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B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B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B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发强烈反响,不少青年学生表示,要肩负起当代青年的历史重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此,青春的我们应该( )
①接受生理的变化,侧重塑造仪表的完美
②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内在美
③充分发挥青春的潜力,努力提升自己
④勤于独立思考,去主导世界、改变世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七年级某班以“青春期的烦恼”为话题,探讨青春期的心理成长。对此,下列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琪琪:矛盾心理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契机
②鹏鹏: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心理矛盾
③卉卉:遇到烦恼时,我们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④君君:内心封闭才能免受他人伤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某校七年级开展了“关注心理,健康成长”主题活动,以下做法符合该活动主题的是( )
①芳芳不开心的时候,总会找自己的好朋友聊天
②林林喜欢阅读,心里纠结的时候会读自己喜欢的书
③小刚为了张扬个性,从不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
④小易一直闷闷不乐,拒绝他人找心理老师谈心的建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以下情景描述属于情感的有
①小王因一时冲动将他人打成重伤
②平昌奥运会武大靖击败对手登上领奖台,国歌奏响,小文感到了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③当看到有人欺凌弱小时,小洋正义感油然而生,挺身而出
④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小欣感到很难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韩信受胯下之辱,后来成为大将军;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大败吴国;司马迁受到酷刑,写下《史记》。下面对负面情感体验认识正确的是( )
A.负面情感体验都是不美好的
B.负面情感体验会让我们消极悲观、一蹶不振
C.体验负面情感对我们的成长没有意义
D.体验负面情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丰盈
6.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我们要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下列同学调控情绪的做法可取的是( )
①与同学发生误会时,用诙谐的语言打破僵局
②被老师批评后,故意捣乱课堂纪律
③与父母发生矛盾,感觉委屈,乱摔东西
④考试失利,通过好友帮助,走出忧伤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苏轼年少自负,在房前贴了一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的对联。后来,一位老者拿着一部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字,老者婉转批评了他,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苏轼此举体现了他( )
①懂得知耻,不断完善自我
②行己有耻,勇于改正错误
③重视建议,追求十全十美
④明辨是非,能够约束自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下面是小林的生活经历,属于自尊表现的是( )
①语文课上只有小林的答案最有新意,同学们为他鼓掌,他想:他们都不如我
②小林护送盲人过马路,周围的人投来赞许的目光,他感到很高兴
③升入初中后,小林开始注意容貌和衣着上的修饰,举止文雅
④小林的建议没有被老师采纳,从此觉得脸上无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小江非常讨厌一些同学故意远距离往教室后排的垃圾桶抛物线式扔纸团的行为,这种行为导致教室后排垃圾满地,他想到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行为,感到很羞愧,决心改正不文明行为。由此可知,“知廉耻、明是非”的养成路径是( )
①有羞耻心,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
②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和弥补,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③反思自己,以道德和法律作为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树立底线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10.歌曲《我相信》中唱道:“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我相信我就是我…”歌词中“我相信我就是我”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相信自己是完美的,骄傲自满
②相信自己,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③增强自信,肯定自身的能力
④相信自己,坚定“我能行”的信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用身边的材料做实验进行一场科学探究;走进博物馆,当一名小小讲解员;学习制作一道菜品,请家人品尝;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了解国情民情……暑假期间,不少学生晒出自己特别的暑假作业。学生完成这样的暑假作业有利于( )
A.消除学习压力,实现自我超越 B.丰富人生经历,快速提升成绩
C.提前进入社会,迎接各种考验 D.探索获取新知,增强自信底气
12.学校下个月将举办篮球比赛,为了增强班级球队队员迎战比赛的信心,应该采取的措施及理由恰当的是( )
①研究对手的实力和水平——长敌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
②加强球队的技术指导——通过提升实力来增强大家的信心
③寻找几位高水平的陪练——让队员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优势
④给队员加油鼓劲——增强大家直面挑战的勇气,不惧失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是因为广大青年( )
①自强的品质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②都是自强不息、接续奋斗的人
③思想活跃,拥有改变自己和世界的能力
④理想信念坚定,就能成为国家栋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说:“工程师既有利国之技能,应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是他对筑路强国的深刻理解,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中国人心底的呐喊。这启示我们( )
①自强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②保障个人利益是国家的主要责任
③中华民族因中国人自强不息历经沧桑而不衰
④维护国家利益一定要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5.盘点初中生活,小静认为“学生自主管理制度”让她受益最大;自主预习、探究、测评,让学习成为自觉;出勤、三操、卫生实行自治,让被动变成习惯;互帮、互助、互学,让班级变成了家庭……你对这一管理制度的认识是( )
①有助于克服依赖培养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②有利于形成团结合作的氛围,增强集体凝聚力
③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强进取的品质
④有利于发挥个人的价值,能尽快超过其他同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沈克泉是一名养蜂人,梦想成为科学家。他没有经过专业学习,依靠自学,培育出优质油菜种并获国家发明专利。郑小瑛是著名指挥家,梦想着让阳春白雪的交响乐“和者日众”。为此她开创了演讲与表演结合的方式,在每场演出前义务讲解相关音乐知识,拉近人们与交响乐之间的距离…材料反映出,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需要( )
①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
②勤学好问、夯实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把握好青春年少,树立理想,练就真本领
④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案例,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案例 妙妙刚上七年级,她喜欢在网上和网友聊天。最近,她认识了二十多岁的同城网友阿鸣,两人在网上聊得很开心,并约好在周末见面。到了周末,两人在外面玩了一天。晚饭时,阿鸣提议可以喝点小酒助兴。妙妙一开始是拒绝的,但不断被游说后就同意了。妙妙很快喝得头晕晕的,被阿鸣连哄带骗地带到了附近的宾馆。陌生的环境让妙妙察觉到了危险,她开始剧烈挣扎。看到妙妙反抗,阿鸣索性撕下了伪装的面具,粗暴地把她往房间里拖。宾馆的工作人员刚好经过,看到妙妙身上的校服,以及她神志不清的样子,便立刻上前阻拦并报了警。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强奸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请你评析妙妙的行为。(3分)
受到侵犯时,我们如何保护自己?(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进入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也在迅速变化。他们与社会的交往增多,对家庭的依附性减少,摆脱成人控制的思想情绪日益上升。因此,他们不满足于家长、教师及其他成年人对事物的描绘和解释,不轻信家长、 教师和书本上的现成理论,喜欢探索事物的根源,喜欢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内容反映了中学生具有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学生的成长中有什么作用?(7分)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培养这种精神?(4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三国时吴地有个少年名叫周处,他轻狂放荡、纵情肆欲,成为乡里恶名昭著、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有一日,周处问乡里的长辈:“当今时局平和,又是丰年,大家为何苦闷不乐呢?”长辈叹道:“尚有南山白额虎、长桥下蛟龙,再加上周处你,这三害还在,大家怎么高兴得起来呢?”
周处羞愧万分,这才知道自己在乡民眼中是何等祸患。后来,周处杀了白颜虎和蛟龙,痛改前非,寻访名师,刻苦努力,终成一代名士。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8分)
请你搜集有关“知耻”的名句与同学们分享。(3分)
材料二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陶渊明起身准备去迎接,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其意思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陶渊明的故事启示我们应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9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一幅国画(见下图)。老师介绍这幅国画名为《奔马图》,是中国一位著名画家的代表作。这位画家在青年时代曾四赴上海,穷到沿街乞讨,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越挫越勇,最终成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欣赏这幅国画,聆听老师的介绍,你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2分)
听到老师对这位画家的经历的介绍,你有哪些感悟?请与同学们交流。(5分)
(3)老师让同学们用一句名言来总结这位画家的高贵品质。请你写出来。(3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外在美和内在美。青春的我们应该注重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内在美,充分发挥青春的潜力,努力提升自己,②③说法正确。不应侧重塑造仪表,且“完美”说法绝对,①说法错误;④中“主导世界、改变世界”说法不符合实际,④说法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青春期心理矛盾。依据教材知识,青春期的矛盾心理为我们的成长提供契机,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心理矛盾;遇到烦恼时我们可以进行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故①②③说法正确;内心封闭不利于身心健康,故④说法错误;故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化解青春期心理矛盾的方法。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我们才能健康成长。芳芳不开心的时候找自己的好朋友聊天,林林心里纠结的时候会读自己喜欢的书,这都是化解烦恼的方式,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①②说法正确。应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③错误;可以向他人求助,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④不选。故选A。
4.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情感的认识。情感是与人的高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是比较稳定、深刻的内心体验。故选D。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负面情感的认识。说法太过绝对,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情感,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使生命更加饱满丰盈,故AB说法错误;负面情感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我们的成长也有重要的意义,故C说法错误;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内容可知,体验负面情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丰盈,故D说法正确;故选D。
6.答案:B
解析:①项,与同学发生误会时,用诙谐的语言打破僵局能够巧妙化解与同学之间的误会,是正确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故正确。②项,被老师批评后,应当反思自己,改正错误故意捣乱课堂纪律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故错误。③项,与父母发生矛盾,应该积极与父母交流。与父母发生矛盾,感觉委屈,乱摔东西,这是错误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故错误,④项,考试失利,寻求好友帮助,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是正确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故正确。综上所述,因为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分析题干,面对他人的批评,苏轼有知耻之心,能真诚面对自我,懂得知耻,不断完善自我;行己有耻,勇于改正错误;明辨是非,能够约束自己。①②④说法正确。人无完人,追求十全十美不符合实际,③错误。故选B。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尊的表现步入青春,我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考虑自己行为的影响,希望赢得他人的认可,这些都是自尊的表现。②③符合这一表现。①是骄傲的表现,不是自尊,排除;小林的建议没有被老师采纳,从此觉得脸上无光,这是过于虚荣或自卑的表现,没有正确对待挫折,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尊的人知廉耻、明是非。题文中,小江同学的行为说明了“知廉耻、明是非”的养成路径是有羞耻心,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反思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矫正和弥补。因此,①→③→②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自信。歌词中“我相信我就是我”启示我们相信自己,坚定“我能行”的信念,肯定自身的能力,③④说法正确。人无完人,不能骄傲自满,①说法错误;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人要勇于探索,增强底气。学生在暑假期间积极探索,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大胆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新问题,有利于探索获取新知,增强自信底气,D说法正确。学习压力只能缓解不能消除,A说法错误;快速提升成绩说法不符合实际,B说法错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能提前进入社会,C说法错误。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做自信的人。“加强球队的技术指导一通过提升实力来增强大家的信心”和“给队员加油鼓劲一增强大家直面挑战的勇气,不惧失败”的做法是可取的,故②④符合题意。研究对手的实力和水平旨在增长自己志气,知己知彼,①错误;寻找几位高水平的陪练旨在提高队员水平和应对能力,并非要让队员深切感受到自己的优势,③不选。故选D。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自强对国家的意义。依据题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青年在国家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是因为广大青年自强的品质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思想活跃,拥有改变自己和世界的能力。故①③符合题意。②说法绝对;理想信念坚定,还要从各方面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才有可能成为国家栋梁,④说法错误。故选B。
1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强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分析题干中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的话可知,自强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因中国人自强不息历经沧桑而不衰,①③符合题意。保障个人利益不是国家的主要责任,②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利益不一定要牺牲个人利益,④说法错误。故选A。
1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自强使人自主自立。依据题文的表述,“学生自主管理制度”有助于克服依赖培养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利于形成团结合作的氛围,增强集体凝聚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自强进取的品质。①②③正确,符合题意。“尽快超过其他同学”是一种不健康的竞争心理,④不选。故选A。
1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材料中人物事迹启示我们,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需要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勤学好问、夯实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故①②④正确。“把握好青春年少”并非材料反映出的主旨,③不选。故选B。
17.答案:(1)妙妙轻信网友,使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其行为是不正确的,是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3分)
(2)①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分)②快速离开危险。遇到性骚扰、性侵害等危险时快速离开,去安全的地方。(2分)③勇于说“不”。对侵害行为严厉拒绝,明确说“不”。坚定地拒绝,有可能会让加害者停止侵害行为。(2分)④寻求帮助。如果发生侵害事件,要相信自己没有错,同时愿意把事件说出来让信任的成年人协助处理;要及时报警,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2分)
解析:(1)本问为评析类试题。结合材料,对妙妙的行为作出正确分析即可。
(2)本问考查受到侵犯时,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快速离开危险,勇于说“不”,寻求帮助等角度作答。
18.答案:(1)材料内容反映了中学生具有批判精神。(3分)
作用:①思维的批判性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2分)②批判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2分)
(2)①批判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2分)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2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批判精神的认识。第(1)问,材料中的 中学生不轻信课本上的现成理论,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具有批判精神的表现。对于批判精神的作用,可从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題.改进现状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可从勇气、能力、技巧等角度回答。
19.答案:(1)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羞耻心。羞耻心可以使我们改正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做到行己有耻;可以使我们明白是非对错,约束自己的行为,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完善自己。(4分)②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自尊的人能认可自己。自尊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获得他人的良好评价,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为人所需要的。(4分)
(2)按要求搜集相关名句即可,如:“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分)
(3)①我们要恪守为人之德,坚持人格独立,不做有损人格的事。(3分)②面对他人的议论或批评,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3分)。③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应当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3分)
解析:第(1)问考查自尊的重要性。材料一中“周处羞愧万分,这才知道自己在乡民眼中是何等祸患。后来,周处杀了白额虎和蛟龙,痛改前非”说明周处有羞耻心;周处“寻访名师,刻苦努力,终成一代名士”说明自尊的人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够积极地表现自己,体验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学生可据此作答。
第(2)问要求搜集有关“知耻”的名句。本问为开放性试题,学生按要求回答即可。
第(3)问考查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答出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的具体做法即可。
20.答案:(1)徐悲鸿。(2分)
(2)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1分)②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1分)③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1分)④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1分)⑤我们要坚持自强的青春态度,助力青春成长;等等。(1分)
(3)示例:①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②困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人。(3分)
解析:(1)本题考查奔马图的画家,结合实际作答。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自强的有关知识,从分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这位画家在青年时代曾四赴上海,穷到沿街乞讨,但他没有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是越挫越勇→自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3)本题考查名言,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