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稻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高三一模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42分)
1.(本题3分)下列对于有关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纤维素属于高分子,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均生成葡萄糖
B.制作豆腐时加入氯化镁、硫酸钙等凝固剂,可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
C.乙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该反应可用于肥皂的生产
D.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利用高精度推测了部分三星堆遗址的年代区间
2.(本题3分)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可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酸性KMnO4溶液中通入PH3,紫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PH3表现还原性
B 向KI-淀粉溶液中通入红棕色气体X,溶液变蓝色 X一定是NO2
C 夏天,将一块干冰放置在室内,室内产生“烟雾” 干冰升华是吸热反应
D 在CaCO3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Na[Al(OH)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l>H2CO3>Al(OH)3
3.(本题3分)逆水煤气变换体系中存在以下两个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在恒压条件下,按投料比进行反应,含碳物质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反应的
C.点反应I的平衡常数 D.点的压强是的2倍
4.(本题3分)以下实验现象或实验目的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或实验目的 离子方程式
A 将浓硫酸滴入一定量NaBr固体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B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利用悬浊液、氨气和二氧化碳制备硫酸铵
D 证明对的配位能力强于
A.A B.B C.C D.D
5.(本题3分)《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黄精的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烃 B.最多能与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个分子中含有18个手性碳原子
6.(本题3分)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将铜片改为可抽动的铜丝则可控制的生成,实现绿色化学
B.乙试管中品红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漂白性
C.棉花上喷入的溶液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剩余的
D.为确认甲中有生成,可向甲中直接加水稀释,观察溶液颜色
7.(本题3分)四瓶无色溶液,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代表四种溶液,e和g为无色气体,f为白色沉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呈弱碱性
B.f可溶于过量的b中
C.c中通入过量的e可得到无色溶液
D.b和d反应生成的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8.(本题3分)工业上以辉钼矿(主要含MoS2及少量FeS、SiO2)为原料制备MoO3,再与S经气相反应后冷凝沉积获得纳米MoS2,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烧”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小于
B.“浸取”时不可用NaOH溶液代替氨水
C.“气相沉积”时,每有1molS参加反应需转移2mol电子
D.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2种
9.(本题3分)根据下列实验的操作和现象,可以说明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
B 取一定质量久置的亚硫酸钠固体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后,滴加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亚硫酸钠变质
C 常温下,将两块相同的未经打磨的铝片分别投入5.0mL饱和的CuSO4溶液和CuCl2溶液中 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迅速反应,现象明显 Cl-能加速破坏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D 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 向K2CrO4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 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
10.(本题3分)工业上处理含铬()酸性废水有多种方法,其中两种方法如下:
Ⅰ.还原法:含铬酸性废水(含等)沉淀(含等沉淀)
Ⅱ.电解法:含铬酸性废水沉淀[含等沉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中的S原子都采用杂化
B.Ⅰ和Ⅱ中,等量的发生还原反应时消耗的的量不同
C.Ⅰ中参加反应的
D.Ⅱ中处理含的废水转移6mol电子
11.(本题3分)磷烷()是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工业上制备的反应原理为:。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B.3.1g白磷()中共价键的数目为
C.每转移3个电子,生成磷烷
D.的溶液中的数目小于
12.(本题3分)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中有阳离子,不一定有阴离子
B.中的H-O-H键角比水中的小
C.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分子晶体的熔点越高
D.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p区
13.(本题3分)以赤泥(含有大量等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钪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ⅧB族
B.操作1使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
C.灼烧时生成,消耗
D.盐酸溶解时生成难溶的的离子反应为
14.(本题3分)下列陈述I和陈述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I 陈述II
A 用计测得等浓度的2-氯丙酸与2-氟丙酸溶液的分别为和,且 2-氯丙酸中键的极性大于2-氟丙酸中键的极性
B 将氨气溶于水,进行导电性实验,灯泡亮 氨气是电解质
C 向溶液中通入足量再滴加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还原性:
D 取少量涂改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涂改液所含卤代烃中存在氯元素
二、解答题(共58分)
15.(本题14分)氮的氢化物和氧化物有多种用途。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有关氮的最简氢化物的研究
(1)以和为原料在作催化剂条件下工业合成尿素,其能量转化关系如下图:
则 。
(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呋喃()反应转化为吡咯(),呋喃的熔、沸点 (填“大于”或“小于”)吡咯,原因是 。
Ⅱ.有关的研究
(3)分解制取和的原理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的(K为平衡时用各气体的分压表示得出的值)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时,反应的K为 。
②时,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进行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反应开始和平衡后容器的温度相同)。在时间段内,容器中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4)催化电解吸收液可将还原为,其催化机理如图丙所示(吸附在催化剂上的物质加“*”表示,如等)。在相同条件下,恒定通过电解池的电量,电解得到部分还原产物的法拉第效率随电解电压的变化如图丁。已知,表示电解生成还原产物X所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F表示法拉第常数;表示电解过程中通过的总电量。
①写出催化机理图中①的基元反应: 。
②当电解电压为时,电解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③催化电解时,吸收液为电解池的 (填“阴极区”或“阳极区”);当电解电压为时,和的法拉第效率几乎相同,写出生成的电极反应: 。
16.(本题14分)研究与的反应使之转化为合成气(和CO)对减缓燃料危机、减轻温室效应具有重大意义。
(1)若已知相关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则与转化为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和分子中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为 。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与,加入催化剂使其发生反应制备合成气。
①3 min内减少了2.4 g。则3 min内的平均速率=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高温低压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B.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的平衡转化率
C.容器内的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3)若分别在、温度下加入催化剂,进行与合成CO和的反应,不同温度下,具有一定能量的分子百分数与分子能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是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则图中 (填“>”“=”或“<”)。
(4)和反应制备合成气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步骤 反应 正反应速率方程 逆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i
反应ii
上述反应中,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
①反应速率快慢比较:反应i 反应ii(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用表示)。
17.(本题14分)甲基丙烯酸(C)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图是以丙酮和1,3-丁二烯为主要原料合成有机物J的合成路线图。
已知:①
②化合物I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5组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简式为 。D中官能团名称为 。
(2)F→G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
(3)加热条件下H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化合物E、J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化合物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缩聚反应
c.化合物I遇FeCl3溶液显紫色
d.可用Br2/CCl4鉴别化合物G和I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有两个支链,且苯环上一元取代物有两种;④分子中含两个甲基;⑤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组吸收峰。
(6)请参照题中流程,以异戊二烯()和丙烯为原料设计对苯二甲酸的合成路线: 。
18.(本题16分)GaN是研制高温大功率电子器件和高频微波器件的重要材料。以废旧太阳能电池(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GaN的流程如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已知:,。
(1)在315℃开始凝华成有光泽的针状结晶,试推测该结晶的晶体类型: 。
(2)“酸浸氧化”时,温度不宜超过50℃,原因为 。
(3)加氨水调pH的目的是除铜,该步骤中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第二步是生成的溶解于氨水。
①根据所给信息,计算第一步反应的平衡常数 。
②写出溶解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
(4)“回流过滤”中,(一种液态化合物,遇水易发生水解)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工序分离和利用的原理是 。
(5)气体在270℃左右以二聚物存在,请写出该二聚物的结构: 。
(6)“高温气相沉积”需要将蓝宝石基板(温度高达1000℃)放在沉积炉内,然后以很低的流速将氮化镓气体从上面吹入炉内。研究发现平放基板时氮化镓分子无法稳定沉积到基板上,而将基板按倾角斜放,却获得了非常均匀的氮化镓结晶,试分析其原因: 。
化学试题 第1页,共2页《2025届高三一模》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C B D B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A C C
15.(1)
(2) 小于 吡咯易形成分子间氢键
(3) 反应Ⅰ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的温度上升,导致容器内的压强增大,且的量增多,反应Ⅱ正向建立平衡,正反应为分子数增多的方向,压强增大
(4) 阴极区
16.(1) ; 4
(2) 0.025 AC
(3)<
(4) <
17.(1) 酯基、碳碳双键
(2)加成反应
(3)2Cu(OH)2 + OH- +Cu2O↓+ 3H2O
(4)bd
(5)3
(6)+CH2=CHCH3
18.(1)分子晶体
(2)双氧水易分解(或其他合理答案 )
(3) 或
(4) 或 二者的溶解度不同
(5) (不标出配位键也可给分 )
(6)平放时,由于基板温度高,致使底部的气体受热上窜,形成对流,氮化镓分子无法稳定沉积到基板上(或其他合理答案 )
答案第1页,共2页
COOH
CHO
Coo

C
COOH
COOH
CI
CI
Ga
CI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