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5.1《人要自强》教学设计【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5.1《人要自强》教学设计【新教材】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
5.1《人要自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人要自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围绕自强的含义、表现及如何培养自强品质展开。教材通过生动案例和互动活动,引导学生理解自强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克服弱点、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树立坚定意志和进取精神。这部分内容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人。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但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尚在形成之中。他们对自强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自强还存在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贴近学生经验的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自强的意义,并通过实践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抗压能力。同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用梯度教学和多元评价方式,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三、核心素养目标目标
1. 道德修养:借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领悟自强内涵,在生活中践行,塑造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2.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优缺点,学会自我反思与调节。面对困难挫折时,能保持乐观积极,凭借坚韧意志克服,塑造自信独立、勇于挑战的健全人格
3. 责任意识:明确个人自强对自身、家庭、社会及国家的责任,为社会发展出力,培养担当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自强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自强”转化为实际行动,克服依赖心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2025年新版中的“人要自强”这一课。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自强吗?自强不仅仅是努力,它更是一种面对困难时永不言败、勇往直前的精神。就拿渐冻症患者蔡磊来说,他在2024年末的《AI奇妙夜》晚会上,借助AI技术完成了演讲。他说:“生命在倒计时,与其等死,不如战斗!”他没有被病魔打倒,而是选择与之抗争,用科技为人类攻克渐冻症寻找希望。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自强的人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能“克己”“自胜”,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自强的含义,了解自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强精神,让我们一起努力,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新课讲授
自强的含义
展示案例(1):课件展示小李的故事。小李出生在贫困家庭,但他从不抱怨,努力学习,利用课余时间打工赚取学费。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竞赛和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毕业后,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实践能力,成功进入一家知名企业工作 。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从小李的经历中,你认为自强是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学生发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组讨论对自强的理解。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如自强是不向困难低头、努力提升自己、对未来充满信心等。
教师总结自强的含义: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是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是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人生追求。并举例说明,像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她以顽强的毅力自学多门外语,翻译大量作品,这种不向命运低头、努力提升自我的行为就是自强的体现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自强的概念。
自强的作用
视频导入
以科学家袁隆平为例,他自幼目睹国家粮食短缺问题,深知粮食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立下“让天下人都吃饱饭”的志向。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他遭遇无数困难。当时科研条件艰苦,实验设备简陋,还面临外界的质疑与否定。可袁隆平没有退缩,凭借自强精神,他日复一日地在田间地头观察、实验。为寻找合适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他和团队踏遍无数田野,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实现技术突破,成功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自强不仅改变了中国粮食短缺的局面,让数亿人免受饥饿,更推动了全球粮食安全事业的发展。他用行动证明,自强能让个人在困境中坚守,实现人生价值,也能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保障民生,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
案例分析(2):展示史铁生的生平事迹。史铁生在20多岁时双腿瘫痪,但他没有被命运打倒,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文学的热爱,坚持写作,成为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影响了无数人 。
提出问题:史铁生的经历体现了自强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后回答,如自强能让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能激发人的潜能、能让人实现自己的价值等。
教师总结:
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
自强的人能够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
自强的人有锲而不舍的坚毅品格,能够“克己”“自胜”,积极进取,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史铁生正是因为自强,才在困境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展示资料(3):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我国在航天领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如“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奔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等 。
小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这些成就的取得与自强精神有什么关系?自强对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如自强让国家在科技领域不断突破,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自强让民族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等。
教师总结: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具备自强精神,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无数科研人员的自强拼搏,他们的努力让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地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
(三)、课堂总结
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于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同时,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特长,不断挖掘潜能。培养自强品质,需要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持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生活中,我们要培养自强精神,努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作业设计:
1.让学生收集一个自强人物的故事,下节课在课堂上分享 ,要求分析故事中人物自强的表现和对自己的启示 。
2.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自强计划,在一周内努力践行,并记录行动和感受 ,下节课交流总结 。
板书设计
人要自强
1.自强的含义
2.自强的作用
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
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
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案例,使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