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诗词曲古体诗古体诗乐府诗四、五、七言古诗杂言古诗近体诗(唐代确立)律诗8句绝句4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12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元代成就最高——宋代成就最高《诗经》《楚辞》宋词元曲汉乐府民歌、建安文学李 白:浪漫主义杜 甫:现实主义白居易:新乐府运动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按内容分:豪放、婉约散曲:小令、套数杂剧诗歌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 :最集中、精炼、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2、 :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3、语言 。强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美凝练、形象、含蓄1.“初唐四杰”: 、 、 、 。2.盛唐山水田园诗代表:诗佛 和 。边塞诗代表诗人有:诗家天子 ,还有 和 。3.“大李杜”是 和 ,“小李杜”是 和 。4.中唐时并称“韩白”的是 和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王维王昌龄高适 岑参李白 杜甫李商隐韩愈 白居易孟浩然杜牧走进作者李白(701-762),字 ,号 。李白自青年时,漫游全国各地。有“ ”、“ ”的大志。天宝九年,42岁的他在友人贺知章的推荐下,到朝廷为官。”以为这下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然而玄宗只希望他成为一个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再加上诗人一向傲岸不羁,被权贵排挤,为官一年多即被赶出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太白青莲居士济苍生安社稷他鞭挞封建社会的丑恶淋漓尽致,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皮日休说他:“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荀鹤说:“千古一诗人”。李白诗歌中强烈的爱憎之情和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鼓舞着人们,激发着人们,是我国人民精神财富中的瑰宝。经典评论——贺知章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李白,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隐士、道人、策士等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的诗歌他逸兴遄飞,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飞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的奔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里,李白抖去了一切凡世的尘土,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神思在世界的每一度时空毫无拘束地游行,恣意挥洒,描写了壮丽奇谲的世界,借以抒发个人怀抱的抑郁和不平。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内容: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豪放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自己的见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风格:浪漫主义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1、在描写对象上: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2、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3、在思想内容上:浪漫主义文学抨击封建专制,鞭挞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它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热情洋溢地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抗争。现实主义文学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同时塑造出诸多的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表达了他们对真爱和正义最终必定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心,激励着人们为改造现实社会和争取自由幸福而进行不屈的斗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长倾万岁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黄河如丝天际来。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楼船一举风波静,汉江翻为雁鹜池。谁道此水广,犹如一匹练。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巉岩( )石栈( )萦绕( )崔嵬( )抚膺( )yīng飞湍( )tuān喧豗( )砯崖( )扪参历井( )吮血( )咨嗟( )秦塞( )鸟号( )豺狼( )峥嵘( )读准字音,注意字形huīpīngzhànyíngwéishǔnháocháizī jiēzhēng róngsàimén shēnchán第一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特点?蜀道来历(侧面写高)蜀道高峻(正侧结合)行人感受神话传说虚实结合烘托夸张细节描写人行其上的艰难形状和畏惧心理上:六龙回日 群山挡日下:万仞深渊 激流回旋黄鹤不得过 猿猱愁攀援蜀道历史五丁开山引用蜀道历史和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①蚕丛、鱼凫传说:蜀国历史久远,但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衬托蜀道艰险难行。② 五丁开山传说:通过想象、夸张写蜀道来由,突出了蜀道自古以来就是难以逾越的险阻,为蜀道之险点染了神奇色彩,引人入胜。赏析“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妙处。②两句一仰一俯,拉开纵向空间,蜀山之高峻奇险如在目前。“黄鹤”“猿猱”二句运用烘托,以善飞的黄鹤、善攀援的猿猱之愁,侧面极写蜀山之高峻奇险。①“上有“句写山势高峻,引入神话运用夸张修辞手法;“下有”句直接描写谷深水急,用语奇媚,形象可感。“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是从什么角度来写“蜀道之难”的?①从行人的“经验”来写“蜀道之难”。②“百步九折”写出了路途的艰难,“扪参历井”道出了山的高危。“以手抚膺坐长叹”则是人们典型的无可奈何的情态。③诗人捕捉行人在青泥岭上的一系列细节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行人无奈、惶悚的神情。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疏通文意西游指入蜀。巉岩高而险的山岩。凋朱颜使容颜大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疏通文意飞湍急流。喧豗形容轰响。砯崖转石万壑雷急流和瀑布冲击山崖,使大石滚动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转/嗟使滚动/叹词。景物凄凉山水险恶第二节主要突出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特点?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听此凋朱颜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视听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夸张手法拟人手法悲鸟、古木、子规、夜月、号、啼、愁,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典型的情景交融手法,请赏析。①“悲鸟”“古木”是写景,“子规”“夜月”也是写景。但是“号”“啼”却是写情,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诗人巧妙地融情于景。②“愁空山”更是景中含情,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确实难于上青天。赏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妙处。①夸张手法: 渲染了惊险的气氛。②动静结合:(静)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③远近结合:(远景)“去天不盈尺”的山峰;(近景)“倒挂枯松”。④拟人: “争”形象地写出水势汹涌、水声轰响的情景。⑤视听结合:(视觉)山之高峻、壁之险绝;(听觉)水之湍急咆哮,令人胆战心惊。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疏通文意峥嵘、崔嵬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剑阁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或匪亲形容剑阁易守难攻。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锦城成都古代以产锦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锦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咨嗟叹息。地势险要社会险恶第三节主要写了蜀道的什么特点?使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特点?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比喻互文夸张双关①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心怀异志者可能恃险作乱,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也恰恰证明了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②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目的在于劝君王引以为戒,警惕战乱的发生。③诗人使用了比喻、互文、夸张、双关的手法,揭露了蜀中“狼与豺”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和深厚的意蕴。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高险恶蜀道上景物凄清蜀道上山水险恶蜀道的来历蜀道的高峻行人感受地势险要社会险恶开辟难自古难行攀越难自古可畏安居难劝人早还家总结脉络叁文本探究壹大胆的夸张(雄伟奇险、强烈深刻)写蜀道难、写山高峻 、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写人的惊恐贰奇特的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峰品味语言叁强烈的感情(赞叹惊异、震撼人心)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肆变幻的句式(灵活多变、纵横奇崛)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品味语言李白为什么要写蜀道之难呢?这首诗是为送别友人而作,却没有一点送别的哀婉之情,而是极写蜀道艰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他的意图?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李白二十六岁时只身出蜀,四十二岁才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但并无实职。唐玄宗沉迷于声色,任用奸臣。李白气质傲岸,桀骜不驯,蔑视权贵,不久,得罪权贵,而被谗言毁谤,排挤出京。天宝初年,地方节度使势力膨胀藩镇割据,怀觊觎之心者,非徒安史。探究主题对友人的关切暗示杀人如麻的割据势力暗含对国家时局的担忧融入身世之感,感叹人生之难,仕途之难,不如放浪形骸,回归精神家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谨防军阀割据,表现对时局的隐忧。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忧愤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探究主题观看蜀道介绍视频,深化理解1.《蜀道难》的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4.《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句子: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5.《蜀道难》中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路之难,神情惶恐的句子: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 《蜀道难》为我们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的句子: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7.《蜀道难》中诗人先用衬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空明的场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8.《蜀道难》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课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