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级“贵百河”3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物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注意事项: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玫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8-10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6分,本题共46分)1,一辆汽车沿图中所示的实线轨道从左向右运动,速度不断减小。如果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汽车在轨道上相应位置处所受合力,下列四幅图可能正确的是(B.D.C.2.地球和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迹如图所示,地球轨道为圆,彗星轨道为椭圆,彗星从α运行到b、从c运行到d的过程中,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分别为S和S,且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哈雷彗星。地球S,太阳A.地球的速度始终不变B.彗星在a、b处受到的万有引力相同C.从a运行到b的时间大于从c运行到d的时间D.相等时间内,地球与日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彗星与日心连线扫过的面积3.在一次施工中,塔吊将重物从0点吊起,从起吊开始计时,以0为原点,设水平向右为x方向、竖直向上为y方向,重物x、y方向的运动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x/m4,(ms-)241812202468s024687/s甲A.重物的运动轨迹为直线运动B.=0时,重物的速度为零C.仁8s时重物的位置坐标为(24m,16m)D.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不相等高一物理第1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4.如图是一皮带传动装置的示意图,右轮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如果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它们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和转速大小关系错误的是()A.ap>ac>aaBB.WB-@C-@DC.VD>VA=VC>VBD.ng-nc=nD5.如图,光滑的细杆固定放置,小球与物块通过轻质细线连接,细线跨过天花板上的两个轻质定滑轮。小球套在细杆上从某处以o匀速上滑,细线一直处于伸直状态,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细线与细杆之间的夹角为37,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细线与细杆垂直。已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总在间一竖直平面内运动,血37°,。0s37°=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79A当小球在A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B.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物块的速度达到最大值C.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物块下降的距离为D.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物块一直处于超重状态6.河水流速不变,一人划船过河,第一次划船速度为1,以最短时间过河,航行路径如甲图所示。第二次划船速度为2,以最短位移过河,航行路径如乙图所示。结果两次船的渡河时间相等,已知路径AB与河岸夹角为(0<<90°),路径CD与河岸垂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250AC甲图乙图A.第一次划船的速度一定大于水流的速度B.第二次划船的速度一定小于水流的速度C.两次划船速度的大小之比M:2=sin0:1D.两次渡河的位移之比x1:x2=sin0:1高一物理第2页'共6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2024级“贵百河”3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物理 参考答案1.B【详解】汽车做曲线运动,则所受到的合力应指向曲线的凹侧。汽车沿图中的实线轨道从左向右运动,速度不断减小,则汽车所受的合力与汽车运动的切线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故选 B。2.C【详解】A、B.地球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彗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方向时刻变化,所以,A、B错误。C、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哈雷彗星与太阳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根据 S1 S2可知从 a运行到 b的时间大于从 c运行到 d的时间,C正确,D错误。3.C【详解】AB.由图乙可知,重物沿 y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vy0=0 ,ay=0.5m/s2由图甲可知,沿 x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 vx0=3m/s,即合初速度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所以重物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 AB错误;重物 8s内由图可知在 x轴、y轴的位移分别为 x=24m,y=16m,所以,C正确;D.以上分析可知,重物的加速度为 0.5m/s2,且为恒定值,根 v据 a ,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故 D错误。 t4.A【详解】B、C、D点为同轴转动,它们的角速度和转速相等,由于皮带不打滑,所以 vA=vC。B、C.由 v=ωr可知:vD>vA=vC>vB,所以 B、C正确。A.由 a=v2/r =ω2r可知:aA=aD>aC>aB,所以 A错。D.由ω=2πn可知 D正确5.D【详解】A 24.小球在 A点时,把 v0分别沿着绳和垂直绳分解,沿着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为 v/ / v0 cos37 = v ,550gL24由关联速度可知,此时物块的速度等于沿绳方向的速度,则有 v v/ / gL块 5 v0,故 A错误;B.同理,5小球运动到 B点时,把小球的速度分别沿着绳和垂直绳分解,因为绳子与细杆垂直,即绳子与小球的速度垂直,则绳速为 0,物块的速度为零,是最小值,故 B错误;C.小球从 A到 B物块下落的高L度为 h L tan 37L ,故 C错误;D.当小球运动到 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0,因此物cos37 2块先向下减速再向上加速,加速度方向一直向上,所以一直处于超重状态,故 D正确。故选 D。6.C【详解】A.设水流速度为 v,第一次以最短时间过河,则船头正对河对岸,则有 v1 v tan 若 45 ,则v1 v,即第一次划船速度小于水流速度,故 A错误;B.第二次以最短位移过河,则合速度方向与河岸垂直,则有 v2cosθ = v,v2> v,即第二次划船速度一定大于水流速度,故 B错误;C d.两次划船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v1 : v2 1si:nsθin: 1,故 C正确;D.两次船的渡河位移分别为 x1 = ,sinθx2= d,两次渡河位移之比为 x : x =11 2 : 1,D错误。故选 C。sinθ7.B【详解】A.水在空中做斜抛运动,水柱上升至最高点,速度为 v0cos60°=8 3m/s,故 A错误。BC.水在空中做斜抛运动,水柱从 O运动到 A过程有水平位移 x=v0cos60°×t,竖直位移yy=v0sin60°×t -1 gt2,由 tan30°=x得 t=3.2s;由 xOA = x2 + y2=51.2 m,故 C错误,B正确;D.在竖2直方向有 vyA=v0sin60°-gt=-8m/s,D错误。故选 B。Mm8. AC【详解】A.根据 F G 2 可知,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变为原来的 2倍,则两质点间的万有r1 Mm引力减小到原来的 ,故 A正确;B.根据 F G 2 可知,使两物体的质量和两物体间的距离都16 r1 Mm减小到原来的 ,则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不变,故 B错误;C.根据 F G 2 可知,使其中一个物2 r1 1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 4 ,距离变为原来的 2 倍,则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 ,故 C16正确;D.根据 F GMm 2 可知,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 4倍,质量均变为原来的 2倍,则r1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 ,故 D错误。41{#{QQABLYewxgAwkgQACQ6KF0VyCUoQkJARLYoOhVCQuARqwQNIFAA=}#}19.AD【详解】ABC 2.运动员离开A点后做平抛运动,有 Lsin gt ;Lcos v t v gLcos 0 ,联立解得 0 ,v0=2m/s,2 2tan t 2Lsin ,t=0.3s A正确,B错误;C错误。D.落到 B点的速度大小为: v v20 gt 2 ,gv 13m / s,D正确。10.BCD【详解】A.根据题目杂技演员和摩托车整体只受重力和弹力,故 A错误;B.作出受力图2则有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v mR得 v gR tan gH ,v=10m/s,故 B正确;F mgC.根据题意,由平衡条件可得 cos mg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 F F ,F =5000N,可知,故 C正确;cos D g tan g tan2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tan m 2R ,得 1.33rad / s ,故 D正确。R H11.【答案】(1)标尺(1分) B(1分)(2)相同(1分) A、C(1分) 不等(1分)(3)2:3(1分)【详解】(1)本实验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跟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一致,所以选择 B项。(2)[1][2][3]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挡板 A、C处(半径相同),将皮带处于左右塔轮的半径不等的皮带轮上,两个轮转动的角速度不同。v(3)由 ,结合题意可知,左右两塔轮转动的角速度之比为 1:3,由 F mr 2r结合题意可知,左右两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之比为 2:3,即左、右标尺露出格数之比为 2:3。12.【答案】C(2分) ACE(2分) 1.5(2分) 2.5(2分) (-L,L)(2分)【详解】(1)除所给器材外,还需要重垂线,来确定 y轴。由于实验不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受力以及运动的时间,所以不需要天平、弹簧测力计、秒表。故选 C。(2)ABC.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要确保小球的初速度水平,且每次抛出初速度要相同,则调节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相同,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AC正确,B错误;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不必严格地等距离下降,D错误;E.确保小球运动时不会受到摩擦力作用,则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E正确;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将点连成平滑的曲线,F错误。故选 ACE。(3)[3]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y 5L 3L gT2解得 T=0.1sv 3L 3 5 10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0 m/s 1.5m/sT 0.1-2[4]小球经过 B y 8L 8 5 10点时的竖直分速度 v ACBy m/s 2m/s2T 2T 2 0.1则小球经过 B点时的速度 v v 2 2B 0 vBy 1.52 22m/s 2.5m/sv[5] By2小球从抛出点到 B点的时间 tB s 0.2sg 10则抛出点到 B点的水平距离 xB v0 tB 1.5 0.2m 0.3m 30cm 6L1 1抛出点到 B点的竖直距离 yB gt2B 10 0.22m 0.2m 20cm 4L2 2由于 B点的坐标为(5L,5L),所以抛出点的坐标为(-L,L)。 13.解析:d v t h 1(1 2)套中汽水罐前,塑料圈在空中做平抛运动,则有 0 (1分) gt (1分)2解得 h=1.25m (1分)2{#{QQABLYewxgAwkgQACQ6KF0VyCUoQkJARLYoOhVCQuARqwQNIFAA=}#}(2)套中小熊猫前,塑料圈在空中做平抛运动,则有d v0t (1分) vy gt 20 (1分) v v0 v2y (2分)解得 v 2 10 m/s (1分)v设 v y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 tan (1分)v0解得 tanθ=3 (1分)14.解析:(1)设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小球在最高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21 mg mω r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最高点对打夯机的反作用力大小 F1 F1打夯机恰好不离开地面,则 F 1 (M m)g (1分)小球在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2 mg mω2r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球在最低点对打夯机的反作用力大小 F 2 F2打夯机处于静止状态,则 F 2 (M m)g FN (1分)解得 FN=2Mg (1分) ω Mg (1分)mr(2)设铁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 v0,则 v0 ωrMgr (1分)m铁球垂直打在斜面上,则 vtan 45o y (1分)v0铁球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vt y (1分)gv 2平抛运动的下落距离为 y y (1分)2g斜面的右端点 A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x v t h r y 0 (1分)tan 45o解得 x (3M 2m)r h (1分)2m15.解析:1(1)当排球的初速度 v0沿垂直于底线方向且恰好擦网时有最小值,竖直方向有H h gt 2 (2分)2 1s水平方向有 v1t1 (2分) 解得 v1 22.5m/s (1分)21 2当排球落在对方底角时,初速度 v0有最大值,竖直方向有H gt2 (1分)2L 2 3 255水平方向有 s2 v2 t2 (2分) 解得 v2 m/s (1分) 2 23 255所以能进入对方场内的速度范围 22.5m/s v0 m/s 。 (1分)2(2)当排球落在侧边线上时,满足条件初速度沿着垂直于底线方向的分量 v垂 22.5m/s (2分)L初速度沿着平行于底线方向的分量 v 2 3 15平 m/s (2分)t2 2解得 v 2m v垂 v2 (2分)平 6 15m/s3{#{QQABLYewxgAwkgQACQ6KF0VyCUoQkJARLYoOhVCQuARqwQNIF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2024级“贵百河”3月高一年级新高考月考测试物理.pdf (物理)2024级“贵百河”3月高一月考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