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件(49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课件(49张)

资源简介

(共49张PPT)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三节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学习目标
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分析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规模、形态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区域认知:能够分析特定区域典型地表形态对该地区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评估人类对特定区域典型地表形态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设计科学的地形地貌的科学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和信息,对人地关系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
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课程导入
河南辉县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的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郭亮洞,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当地独具特色的村落和民风民俗,吸引着各地艺术家前来创作。
课程导入
挂壁公路开凿前,郭亮村是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限制了当地村民的活动,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一条公路,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议一议,挂壁公路的开凿对郭亮村具有哪些重要意义?据此讨论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目 录
01.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0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01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城市:区位选择、发展方向等
交通线路:布局、方式选择、线路走向等
人口分布:密度等
农业生产:类型、生产规模、机械化水平等
……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城市的影响
平坦、开阔、地势稍高的平原,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发展,还可以减少建设成本。
平坦的土地利于农耕,可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世界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绝大多数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濒海、濒湖或沿河平原地区。
我国的大城市大部分位于第三级阶梯,这充分说明地表形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上海市卫星影像图
上海市
丽江市卫星影像图
丽江市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城市分布比重
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
我国的大城市大部分位于第三级阶梯,这充分说明地表形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案例】世界人口200万以上的城市分布
大多数位于中低纬度海拔500米以下的濒海、濒河湖的平原、丘陵地区。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城市的影响:由于水源充足,水运条件便利,在山区河谷两岸较平坦的区域,也常形成一些城市,但是这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常受到地表形态的制约。例如,甘肃兰州市。
兰州市
【案例】兰州地形与城市
兰州地处黄河谷地,南北受山地限制,城市形态为狭长形,东西长30多千米,南北宽4~5千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特殊的地形对该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兰州地形与城市 1: 700 000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地表形态影响着交通线路的走向。就铁路线而言,地表形态的影响最为明显,由于不同地表形态单元(平原、丘陵、山地等)的地表起伏状况存在差异,因此要在这些地形单元上修建同样技术标准的铁路,其线路的弯曲程度和相应的总长度也有很大差异。
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的盘山公路
例如,京包线南口~康庄段和宝成线宝鸡~凤县段分别采用“人”字形和“8”字形的复杂线路走向,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比平原和丘陵区大得多。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主要公路分布图
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
结合中国地形图,分析我国公路、铁路密度与地形的关系。
①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密度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读表,思考下列问题:
1.交通线密度与地形类型有什么关系?
2.交通线密度对城市发展有什么影响?
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及交通线密度比较
注:表中交通线只包括铁路、通航机动船的内河航道和可晴雨通车的公路。
①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密度
交通运输网密度
结合下表,分析山区交通多以公路为主,铁路为辅的原因。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②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天门山盘山公路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示意
③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与形状
成都市
沈阳市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
中国人口的分布
【分析】我国人口密度与地形的关系
地表形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多米尼加人口密度与地形的关系
地表形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分析】我国地表形态与农业发展类型的关系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河谷农业
平原农业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图示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及与地形的关系。
平原地区有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山区机械化程度较低,或只能小型机械化作业。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贺兰山及东部的农业类型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山地高原风光
平原风光
山地丘陵风光
地表形态对旅游的影响
02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直接影响:如修建梯田、围湖造田、填海造陆;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塌陷等。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脊镇,人们在坡地上沿地势高低修建台阶形田地,以适应当地地表形态,进行农业生产活动。
广西龙脊梯田
日本东京湾内的“海之森”岛,是由1230万吨有机垃圾和建设用土填海造陆而成。
日本填海造陆
澳门半岛填海造陆过程
澳门人多地狭,填海造陆是澳门扩展建设用地的重要方式。
填海造陆
中国连片且面积较大的梯田分布
修建梯田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间接影响:破坏植被→加快地表侵蚀;营造防护林→减轻风沙地貌侵蚀、保持水土、保护海岸等。
森林被乱砍滥伐
植树造林
固沙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
重现碧波的青土湖
青土湖在甘肃省民勤县境内,位于石羊河下游,曾是该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于1959年完全干涸。然而,经过一系列环境治理措施,近些年,干涸、沙化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重现碧波,地表形态及环境的改变标志着民勤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三北防护林”工程
课堂练习题
1.野柳地质公园位于我国台湾省。观察下图,判断该地貌类型是什么,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岩层受海水侵蚀的影响,砂岩中质地较软的岩石慢慢被海水侵蚀掉,而质地坚硬的部分则露出水面,再经过风化作用、风力侵蚀作用和海水侵蚀作用等,形成形状像蘑菇的石头——覃状石。
课堂练习题
2.根据给出的材料和图片,说出形成西藏札达土林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什么?
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盆地是我国土林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现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札达土林地貌是受内力作用持续抬升、盆地的沉积地层受到强烈物理风化和暴雨冲刷,并受地表水系的剧烈切割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
西藏札达土林地貌景观受到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地壳抬升运动,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化作用和流水侵蚀作用。札达土林景观岩层的主要地质作用为沉积作用 (河湖沉积)。
课堂练习题
3.阅读给出的材料和图片,分析形成通天河蛇曲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别是什么?
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这种连续拐弯,被称为“嵌入式蛇曲”。在长江干流河段上,通天河蛇曲是最为密集和壮观的。
地质历史上,蛇曲通过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平原地形。平原后经地壳抬升成为山地,平原上的蛇曲在经过地壳抬升之后,河流下切基岩的力量得到加强,于是形成了峡谷。蛇曲就像被嵌人岩石一样,称为嵌人式蛇曲。
课堂练习题
右图是昆明市宜良县城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该公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修建,路基宽5米,因考虑到沿线主要为邻村土地,只好顺山梁而修,蜿蜒曲折,短短6.8千米共有68道拐,无意中创造了这惊艳世界的公路奇观。后来,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吸引了一些顶级车赛在此举行。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当时该公路选建在山脊上是考虑
A.山谷施工难度较大
B.少占耕地和节省资金
C.山谷地质灾害频发
D.沿途居民点分布密集
B
课堂练习题
右图是昆明市宜良县城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该公路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修建,路基宽5米,因考虑到沿线主要为邻村土地,只好顺山梁而修,蜿蜒曲折,短短6.8千米共有68道拐,无意中创造了这惊艳世界的公路奇观。后来,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吸引了一些顶级车赛在此举行。据此完成4~5题。
5.该公路能吸引赛车手的主要原因是
A.平直开阔,能见度较好
B.坡陡险峻,风景较壮观
C.地质坚硬,不容易塌陷
D.弯多密集,极具挑战性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