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丰城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丰城中学 2024-2025 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试卷
生 物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体液调节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调节机制,它通过细胞产生的特定化学物质(如激素、组织
胺、二氧化碳等)来实现对生理活动的调节。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是( )
A.体液调节的反应速度比神经调节慢是因为激素的合成、分泌及运输都需要时间
B.体液调节时特定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的组织和器官
C.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激素也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D.体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刺激下丘脑呼吸中枢兴奋,使人体的呼吸加深、加快
2.被蚊子叮咬后出现痒觉,甚至局部皮肤红肿,原因是蚊子在叮咬时会注入唾液,这些唾液中的
蛋白质等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红肿现象的出现,这是一种过敏反应。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
A.痒觉是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的
B.蚊子唾液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相当于抗原
C.当人体被蚊子叮咬时,抗体会攻击皮肤细胞,引起过敏反应
D.尽量避免再次接触相关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3.种子萌发的过程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实验人员测定了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浓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促进种子萌发,则应减少脱落酸的含量
B.在种子萌发方面,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抗衡
C.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休眠种子中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含量较低
D.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的调节具有顺序性、独立性
4.红外触发相机是一种利用红外技术来检测和记录动物活动的设备,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动物的
体温和运动,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监测、生态研究和保护工作。当动物进入感应范围时,相机会自
动触发拍摄,即使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也能清晰拍摄图像或视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外触发相机的使用不受动物活动的时间限制
B.红外触发相机可以用来调查华北豹的成年个体数量,但不能用来调查幼年个体数量
第 1 页 共 8 页
C.通过对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可以估算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
D.与标记重捕法相比,用红外触发相机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安全性更高、数据收集更高效
5.我国许多古诗词中包含了对自然界动植物的细致观察和描写,这些古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
还具有一定的生物学价值,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现象的宝贵资料。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霜中蚱蜢冻欲死,紧抱寒梢不放渠”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B.“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可保证鱼类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反映了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出现季节性变化
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种内竞争关系
6.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曾经,这里湖泊星罗棋布,水草丰美,雪山、草地、河流,静
静地展示着原生态的美。20 世纪,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三江源地区环境恶化,草地严重退化,
水土流失加剧。为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政府建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启动了退耕还草
等多项保护措施,现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的活动会改变三江源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决定三江源草原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群落的丰富度
C.三江源地区中的雪山、草地、河流,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三江源草原群落外观和结构在不同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7.“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鳽(jiān)由于其昼伏夜出、不喜鸣叫的习性,及生活环境被破坏,使
得它极少被人观察到,但它却几乎每年在柳州出现,经观察发现海南鳽求偶期间会发出类似虎吼一
样的低沉叫声、羽毛出现类似老虎的斑纹。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海南鳽求偶期的低沉叫声及其羽毛斑纹变化都是适应性行为
B.海南鳽求偶期的低沉叫声和类似老虎的斑纹分别属于行为信息和物理信息
C.人类对海南鳽生存环境的破坏是其生存受到威胁的重要原因
D.可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调查柳州森林公园中海南鳽的种群密度
8.近百年来,随着大气 CO2 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
达峰”和“碳中和”的 CO2 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生态系统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绿色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碳的固定
B.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C.开车与步行相比、吃肉与吃素食相比,后者均会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D.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体系需各国共同参与,主要原因是碳循环具有全球性
9.松材线虫病对我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松材线虫是一种来源于北美洲的
入侵生物,主要通过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等)啃食松枝的伤口进入健康松树内部,从而迅速破坏树
木的输导组织,植株最终因缺水而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的雄性个体,能降低松褐天牛的种群密度
第 2 页 共 8 页
B. 由于松材线虫生活在松树体内,活动能力较弱,调查松材线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C. 松材线虫入侵松树林初期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可能类似“J”形
D. 松材线虫与松褐天牛为捕食关系,松材线虫与马尾松为寄生关系
10.以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高钙)为原料,可混合发酵制作出钙含量高、花青素等营养丰富
的新型复合果酒。该果酒具有丰富的感官品质,兼具桤叶唐棣鲜艳的色泽、刺玫果清甜的香气和山
荆子清爽的口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三者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破碎后加入果胶酶、纤维素酶分解细胞壁,更易获得果汁
B.制作复合果酒的过程中,主要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发酵温度应控制在 30~35℃
C.为确定发酵过程中是否生成酒精,可取适量发酵液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
D.若酿制成功的复合果酒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则酒味会逐渐消失而出现酸味
11.泡菜中含有大量乳酸菌,某同学欲利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
的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下列相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取少许泡菜滤液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一段时间后即可获得单菌落
B.固体培养基中的碳酸钙既可以鉴别乳酸菌又可以中和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
C.对配制的培养基进行巴氏消毒处理能在达到实验目的的同时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D.配制培养基时可加入少量链霉素以抑制杂菌的生长,进而提高分离纯化的效率
12.如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示意图,下列错误的是( )
A.步骤③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并需向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
B.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调节 pH 并高压蒸汽灭菌
C.步骤④挑取③中不同的菌落分别接种,比较细菌分解尿素的能力
D.步骤③纯化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原理是将聚集的细菌分散培养,可以获得单菌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
13.微生物—肠—脑轴(MGBA)是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双向调节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系统,主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肠道菌群等共同组成。短链脂肪酸(SCFA)
为肠道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之一,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参与机体稳态调节,部分途径如图 4 所示。压力
或紧张情绪,会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动增强,导致机体通过分泌皮质醇来抑制免
疫细胞、肠肌及肠道上皮细胞活动,从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免疫力下降。SCFA 可以缓解相应的
症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8 页
A.大脑向肠道菌群发送信号主要通过由传入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完成
B.SCFA 可能是通过促进 HPA 轴的活动来缓解肠道功能紊乱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
C.迷走神经受到 SCFA 刺激后,会将信息传到中枢进行整合,再由中枢向肠道发出相应指令
D.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会使肠道转运加速,收缩加强,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向肠道微生物的转移
14.三趾树懒是一种移动缓慢、代谢率极低的夜行性植食动物,以树叶、果实为食。它不直接从树
冠“空投”粪便,而是每隔一段时间爬到树下排便。研究发现,这种树懒到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
的树懒蛾就伺机在粪便中产卵,卵孵化后的幼虫专食树懒粪便,而羽化后的树懒蛾又会寻找树懒钻
进其皮毛中。蛾死掉后被分解者分解,产生的无机氮促进树懒皮毛中绿藻的生长,绿藻能帮助树懒
躲避天敌,也可供树懒食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藻与三趾树懒存在捕食与互利共生关系
B.三趾树懒同化的能量通过粪便流向了树懒蛾幼虫
C.树懒蛾幼虫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D.一般情况下,三趾树懒种群不会因为天敌的存在而灭绝
15.研究人员对某农田中一个由植物 a、动物 b 和动物 c3 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分析,
结果如下表,其中 GP 表示生物体同化量,NP 表示生物体储存的能量,R 表示呼吸消耗的能量(单
位为 kJ\·m2\·a-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链环节 未利用 GP NP R
植物 a 210.69×109 248.28×109 211.43×109 36.85×109
动物 b 1.85×106 736.88×106 25.12×106 711.76×106
动物 c 232.79×105 5.44×105 227.35×105
A.动物 b 同化的能量中只有自身的遗体残骸会流向分解者
B.动物 b 和动物 c 的呼吸消耗很高,被同化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C.表中第二、三营养级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5.16%
D.从表中数据可 以得出植物 a 的
NP 中只有很少一 部分被利用
16.海草床生态系统具 有巨大的碳储潜
力,其中的有机碳大部分存储于沉积物被称为沉积物有机碳。近年来,海草床急剧衰退,其沉积物
有机碳储存潜力下降,海草床生态系统从吸收 CO2 的“碳汇”转变为排放 CO2 的“碳源”。下图是海
草床退化导致碳损失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草床可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
B.藻类爆发会导致海草床光合作用减弱,影响海草床的碳存储功能
C.碳循环是指 CO2 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运动的过程
D.海洋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体现了整体原理
三、非选择题(共 60 分)
17.(10 分)202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科学家卡塔琳·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以表彰
他们发现核苷碱基修饰可消除机体对 mRNA 的天然免疫原性,协助研究出高效抗新型冠状病毒的
mRNA 疫苗,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抵御外来新冠病毒攻击时,离不开各种免疫细胞的作用,其中树突状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
作用是 。
(2)脂质纳米颗粒(LNP)技术能使 mRNA 疫苗不易被降解而发挥更高效的作用。结合图甲可知
mRNA-LNP 进入靶细胞后,一部分 mRNA 能从内体小泡逃逸,合成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参与
激活 B 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和 ,从而提高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一部分 mRNA
若未实现逃逸,则 会被识别,使 mRNA 被降解;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
的识别,以免被降解。
(3)科学家遇到的难题是 mRNA 在体内会很快被降解,只能翻译产生少量的蛋白质,经过修饰的
mRNA 疫苗作用效果更好。与 DNA 疫苗相比,mRNA 疫苗的安全性更有优势,原因是
第 5 页 共 8 页

18.(12 分)2023 年 10 月 7 日,黄陂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作为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大湖泊,黄陂
湖水域面积约 4 万亩,有着大片的浅滩湿地,为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大批的候鸟前来觅食、
歇息,其中不乏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天鹅、白鹤等国宝级珍稀鸟类,黄陂湖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
的观鸟胜地。图 1 和图 2 分别表示湿地公园中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
(Nt+1)之间的关系,直线 P 表示 Nt+1=Nt。回答下列问题:
(1) 图 1 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和相对稳定的点分别是 ,图 1 曲线上 A 点和 B 点之
间,种群的出生率 (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
(2) 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当甲生物种群数量低于 a 时,该种群一段时间数量的变化趋势
是 ,判断依据是 。
(3)市民游览发现,湿地公园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属于
群落的 结构。到了冬季,陆续有大批候鸟飞抵该湿地越冬,使该湿地生物群落的物种丰
富度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
19.(12 分)一个湖泊经历一系列的演替阶段可以成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大体要经历 5 个阶段。
(1)此湖泊上发生的演替类型是 。裸底阶段以浮游生物为主,还有一些以微小生物为食的
石蚕和小鱼等,此阶段沉水植物无法生长是因为缺乏 条件。
第 6 页 共 8 页
(2)随着湖底有机质和沉积物的增加使湖底逐渐垫高、湖水变浅,于是浮叶根生植物如睡莲和荇菜
等就可以把根扎在湖底使叶浮在水面,演替进入第三阶段。此时沉水植物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3)湖水水位的季节波动使湖边浅水地带的湖底时而露出水面时而又被水淹没,浅水地带群落的外
貌和结构出现规律性的变化,说明影响演替的因素除了群落内部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外,还包
括 。而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则会改变群落的 ,从而改变演替的方向。
(4)一般来说,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有机质总量不再增加,演替也不再进行,此时称
为顶极群落。顶极群落与正在演替中的非顶极群落特征有明显的不同。以下属于顶极群落的特征的
有(多选) 。
A.物种多样性高
B.群落净生产量高(净生产量=固定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C.抗干扰能力强
20.(12 分)三裂叶豚草是一种恶性外来入侵杂草。它的生长速度很快,再生能力很强,被称作“植
物杀手”,大量繁殖可造成土壤干旱贫瘠,遮挡阳光,降低农作物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三裂叶豚草泛滥后降低了入侵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使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导致
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下降。为了有效保护入侵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先对三裂叶豚草的
生态位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三裂叶豚草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_(答出 2 点)等特征。
(2)研究人员发现,某种锈菌专一性寄生在三裂叶豚草植株上,可使三裂叶豚草叶片出现锈斑。
为了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研究人员开展了生物控制实验。各样地中三裂叶豚草初始播种量一致,
部分结果见下表。
三裂叶豚草生物量(kg·m-2)
组别
第 1 年 第 2 年 第 3 年
A:三裂叶豚草 8.07 12.24 12.21
B:三裂叶豚草+锈菌 7.65 6.43 4.77
C:三裂叶豚草+广聚萤叶甲 8.10 12.43 12.78
D:三裂叶豚草+野艾蒿 4.89 4.02 3.12
注:野艾蒿——植物,锈菌——真菌,广聚萤叶甲——昆虫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除锈菌外,可用于控制三裂叶豚草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在尚未被三裂叶豚草入侵但入侵风险较高的区域,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已经被三裂叶豚草入侵的区域,为取得更好的治理效果可以采取的治理
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 共 8 页
21.(14 分)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培养基中以微小的颗粒状存在,PAHs
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很慢,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科研人员欲从被 PAHs 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
效降解 PAHs 的菌株,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培养基乙中 PAHs 被降解后会形成透明圈)。回答下
列问题:
(1)从培养功能角度分析,培养基甲属于_______;培养基通常需要提前在121℃下进行_________。
(2)将培养基甲中的目的菌接种到培养基乙中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筛选某种菌
株,还可用于_______________。
(3)筛选 PAHs 降解菌实验时,过程④挑选的单菌落应该是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__________
(填“最小”或“最大”)的。
(4)在 5 个平板上各接种稀释倍数为 103 的菌液样品 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的菌落数分
别为 48、50、54、56、52,则每升原菌液样品中细菌数为__________个。如果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法对细菌进行计数,所统计的细菌数通常会比上述方法统计数目偏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8 页
高二第一次段考生物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B D A B C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D AB AC ABD
17.【答案】(10 分,每空 2 分)
(1) 吞噬、处理、呈递抗原
(2) 记忆(B)细胞 TLR7/8、TLR3 NLRs
(3) mRNA 疫苗不会进入细胞核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基因组中
18.【答案】(12 分,每空 2 分)
(1) C、A 不一定
(2) 逐年下降(甚至灭绝) 当甲生物种群数量低于 a 时,Nt+1(3) 水平 季节性
19.【答案】(12 分,每空 2 分)
(1) 初生演替 土壤
(2) 浮水植物阻挡了阳光,使沉水植物在竞争阳光中处于劣势
(3) 外部环境的变化 物种组成
(4) AC
20.【答案】(12 分,每空 2 分)
(1) 抵抗力 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
(2) 野艾蒿 D 组的三裂叶豚草生物量明显低于 A 组
(3) 种植野艾蒿 喷洒锈菌
21.【答案】(14 分,每空 2 分)
(1) 选择培养基 高压蒸汽灭菌
(2) 稀释涂布平板法 微生物计数
(3) 最大
(4) 5.2x108 统计的是活菌数和死菌数总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