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中考一模(结课)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中考一模(结课)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辰区实验中学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结课考试
语文答案
选择题(17小题,每题2分,共34分)
2
3
5
6
8
9
10
11
B
D
D
B
B
B
A
C
D
A
D
12
13
14
15
16
17
D
B
A
D
B
二、
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8.
(1)风掣红旗冻不翻
(2)伤心秦汉经行处
(3)不尽长江滚滚流
(4)雉从梁上飞
(5)城郭一时非
(6)千树万树梨花开
(7)无限山河泪
(8)中庭生旅谷
(9)当时奢侈今何处
(10)梦中行采薇
三、课外文言文(共4分)
19、①案件,诉讼事件;
②眼泪。(2分)
20、我观察(看)吃饭的时候别人都用右手拿筷子,但是只有你使用左手(拿筷
子)。(2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共12分)
21、(4分)
①海年开春,祖母把葵花籽放进清水里浸泡,又将它们插入土钵中。
③葵花籽长出嫩芽,祖母将葵花苗栽进葵花地,并抛下一层薄薄的灰土灰。
④栽完葵花苗后,祖母每天去葵花地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
⑤在祖母的照料下,葵花苗展开花瓣,结出籽粒,祖母满心欢喜。
22、(4分)示例: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葵花的茂密和
生机勃勃,表现出祖母看到葵花茁壮成长时的喜悦(高兴、欢喜)之情。
23、(4分)BD
五、综合性学习和名著:(共10分)
24、材料四。(2分)
25、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中国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中国茶文化对很多
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3分)
26、英
《简·爱》
罗切斯特(3分)
27、严监生一直伸着两个手指,大侄子问他是不是还有两个亲人没有见面,二侄
子问他是不是还有两笔银子没有交代清楚,奶妈问他是否惦记两位舅爷,这些全
被否定。妻子赵氏猜透了他的心思,他是为油灯里燃着的两支灯草而心疼,担心
费油,挑出了一支灯草后才闭上了眼睛。由此可知,他是一个爱财如命,极端吝
啬的人。(2分)
六、28、作文。(共50分)北辰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结课考试
语文 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1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4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 摇曳(yè) 广袤(mào) 心无旁骛(wù)
B. 瞥见 (piē) 渺茫(miǎo) 游弋(yì) 强聒不舍(guō)
C. 箴言(jiǎn) 劫掠(lüè) 诓骗(kuāng) 矫揉造作(jiǎo)
D. 懦夫(nuò) 恪守(kè) 停滞(zhì) 自惭形秽(suì)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历代许多圣贤心向 ,天子呼来不上朝,一心只谋三分田,餐风饮露好 ,被天席地度韶华,这就是静气。任何 在他们面前都只如“蚍蜉撼大树”,他们沉稳大气有贤德,在世事的飓风深处也能泰然自若。
A.田野 风雅 打扰 B.田园 儒雅 打扰
C.田野 儒雅 搅扰 D.田园 风雅 搅扰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在今天,拥有一部电脑就如同拥有整个世界。②于是有的人开始厌倦纸质图书,更愿意在网上快速阅读。③对纸质图书的命运,不管别人怎样担忧,我却始终抱有希望。④而且随着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改变,使传统阅读方式将会受到大众的钟爱。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A. , , 。 B. ; 、 :
C. ; 、 。 D. 、 、 ; :
5.对《过零丁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他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亡关头,起兵抗元。
B.第二联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历经艰辛危苦,动荡不安。
C.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D.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6.下面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 一项是 ( )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 “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B.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直接写天气的奇寒。将军的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不敢穿上。
C.“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眼望去,阴云密布。 “愁” “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D.“中荤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写出送别宴上苍凉悲壮的豪气。
7.下面对《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 项是 ( )
A."峰密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作者化动为静描写了潼关的险峻,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B."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是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作者回顾历史,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換代的战争的惨烈因景触目惊心 。
C."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全曲的点睛之笔,主旨所在。这是作者对以往历史兴替所做的概括和评判,表现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D.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 ,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8.下面对《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事有怀》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自相呼应,层层推进,创前所未有的意境,情感豪迈奔放。
B.这首词褒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孙权,气魄宏大雄壮,在小令中含如此大题材的,不多见。
C.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写孙权年轻气盛,统率千军,暗含词人对他穷兵黩武,以致战乱不休的批评之意。
D. "生子当如孙仲谍"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主和派的愤慨以及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阅读《飞花令的前世今生》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飞花令的前世今生
李定广
①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
②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汉唐两朝尤其繁盛,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
③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比如《调笑令》 《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雅令”,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
④明清以来,人们常玩的“雅令”为飞花令。“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作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贞《阮郎归》说:“六么檀句软金杯,飞花小令催。”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
⑤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飞花令骤然沉寂,无论是在现实酒宴中还是在大众读物里,基本消失了踪影。直到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飞花令如天女散花一般回归了,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
⑥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
⑦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中国诗词大会》创造出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组合飞花令,类与类的组合,如数字+季节,数字+酒器,颜色+植物等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2021年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又升级并更名为: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就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字牌滚动中选择。
⑧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比如,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而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突出诗句的对称美感。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
⑨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新式飞花令,已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
(选自《读者读点经典》,有删改)
9.下列关于“飞花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飞花令是我国古代宴会用来佐饮助兴的酒令游戏之一。
B.飞花令形式多样,可以对对子、讲故事、说笑话、唱曲子等。
C.飞花令中的“飞花”一词源自韩翃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D.飞花令必须以“花”字为令,规定每句诗词嵌有“花”字。
10.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改造后的飞花令让大众感受到的美感。
B.使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改造后的飞花令让大众感受到的美感。
C、使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华诗词具有节奏美、整齐美以及抑扬美。
D.使用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中华诗词具有节奏美、整齐美以及抑扬美。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点出说明对象,再对飞花令的前世今生一一进行说明,最后指出飞花令的作用。
B.文章第⑤~⑧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第⑤段总说,⑥⑦⑧段分别用“首先”“其次”“再次”进行分说,条理清晰。
C.第⑥段中的加点词语“主要”,说明了旧式飞花令主要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不排除还有特殊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
D.文章第⑨段告诉我们,推陈出新的新式飞花令,将要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最喜欢的学习诗词的方式。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 间:参与
B.弗敢加也 加:虚夸、夸大
C.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D.望其旗靡 靡:萎靡
13.下面选项中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肉食者谋之
B.何以战
C.公将驰之
D.吾视其辙乱
14.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中国传统的史家笔法记述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详细记叙了这场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
B.文章用两条线索贯穿了全文: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另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论战——参战——释疑)。
C.文章使用的对比手法非常精到,分别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政治热忱,又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了曹刿的机敏、持重和聪明才智。
D.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练,行文中散句、对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阅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一文,完成问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 允之任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指帝王之死。
B.此皆良实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C.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 日日夜夜。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异同:指不同和相同。
16.下面加点词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
C.苟全性命于乱世
D.诚宜开张圣听
17.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交付有司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推荐郭攸之、向宠等忠臣良将,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二、古诗文默写(10分)
18.(1)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兔从狗窦入, 。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5)山河千古在, 。 (文天祥《南安军》)
(6)忽如一夜春风来,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8) , 井上生旅葵。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9)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10)饿死真吾志, 。 (文天祥《南安军》)
三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 (4分)
欧阳晔①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②而饮食。食讫③,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晔曰: “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晔曰: “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涕泣服罪。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
【注释】①欧阳晔:江西庐陵人,宋大中祥符年间,为随州推官。②桎梏(zhì gù):刑具,脚铐和手镣。③讫 (qì) : 完毕。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
(1)狱久不决 (2)因涕泣服罪
20.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箸,而汝独以左。
课外现代文阅读
阅读廖静仁《葵花地》一文,回答问题。 (12分)
①我始终记得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
②那时候,祖母的身子骨已经不再硬朗,她的一头青发,也被岁月的风雨洗刷成根根银丝。祖母一天中总要去葵花地里跑几个来回,侍弄她的宝贝葵花苗。其时,我还是一个混沌未开的蒙童,常常是屁颠屁颠地尾随着祖母,不是帮忙,而是添乱。祖母是从不生气的,那一张布满沟壑的脸庞上,总是流淌着笑意。“你看,你看,又把葵花苗给踩翻了。”她这么说着,一双爬满青筋的手便很是小心地将葵花苗扶正。
③我祖母出生在富贵人家,幼年时念过私塾,很在行的却是裁剪缝制的手艺活儿。她年轻时飞针走线绣出的花卉禽类,形同活物,让人看着看着,稍一走神,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鸟儿仿佛就扑扇着翅膀飞了起来……然而,祖母的人生却无锦上添花那么美好。家里的变故,让她那双纤纤素手不得不开始干起陌生的农活。
④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农活便是祖母费尽心力侍弄的那一片葵花地。
⑤葵花地就在老家门前的一片开阔地中间。每年开春,祖母都会小心翼翼地从火塘挂钩上的竹篮里取出备好的葵花种子,一颗一颗放进盛满清水的木盆里浸泡, 又一颗一颗地插入铺着白色柴灰的土钵中等待它们萌芽。然后,她便佝偻着身子一锄一锄去翻垦被冬日的雪雨浸淫得紧实的葵花地。直到把那块葵花地整理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她才一边反手捶着背脊,一边溢着满脸的笑容,望一望当顶的太阳,舒一口长气。祖母却说:“真正累人的并不是这些农活哩!”
⑥两三场春雨过后,种在土钵里的葵花子终于长出了嫩芽,祖母便在一个雨后天晴的早上,用竹签将葵花苗一棵一棵地掀出来,再一棵一棵地栽进肥黑的葵花地,继而撒下一层薄薄的火土灰。这以后的每一天,祖母总要去葵花地跑几个来回,为葵花苗锄草、松土、浇水和施肥。祖母做这一切时,总是小心翼翼的,就如同月子里母亲奶婴儿般不厌其烦。
⑦几番风雨,几番日月,葵花苗渐渐长成了人那么高,展开了金色的葵瓣,结出了牙状的籽粒。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如海的葵花丛中,阳光羞涩地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⑧有一回,祖母指着阳光下耀眼的葵花说:“这葵花多么可爱啊!它们总是追随着太阳旋动自己的身子,哪怕在阴天或雨天,也会凭着记忆寻觅太阳的方向,仰头望去。”祖母的这番话质朴而又意
味深长。葵花的生命,是激情的,是奔放的,是火一般热烈的;而如同葵花的人生,是积极的、向上的,即使遭遇凄风苦雨,也永远不会迷失生活的方向。
⑨我也渐渐地明白,祖母一直精心侍弄着葵花地,其实是在精心地侍弄着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侍弄着人生长旅中支撑着她前行的意志与毅力。举目再望葵花地时,我忽然发现那一张张金色的花盘,就像是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庞,在这开阔而热烈的秋季,正昂然拥抱着太阳的光焰。仿佛觉得,我也变成了阳光下的一棵向日葵。
⑩我怎么能够轻易忘却乡下老家的那一片葵花地呢!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2月10日,有删改)
21.文中记述了有关祖母和葵花的哪些事情 请结合⑤-⑦段概括相关内容。 (4分)
(1)
(2)祖母便佝偻着身子将紧实的葵花地翻整得松松软软、平平展展。
(3)
(4)
(5)
2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作用。 (4分)
其时,佝偻着身子的老祖母同年幼的我,置身于如海的葵花丛中,阳光羞涩地从绿叶及金色的花瓣间筛落下来,祖母脸上的沟沟壑壑也闪烁着金色的喜悦。
2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第①段作者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引出描写内容,与结尾相照应。
B.第③段“那花儿仿佛就从锦缎上开了出来”一句是实写,写出了祖母绣艺的高超。
C.第④段是过渡段,承接上文对祖母因家里变故干起农活的记述,引出下文对祖母侍弄葵花地的描写。
D.文中作者将所闻、所见、所思、所感巧妙融合,只为表达对祖母的深切怀念。
E.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写往事,语言生动,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五、综合性学习和名著: (10分)
围绕“中国茶文化”这个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两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诗,到了唐代,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基本形成。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联系紧密。刘禹锡的《尝茶》、苏轼的《咏茶》、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 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都是这二者结合的经典之作。
【材料三】
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在对外交流中逐渐传到各国, 同当地的历史、文化、经济相结合,对很多国家茶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五代末至明初,受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影响,韩国的茶礼也于这一时期兴起,并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乃至百姓中间。
【材料四】
2019年7~12月间中国外贸货物吞吐量报表。
年月/指标 2019年7月 2019年8月 2019年9月 2019年10月 2019年11月 2019年12月
外贸货物吞吐量当期值 (万吨) 36914 37859 36992 36826 36529 35596
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值(万吨) 248267 286126 323118 359944 396474 432069
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 6.6 8.4 6.3 7.2 8.2 5.8
外贸货物吞吐 量累计增长 (%) 3 3.7 4 4.3 4.7 4.7
24.以上四则材料中,不符合“中国茶文化”这一主题的是 。 (2分)
25.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茶文化”的主要特点。 (3分)
26.填空:1847年( )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出版了小说《 》,以第一人称叙述,带有自传色彩,在桑菲尔德庄园,她爱上了男主人( )(名字),她坚信每个人在精神上和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3分)
27.阅读下面节选,完成小题。 (2分)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著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
——《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选文中,弥留之际无力说话的严监生一直伸着两个手指,围绕这两个手指,还发生了什么 作者描写这个情节,突出了严监生的什么特点
六、作文。 (50分)
28.三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回忆你的初中生活,一定会有一些值得怀念的往事、难以忘却的身影、记忆犹新的画面,如同闪亮的星子将你记忆的夜空点缀得璨而美丽。那星子,或许是师长的教诲,同窗的鼓励,好友的陪伴;或许是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欢悦,自信的笑颜;或许是懊悔的泪光,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思索…那星子虽然已经在夜空滑过,但它曾经所闪耀的光辉却会永远与你相伴。请摘取其中最明亮的,来铭记你的初中时代,记录自己的校园生活!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要求: (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 (2)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