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检测(二)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有答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阶段性检测(二)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有答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阶段性检测(二)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时间:40分钟 总分:7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反射
C.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折射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反射
2.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池水映明月 B.形影紧相依 C.潭清疑水浅 D.镜子正衣冠
3.(2024齐齐哈尔)关于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B.近视眼可以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
C.医院里经常使用红外线消毒病房和手术室
D.牙科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小镜子是凹面镜
4.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 10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5.如图所示,我市长江二桥上亮起了“武汉加油”的灯光,江面上形成了灯光的倒影是因为(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6.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由于光照到书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7.(2024 大庆)以下光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8.(2023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照相机 B.潜望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
9.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 cm、②9 cm、③12 cm、④16 cm,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3泰安)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 cm 60 30 20 15 12
像距 v/ cm 12 15 20 30 60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②第1次实验的成像规律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③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④当u=11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1.(2023哈尔滨)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虚像
B.乙图:小聪和小猫能互相看到对方,利用了反射时光路可逆
C.丙图:平面镜中舞者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丁图:近视眼需要戴凸透镜矫正
12.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每图3分,共34分)
13.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
14.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是因光的 形成的像,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而进入水中.
1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16.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所成像、 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P点的光线.
17.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S'为其像点:
(1)请作图确定凸透镜左侧焦点 F 的位置;
(2)画出S发出的光线SA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2表示凸透镜,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
18.(2022河池)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20° 30° 60° 75°
折射角 13° 19° 28° 35° 40°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1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硬纸板 B垂直放置在平面镜A 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 .
(3)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实验装置附近充满雾气,其作用是 .随后将平面镜放在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N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O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 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0.(2024 常州)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顺利完成实验,MN应选择 (选填“透明玻璃板”或“平面镜”),并将其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将点燃的蜡烛A放置在MN 前面,将外形相同、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MN 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重合现象说明 .此时,蜡烛B 所处的位置即为像的位置.
(3)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步骤(2),可得三组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平面镜成像时,
(4)为判断平面镜成像的虚实,用光屏替代蜡烛B,然后 (选填“直接”或“隔着MN”)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21.(2024宁夏)某同学利用光具座、焦距为10.0cm的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2)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
(3)保持凸透镜和光屏在图中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此时清晰的像应在光屏的 (选填“左侧”或“右侧”),此现象可以模拟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特点.
阶段性检测(二) 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时间:40分钟 总分:7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C )
A.在平静的湖面看到蓝天白云——光的直线传播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反射
C.日出时,看到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的折射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反射
2.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B )
A.池水映明月 B.形影紧相依 C.潭清疑水浅 D.镜子正衣冠
3.(2024 齐齐哈尔)关于光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B.近视眼可以戴度数合适的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
C.医院里经常使用红外线消毒病房和手术室
D.牙科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小镜子是凹面镜
4.如图所示,当我们看远处物体时,远处物体的光线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当我们从看远处物体改为看近处物体时(一般不小于 10 cm),为了使近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凸度和焦距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
A.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短 B.晶状体凸度变大,焦距变长
C.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短 D.晶状体凸度变小,焦距变长
5.如图所示,我市长江二桥上亮起了“武汉加油”的灯光,江面上形成了灯光的倒影是因为( B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6.生活处处有物理,下列生活现象所涉及的光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
A.夜晚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清澈的池水看起来变浅了,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C.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教室各个方向都能看到课桌上的书,是由于光照到书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7.(2024 大庆)以下光的反射、折射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
8.(2023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 )
A.照相机 B.潜望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
9.小明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18 cm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他判断凸透镜焦距可能是:①6 cm、②9 cm、③12 cm、④16 cm,其中正确的是( D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2023泰安)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分别测出物距u和像距v,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 B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距u/ cm 60 30 20 15 12
像距 v/ cm 12 15 20 30 60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②第1次实验的成像规律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
③从第1次实验到第5次实验,成在光屏上的像越来越大
④当u=11 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11.(2023哈尔滨)因为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图: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虚像
B.乙图:小聪和小猫能互相看到对方,利用了反射时光路可逆
C.丙图:平面镜中舞者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丁图:近视眼需要戴凸透镜矫正
12.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I) )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每图3分,共34分)
13.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直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折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
14.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倒影是因光的 反射 形成的像,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折射 而进入水中.
15.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16.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 中所成像S'的位置,并画出由S点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 P 点的光线.
17.如图所示,S为一点光源,S'为其像点:
(1)请作图确定凸透镜左侧焦点 F 的位置;
(2)画出S发出的光线SA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1表示凸透镜,作图时请保留必要的辅助光线)
18.(2022河池)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她把半圆形玻璃砖固定在圆盘中心,让激光束沿圆盘半径入射到玻璃砖圆心处,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从半圆弧边射出(如图所示).旋转圆盘,多次改变激光束入射角度,观察折射光线方向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20° 30° 60° 75°
折射角 13° 19° 28° 35° 40°
(1)做第三次实验时,忘了记录入射角的数据,结合图可知,此时的入射角为 45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表面时,折射角 小于 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 增大 .
1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
(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 粗糙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硬纸板 B垂直放置在平面镜A 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O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