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地图说出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地形类型,学会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并记住主要的地形区。2.运用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熟练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3.重点:分析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预习导学】地理位置 1.东北地区位于中国 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 及 相邻,西接 自治区,南连 省,与 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日本、蒙古和中国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影响。地形特征 1.东北地区的地形以 、 和 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 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 ,中间是 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 。 2.大兴安岭的走向为 ( ) A.东北—西南 B.东—西C.南—北 D.西北—东南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A. ,B. ,C. 。 (2)城市:D是 ,E是 。 (3)F所在地是 平原,该平原是由 、 和 冲积而成的。 (4)山脉C处著名的自然风景是 。 气候特征 1.东北地区属 气候,冬季 ,夏季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 带、中温带与 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的降水多集中在 ;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 ,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2.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 )A.东北林区 B.西南林区C.东南林区 D.“三北”防护林【合作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教材图6-6,写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归纳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2)读教材图6-5、6-7,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2.读教材图6-9、6-10、6-11,回答下列问题。(1)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 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2)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 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3.读教材图6-17,回答下列问题。(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2)长白山东南侧年降水量可达1 000毫米,而西北侧仅为600~700毫米。议一议,为什么同一座山体两侧的降水量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 (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还是西北侧 说出你的判断依据。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预习导学知识点一 地理位置1.东北 朝鲜 俄罗斯 内蒙古 河北 山东2.(1)①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四面环海的岛国,工业带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②蒙古位于亚洲中部,是距海较远的内陆国,主要发展畜牧业。③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中国东部季风区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加强同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内陆,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2)东北平原纬度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适中,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海南岛纬度最低,热量充足,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知识点二 地形特征1.平原 丘陵 山地 半环 低地 山地 平原2.A3.(1)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 长白山脉(2)长春 哈尔滨(3)三江 黑龙江 乌苏里江 松花江(4)长白山天池知识点三 气候特征1.温带季风 寒冷漫长 温暖短暂 暖温 寒温 夏季 长2.A合作探究1.(1)主要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主要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主要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2)东北地区的地势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分布: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地势较低;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地势相对较高;内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较低。2.(1)1月平均气温为-28~-8 ℃,7月平均气温为18~24 ℃。气温低,南部和北部气温差异较大。(2)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致在500~1 000毫米之间。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南多北少,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3.(1)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向高山苔原过渡。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减少,在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下,同类植被呈现垂直变化。(2)长白山东南侧受夏季风影响,且位于迎风坡,降水多;而西北侧位于背风坡,降水少。(3)玲玲所在的一侧是山体的东南侧,因为东南侧水分和光照充足,同类植被生长的海拔较西北侧要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