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一、阅读(共 55 分)1. (3 分)C2. (3 分)B3. (4 分)①进行丰富的文学阅读,进入文字细节、琢磨语言美感;②注重深度文本阅读,提升文学素养,积累语料;③像古人背诵经典一样积累语料库,扩展表意空间 。4. (4 分)①柔美婉约,如《村居》展现出田野、青草、黄莺、杨柳等构成的柔美春景;②充满生机与活力,《找春天》里孩子们热切找寻春天,体现春天的生机;③富有希望,《开满鲜花的小路》中开满鲜花的小路连接着春日的无限可能 。5. (6 分)一方面希望儿子能走进大自然,尽情玩耍,获得成长所需的经历;另一方面又担心儿子落后于他人,觉得多上兴趣班、多做题能让他有优势,在现实中总是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主导,压缩儿子休闲放松的时间 。6. (4 分)“疏忽”指大人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自作主张,以“为了你好”为借口替孩子做决定,却忽略了去询问孩子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没有让孩子亲身去经历、感受生活 。7. (6 分)①家长要校准与孩子同频的节拍,倾听孩子心底真实的声音;②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习和休闲时间,如保留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③引导孩子正确看待作业,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主动面对作业 。8. (3 分)张铁臂半夜闯入娄家,称取了仇人的首级,需要五百两银子去报答恩人,娄家两公子给了他银子后,他却带着银子消失,最后发现所谓的人头是猪头 。9. (4 分)①轻信他人,张铁臂一番说辞就使他们相信并拿出五百两银子;②胆小怯懦,听到张铁臂的描述吓得心胆皆碎 。10. (3 分)B11. (3 分)C12. (3 分)C13. (3 分)D14. (6 分)朱英秘密地向叶盛请求,发公文让范信班师回朝,这一地区才安定下来 。15. (3 分)A16. (3 分)D17. (3 分)C18. (3 分)D19. (3 分)A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学业质量检测(一)九年级语文试卷本试卷共7页,七大题,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策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战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I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10分)在深度阅读中扩展表意空间①写作者常有一种“语言自卑”“文采自卑”,这种自卑遏制了他们的表达冲动,总觉得自己的语言过于贫乏和平庸。面对同一事物或事件,别人能写得绘声绘色,自己却描述干巴,找不到合适词汇,没有让自己兴奋、让他人惊艳的表达自信,就不会有写作的冲动与欲望。作家蒲柏说:内容可能众所周知,表达却要空前绝后。②问题出在哪里?这种语言千瘪和单调,说明一个人的表意空间过于狭窄,丰满丰富的语言,对应的是思维中的“表意空间”。表意空间大,语料系统丰富,能精准描述不同事物,展现相似事物间细微的差别;表意空间小,可调用词汇匮乏,难以贴切表达所见所思,面对美景也只能简单感叹“好美”。柯勒律治在《传记文学》中就指出,“好美”这样退化的词汇会让多彩景象失色,而伟大文学作品的功能之一便是描绘语词背后的生动情感。③媒体反思过当下很多年轻人的“文字失语症”和“词穷症”:如果把“狠狠地”“谁懂”之类的网络感叹词和社交表情包剔出自己的词典,就不知道怎么开口说话了。表意空间狭窄,就是语料系统过于单薄单调单一,无法用丰富的语言去表达生动的意象、深刻的意义。④表意空间强大,能在语词中“深描”出人物个性与时代特点。作家拥有强大文字表意空间,能用不平常语言让平常事物“凸显”出来。文学,本身就是“语言的突出”,让语言以及背后丰富的情感和事物被看见。扩展表意空间的首要途径,就是丰富的文学阅读,不是那种只看情节和冲突的普通阅读,而是进入文字细节、琢磨语言美感的深度文本阅读。⑤多数人读经典时,都只是停留于“情节”层次。如果看书只是浮光掠影地追着情节,九年级语文第1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pdf 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