透镜及其应用
(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光路图正确的是( )
2.(2024 菏泽)小明透过爷爷的老花镜看远处的楼房,发现楼房成倒立缩小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
C.老花镜不能当放大镜使用
D.爷爷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了
3.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4.小明将凸透镜远离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靠近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
5.人脸识别系统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车站,当旅客距安检口0.5~1.2m处时,安装在安检口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2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8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8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2m
6.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下列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来矫正近视的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 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 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8.(2024 河南)在“爱眼日”宣传活动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来下列操作可模拟近视眼的是( )
A.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B.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C.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D.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9.(2023郴州)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 A 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 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 B 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 10 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将凸透镜甲换为焦距为25 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
B.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
D.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远视眼镜
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 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2.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水球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水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若王亚平让水球远离自己,则她在水球中的像将会变小
D.王亚平的脸部到水球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每图4分,共24分)
13.(2023鄂州)如图所示,通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看到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部分相当于 镜,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的 (选填“实”或“虚”)像.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平整光滑,能清楚地照出人眼的像,此像的大小与人眼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24 广元)“问天”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他们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的位置,屏幕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因为投影片放在了距离镜头 的位置.(填序号)
A.二倍焦距以外
B.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一倍焦距以内
(2)他们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大,同时将镜头到屏幕的距离调小,当屏幕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与(1)中的像相比,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选填“太弱”或“太强”),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 (选填“10”“15”或“25”) cm左右.
16.(1)请在图1中将折射光线补画完整(F是凸透镜的焦点,O是凸透镜的光心,光线 SP 平行于主光轴).
(2)如图2,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17.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上能成 、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8cm B.12 cm
C.16 cm D.20cm
(3)若仅将图中凸透镜移动到刻度值为 cm处,光屏上可再次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若用不透明纸片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一小部分,此时光屏上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在如图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螺旋提升卷5 透镜及其应用
(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光路图正确的是( C )
2.(2024 菏泽)小明透过爷爷的老花镜看远处的楼房,发现楼房成倒立缩小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老花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电影放映机的成像原理与该成像原理相同
C.老花镜不能当放大镜使用
D.爷爷远视眼是因为晶状体变厚了
3.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C )
①小孔成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③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4.小明将凸透镜远离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靠近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C )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
5.人脸识别系统是一项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在车站,当旅客距安检口0.5~1.2m处时,安装在安检口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A )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2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8m
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为0.8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为0.2m
6.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认为下列介绍不符合实际的是( B )
A.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B.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C.阳光通过凸透镜可形成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近视眼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来矫正近视的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 10 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 )
A.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8.(2024河南)在“爱眼日”宣传活动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眼睛的成像,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用此模拟正常眼睛的成像.接下来下列操作可模拟近视眼的是( B )
A.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B.向水透镜注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C.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右侧
D.从水透镜抽水,烛焰的像成在光屏左侧
9.(2023郴州)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当蜡烛放在图中 A 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1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他将凸透镜甲换为焦距为25 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D )
A.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
B.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左移动
C.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均向左移动
D.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合适的远视眼镜
11.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 m处移动到8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2.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所成的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这个水球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水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若王亚平让水球远离自己,则她在水球中的像将会变小
D.王亚平的脸部到水球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每图4分,共24分)
13.(2023鄂州)如图所示,通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看到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部分相当于 凸透镜,观看到的是日期数字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平整光滑,能清楚地照出人眼的像,此像的大小与人眼相比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2024 广元)“问天”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投影仪的成像特点.
(1)他们将投影片放在载物台上,调节镜头的位置,屏幕上出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因为投影片放在了距离镜头 B 的位置.(填序号)
A.二倍焦距以外
B.--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一倍焦距以内
(2)他们将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调大,同时将镜头到屏幕的距离调小,当屏幕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与(1)中的像相比,像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5.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 太强 (选填“太弱”或“太强”),为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由 凹 透镜片做的眼镜.预防近视眼的措施之一,就是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在 25 (选填“10”“15”或“25”) cm左右.
16.(1)请在图1中将折射光线补画完整(F是凸透镜的焦点,O是凸透镜的光心,光线 SP平行于主光轴).
(2)如图2,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17.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时,在光屏上能成 倒立 、 缩小 的实像,生活中的 照相机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B .
A.8cm B.12 cm
C.16 cm D.20cm
(3)若仅将图中凸透镜移动到刻度值为 40 cm处,光屏上可再次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投影仪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若用不透明纸片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一小部分,此时光屏上 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
(5)在如图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近视眼(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