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综合测试(含答案+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综合测试(含答案+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综合测试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 ; ; 。
22. (1) (2) 。
23. ; 。
24.(1) ;(2) ; (3) 。
25.(1) (2) ;(3) 。
26. (1) (2)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7.(1) ;(2) (3) 。
28.(1) ; ;
(2) 。
(3) 。
29.(1) ;
(2) ;
(3) 。
四、综合题(共18分)
30.(1)(2) (3) (4) 。
31.(1) 。(2) 。
(3) (4) 。
32.(1) (2) (3) ;
(4) (5) 。
33.(1) (2) (3) 。
(2)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0
300
300
B300
200
300
400
500
*400
300
300
500.A500
400
500
400
300
40
300
300
300
300
200
200
比例尺1:10000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864年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激起了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
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由地面直达地心的旅程中,将依次穿过的圈层是(  )
A.地核--地幔--地壳 B.地幔--地核--地壳 C.地壳--地幔--地核 D.地壳--地核--地幔
2.下列属于地球外部圈层的是( )
①地壳 ②岩石圈 ③大气圈 ④水圈 ⑤生物圈 ⑥地幔
A.②③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⑥
3.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4.兴趣小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其中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
A. B. C. D.
5.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B. C. D.
6.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
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
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
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7.花生适合在砂粒比较多的土壤中种植,这是因为花生在地上开花,雌蕊深入地下进行膨大
发育,砂粒较多有助于雌蕊向地下伸扎以及膨大形成果实。下列土壤模型中能代表砂粒
较多的是(  )
A. B. C. D.
8.对图中的茎a和根系描述正确的是( )
A.直立茎、直根系 B.缠绕茎、直根系
C.攀缘茎、须根系 D.缠绕茎、须根系
9.用新鲜的萝卜,切取大小粗细相等的两根长条,甲、乙分别放
在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如图所示,萝卜条甲、
乙的变化分别是( )
A.甲细胞吸水,萝卜变软;乙细胞失水,萝卜变硬
B.甲细胞吸水,萝卜变硬;乙细胞失水,萝卜变软
C.甲细胞失水,萝卜变硬;乙细胞吸水,萝卜变软
D.甲细胞失水,萝卜变软;乙细胞吸水,萝卜变硬
10.如图所示为常见的绿肥植物——紫云英,该植物还
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
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提高土壤中的无机盐成分 B.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
C.给植物提供食物 D.增加土壤中钾肥的含量
11.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①
B.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结构②
C.③中较大型的细胞是筛管
D.④是有贮藏营养物质功能的木质部
12.下列关于土壤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B.化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可以大量使用
C.实行稻草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 D.在草原上过度放牧会引起土壤沙漠化
13.有关土壤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B.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来源
C.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到土壤的形成 D.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了有机物质
14.在肥沃的土壤里培养的幼苗比在清水里培养的幼苗健壮,是因为( )
A.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有机物 B.植物必须生活在土壤中才能健壮生长
C.水分不是植物健壮生长的必需物质 D.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各种无机盐
15.“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能使植物茎秆健壮的无机盐是( )
A.含氮的无机盐 B.含钾的无机盐 C.含磷的无机盐 D.都可以
16.下图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装片时所获得的图像,对其判断及主要特征分析错
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根毛细胞,表皮细胞向外突出 B.②伸长区细胞,细胞核很大
C.③分生区细胞,细胞排列紧密 D.④根冠细胞,细胞壁较薄
17.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土壤里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导到茎的途径是(  )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18.生产中常利用环剥树皮的方法来增产,环剥后树干形成的枝瘤如图所示,下列对枝瘤形
成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有机物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上而下 B.枝瘤因茎中导管运输有机物受阻而形成
C.环剥树皮使枝条上端营养物质积累更多 D.剥下的树皮中包含的输导组织是筛管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9.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株可以吸收土壤浸出液中的有机物 B.土壤对植物的生长只有固定的作用
C.植株叶片发黄可通过施加钾肥改善 D.为防止根缺氧可往营养液中通入氧气
20.如图,验证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的A、C试管中分别装有肥沃土壤浸出液和某种液体X,B、
D分别为A、C试管放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中生长两星期后的情况,E是B试管中的某一根
尖纵切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与B互为对照,X 可能是自来水 B.吸收K离子的主要部位在标号②的区域
C.A、C试管中的液体必须等量 D.只有区域③的细胞活动使植物根生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通过生产活动,农民在了解土壤的性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手捏后松开成“一盘散
沙”的土壤属于 ;湿时黏,干时硬,如“铁板一块”的
土壤属于 ;屋前房后的菜园土,蚯蚓多,养分足,形成“团
粒状结构”的土壤属于 。
22.如图所示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图中
的 (选填“a”、“b”或“c”,下同)。
(2)岩石圈包括字母 所示的圈层和字母 所示圈
层的顶部。
23.如图所示是小敏同学学习土壤类型后所画的三种类型土壤的模型。请指出保肥性能最强
的是 ;最适宜耕种的是 。(填序号)
24.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
(1)水稻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
(2)“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 (填结构名称)。
(3)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
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填“高”或“低”。
25.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一定的功能相适应。
(1)草莓的茎细软,沿地面生长,借以扩大营养面积,草莓的茎属
于 。(选填“直立茎”、“匍匐茎”、“攀援茎”或“缠
绕茎”)。
(2)一次施肥过多时,会引起植物出现的“烧苗”现象,是右图中
过程 (填数字序号)所示的现象。要想缓解施肥过多对植物的影响,应采
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______。
(3)在台风来临的时候,一些行道树又是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会折断,这主要是
因为茎中具有发达的 。
26.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1)如图1中属于直根系的是 (填“甲”或“乙)。
(2)如图2将甲、乙两株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按照如图方式处理后,分别放入等质量,
等浓度的 中进行实验。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7.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小宁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
如下表所示。
(1)为尽可能减小误差,画线过程中需注意 。
A.每块橡皮的高度相同
B.记号笔水平放置在橡皮上
C.绕土豆模型画出螺旋式上升的线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 (填“甲”或“乙”)地
上山顶的路比较陡峭。
(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接下来的操作是:用小刀 切下山体,放在白纸
上依次沿山体边缘描线(忽略材料不理想带来的干扰)。
28.小明从网上获知,“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他设
计了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实验步骤】
(1)土壤采集:
①“蚁巢土”: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10cm、深10cm范围的土壤。
②蚂蚁窝附近的土壤: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以上述方法
取土。
(2)土壤分装:将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将处理好的①号、
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花盆。
(3)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裁种1株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将花
盆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
方进行培养,定期用蒸馏水喷洒。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扎植物的高度(平均值),
连续18天。
【实验结果】
作出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对照(如图所示)。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蚂蚁窝附近取土是为了设置 ;该土样选择在蚂蚁窝附近,且土质和含
水量等均相同是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确保只有一个 。
(2)上述实验的结论是:蚁巢土 。
(3)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怎样做? 。
29.为探究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实验小组将9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青菜幼苗
均分为3组,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和蒸馏水的容器中,在相
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10天。实验开始前和结束时,分别称取植株的重量,计算其
重量增加的比例,结果如下表。
组别 培养液 增重比例
植株① 植株② 植株③ 平均值
A 土壤浸出液 65% 52% 57% 57%
B 无土栽培营养液 88% 63% 62.5% 71.2%
C 蒸馏水 33.3% 37.5% 40.1% 37%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净青菜幼苗根上的附着物,其目的 ,实验时
根要部分露出液面,有利于根的 。
(2)每组分别称取3株植株的重量,取平均值,是为了 。
(3)青菜植株生长最快的是 (填“A”“B”或“C”)组,原因是 。
四、综合题(共18分)
30.一天,王晓明饶有兴趣地跟爸爸一起测绘家对面那一座山,如图是晓明和他爸爸的测量
结果,图中的数字是各测量点的海拔高度(单位:米)
(1)请你帮助晓明利用这些数据绘制出这座山的等高线地形图。(2分)
(2)请判断图中A点的高度约在 。(选填字母)
A.200-300米之间 B.300-400米之间
C.500-600米之间 D.600-700米之间
(3)若图中A、B两点之间的距离约3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
(4)图中B点所在地是这座山的 。(选填字母)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31.下图是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实施的探究方案以
及对茎的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他选择了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看到叶脉变得
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
现图二所示图像(部分),你会发现只有[ ] 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来的无机盐是怎样被运输的? 。
(3)通过该同学的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 。
(4)图二中的2的作用是 。
32.根据探究图“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回答下列就问题:
(1)实验中所选择的根应是 的幼根。
(2)选一条幼根放在上,用钢笔自幼根尖端向上划四条线,这四条线的距
离应 。
(3)当几位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时,为了的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对
这些数据应当怎样处理? 。
(4)如果这项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

(5)如图所示的根的四个部分中,生长最快的部分是 (用符号表示)。
33.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
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B坡维持原样(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
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A坡的比较少,B坡的比较多
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
尘暴,导致 污染。
(3)浙江省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DCD 6-10DCBDB 11-15BBADB 16-20BDBDC
二、填空题
21.砂土类 黏土类 壤土类
22.(1)b (2)a b
23.A B
24.(1)根 (2)形成层 (3)高
25.(1)匍匐茎 (2)② 浇大量清水 (3)木质部
26.(1)甲 (2)土壤浸出液 根吸水的部位
三、实验与探究题
27.(1)AB;(2)甲;(3)沿线水平。
28.(1)对照实验 变量(2)有利于植物的生长(3)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29.(1)排除附着物中无机盐的干扰 呼吸 (2)减小误差
(3)B 无土栽培营养液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
四、综合题
30.(1) (2)C (3)300米 (4)B
31.(1)微红 3 导管(木质部) (2)无机盐溶解在水中,在运输水的同时,也运输了无机盐 (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运输的 (4)细胞不断分裂,使茎逐年加粗
32.(1)根毛;(2)相等;(3)平均值;(4)不可以,偶然性太大,一次测得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5)C
33.(1)水土 (2)大气 (3)植树造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