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固:必修1、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牛耕和铁制农具普及,大量荒地被私人开垦,成为私田。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
实行按亩征税的“初税亩”田赋制度,即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收税,它是承认土地私有
合法化的开始。在实行“初税亩”田赋制度之前,鲁国施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
国家纳税。由“井田制”转为“初税亩”
①变革了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使鲁国由原始社会开始了向封建社会迈进
③说明分配关系决定着生产关系另两个方面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进步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年2月1日,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美国主动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工人们对通过
努力工作过上充实生活的‘美国梦’失去了信心。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
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对上述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痼疾②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
终③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蔽地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④高福利制度并不能掩盖资本主义制
度的弊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班同学准备以“社会主义为什么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为议题,探究只有社会主义才
能救中国的道路。下列探究活动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这一议题要求的是
①列举基本事实,反映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分析多种尝试终归失败的原因
②可以脱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色,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第1页(共6页)】
③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证实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④结合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证实生产力发展是否符合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改革开放,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实干兴邦、自我革命的政治气魄和历史担当。放眼世
界,没有哪个国家和政党能在短时间内推动如此大范围、大规模、大力度的改革。某班同学对
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作了梳理。请你根据时间节点进行排序
①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②农村改革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推行③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A.④②③①
B.②③④①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5.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
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举指主要有以下几个的特点:第一,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
牵引作用。第二,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第三,注重全面改革。第四,注重统筹发
展和安全。第五,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党的部署是基于
①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②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
需要
③科学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④促进人类进步和推动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一直强调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我们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第二个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①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②基于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正确把
握③坚持把文化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④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先进文化的时
代精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为了探索与现代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枣庄市某村不断推进经营方式
改革。目前,该村已建设成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丽乡村。以下是该村的探索历程:
继续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通过集体规划土地,成立专
成立股份合作社,吸纳村民
任制,实行个人承包村办企→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
→入股,吸引优质企业投资,
业调动村民生产积极性
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
进一步提升生产力水平
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得益于
①完善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②深化改革,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
③建立股份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第2页(共6页)】鄂尔多斯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未考试·政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初税面制度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并田制度,承队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这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和衣业生
产力的发展,①正确。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导致了土地私有化和初税亩制度的出现,
这是历史发展的进步表现,④正确。鲁国在春秋时期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而不是原始社会。初税亩制度的
实施确实加速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但不是从原始社会开始的,②排除。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
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若决定作用,生产
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关系,而不是分配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③排除。
2.D“比起陷入企业剥削的恶性循环,他们宁肯躺在家里领高额的失业救济金”,表明资本家们无偿且隐薇地
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③正确。资本主义背景下,剥削制度、经济危机、无偿占有剩余价值,都是无法掩盖的
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这些弊端无法通过高福利制度掩盖,④正确。经济危机会导致工厂关门,工人们失业,
但仅由材料中“美国辞职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一信息不能判定出是否发生了经济危机,①排除。原始社会时
期,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共同占有,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在这个时期没有剥削制度,②错误。
3.B列举基本事实,反映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的悲怆历程,分析多种尝试终归失败的原因,能够说明社会主
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①正确。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
度、经济制度的特色,②错误。搜集相关历史资料,证实只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政权,才能确立社
会主义制度,能够说明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③正确。生产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是衡量
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④错误。
4.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②排在第一位。
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进人一个新阶段,④排在第二位。2001年,我国成功加人世贸组织,①排在第三位。共建“一带一路”
倡议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和10月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③排在第四位。所以
正确的排序是②④①③。
5.A错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党的部署是基于新时
代新征程实现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要,①②正确。科学社会
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而非近代中国,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党进行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
措的部署,主要是对内发展的,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无关,④错误。
6.A“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文化根基,①正确:“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
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②正确:当前党巾央把经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③错误:习近平新时代巾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①错误。
7.B该村不断推进经营方式改革,成立专业合作社,成立股份合作社,壮大了集体经济,提升了生产力水平,已
建设成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丽乡村,这说明完善经营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能够壮大集休经济,公有
制经济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①④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举措只是经营方式的改革,并不能改
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②说法错误:股份合作制是集体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而不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③说法错误。
8.C“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属于国有经济范围内,让他们独立运营更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
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保障国民经济命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②③正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材料讲述的是国民经济的重点行业,没有提到非公有制经
济,①错误。公共物品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不能由市场调节,此处不是公共物品,④错误
9.D面对预付卡欺诈消费者的现象,需要建立预付卡内资金由银行等第三方监管制度,消费者未确认就不转
账,同时政府应该加强市场监管,经营者加强诚信自律,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③④入选:国家需要完善
预付卡监管法规,但是对预付卡发行者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并不能解决预付卡欺诈消费者问题,①不
选:预付卡是消费者预先把钱存到卡里的情况,并不是保证持卡人获得高领利息,②不选。
10.D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农业生产要依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促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发
展,D正确。市场主导不一定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A错误。价格平稳与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不构成因果关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