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31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31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3单元
“文化中国行”
思考:结合视频和生活,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新课导入
道法
汉字
皮影戏
象棋
中药
太极
戏曲
瓷器
火锅
思考:请你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重要性、重要内容以及做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笔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形成、重要性、重要内容、做法?P49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形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要性: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b.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重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传统美德;
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用它来滋养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3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
01
自学导航(P50-5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当 | 青 | 春 | 与 | 梦 | 想 | 不 | 期 | 而 | 遇
品味古代名句,共探思想价值
01
生活观察
学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并说说这些思想理念对中国人有何重要性?
苟 日 新,日 日 新,又 日 新。
——《礼记》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蕴含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也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蕴含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蕴含着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环节一:“感悟古代名句,共探思想价值”
【笔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作用?P50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的启迪。
当 | 青 | 春 | 与 | 梦 | 想 | 不 | 期 | 而 | 遇
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02
二十四节气,它是古代中国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2016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先民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思考:结合视频,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请你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选择一至两个节气进行分享。并谈谈这些节气中相关的农事活动。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北方地区顶凌耙地、送粪积肥、兴修水利,开始春耕准备;南方多地,人们紧抓“冷尾暖头”及时下种
北方地区开始种植春麦、春玉米、春豆等作物,南方地区则开始进行水稻的春季播种
每年立秋前后,农人们忙起来“晒秋”,在院子或屋顶平台择一处空地,陆陆续续晾晒田间收获的菜蔬谷物
霜降时节,正是秋收冬藏的关键时期。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打尾,“霜降到,无老少”,已经成熟的庄稼需要及时收割,以免遭受霜冻的侵害
二十四节气是农民普遍使用的“农业气候历”。农民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活动,涉及耕地播种、田间管理、粮食收储等农业生产各环节,是农民应时劳作的行动指南。农民常言“种田种地,全凭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立夏快锄苗,小满望麦黄”、“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红薯收”,这都充分诠释了节气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规定性,遵节气安排生产是千百年来不违农时的生动体现。
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水稻的生产过程?
育苗插秧
成熟收割
水稻种植时间和季节分别是什么时候,指导依据是什么?
发育生长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化身农业达人”
二十四节气歌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化身农业达人”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相关链接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馀(yú)枯茎。
思考:从这两首诗词中,水稻要顺利生长,还需要做什么?
老农挥汗晒衣白,香稻迎秋脱粒黄。
勤学勤行天不误,躺平岂有谷归仓。
勤奋劳作,
进行定期的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工作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化身农业达人”
袁隆平是我国最不平凡的农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曾经历过旧中国贫穷落后年代的人,内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变中国的种子。他躬身力行,在农田里做实验,9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做科研,实现“高产更高产”。他的行为告诉我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
—袁隆平
思考:请你谈谈你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理解。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实事求是
湖南岳麓书院讲堂檐前悬挂的“实事求是”匾额
相关链接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结合生活,请你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献计献策。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化身农业达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关注农业政策发展
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化身农业达人,关注农业政策发展”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习近平2024年新年贺词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笔记】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P51-53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环节二:化身农业达人,解读思想内涵
活学活用——连一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坚持科技创新,科技赋能文化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之不如足践
课堂小结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价值/作用
内涵/表现
解读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1.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研究,春节庆祝活动始于商朝时期,其起源与古代农耕文化密切相关。如今,春节庆祝活动与形式日益新颖有趣,已成为国人心中的最重磅的节日。这表明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海纳百川,世界最优
③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④独一无二,包罗万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A
2.以下选项最符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是( )
A. 人类应不断征服自然,以科技手段改造环境,使其完全服务于人类的需求。
B. 人类应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平衡与统一。
C. 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随意利用自然资源,无需考虑生态平衡。
D. 自然界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欲望,人类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自然状态。
课堂练习
B
3.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等思想是一切发展和进步的拦路虎。对此,我们应该提倡的思想是(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课堂练习
C
课堂练习
C
4.惠民利民思想是指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要。下面做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提供就业岗位
②某酒店为入住客人提供服务
③打赢脱贫攻坚战
④国庆假期高速公路免收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