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青铜器》(第2课时)课件(18张PPT)-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青铜器》(第2课时)课件(18张PPT)-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十课 青铜器
(第二课时)
中国青铜器主要指自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用铜、锡等金属合金,经过浇铸或锻造后所形成的各种器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何尊
四羊方尊
曾侯乙钟
后母戊鼎
穿越三千年的文明
第 二 课 时
1200
600
0
400
200
0
10%
20%
30%
0
熔点\℃
布氏硬度\HB
锡含量
1熔点
2硬度
铜与锡的配比参数曲线表
60
380
1083℃
700℃
3柔韧度
韧度:高
韧度:脆
适合铸造各种器物
熔点低可以铸造更大的器皿
优点:硬度提高 利于铸造 缺点:脆 易断
探索青铜器的制造工艺
青铜器的范铸法
范铸法是古代青铜器制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请思考:古人是如何将设计好的青铜器模型浇铸出来的?
泥塑“母模”
合拼模具“内范和外范”
浇铸脱模
青铜器范铸法
1. 泥巴制成母模,用母模制成内外泥范,烧制成陶范。
2. 将熔化达的合金浇注入陶范范腔里成器,脱模并打磨加工即为青铜成品。
铸造出青铜器
翻出外范和内范
修蜡模
做模范
脱模蜡
浇铜液
修铜模
蜡 模
陶 泥
内外范
失蜡后
的空腔
浇筑口
失蜡法铸造工艺流程
仔细观察器物,这件青铜器给你第一印象是什么?
思考:为了增加器物的神秘感,工匠们采用了哪些方法?
西周 利簋
器型:加强造型的体积感、量感和力度
造型:融入个性化、神秘的元素
纹饰:怪兽形象、有神秘和威严意义的图案
巨大的兽头,具有大眼、双角和夸张的嘴巴
研究青铜器纹饰的奥秘
说一说:两件青铜器在造型和纹饰上有什么不同?
春秋时期 莲鹤方壶
西周时期 利簋
商周时期:
器型偏方和圆的几何体造型,铸有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等体现神秘狰狞的纹饰。
春秋战国时期:
青铜器具有华美和写实的世俗气息。
可见青铜器的器型和纹饰往往反映了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以及主人的社会地位。
云雷纹
菱纹
饕餮纹
凤鸟纹
思考:这些纹样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纹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和寓意?
观察并思考
青铜器纹饰的演变和发展,象征着威严和神秘、权力和尊贵以及吉祥和美好,反映了古代人们的追求和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
凤鸟纹
自然界中鸟的形象
青铜器纹样源于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对自然界形象的认识和主观加工。
饕餮纹代表着鬼神
夔龙纹则代表着祖先
龙纹和凤纹则象征着权力和吉祥富贵
青铜器文化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青铜器色彩
青铜器文化的元素
青铜器形制
青铜器纹饰
青铜器铭文
思考:能够体现青铜器文化的元素有哪些?
小组讨论,头脑风暴:
如何结合青铜器文化的元素和现代审美进行创意设计?
青铜器文化创意活动:
用青铜泥配合硅胶小模具“浇铸”出一件具有青铜器文化元素的文创饰品(可以通过添加流苏等饰品,增加文创作品的传统元素)。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浇铸”青铜饰品的体验活动。
体验青铜器元素文创制作
体验模具范铸工艺
任务要求:
体验模具范铸、制作青铜器元素的文创作品。
1.用模具外范,以青铜黏土为原料“浇
筑”出对应的器型。
2.发挥创意适当添加装饰,使之更加完美。
3.安装挂穗,对作品进行最后的修整。
4.放置在展示板对应位置进行展示。
数控技术辅助传统脱蜡法制造高精密铸件。
守正创新 传承发扬
传统工艺祈福大钟
3d打印技术
数智时代的今天,经历千年的传统精粹工艺该如何传承和发扬?
泱泱大国 灿灿吉金
华夏文明 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 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