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一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6分)1.肝脏在生理稳态过程中通过缓慢的增殖维持自我更新,但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后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研究表明,在将2/3的肝脏切除后,小鼠肝脏能在一周内恢复至原先的大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理稳态过程中肝脏细胞衰老、死亡的速度和再生的速度相当B.肝脏受损伤后细胞周期比正常情况延长,细胞分化的速度变快C.某些被乙肝病毒侵染的肝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肝细胞具有特定功能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2.一个染色体(质)中的DNA数可以随DNA的复制和着丝粒的分裂而发生改变。若一条染色体(质)中只含有一个DNA时,则该细胞发生的变化不可能是( )A.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 B.着丝粒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C.纺锤体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3.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A.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B.间期有中心粒的复制C.分裂末期在细胞中部不能形成细胞板 D.后期有着丝粒分裂4.如图为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其中①~④代表不同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中制片流程依次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②时期的细胞进入①时期C.①时期细胞的DNA数目是②时期细胞的两倍D.统计多个视野中各个时期的细胞数目,可估算出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容易表达细胞的全能性B.细菌在无丝分裂之前也需要先进行DNA分子的复制C.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D.细胞衰老可能与端粒序列缩短有关,端粒成分与核糖体相同6.如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与2、3、4互为等位基因,与6、7、8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1~8C.1与3都在减数分裂Ⅰ分离,1与2都在减数分裂Ⅱ分离D.1分别与6、7、8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7.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用4个大信封,按照如下表所示分别装入一定量的卡片,然后从每个信封内各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后放回原信封,重复多次,下列关于该模拟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个信封内卡片总数需保证相等,保证同一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一致B.可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C.可模拟子代基因型,记录的卡片组合方式有9种D.雌1和雄2取出的卡片组合可以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8.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许多科学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B.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通过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摩尔根及其学生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9.某种实验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VY和a的控制,AVY为显性基因,表现为黄色体毛,a为隐性基因,表现为黑色体毛。将纯种黄色体毛的小鼠与纯种黑色体毛的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表现出不同的毛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下列判断和推测正确的是( )A.让子一代黄色小鼠测交,测交后代的毛色有黄色和黑色两种,且比例为1∶1B.杂合子(AVYa)的体细胞中,基因a均不能表达C.基因AVY和a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D.不同杂合子(AVYa)个体的AVY基因表达的程度可能不同10.图1表示基因型为AaXBXb的生物体某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图2表示图1过程某些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个体一定能产生等比例的四种配子B.图2的I时期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位于图1的AB段、CD段、HI段C.图1过程F-I可表示减数分裂D.若该细胞经过分裂最终形成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子细胞,则一定是减I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11.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中,当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D.亲本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612.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两种病都与性别无关)。一对夫妻都患有软骨发育不全,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有白化病和软骨发育不全,第二个孩子(男孩)表现正常。假设控制这两种病的基因在遗传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预测该男孩成年后与一个携带者女性(表型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婚配,生一个健康男孩的概率是( )A.5/24 B.1/12 C.5/12 D.1/2413.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关键。孟德尔、摩尔根等科学家利用假说一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下列有关孟德尔和摩尔根的遗传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B.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之前利用山柳菊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D.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重组类型中杂合子占2/314.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受多对基因共同控制。将纯合红花和纯合蓝花进行杂交,F1全为红花,F1自交,F2中红花:蓝花=27∶3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2蓝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8/37B.F2中红花基因型有8种C.该植物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D.若让F1进行测交,则其子代蓝花中杂合子占比为6/715.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三种,分别受3个复等位基因R ,R、r控制,R 对R、r显性,R对r显性,且R 纯合致死,现有基因型为R r和Rr的亲本杂交,得F ,将F 的红花随机交配得F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植物种群中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B.F 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白花=2:1:1C.F 个体中纯合子占3/8D.F 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紫花:白花=8:3:116.已知大熊猫的黑白色毛色和棕白色毛色由基因 A/a控制,圆脸和尖脸由基因 B/b控制。假设繁育基地工作人员选择黑白毛色尖脸和棕白毛色圆脸杂交,F 全为黑白毛色圆脸,让F 雌雄个体随机交配,若后代数量足够多,在F 中黑白色:棕白色=3:1,圆脸:尖脸=3: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 F 结果可判断出黑白毛色和圆脸是显性性状B.可通过统计F 各种毛色和脸型中熊猫的性别比例来初步确定两对基因的位置C.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可推测控制毛色和脸型的两对基因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若让F 黑白色熊猫相互交配,则出现棕白色熊猫的概率为1/8或1/917.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已知果蝇的眼色红眼和白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如图)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现代科学家发现果蝇和人的性染色体组成和性别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性染色体组成 XX XXY X XY果蝇的性别 ♀ ♀ ♂ ♂人的性别 ♀ ♂ ♀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F1中无论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说明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B.摩尔根等人的设想可以通过让F2中的雌果蝇和纯合红眼雄果蝇杂交去进一步验证C.若让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则可通过子代的眼色来判断性别D.Y染色体在人的性别决定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对果蝇的性别决定没有决定性的影响18.某植株的花色有红色、粉色和白色3种,红花、粉花和白花植株的花瓣分别含有红色、粉色和白色物质。与花色有关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其中等位基因A/a与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只要有基因a存在,基因B就不能表达,基因b无具体与花色形成有关的效应。研究人员让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F2的3种花色植株中,纯合子比例最小的是粉花植株B.F2的3种花色植株中,基因型种类最少的是红花植株C.若F1与F2中的白花植株杂交,则子代中会出现3种花色的植株D.F2中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全部为粉花植株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64分)19.(每空2分,共16分)下图A、B、C表示马蛔虫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柱形图表示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 含量的关系,曲线图表示一条染色体上DNA 含量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马蛔虫体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是图 。(2)B图细胞表示的时期是 ,C图细胞可能的名称是 。(3)柱形图上a、b、c中代表染色体的是 ,C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是 。(4)若该马蛔虫的基因型为AaBb,C细胞分裂后产生的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b,则来源于同一精原细胞的另外两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5)在A、B、C三图中,与b-c段相对应的细胞是图 中的细胞。20.(每空2分,共16分)水稻 (2N=24)是雌雄同花植物,花小且密集,在开花后完成受粉。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 (N、S)和细胞核基因 (R、r)共同控制,其中N 和 R 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型为 rr [记为S(r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性不育。由于水稻的杂交种长势和产量优于亲本,但其子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种植后不再使用,需每年利用雄性不育系制备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 ,水稻雄性可育植株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有 种。(2)水稻甲与雄性不育水稻杂交,后代均为雄性不育,植株甲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为 。水稻乙与雄性不育水稻杂交,后代均为雄性可育,植株乙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为 。(3)为确定植株乙与花粉育性相关的基因型,利用植株甲和植株乙分别作为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再利用F1作母本与植株甲杂交,统计 F2的表型和比例。若 表型为 ,则植株乙的基因型为 ;若F2表型为 ,则植株乙的基因型为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7分)赏食兼用型紫色辣椒是辣椒中稀有的种质资源。为了研究其果实紫色性状的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显隐性关系、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等遗传机制,科研人员以纯合白辣观赏椒D1(果实白色)和紫辣观赏椒D2(果实紫色)为亲本,进行杂交、回交等,构建6个世代群体,各世代辣椒果色统计结果及遗传分离比例如下表所示。组合世代 编号 总数(株) 紫色(株) 白色(株) 模型比D1 30 0 30D2 30 30 0D3(来源于♀D1×♂D2) 30 30 0D4(来源于♀D2×♂D1) 30 30 0D5(来源于D3×♂D1) 60 24 36 1:1D6(来源于D3×♂D2) 60 60 0D7(来源于D3自交) 300 228 72 3:1注:①浅紫色均统计为紫色,②模型比是由专业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所得,数据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为获得中D3和D4植株,科研人员所使用的交配方式称为 。(2)辣椒花与豌豆花都是两性花,获得D5的杂交操作过程是:先除去D3 并套袋,待D3雌蕊成熟时,采集D1成熟花粉涂在D3成熟雌蕊柱头上并套袋,最终收获D5种子。(3)科研人员在统计代时发现D7果色呈现的紫色深浅程度与亲本有差异,有的与D2基本一致;有的较D2颜色浅,接近D3和D4的浅紫色,由此可说明赏食兼用型辣椒果色的遗传机制是 (5分)。据此可推测D7的228株紫色植株中,表型浅紫色与紫色的模型比为 。(4)研究发现,赏食兼用型紫色辣椒花色也存在紫色和白色,其遗传机制与果色相同。现提供纯合的白花瓣白辣观赏椒A1和紫花瓣紫辣观赏椒A2,请设计简便实验以探究花色和果色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实验思路如下:(6分)。22.(每空3分,共15分)某二倍体植物宽叶(D)对窄叶(d)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现有一双杂合植株自交,F1中宽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红花:窄叶白花=3:3:1:1。已知该植株某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片段缺失(缺失片段不含该基因),导致其中一种类型配子致死(不确定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片段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1)题中双杂合植株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符合图中的 (选填其中之一)。 (2)F1中含有片段缺失染色体的植株所占比例为 。(3)请利用该双杂合植株和各种正常植株设计杂交实验,探究其致死的是雄配子还是雌配子。实验思路: ①选择该双杂合植株与表型为 的植株 ;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C A A B B D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C D A C C B C(每空2分,共16分)(1) 4 A (2)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 a 2、0、2 (4)aB、aB (5) A和B(每空2分,共16分)(1) 可省去对母本去雄操作 5(2) N(rr) S(RR)或N(RR)(3) 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 S(RR) 全为雄性可育 N(RR)(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7分)(1) 正反交 (2)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3) 果色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紫色为显性性状,决定果色呈现紫色的杂合子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2:1(4)选择A1和A2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统计F2的表型及比例(每空3分,共15分)(1)C (2)1/2 窄叶白花 进行正反交 统计子代表型和分离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月月考生物试卷.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