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八下·吴兴期中)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A. B.C. D.2.(2024八下·吴兴期中)据报道铅(Pb)污染是目前土壤无机污染中较为严重而且广泛存在的问题。长期暴露于低浓度铅污染环境可以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和神经功能,包括智力发育。符号“Pb”不能表示A.铅元素 B.金属铅 C.一个铅原子 D.一个铅分子3.(2024八下·吴兴期中)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下列四种情况的磁感线,其中错误的是( )A. B.C. D.4.(2024八下·吴兴期中)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 )A. B.C. D.5.(2024八下·吴兴期中)新能源汽车因绿色低碳逐渐取代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是常见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中的( )A. B.C. D.6.(2024八下·吴兴期中)文文在探究“什么条件下磁可以生电”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磁可以生电B.若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并将磁体的N、S极对调,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图中相反C.若导体AB沿磁感线方向向上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发生偏转D.发电机是利用磁生电的原理工作的7.(2024八下·吴兴期中)下列关于符号“N”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氮元素②氮的原子核③一个氮元素④一个氮原子⑤氮气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8.(2024八下·吴兴期中)在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①插座中的两根线头相碰 ②开关中的两根线头相碰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 ④户外输电线绝缘皮损坏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9.(2024八下·吴兴期中)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为晶体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内质子数为14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克 D.X表示硅的元素符号为SI10.(2024八下·吴兴期中)若一个SO2分子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11.(2024八下·吴兴期中)锆石是测定地质年份时常用的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锆(ZrSiO4)。已知ZrSiO4中Si的化合价为+4,则Zr的化合价为( )A.+4 B.-4 C.+2 D.-212.(2024八下·吴兴期中)经测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Mg2+、Na+、X(离子)等四种离子,某中与Na+的个数比为3:4,X与Mg2+的个数比为1:1,则可能为( )A. B. C. D.Cl-13.(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是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C.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下移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14.(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为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的漂浮式指南针。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A端为N极B.通电螺线管静止时B端指向地理南方C.电子从铜片经螺线管流到锌片D.通电螺线管外C点的磁场方向向左15.(2024八下·吴兴期中)患流感发高烧时,医学上经常使用布洛芬来退烧,其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关于布洛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相对分子质量是206克C.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18:2D.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6.(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为小刚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图。通电后发现不能正常工作。下面几个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险的是( )A.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C.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在一起D.拆掉灯泡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17.(2024八下·吴兴期中)安全用电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图所示情景中,若人赤脚站立,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图 ,发生触电事故时电路中的断路器 (填“会”或“不会”)跳闸。18.(2024八下·吴兴期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碳原子的个数被隐去,用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1)“Vc”化学式中x为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xH8O6 相对分子质量:176 规格:每片100mg,含Vc10% 用法与用量:一日3次,成人每次_________片,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19.(2024八下·吴兴期中)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经科学测定C瓶中CO2与CO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 ;保持D瓶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写名称)20.(2024八下·吴兴期中)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上获得有关元素的许多信息。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问题:① HeLi Be B C N ② F Ne③ Mg Al Si P S ④ ArK ⑤ (1)①和③处于同一 (选填“周期”或“族”)。(2)③和④组成的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1.(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不变”“逐渐变大”“逐渐变小”)。电磁铁左端是 极。22.(2024八下·吴兴期中)图甲所示为一种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图,当家庭电路 时,电流过大,双层金属片发热过多,双层金属片弯曲,触动簧锁装置,触点断开,已知与铁相比,铜升高相同温度热胀较明显,双金属片两层分别为铁和铜,左边应该选用 (选填“铜”或“铁”),在图乙所示的家庭电路中,此断路器应接在 (选“M”或“N”)这条线。23.(2024八下·吴兴期中)小桐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的探究磁体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作出假设]假设一: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强;假设二: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假设三:磁体的磁性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设计实验]小柯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看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出现 ,则假设二成立;(2)根据这一结论,小柯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铁的磁性减弱,无法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 (选填“向下”或“向上”)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3)同组的小明同学却认为小柯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有不足之处,请指出 。24.(2024八下·吴兴期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图甲)。【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度,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度,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且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 ;(2)支持卢瑟福推测“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依据的实验证据是 ;(3)图乙为α粒子轰击金箔时的运动轨迹,请在图乙中补全A处α粒子的后半段大致运动轨迹。 。25.(2024八下·吴兴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小磁针、条形磁铁等按图a、图b的方法,探究了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及方向,接着他们又用相同的方法,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及方向,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c、图d、图e所示。(1)分析比较图c、图d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分析比较图d和图e的小磁针偏转情况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图b和图d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6.(2024八下·吴兴期中)为了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小明根据电动机构造制作了一台简易电动机。他用回形针做成两个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用漆包线绕一个矩形线圈,以线圈引线为轴,并用小刀刮去轴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半周漆皮,将线圈放在支架上,磁体放在线圈下方,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就会不停地转动起来。(1)要想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小明可采用措施是 (多选,填序号);A.改变电流的方向 B.提高电源的电压C.增加线圈的匝数 D.改变磁场的方向(2)开关闭合后,如果电动机不转,原因可能是 (多选,填序号);A.磁铁磁性太弱 B.线圈处于平衡位置C.通过线圈的电流太大 D.电池电压太低(3)为了提高电动机转速,可采取的方法是 ;(4)小明想设计一个能调节电动机转速的实验装置,还需要的主要器材 。27.(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1)实验中,图甲AB棒的材料可以是 (选填“塑料”、“铝”);(2)我们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 。(3)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 的关系。(4)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5)小明做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用外力使导体棒ab水平向右移动,发现导体棒cd也随之运动起来,cd运动的原因是 。28.(2024八下·吴兴期中)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1)生活中常见的含碘元素的物质为:碘酒—含碘单质I2;碘片和藻类食物—含碘化钾KI;加碘盐—含碘酸钾KIO3。下列关于I2、KI、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正确的是 。A.+1、﹣1、+5 B.0、+1、+5 C.0、﹣1、+5(2)适当食用加碘盐(含KIO3)可预防碘缺乏,但服用碘酒(含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O3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9.(2024八下·吴兴期中)化学家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3)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30.(2024八下·吴兴期中)过度饮酒有害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成年男性饮用50°的白酒不应超过100毫升/天,成年女性不应超过50毫升/天。50°的白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6O)50毫升。(已知乙醇的密度为0.8g/cm3,白酒中除乙醇外其他成分不含碳元素)(1)计算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计算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小科的爸爸在一次应酬中喝了50°白酒,已知摄入白酒中的乙醇所含碳元素质量与88克二氧化碳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小科的爸爸是否过度饮酒 。31.(2024八下·吴兴期中)雾天开车需开启雾灯,避免发生危险,如图是小合设计的雾灯模拟电路,衔铁、线圈电阻不计。(1)该雾灯模拟电路中的电阻R的作用是 。(2)要实现闭合开关后警示灯能持续亮灭闪烁,则应将警示灯串联在如图电路中的 (选填“A”或“B”)位置。(3)请说明警示灯持续能亮灭闪烁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32.(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为市场上在售的某款鸡蛋孵化器,鸡蛋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某项目化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控湿电路(图甲)。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9伏,定值电阻的阻值为30欧,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衔铁被吸合;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衔铁释放。(线圈电阻不计)(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增大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按控湿电路的工作要求,加湿器应接在工作电路的 (选填“AB”或“CD”)之间;(3)通过计算说明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 (4)如果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有 A.换用阻值更大的R0 B.适当提高电源电压U C.减少该电磁铁线圈匝数33.(2024八下·吴兴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漏电保护器根据安全用电要求,住户家里除了要安装防止电流过大的自动空气开关外,还必须安装如图所示的漏电保护器。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内部结构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正常情况下,住户家中没有电流流向地面,即图中I3为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和流出的电流I2相等,漏电保护器内部自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如果电路中某处发生漏电(漏电是指电流从墙体、人体、接地线或其他路径流向地面),即图中的I3不为零,就会造成I1和I2不相等,当I1和I2的差异达到一定值,保护器内部自动开关就会立即断开。排除漏电故障后,重新合闸即可恢复供电。为确保使用安全,漏电保护器上设置了试验按钮,需要每月试按一次,如果试验按钮按下漏电保护器无动作,说明漏电保护器需要更换。(1)关于漏电保护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B.人站在绝缘物上双手分别触摸火线与零线,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C.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火线中的电流大于零线中的电流D.漏电保护器跳闸后按下试验按钮即可恢复供电(2)如果发生漏电,漏电电流为I3,则I1、I2、I3大小关系的表达式为 ;(3)如果人站在地面上不小心用手直接接触到了火线,如图乙所示,该人体的电阻为2000Ω,人与地面、电线等的接触电阻为3500Ω,若电路中安装了规格为如图丙所示的漏电保护器,该漏电保护器 (能/不能)及时断开电路;(4)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在安装三孔插座时,误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此时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按下洗衣机的工作开关时,漏电保护器 (会/不会)断开,理由是 。C32型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秒丙34.(2024八下·吴兴期中)校项目小组利用干簧管设计制作了一款水位自动报警器。干簧管是一种利用磁场信号来控制的线路开关器件,也叫磁控开关。如图当磁体远离干簧管时,磁控开关断开;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开关闭合。浮球与永久磁体连接,随着水位的变化二者的位置随之改变。当水箱内的水位过高或过低时,亮起不同的灯警示。请结合图片说明干簧管和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是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而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如: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解答】 A.图示为杭州亚运会会徽,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图示为电路图,可以直观描述电路连接关系,属于模型,故B符合题意;C.图示为禁止鸣笛标志,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图示为男女性别标志,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Pb可以表示铅元素,也表示1个铅原子,还能表示铅这种物质,不能表示铅分子,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3.【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根据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分析判断。【解答】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故A错误符合题意,而B、C、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4.【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间,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氚的质子数为1,则氚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中子数为2,且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内,电子在原子核外。故选B。5.【答案】A【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感应【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对照即可。【解答】 电动机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A.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起来,故A符合题意;B.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是,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B不符合题意;C.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改变,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为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答案】D【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A.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判断;B.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C.根据对切割磁感线运动的理解判断;D.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判断。【解答】A.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了多次实验, 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故A错误;B.当同时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时,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不变,所以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图中相同,故B错误;C.若导体AB沿磁感线方向向上运动,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故C错误;D.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D。7.【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N的含义为:表示氮元素,也可以表示1个氮原子,故①④正确,而②③⑤错误。故选C。8.【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解析】【分析】保险丝通断肯定是电流过大所致,要么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要么是发生短路,据此分析。【解答】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会造成电路短路,从而造成电流过大;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相当于开关闭合,不会造成电流过大;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会导致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从而导致电流过大;④户外线绝缘皮损坏,两线不会相连而短路,不会烧毁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则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①③。故选D。9.【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BCD.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A.“硅”不含金字旁,则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硅的原子序数是14,那么质子数=原子序数=14,故B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D.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进行分析求出SO2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分子质量就差一个氧原子,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 kg=(3n-2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故选C。11.【答案】A【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即可。【解答】在ZrSiO4中Si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到:x+(+4)+(-2)×4=0,解得:x=4,故Zr的化合价为+4价。故选A。12.【答案】D【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与Na+的个数比为3:4,则硫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与钠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比=(3×2):4=3:2,所以X离子必须带负电荷,且X与Mg2+的个数比为1:1,所以一个X离子所带的电荷为一个单位的负电。故选D。13.【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 AB.由题知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由欧姆定律得出CO浓度升高时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知电磁铁磁性的变化,结合电路分析电铃应接在什么位置;C.在CO浓度更低时,气敏电阻R1阻值更大,因衔铁被吸下时的最小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分析滑片的移动方向;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只有当R1阻值变小时,控制电路才能达到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据此分析。【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当CO浓度升高时,气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接通BD所在的电路,此时电铃发声报警,所以电铃应接在B和D之间,故A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大小不变,则总电阻不变。在CO浓度更低时,气敏电阻R1阻值更大。根据R总=R1+R2可知,应减小变阻器R2的阻值,所以应将R2的滑片向上移,故C错误;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只有当R1阻值变小时,控制电路才能达到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因为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要让R1阻值变的更小,所以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需要更高,故D正确。故选D。14.【答案】D【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B.正常情况下,北极指向北方,南极指向南方;C.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而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D.根据磁感线的环绕方向确定C点的磁场方向。【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铜片是的正极,锌片是负极,则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向下的。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N极,A端为S极,故A错误;B.B端为螺线管的北极,则B端指向地理北方,故B错误;C.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铜到锌,而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锌片经螺线管流向铜片,故C错误;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的,即C点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故D正确。故选D。15.【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A.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据此确定哪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判断;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D.根据物质组成的知识判断。【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布洛芬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78:9:16,则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B错误;C.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1个布洛芬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18:2,故C正确;D.布洛芬是由布洛芬分子构成的,布洛芬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16.【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确定是否会发生短路,进而判断是否会发生危险。【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此时不会发生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灯泡乙与插座甲串联,此时不会发生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C.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一起,闭合S3,形成通路,灯泡乙发光,此时不会发生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D.拆掉灯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当开关S1闭合时,将发生短路,会因电路中电流过大,易引起火灾,符合题意。故选D。17.【答案】①③④;不会【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触电的条件:①接触火线;②形成通路;(2)当电路电流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时,断路器才会断开。【解答】(1) ①图中,双手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有电流通过人体,会发生触电事故;②图中,人站在干燥的椅子上,单手接触火线,没有形成通路,此时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会发生触电事故;③图中,人站在地上,单手接触火线,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会发生触电事故;④图中,一个人单手接触火线,另一人站在地上与他拉手,此时有电流经过两人的身体流入大地,会发生触电事故,故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①③④。(2)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人体触电的原因是有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图中触电事故中流过人体的电流不会过大,故断路器不会跳闸。18.【答案】6;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总和;(2)首先计算出每片药片中含有Vc的质量,再用每天服用的Vc质量与其相比得到每天服用的片数,最后除以每天服用的次数即可。【解答】(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得到:12×x+1×8+16×6=176,解得:x=6;(2)根据图片可知,每片质量为100mg含“Vc”10%,即每片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则每天服用“维生素C”的片数为:60mg÷10mg=6片;每日3次,故每次至少服用6片÷3=2片。19.【答案】BCE;11:14;水分子【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2)每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相等,则氧元素质量相等就是氧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化学式确定二者分子个数之比,最后再计算分子的质量之比即可;(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解答】(1)A.氧气与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氧气与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冰与水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E.过氧化氢与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那么属于混合物的是BCE。(2)若C瓶中CO2和CO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两种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相等。根据化学式CO2和CO可知,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1:2,那么CO2和CO的质量比=44:(2×28)=11:14;(3)冰、水是同种物质是水分子构成的物质,D瓶中保持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0.【答案】族;离子【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行为同一周期,同一列为同一族;(2)根据物质组成的知识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和③位于同一列,即①和③处于同一族;(2)③和④分别是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21.【答案】逐渐变大;S【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2)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确定阻值变化,弄清电流变化,确定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判定条形磁体受到排斥力的变化,最后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变化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2)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对条形磁铁的斥力增大。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斥力,故摩擦力会随着斥力的增大而增大。22.【答案】短路;铜;M【知识点】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解析】【分析】(1)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由于电阻很小,因此通过电路的电流很大;(2)根据双金属片的弯曲方向确定膨胀程度大小,进而确定左侧的材料;(3)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解答。【解答】(1) 根据题意可知,当家庭电路短路时,电流过大,双层金属片发热过多发生弯曲,触动簧锁装置,触点断开。(2) 根据题意可知,铜升高相同温度热胀较明显。根据图片可知,左侧形变程度较大,故左边应该选用铜。(3) 为了用电安全,断路器应该接在火线上,即接在M这条线上。23.【答案】部分铁钉下落;向下;见详解【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猜想二确定温度升高后磁体的磁性变化,进而确定吸引铁钉的数量变化;(2)根据图片分析磁性消失后弹簧开关的运动方向即可;(3)注意分析是否能够设定温度。【解答】(1)根据假设二可知,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那么加热一段时间小铁钉受到的磁力减弱,小铁钉纷纷落下。(2)如图乙所示,开始时磁体吸引弹簧开关向上弯曲。当磁铁的磁性消失时,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3)由图可知,乙图设计难以设定具体的报警温度。24.【答案】原子核;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原子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中间为原子核,质量很大但是体积很小;(2)α粒子会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如果轨迹没有变化,那么说明这个位置是空的;(3)根据α粒子受到排斥力改变运动轨迹解答。【解答】(1)根据原子结构可知,“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支持卢瑟福推测“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依据的实验证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25.【答案】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形状与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形状相似【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偏转确定有无磁场,根据图片对照c和d中哪个因素不同,进而得出结论;(2)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偏转确定有无磁场,根据图片对照d和e中哪个因素不同,进而得出结论;(3)根据小磁针的分布情况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的关系。【解答】(1)在图c中,开关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线圈,此时电磁针不发生偏转,说明没有产生磁场。在图d中,开关闭合,此时有电流通过线圈,此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偏转,说明产生了磁场,因此比较两图可以说明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2)根据图片可知,在d与e中,电源的正负极方向不同,则电流方向不同,而小磁针的指向不同说明磁场方向不同,由此说明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3)根据图片可知,在b、d两图中,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的指向情况与条形磁体周围小磁针的指向情况相同,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周围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相类似。26.【答案】AD;ABD;见详解;滑动变阻器【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2)根据电动机不能转动的可能原因判断;(3)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与受力的大小有关,受力大小主要与磁场的强弱有关;(4)根据电流影响转速分析解答。【解答】(1)要想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小明可采用措施是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故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2)AD.如果电路中电源电压太低,电流过小,或线圈匝数太少,导致磁铁磁性太弱,线圈受到作用太小,阻力过大而不能转动,故AD符合题意;B.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受平衡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不能转动,故B符合题意;C.如果线圈电流太大,会导致线圈受到的磁场力很大,那么会转的很快,故C不合题意。故选ABD。(3)为了提高电动机转速,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强永久磁体的磁性,或增大线圈中电流或线圈匝数,提高线圈受到的磁场力。(4)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与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有关,改变线圈中电流是改变受力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故为了能调节电动机转速,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27.【答案】铝;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产生电磁感应的调节分析;(2)在电路中没有电流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指在表盘中央;当有电流时,指针的方向发生偏转,当指针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时,说明电流的方向与原来不同;(3)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4)根据电动机工作的原理图分析;(5)cd运动起来肯定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通过导线的电流应该是ab运动产生,根据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我们应选择铝。(2)根据题意可知,我们可以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出电流的方向。(3)仅将磁体N、S极对调,则只有磁场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故这次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由此可知,我们需要在电路中添加电源,即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5)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说明此时闭合回路中有电流产生;此装置中的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cd受力运动,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28.【答案】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解析】【分析】(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据此计算元素的化合价即可;(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I2中碘元素为0价;KI中钾元素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0,解得:x=-1,则碘元素为-1价;KIO3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y+(-2)×3=0,解得:y=+5,即碘元素化合价+5价,所以选C;(2)KIO3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而导致的。29.【答案】338;12:1;15.6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6H26 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6+1×26=33;(2)根据化学式 C26H26 可知,“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3)16.9g“小狗烯”中碳元素质量为:。30.【答案】2:6:1;34.8%;88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88g××100%=24g,则含24g碳元素的乙醇质量为24g÷(×100%)=46g,则饮用的50°白酒的体积为46g÷0.8g/cm3×2=115mL大于100毫升,说明小科的爸爸已过度饮酒。【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2)元素的质量分数=(3)首先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再根据“物质质量=”计算出乙醇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酒精的体积,最后与标准比较即可。【解答】(1)由化学式可知,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2:6:1(2)由化学式可知,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4.8%31.【答案】保护电路;A;见解析【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电路不能发生短路分析;(2)根据灯泡发光的变化确定电流的变化,进而确定警示灯的位置;(3)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结合电路发生短路的知识分析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化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如果没有定值电阻R,那么电路电流会很大,可能烧毁电源和用电器,因此实验中电阻R的作用是保护电路,防止电路短路。(2)警示灯通过电流时会发光,不通过电流时不发光,因此警示灯不能待在电流的必经之路B上,只能接在A点;(3)如图所示,电阻R与线圈串联,当将警示灯连接在如图电路中的A点时,闭合开关,线圈通电产生磁性,吸引衔铁触点吸合,此时电流经过衔铁,从B点回到电压负极,A点的警示灯和线圈被短路,警示灯熄灭,熄灭后线圈失电,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被拉起,A点处的警示灯又重新亮起,如此循环往复,使警示灯闪烁,故应将警示灯连接在如图电路中的A位置。32.【答案】减小;AB;;AC【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 (1)根据乙图分析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2)根据甲图分析湿度增大到电磁铁吸合时的工作状态,进而确定加湿器的位置;(3)由图甲可知,R0、R1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湿敏电阻R1的阻值,根据图乙可知对应的湿度;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湿敏电阻R1的阻值,根据图乙控制对应的湿度;据此判断加湿器应接在的电路位置以及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4)由图乙可知,湿度越大,湿敏电阻R1的阻值越小;所以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则湿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变化,然后对电路进行改造。【解答】(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增大而减小。(2)根据图片可知,当湿度增大时湿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此时衔铁被吸合,切断AB所在电路,此时加湿器停止工作,因此加湿器应接在工作电路的AB之间。(3)根据题意可知,当湿度最大时,线圈中的电流为0.18A,控制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由图乙可知此时鸡蛋孵化器内的湿度为,当湿度最小时,线圈中的电流为0.15A时,衔铁释放,控制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由图乙可知此时鸡蛋孵化器内的湿度为,则湿度变化范围为。(4)A.换用阻值更大的R0,衔铁被吸合时的电流不变,控制电路的电压不变,由可知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电阻的串联可知湿敏电阻R1的阻值会变小,湿度会增大,故A符合题意;B.适当提高电源电压U,衔铁被吸合时的电流不变,由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R0不变,湿敏电阻R1的阻值会变大,湿度会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减少该电磁铁线圈匝数,如果衔铁被吸合时的电流不变,电磁铁的磁性减弱,需要增大电路中的电流,电磁铁的磁性才能增强,由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电阻的串联可知湿敏电阻R1的阻值会变小,湿度会增大,故C符合题意。故选AC。33.【答案】B;I1=I2+I3;能;会;见解析【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文中漏电保护器使用原理分析判断;(2)由图乙可知电流的流向,据此得出三电流之间的关系;(3)人触电时,其两端的电压为220V,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漏电电流;(4)在安装三孔插座时,误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此时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洗衣机零线接地,流出电流I2为零,I1和I2的差异很大,根据漏电保护器的原理进行解答;【解答】(1)AB.根据题意可知,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或人站在绝缘物上双手分别触摸火线与零线,此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和流出的电流I2相等,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A错误,B正确;C.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火线中的电流等于零线中的电流,故C错误;D. 漏电保护器跳闸后,需要排除电路故障,然后按下试验按钮即可恢复供电,故D错误;故选B。(2)由图乙可知,火线中的电流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通过零线,一部分流向大地,那么三电流之间的关系:I1=I2+I3。(3)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时,此时的总电阻R总=R+R人=3500Ω+2000Ω=5500Ω,所以此时漏电电流;由图丙可知,额定动作电流,可见,该漏电保护器能及时断开电路。(4)闭合开关时,零线接地,I2为零,电流直接流向大地,I1和I2的差异很大,漏电保护器立即断开。34.【答案】①干簧管的工作原理:通常情况下,玻璃管内的两片铁片是分离的,这相当于开关断开。当磁体靠近玻璃管时,由于磁铁能够吸引铁片,两片铁片在磁铁的作用下应付接触在一起,相当于闭合了开关。②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永久磁铁与浮球通过细线连接,细线绕过定滑轮。当水面上升时,浮球跟着上升,永久磁体就下降,当水面上升到危险水位时,永久磁体恰好下降到干簧管2附近,由于磁体的吸引作用,干簧管2开关闭合,电铃与红灯所在电路接通,电铃响、红灯亮,进行报警。当水位下降时,浮球下降,永久磁体上升。如果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永久磁体恰好上升到干簧管1附近,由于磁体的作用,干簧管1开关接通,黄灯与电铃所在电路接通,黄灯亮、电铃响,进行报警。【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①注意分析磁体靠近干簧管时两个铁片的分离和闭合状态,进而描述它的作用;②当水位发生改变时,首先说明磁体的位置变化,确定干簧管的开关状态,进而确定电铃和红灯的工作状态即可。1 / 1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1.(2024八下·吴兴期中)借助模型有利于学科概念的学习与理解,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模型是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而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如:化学符号、交通标志等。【解答】 A.图示为杭州亚运会会徽,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图示为电路图,可以直观描述电路连接关系,属于模型,故B符合题意;C.图示为禁止鸣笛标志,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图示为男女性别标志,属于符号,不是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4八下·吴兴期中)据报道铅(Pb)污染是目前土壤无机污染中较为严重而且广泛存在的问题。长期暴露于低浓度铅污染环境可以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和神经功能,包括智力发育。符号“Pb”不能表示A.铅元素 B.金属铅 C.一个铅原子 D.一个铅分子【答案】D【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Pb可以表示铅元素,也表示1个铅原子,还能表示铅这种物质,不能表示铅分子,故D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故选D。3.(2024八下·吴兴期中)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下列四种情况的磁感线,其中错误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根据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分析判断。【解答】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故A错误符合题意,而B、C、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4.(2024八下·吴兴期中)1934年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氢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氚,氚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则下列能表示其原子结构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间,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可知,氚的质子数为1,则氚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中子数为2,且质子和中子在原子核内,电子在原子核外。故选B。5.(2024八下·吴兴期中)新能源汽车因绿色低碳逐渐取代燃油汽车,电动汽车是常见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机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其工作原理如下图中的( )A. B.C. D.【答案】A【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感应【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再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对照即可。【解答】 电动机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A.闭合开关后,通过电流的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起来,故A符合题意;B.当导线中有电流经过是,小磁针的指向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B不符合题意;C.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改变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大小,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改变,说明电磁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为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4八下·吴兴期中)文文在探究“什么条件下磁可以生电”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磁可以生电B.若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并将磁体的N、S极对调,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图中相反C.若导体AB沿磁感线方向向上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发生偏转D.发电机是利用磁生电的原理工作的【答案】D【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感应;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A.根据相关的科学发展史判断;B.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C.根据对切割磁感线运动的理解判断;D.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判断。【解答】A.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进行了多次实验, 发现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即电生磁,故A错误;B.当同时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时,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不变,所以灵敏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图中相同,故B错误;C.若导体AB沿磁感线方向向上运动,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故C错误;D.发电机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D。7.(2024八下·吴兴期中)下列关于符号“N”所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氮元素②氮的原子核③一个氮元素④一个氮原子⑤氮气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④⑤【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N的含义为:表示氮元素,也可以表示1个氮原子,故①④正确,而②③⑤错误。故选C。8.(2024八下·吴兴期中)在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①插座中的两根线头相碰 ②开关中的两根线头相碰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 ④户外输电线绝缘皮损坏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③【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解析】【分析】保险丝通断肯定是电流过大所致,要么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要么是发生短路,据此分析。【解答】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会造成电路短路,从而造成电流过大;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相当于开关闭合,不会造成电流过大;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用电器,会导致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从而导致电流过大;④户外线绝缘皮损坏,两线不会相连而短路,不会烧毁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则可能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①③。故选D。9.(2024八下·吴兴期中)芯片制作的主要原料为晶体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 B.硅原子内质子数为14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克 D.X表示硅的元素符号为SI【答案】B【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A.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则为金属元素;BCD.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为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解答】A.“硅”不含金字旁,则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所以硅的原子序数是14,那么质子数=原子序数=14,故B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D.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D错误。故选B。10.(2024八下·吴兴期中)若一个SO2分子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 由题意可知: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kg;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进行分析求出SO2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分子质量就差一个氧原子,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则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2(m-n) kg=(3n-2m)kg;若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则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所以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2×=。故选C。11.(2024八下·吴兴期中)锆石是测定地质年份时常用的材料,主要成分为硅酸锆(ZrSiO4)。已知ZrSiO4中Si的化合价为+4,则Zr的化合价为( )A.+4 B.-4 C.+2 D.-2【答案】A【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即可。【解答】在ZrSiO4中Si的化合价为+4,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到:x+(+4)+(-2)×4=0,解得:x=4,故Zr的化合价为+4价。故选A。12.(2024八下·吴兴期中)经测定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Mg2+、Na+、X(离子)等四种离子,某中与Na+的个数比为3:4,X与Mg2+的个数比为1:1,则可能为( )A. B. C. D.Cl-【答案】D【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解析】【分析】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分析解答。【解答】根据题意可知,与Na+的个数比为3:4,则硫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与钠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比=(3×2):4=3:2,所以X离子必须带负电荷,且X与Mg2+的个数比为1:1,所以一个X离子所带的电荷为一个单位的负电。故选D。13.(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是汽车尾气中CO排放量的检测电路,当CO浓度高于某一设定值时,电铃发声报警。图中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铃应接在A和C之间B.当CO浓度升高,电磁铁磁性减弱C.为使该检测电路在CO浓度更低时报警,可将R2的滑片向下移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高【答案】D【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 AB.由题知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由欧姆定律得出CO浓度升高时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变化,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知电磁铁磁性的变化,结合电路分析电铃应接在什么位置;C.在CO浓度更低时,气敏电阻R1阻值更大,因衔铁被吸下时的最小电流不变,由欧姆定律和电阻的串联分析滑片的移动方向;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只有当R1阻值变小时,控制电路才能达到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据此分析。【解答】AB.根据题意可知,当CO浓度升高时,气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衔铁被吸下接通BD所在的电路,此时电铃发声报警,所以电铃应接在B和D之间,故AB错误;C.根据题意可知,电磁铁吸合时电流大小不变,则总电阻不变。在CO浓度更低时,气敏电阻R1阻值更大。根据R总=R1+R2可知,应减小变阻器R2的阻值,所以应将R2的滑片向上移,故C错误;D.用久后,电源电压U1会减小,由欧姆定律可知,只有当R1阻值变小时,控制电路才能达到衔铁被吸下的最小电流,因为气敏电阻R1阻值随CO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要让R1阻值变的更小,所以报警时CO最小浓度比设定值需要更高,故D正确。故选D。14.(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为项目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的漂浮式指南针。铜片、锌片和食盐水溶液共同组成了“盐水电池”铜片是盐水电池的正极,锌片是负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电螺线管A端为N极B.通电螺线管静止时B端指向地理南方C.电子从铜片经螺线管流到锌片D.通电螺线管外C点的磁场方向向左【答案】D【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B.正常情况下,北极指向北方,南极指向南方;C.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而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D.根据磁感线的环绕方向确定C点的磁场方向。【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铜片是的正极,锌片是负极,则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是向下的。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通电螺线管的B端为N极,A端为S极,故A错误;B.B端为螺线管的北极,则B端指向地理北方,故B错误;C.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铜到锌,而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从锌片经螺线管流向铜片,故C错误;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的,即C点的磁场方向是向左的,故D正确。故选D。15.(2024八下·吴兴期中)患流感发高烧时,医学上经常使用布洛芬来退烧,其化学式为C13H18O2下列关于布洛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相对分子质量是206克C.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18:2D.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答案】C【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A.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比,据此确定哪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判断;C.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D.根据物质组成的知识判断。【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布洛芬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3):(1×18):(16×2)=78:9:16,则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B错误;C.根据化学式 C13H18O2 可知,1个布洛芬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3:18:2,故C正确;D.布洛芬是由布洛芬分子构成的,布洛芬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D错误。故选C。16.(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为小刚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图。通电后发现不能正常工作。下面几个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险的是( )A.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C.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在一起D.拆掉灯泡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答案】D【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确定是否会发生短路,进而判断是否会发生危险。【解答】A.根据图片可知,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此时不会发生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灯泡乙与插座甲串联,此时不会发生短路,故B不符合题意;C.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一起,闭合S3,形成通路,灯泡乙发光,此时不会发生短路,故C不符合题意;D.拆掉灯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当开关S1闭合时,将发生短路,会因电路中电流过大,易引起火灾,符合题意。故选D。17.(2024八下·吴兴期中)安全用电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如图所示情景中,若人赤脚站立,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图 ,发生触电事故时电路中的断路器 (填“会”或“不会”)跳闸。【答案】①③④;不会【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解析】【分析】(1)触电的条件:①接触火线;②形成通路;(2)当电路电流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时,断路器才会断开。【解答】(1) ①图中,双手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有电流通过人体,会发生触电事故;②图中,人站在干燥的椅子上,单手接触火线,没有形成通路,此时没有电流通过人体,不会发生触电事故;③图中,人站在地上,单手接触火线,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会发生触电事故;④图中,一个人单手接触火线,另一人站在地上与他拉手,此时有电流经过两人的身体流入大地,会发生触电事故,故会发生触电事故的是①③④。(2)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人体触电的原因是有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图中触电事故中流过人体的电流不会过大,故断路器不会跳闸。18.(2024八下·吴兴期中)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碳原子的个数被隐去,用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1)“Vc”化学式中x为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xH8O6 相对分子质量:176 规格:每片100mg,含Vc10% 用法与用量:一日3次,成人每次_________片,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答案】6;2【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的总和;(2)首先计算出每片药片中含有Vc的质量,再用每天服用的Vc质量与其相比得到每天服用的片数,最后除以每天服用的次数即可。【解答】(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得到:12×x+1×8+16×6=176,解得:x=6;(2)根据图片可知,每片质量为100mg含“Vc”10%,即每片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则每天服用“维生素C”的片数为:60mg÷10mg=6片;每日3次,故每次至少服用6片÷3=2片。19.(2024八下·吴兴期中)分类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经科学测定C瓶中CO2与CO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瓶中CO2与CO的质量比为 ;保持D瓶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写名称)【答案】BCE;11:14;水分子【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解析】【分析】(1)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2)每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相等,则氧元素质量相等就是氧原子个数相等,根据化学式确定二者分子个数之比,最后再计算分子的质量之比即可;(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解答】(1)A.氧气与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B.氧气与臭氧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C.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D.冰与水是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E.过氧化氢与和水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那么属于混合物的是BCE。(2)若C瓶中CO2和CO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CO2和CO两种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相等。根据化学式CO2和CO可知,它们的分子个数比为1:2,那么CO2和CO的质量比=44:(2×28)=11:14;(3)冰、水是同种物质是水分子构成的物质,D瓶中保持冰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20.(2024八下·吴兴期中)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上获得有关元素的许多信息。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问题:① HeLi Be B C N ② F Ne③ Mg Al Si P S ④ ArK ⑤ (1)①和③处于同一 (选填“周期”或“族”)。(2)③和④组成的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答案】族;离子【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行为同一周期,同一列为同一族;(2)根据物质组成的知识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①和③位于同一列,即①和③处于同一族;(2)③和④分别是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21.(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一直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不变”“逐渐变大”“逐渐变小”)。电磁铁左端是 极。【答案】逐渐变大;S【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2)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确定阻值变化,弄清电流变化,确定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判定条形磁体受到排斥力的变化,最后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分析摩擦力的大小变化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线圈上电流方向向下。右手握住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尖向下,此时大拇指指向右端,则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2)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此时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对条形磁铁的斥力增大。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可知,摩擦力始终等于斥力,故摩擦力会随着斥力的增大而增大。22.(2024八下·吴兴期中)图甲所示为一种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图,当家庭电路 时,电流过大,双层金属片发热过多,双层金属片弯曲,触动簧锁装置,触点断开,已知与铁相比,铜升高相同温度热胀较明显,双金属片两层分别为铁和铜,左边应该选用 (选填“铜”或“铁”),在图乙所示的家庭电路中,此断路器应接在 (选“M”或“N”)这条线。【答案】短路;铜;M【知识点】熔断器的作用及保险丝的选择方法;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解析】【分析】(1)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由于电阻很小,因此通过电路的电流很大;(2)根据双金属片的弯曲方向确定膨胀程度大小,进而确定左侧的材料;(3)根据家庭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解答。【解答】(1) 根据题意可知,当家庭电路短路时,电流过大,双层金属片发热过多发生弯曲,触动簧锁装置,触点断开。(2) 根据题意可知,铜升高相同温度热胀较明显。根据图片可知,左侧形变程度较大,故左边应该选用铜。(3) 为了用电安全,断路器应该接在火线上,即接在M这条线上。23.(2024八下·吴兴期中)小桐同学参加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的探究磁体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作出假设]假设一: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强;假设二: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假设三:磁体的磁性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设计实验]小柯将一条形磁铁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看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铁加热,如图甲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出现 ,则假设二成立;(2)根据这一结论,小柯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铁的磁性减弱,无法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 (选填“向下”或“向上”)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3)同组的小明同学却认为小柯设计的温度报警器有不足之处,请指出 。【答案】部分铁钉下落;向下;见详解【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1)根据猜想二确定温度升高后磁体的磁性变化,进而确定吸引铁钉的数量变化;(2)根据图片分析磁性消失后弹簧开关的运动方向即可;(3)注意分析是否能够设定温度。【解答】(1)根据假设二可知,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那么加热一段时间小铁钉受到的磁力减弱,小铁钉纷纷落下。(2)如图乙所示,开始时磁体吸引弹簧开关向上弯曲。当磁铁的磁性消失时,弹簧开关向下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3)由图可知,乙图设计难以设定具体的报警温度。24.(2024八下·吴兴期中)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图甲)。【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度,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度,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且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 ;(2)支持卢瑟福推测“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依据的实验证据是 ;(3)图乙为α粒子轰击金箔时的运动轨迹,请在图乙中补全A处α粒子的后半段大致运动轨迹。 。【答案】原子核;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知识点】原子的构成【解析】【分析】(1)原子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中间为原子核,质量很大但是体积很小;(2)α粒子会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而改变运动轨迹,如果轨迹没有变化,那么说明这个位置是空的;(3)根据α粒子受到排斥力改变运动轨迹解答。【解答】(1)根据原子结构可知,“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2)支持卢瑟福推测“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依据的实验证据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3)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偏转,如图所示:25.(2024八下·吴兴期中)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小磁针、条形磁铁等按图a、图b的方法,探究了条形磁铁周围的磁场及方向,接着他们又用相同的方法,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及方向,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c、图d、图e所示。(1)分析比较图c、图d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分析比较图d和图e的小磁针偏转情况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图b和图d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答案】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形状与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形状相似【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解析】【分析】(1)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偏转确定有无磁场,根据图片对照c和d中哪个因素不同,进而得出结论;(2)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是否偏转确定有无磁场,根据图片对照d和e中哪个因素不同,进而得出结论;(3)根据小磁针的分布情况分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的关系。【解答】(1)在图c中,开关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线圈,此时电磁针不发生偏转,说明没有产生磁场。在图d中,开关闭合,此时有电流通过线圈,此时小磁针的指向发生了偏转,说明产生了磁场,因此比较两图可以说明通电螺线管的周围存在磁场。(2)根据图片可知,在d与e中,电源的正负极方向不同,则电流方向不同,而小磁针的指向不同说明磁场方向不同,由此说明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3)根据图片可知,在b、d两图中,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的指向情况与条形磁体周围小磁针的指向情况相同,由此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周围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相类似。26.(2024八下·吴兴期中)为了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小明根据电动机构造制作了一台简易电动机。他用回形针做成两个支架,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用漆包线绕一个矩形线圈,以线圈引线为轴,并用小刀刮去轴的一端全部漆皮,另一端只刮去半周漆皮,将线圈放在支架上,磁体放在线圈下方,闭合开关,用手轻推一下线圈,线圈就会不停地转动起来。(1)要想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小明可采用措施是 (多选,填序号);A.改变电流的方向 B.提高电源的电压C.增加线圈的匝数 D.改变磁场的方向(2)开关闭合后,如果电动机不转,原因可能是 (多选,填序号);A.磁铁磁性太弱 B.线圈处于平衡位置C.通过线圈的电流太大 D.电池电压太低(3)为了提高电动机转速,可采取的方法是 ;(4)小明想设计一个能调节电动机转速的实验装置,还需要的主要器材 。【答案】AD;ABD;见详解;滑动变阻器【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解析】【分析】(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2)根据电动机不能转动的可能原因判断;(3)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与受力的大小有关,受力大小主要与磁场的强弱有关;(4)根据电流影响转速分析解答。【解答】(1)要想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小明可采用措施是改变电流的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故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2)AD.如果电路中电源电压太低,电流过小,或线圈匝数太少,导致磁铁磁性太弱,线圈受到作用太小,阻力过大而不能转动,故AD符合题意;B.线圈处于平衡位置,线圈受平衡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也可能不能转动,故B符合题意;C.如果线圈电流太大,会导致线圈受到的磁场力很大,那么会转的很快,故C不合题意。故选ABD。(3)为了提高电动机转速,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强永久磁体的磁性,或增大线圈中电流或线圈匝数,提高线圈受到的磁场力。(4)电动机的转动速度与通过线圈的电流大小有关,改变线圈中电流是改变受力大小最简单的方法,故为了能调节电动机转速,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27.(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1)实验中,图甲AB棒的材料可以是 (选填“塑料”、“铝”);(2)我们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 。(3)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 的关系。(4)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5)小明做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闭合开关,用外力使导体棒ab水平向右移动,发现导体棒cd也随之运动起来,cd运动的原因是 。【答案】铝;电流方向;磁场方向;电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产生电磁感应的调节分析;(2)在电路中没有电流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指在表盘中央;当有电流时,指针的方向发生偏转,当指针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时,说明电流的方向与原来不同;(3)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4)根据电动机工作的原理图分析;(5)cd运动起来肯定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通过导线的电流应该是ab运动产生,根据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只有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我们应选择铝。(2)根据题意可知,我们可以根据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出电流的方向。(3)仅将磁体N、S极对调,则只有磁场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故这次实验主要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由此可知,我们需要在电路中添加电源,即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5)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说明此时闭合回路中有电流产生;此装置中的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故cd受力运动,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28.(2024八下·吴兴期中)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1)生活中常见的含碘元素的物质为:碘酒—含碘单质I2;碘片和藻类食物—含碘化钾KI;加碘盐—含碘酸钾KIO3。下列关于I2、KI、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正确的是 。A.+1、﹣1、+5 B.0、+1、+5 C.0、﹣1、+5(2)适当食用加碘盐(含KIO3)可预防碘缺乏,但服用碘酒(含I2)却会引起碘中毒。KIO3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答案】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解析】【分析】(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据此计算元素的化合价即可;(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I2中碘元素为0价;KI中钾元素为+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x=0,解得:x=-1,则碘元素为-1价;KIO3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y+(-2)×3=0,解得:y=+5,即碘元素化合价+5价,所以选C;(2)KIO3和I2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而导致的。29.(2024八下·吴兴期中)化学家将分子结构简式像小狗的某有机物(如图所示),取名为“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请计算:(1)“小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填最简整数比)。(3)16.9g“小狗烯”中含碳元素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g)。【答案】338;12:1;15.6g【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2)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3)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根据化学式 C26H26 可知,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6+1×26=33;(2)根据化学式 C26H26 可知,“小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3)16.9g“小狗烯”中碳元素质量为:。30.(2024八下·吴兴期中)过度饮酒有害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成年男性饮用50°的白酒不应超过100毫升/天,成年女性不应超过50毫升/天。50°的白酒,表示在100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6O)50毫升。(已知乙醇的密度为0.8g/cm3,白酒中除乙醇外其他成分不含碳元素)(1)计算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2)计算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小科的爸爸在一次应酬中喝了50°白酒,已知摄入白酒中的乙醇所含碳元素质量与88克二氧化碳所含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请通过计算说明小科的爸爸是否过度饮酒 。【答案】2:6:1;34.8%;88克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为88g××100%=24g,则含24g碳元素的乙醇质量为24g÷(×100%)=46g,则饮用的50°白酒的体积为46g÷0.8g/cm3×2=115mL大于100毫升,说明小科的爸爸已过度饮酒。【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个数;(2)元素的质量分数=(3)首先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再根据“物质质量=”计算出乙醇的质量,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酒精的体积,最后与标准比较即可。【解答】(1)由化学式可知,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2:6:1(2)由化学式可知,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4.8%31.(2024八下·吴兴期中)雾天开车需开启雾灯,避免发生危险,如图是小合设计的雾灯模拟电路,衔铁、线圈电阻不计。(1)该雾灯模拟电路中的电阻R的作用是 。(2)要实现闭合开关后警示灯能持续亮灭闪烁,则应将警示灯串联在如图电路中的 (选填“A”或“B”)位置。(3)请说明警示灯持续能亮灭闪烁的工作原理及过程 。【答案】保护电路;A;见解析【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1)根据电路不能发生短路分析;(2)根据灯泡发光的变化确定电流的变化,进而确定警示灯的位置;(3)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结合电路发生短路的知识分析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化即可。【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如果没有定值电阻R,那么电路电流会很大,可能烧毁电源和用电器,因此实验中电阻R的作用是保护电路,防止电路短路。(2)警示灯通过电流时会发光,不通过电流时不发光,因此警示灯不能待在电流的必经之路B上,只能接在A点;(3)如图所示,电阻R与线圈串联,当将警示灯连接在如图电路中的A点时,闭合开关,线圈通电产生磁性,吸引衔铁触点吸合,此时电流经过衔铁,从B点回到电压负极,A点的警示灯和线圈被短路,警示灯熄灭,熄灭后线圈失电,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被拉起,A点处的警示灯又重新亮起,如此循环往复,使警示灯闪烁,故应将警示灯连接在如图电路中的A位置。32.(2024八下·吴兴期中)如图为市场上在售的某款鸡蛋孵化器,鸡蛋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某项目化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控湿电路(图甲)。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9伏,定值电阻的阻值为30欧,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衔铁被吸合;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衔铁释放。(线圈电阻不计)(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增大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按控湿电路的工作要求,加湿器应接在工作电路的 (选填“AB”或“CD”)之间;(3)通过计算说明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 (4)如果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有 A.换用阻值更大的R0 B.适当提高电源电压U C.减少该电磁铁线圈匝数【答案】减小;AB;;AC【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解析】【分析】 (1)根据乙图分析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的变化情况;(2)根据甲图分析湿度增大到电磁铁吸合时的工作状态,进而确定加湿器的位置;(3)由图甲可知,R0、R1串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8安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湿敏电阻R1的阻值,根据图乙可知对应的湿度;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线圈中的电流为0.15安时控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湿敏电阻R1的阻值,根据图乙控制对应的湿度;据此判断加湿器应接在的电路位置以及该控湿电路的湿度变化范围;(4)由图乙可知,湿度越大,湿敏电阻R1的阻值越小;所以要适当提高控湿电路的最大湿度值,则湿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变化,然后对电路进行改造。【解答】(1)由图乙可知,湿敏电阻的阻值随湿度增大而减小。(2)根据图片可知,当湿度增大时湿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此时衔铁被吸合,切断AB所在电路,此时加湿器停止工作,因此加湿器应接在工作电路的AB之间。(3)根据题意可知,当湿度最大时,线圈中的电流为0.18A,控制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由图乙可知此时鸡蛋孵化器内的湿度为,当湿度最小时,线圈中的电流为0.15A时,衔铁释放,控制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由图乙可知此时鸡蛋孵化器内的湿度为,则湿度变化范围为。(4)A.换用阻值更大的R0,衔铁被吸合时的电流不变,控制电路的电压不变,由可知电路的总电阻不变,由电阻的串联可知湿敏电阻R1的阻值会变小,湿度会增大,故A符合题意;B.适当提高电源电压U,衔铁被吸合时的电流不变,由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R0不变,湿敏电阻R1的阻值会变大,湿度会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减少该电磁铁线圈匝数,如果衔铁被吸合时的电流不变,电磁铁的磁性减弱,需要增大电路中的电流,电磁铁的磁性才能增强,由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电阻的串联可知湿敏电阻R1的阻值会变小,湿度会增大,故C符合题意。故选AC。33.(2024八下·吴兴期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漏电保护器根据安全用电要求,住户家里除了要安装防止电流过大的自动空气开关外,还必须安装如图所示的漏电保护器。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其内部结构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正常情况下,住户家中没有电流流向地面,即图中I3为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和流出的电流I2相等,漏电保护器内部自动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如果电路中某处发生漏电(漏电是指电流从墙体、人体、接地线或其他路径流向地面),即图中的I3不为零,就会造成I1和I2不相等,当I1和I2的差异达到一定值,保护器内部自动开关就会立即断开。排除漏电故障后,重新合闸即可恢复供电。为确保使用安全,漏电保护器上设置了试验按钮,需要每月试按一次,如果试验按钮按下漏电保护器无动作,说明漏电保护器需要更换。(1)关于漏电保护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漏电保护器会自动切断电路B.人站在绝缘物上双手分别触摸火线与零线,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C.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火线中的电流大于零线中的电流D.漏电保护器跳闸后按下试验按钮即可恢复供电(2)如果发生漏电,漏电电流为I3,则I1、I2、I3大小关系的表达式为 ;(3)如果人站在地面上不小心用手直接接触到了火线,如图乙所示,该人体的电阻为2000Ω,人与地面、电线等的接触电阻为3500Ω,若电路中安装了规格为如图丙所示的漏电保护器,该漏电保护器 (能/不能)及时断开电路;(4)由于安装人员的疏忽,在安装三孔插座时,误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此时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按下洗衣机的工作开关时,漏电保护器 (会/不会)断开,理由是 。C32型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电流≤30mA动作时间≤0.1秒丙【答案】B;I1=I2+I3;能;会;见解析【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文中漏电保护器使用原理分析判断;(2)由图乙可知电流的流向,据此得出三电流之间的关系;(3)人触电时,其两端的电压为220V,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漏电电流;(4)在安装三孔插座时,误将连接零线和地线的孔接反,此时如果将洗衣机的三脚插头插入该插座,洗衣机零线接地,流出电流I2为零,I1和I2的差异很大,根据漏电保护器的原理进行解答;【解答】(1)AB.根据题意可知,当电路发生短路时,或人站在绝缘物上双手分别触摸火线与零线,此时进户线中流入的电流I1和流出的电流I2相等,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路,A错误,B正确;C.正常情况下家庭电路中火线中的电流等于零线中的电流,故C错误;D. 漏电保护器跳闸后,需要排除电路故障,然后按下试验按钮即可恢复供电,故D错误;故选B。(2)由图乙可知,火线中的电流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通过零线,一部分流向大地,那么三电流之间的关系:I1=I2+I3。(3)站在地面上的人体不小心接触了火线时,此时的总电阻R总=R+R人=3500Ω+2000Ω=5500Ω,所以此时漏电电流;由图丙可知,额定动作电流,可见,该漏电保护器能及时断开电路。(4)闭合开关时,零线接地,I2为零,电流直接流向大地,I1和I2的差异很大,漏电保护器立即断开。34.(2024八下·吴兴期中)校项目小组利用干簧管设计制作了一款水位自动报警器。干簧管是一种利用磁场信号来控制的线路开关器件,也叫磁控开关。如图当磁体远离干簧管时,磁控开关断开;当磁体靠近干簧管时,开关闭合。浮球与永久磁体连接,随着水位的变化二者的位置随之改变。当水箱内的水位过高或过低时,亮起不同的灯警示。请结合图片说明干簧管和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答案】①干簧管的工作原理:通常情况下,玻璃管内的两片铁片是分离的,这相当于开关断开。当磁体靠近玻璃管时,由于磁铁能够吸引铁片,两片铁片在磁铁的作用下应付接触在一起,相当于闭合了开关。②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永久磁铁与浮球通过细线连接,细线绕过定滑轮。当水面上升时,浮球跟着上升,永久磁体就下降,当水面上升到危险水位时,永久磁体恰好下降到干簧管2附近,由于磁体的吸引作用,干簧管2开关闭合,电铃与红灯所在电路接通,电铃响、红灯亮,进行报警。当水位下降时,浮球下降,永久磁体上升。如果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永久磁体恰好上升到干簧管1附近,由于磁体的作用,干簧管1开关接通,黄灯与电铃所在电路接通,黄灯亮、电铃响,进行报警。【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铁的其他应用【解析】【分析】①注意分析磁体靠近干簧管时两个铁片的分离和闭合状态,进而描述它的作用;②当水位发生改变时,首先说明磁体的位置变化,确定干簧管的开关状态,进而确定电铃和红灯的工作状态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第五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