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检测(五)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有答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阶段性检测(五)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有答案)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阶段性检测(五)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
(时间:40分钟 总分:7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是四个小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的四种情形,其中对书包做功的是( )
2.(2024武昌五调)2024年3月24日上午,令人期待的“汉马”在汉口沿江大道拉开帷幕,在樱花盛开的季节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30000名选手随着发令枪响,激情奔跑.关于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奔跑超越时,相对前面的运动员是运动的
B.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C.运动员在奔跑时,运动员消耗的化学能只转化为机械能
D.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所受重力和领奖台对其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弧形轨道 ab段光滑,bc段粗糙,小球从a点经最低点b 运动至c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经过b点时,小球动能最大
C.从b到c 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大 D.从a到c 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4.(2023恩施州)我们用扫把扫地,左手握住柄的末端,右手向前推扫柄时,扫把是(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都不正确
5.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6.(2023常德)如图所示,小明组装了甲、乙两种滑轮,用来提升同一物体,( (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要使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并向上移动4m ,并向上移动2m
并向上移动1m ,并向上移动1m
7.某汽车公司对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性能进行测试,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8.(2023连云港)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在均匀杠杆的A 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在A、B两处再各加1个钩码,那么( )
A.杠杆仍水平平衡 B.杠杆的左边向下倾斜
C.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 D.将A 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仍能水平平衡
9.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语言复活了《千里江山图》,其中一名演员的质量与普通中学生相当,如图所示,A、B两点为地面对该舞蹈演员两脚支持力的作用点,O为舞蹈演员的重心,若把演员身体看成杠杆,据图中信息估算,演员B点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最接近( )
A.100 N B.200 N C.300 N D.600 N
10.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物体M所受的重力为550 N,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将物体M在20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0m,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 F为350 N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5m /s
C.动滑轮重为50 N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1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的作用,其F-t和 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B.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7 N
C.4~6s内,拉力 F做的功是20J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2.图甲中用力F 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现改用滑轮组拉动A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F (如图乙),此过程中滑轮组( )
总功为F s B.额外功为F s C.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每图2分,18、19题各8分,共34分)
13.如图所示,有一个杠杆AOB,可绕O点自由转动,A端吊着一个物体.请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最小力 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14.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某快递员用500 N的力,将重800 N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推上车厢,不考虑斜面形变,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不改变斜面与地面夹角和货物质量,采用 的方法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15.如图为小华制作的某大桥模型,她用长30cm、重5N的质地均匀分布的木条OA做桥面,立柱GH做桥塔. 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 上的B 点相连,桥面OA 实质是一种 (填简单机械名称).保持桥面水平,细线对OA 的拉力F= N;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由B点改至C点,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由此小华初步了解到大桥建造很高桥塔的好处.
16.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 300 N的物体A,使物体A在10s内向右移动了2m,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拉力F大小为50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水平拉力 F所做的功为 ,功率为 ;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17.小明和小丽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
(1)杠杆若停在如图A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侧的平衡螺母,使它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明在实验中使杠杆在如图B所示的位置平衡,他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使其向右移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 和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 (选填“能”或“不能”)就此得出探究结论,理由是
(4)小丽用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如图C,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小明用如图B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一种实验方案好 图 (选填“B”或“C”)的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
18.(2024广州)如图,吊车在建筑工地进行作业时,由支腿将吊车撑起并脱离地面,吊臂上的滑轮组在1s内,将重为 的建筑材料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m,滑轮组上钢丝绳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为(
(1)支腿做成“□”形而非“”形的作用是 ;
(2)求钢丝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3)求拉力 F 的功率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2023凉山州)邛海湿地公园湖边的一个圆台形花岗石墩(形状如图甲)不慎落入1.9m深的湖底,该石墩的上表面积为( 下表面积为( ,高为0.9m,质量为1.482t.工人师傅用起重机将其匀速吊出水面,起重机的功率为440 W.石墩从刚好脱离湖底上升到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共耗时50s(如图乙).花岗石密度不考虑石墩在水中运动受到的阻力,g取10 N/kg.求:
(1)石墩的体积;
(2)石墩上升过程中,起重机的效率(结果精确到1%);
(3)若起吊前石墩与平整的湖底紧密接触(如图丙),湖底对石墩的支持力.
阶段性检测(五) 功和机械能、简单机械
(时间:40分钟 总分:7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是四个小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的四种情形,其中对书包做功的是( B )
2.(2024武昌五调)2024年3月24 日上午,令人期待的“汉马”在汉口沿江大道拉开帷幕,在樱花盛开的季节里,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30 000名选手随着发令枪响,激情奔跑.关于比赛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运动员在奔跑超越时,相对前面的运动员是运动的
B.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C.运动员在奔跑时,运动员消耗的化学能只转化为机械能
D.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所受重力和领奖台对其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如图,弧形轨道 ab段光滑,bc段粗糙,小球从a点经最低点b 运动至c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经过b点时,小球动能最大
C.从b到c 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大 D.从a到c 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4.(2023恩施州)我们用扫把扫地,左手握住柄的末端,右手向前推扫柄时,扫把是( B )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都不正确
5.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B.做功越多的机械,功率越大
C.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6.(2023常德)如图所示,小明组装了甲、乙两种滑轮,用来提升同一物体,( (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要使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并向上移动4m 并向上移动2m
并向上移动1m ,并向上移动1m
7.某汽车公司对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性能进行测试,甲、乙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φFy= Fr.,Wφ8.(2023连云港)如图所示,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在均匀杠杆的A 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在A、B两处再各加1个钩码,那么( C )
A.杠杆仍水平平衡 B.杠杆的左边向下倾斜
C.杠杆的右边向下倾斜 D.将A 处的钩码向左移动一格,杠杆仍能水平平衡
9.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用舞蹈语言复活了《千里江山图》,其中一名演员的质量与普通中学生相当,如图所示,A、B两点为地面对该舞蹈演员两脚支持力的作用点,O为舞蹈演员的重心,若把演员身体看成杠杆,据图中信息估算,演员B点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最接近( C )
A.100 N B.200 N C.300 N D.600 N
10.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M,已知物体M所受的重力为550N,卷扬机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将物体M在20s内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0m,拉力F做的功W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拉力 F为350 N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5m/s
C.动滑轮重为50 N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1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摩擦力是0 B.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7 N
C.4~6s 内,拉力F做的功是20J D.2~4s内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2.图甲中用力 F 水平拉动重为G的物体A 在水平路面匀速移动了s.现改用滑轮组拉动A 在同一路面匀速移动了s,拉力为F (如图乙),此过程中滑轮组( D )
总功为F s B.额外功为F s C.机械效率为 D.额外功为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每图2分,18、19题各8分,共34分)
13.如图所示,有一个杠杆AOB,可绕O点自由转动,A端吊着一个物体.请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最小力 F 的示意图及其力臂.
14.如图所示,斜面与水平地面夹角为30°,某快递员用500 N的力,将重800 N的货物沿斜面匀速推上车厢,不考虑斜面形变,货物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 下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 .不改变斜面与地面夹角和货物质量,采用 减小斜面粗糙程度 的方法可以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
15.如图为小华制作的某大桥模型,她用长30cm、重5 N的质地均匀分布的木条OA 做桥面,立柱GH做桥塔. OA 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 上的B 点相连,桥面OA 实质是一种 杠杆 (填简单机械名称).保持桥面水平,细线对OA 的拉力F= 5 N;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由 B点改至C点,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减小 ,由此小华初步了解到大桥建造很高桥塔的好处.
16.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300 N的物体A,使物体A在10s内向右移动了2m,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拉力F大小为5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0N ;水平拉力 F所做的功为 50J ,功率为 5 W ;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0% .
17.小明和小丽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
(1)杠杆若停在如图A所示的位置,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侧的平衡螺母,使它向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
(2)小明在实验中使杠杆在如图B所示的位置平衡,他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使其向右移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 和 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就此得出探究结论,理由是 实验次数太少,不能得出普遍性规律 .
(4)小丽用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如图C,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小明用如图B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一种实验方案好 图 B (选填“B”或“C”)的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方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
18.(2024广州)如图,吊车在建筑工地进行作业时,由支腿将吊车撑起并脱离地面,吊臂上的滑轮组在1s内,将重为 的建筑材料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m,滑轮组上钢丝绳自由端受到的拉力F为
(1)支腿做成“□”形而非“□”形的作用是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
(2)求钢丝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3)求拉力 F 的功率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2)在1s内,竖直方向匀速提升1m,由图可知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s=3h=3×1m=3m,
钢丝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
(3)钢丝绳自由端匀速移动的速度:v=3m/s,
拉力做功的功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2023凉山州)邛海湿地公园湖边的一个圆台形花岗石墩(形状如图甲)不慎落入1.9m深的湖底,该石墩的上表面积为0.9m ,下表面积为0.4m ,高为0.9m,质量为1.482t.工人师傅用起重机将其匀速吊出水面,起重机的功率为440 W.石墩从刚好脱离湖底上升到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共耗时50s(如图乙).花岗石密度 ,不考虑石墩在水中运动受到的阻力,g取 求:
(1)石墩的体积;
(2)石墩上升过程中,起重机的效率(结果精确到1%);
(3)若起吊前石墩与平整的湖底紧密接触(如图丙),湖底对石墩的支持力.
解:(1)根据 可知,石墩的体积:
(2)石墩受到的浮力:
石墩上升过程中,起重机的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起重机做的总功:
则起重机的效率:
(3)由于起吊前石墩与平整的湖底紧密接触,根据石墩形状可知,石墩非柱体部分受到的浮力:
FA=1 ;
石墩重力:
水对石墩圆柱形部分产生的压力:
Fn=ρ水S=ρxghSF=1.0×10 kg/m ×10 N/kg×1m×0.4m =4000 N;
石墩对湖底的压力: Fr==G+ Fr=-F =1.482×10 N÷4000 N-2100 N=1.672×10 N.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湖底对石墩的支持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