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本单元教材分析: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六课传承核心思想理念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第八课践行中华传统美德8.1 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单元导语思考并回答: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答案与解析: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引领同学们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性认识,并用蕴含其中的精髓精华滋养精神世界,提振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7.1 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程目标分析: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七下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0、11)阅读并思考:这些名句蕴含着什么思想理念?知识应用:阅读课本材料,引出新课答案与解析:①: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这句古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②:意思是“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句古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③:意思是“做学问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必须‘躬行’”。诗句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④:诗句以竹声作引,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这首诗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①②③④1.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哪些中国的传统文化 2.除了视频的内容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传统文化?结合视频思考:看视频思考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文艺传统习俗传统文学传统建筑传统服饰传统中医药文化传统思想传统技艺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特点?答案与解析:《哪吒》的成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它证明了,传统文化并非历史的尘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提振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文化中国行”汉字皮影戏象棋中药太极戏曲刺绣瓷器火锅熊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笔记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P49蓝字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笔记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P49蓝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笔记3.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因和做法?P49蓝字(1)原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做法: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②要用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总书记说:“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骨髓里,这就是文化基因。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笔记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①②③P50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P50蓝字P51探究与分享:从二十四节气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 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答案与解析: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主要以农耕为生,特别重视气候、农时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星象、气候、物候等的变化规律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历法体系。②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且存在共通性,自然现象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节气的到来标志着自然界中某种特定现象或阶段的出现。例如,清明时节,万物复苏,草木欣欣向荣,“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芒种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苦种不种,再种无用”。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尊重自然、取法自然,以自然节律为基准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①P51-53笔记6怎样理解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P51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出自《庄子》,天地与我共存,而万物与我合为一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新闻链接: 厚植“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2005年8月15日总书记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近年来,“五水共治”“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低碳办亚运”“给外卖制定‘绿色国标’”……这些政策和举措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决心。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P52相关链接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②P51-53笔记7怎样理解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P52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杭州 “六小龙” 崛起:在当下的科技浪潮中,杭州“六小龙” 横空出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游戏科学推出3A级游戏巨作《黑神话:悟空》,销量2800万份,改变了中国没有3A游戏的历史;宇树科技的四足机器人拿下全球超60%的市场份额;DeepSeek更是一鸣惊人,仅用550万美元即实现了对欧美AI大模型的赶超……杭州凭什么能孕育出 “六小龙”?其原因很简单——这是杭州政府长期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观看并思考:杭州政府的做法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什么思想理念?说说这一思想理念的重要性。新闻链接: 四足机器狗、Deepseek...杭州为什么能?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③笔记8怎样理解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P52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革故鼎新”——《周易》原文:“革”,去故也;“鼎”,取新也。释义:革除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释义:事物到了窘困穷尽的时候就应当有所变化,变化之后才能通达,通达之后才能长久。P53探究与分享:“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答案与解析:“庶、富、教”,即一个国家有了充足的人口,就应该使民众富裕起来,并进行教化。“庶、富、教”思想表明,充足的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繁盛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保障,在实现前两者的基础上应加强文化教育、推动文化繁荣,为社会和谐与国家强大提供精神力量。庶 :即增加人口。富 :即发展经济,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问题。教 :即教育。 孔子的“庶、富、教”思想 是孔子提出的一种治国理念,旨在通过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和教育来达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孔子的“庶、富、教”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经济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和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④P51-53笔记9怎样理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P53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出自《淮南子》,治理国家有不变的原则,就是将有利于百姓作为一切制度和政令的根本。P50生活观察“品味诗词魅力,共探思想价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司马迁《史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请你连一连以下诗词中蕴含的思想理念,并说说这些思想理念对中国人有何重要性?笔记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④P51-53①-④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课堂板书本课小结:▲ 本课重难点:重点: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积淀文化底蕴。难点: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蕴含的深刻智慧。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1.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经典文化财富,许多思想理念植根人心。下列名句与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搭配正确的是(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脚踏实地、实事求是C.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革故鼎新、与时俱进D.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A: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故A说法错误;B:意思是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故B说法错误;C:意思是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故C说法错误;D:意思是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故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3课堂练习3课堂练习2.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理念(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A:分析题文,总书记的论述强调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故A说法正确;BCD:题干没有体现这些理念,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课堂练习3. 我们应告诉下面漫画中的守株待兔者,他应该( )①追求独特,标新立异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③尊重自然,顺应规律④革故鼎新,与时俱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传承核心思想理念。②④:分析漫画,兔子用上了导航提醒功能,而守株待兔者没有从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出发,仍沿用传统的方式,这启示我们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文的主旨内容不符,故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课堂练习4.“铁人”王进喜善于研究使用钻头,被工人称为“钻机医生” “革新老手”。王进喜提出小钻头大钻具“填满式”钻井法,经过多次改进和实验,成功研制出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具结构”,提高了钻井质量。这说明王进喜具有( )A.实事求是的探究意识B.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C.严细成风的做事态度D.修旧利废的节约意识【答案与解析】B 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核心理念。B:题文材料说明王进喜具有创新意识,具有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故B说法正确;ACD: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5.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数十只“飞鸟美人”白琵鹭成群结队在滩涂上觅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里越冬栖居,成为北海市碧海蓝天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亮丽风景线得益于北海市( )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②贯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③树立保护自然理念,以环保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④坚持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①②④说法正确;③: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3课堂练习3课堂练习6.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这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____的思想。( )A.惠民利民、安民富民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D.讲信修德、亲仁善邻【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A:题干中的观点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故A符合题意;BCD:题干没有体现;故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课堂练习7. “实事求是”最初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践行这一理念,要做到( )①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②脚踏实地,在实践中探求真知③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④要以人民为中心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根据教材知识可知,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以人民为中心与实事求是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课堂练习8.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某市决定在河流两岸建设生态公园,以保留原有植被。以下做法符合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有( )①设计公园内的步道时,尽量避开原有植被,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②在公园内建造大型游乐设施,提升公园的娱乐功能③在公园门口开设夜市,吸引大量游客到公园游玩消费④在公园内设置自然教育区域,开展环保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与解析】A 本题考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①④:依据教材知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分析选项,①④符合题意;②③:在公园内建造大型游乐设施、在公园门口开设夜市,与道法自然,天然合一无关,故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课堂练习9.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必然有所变化,变化则能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这说明( )①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②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③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④只要勤于改变、不断创新,就能获得成功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与解析】C 本题考查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夸大了改变和创新的作用,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课堂练习10.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之一,下列体现这一理念的有( )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②天地之大,黎元为先③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答案与解析】D 本题考查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A:意思是邻里之间要相互友好、相互帮助,没有直接体现“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理念,故①不符合题意;②:意思是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故②正确;③:表达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故③不符合题意;④: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原则,就是将有利于百姓作为一切制度和政令的根本,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