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认识调解与仲裁 课件(共24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认识调解与仲裁 课件(共24页PPT)-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一、以和为贵调解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1)多元方式
发生纠纷时,人们往往先自行协商,通过和解达成合意,解决纠纷
无法和解时,人们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纠纷
(2)优先选择:
诉讼可能导致双方当事人伤和气。 相比之下,调解往往成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不等于最佳)
原因:省时、省力、省钱
1、社会纠纷的解决方式
一、以和为贵选调解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就是调解。
(2)类型(相关链接②)
人民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诉讼调解
诉讼外调解
调解
人民调解委员会
国家行政机关
仲裁机构
(1)含义 P83
2、调解
诉讼调解是是由人民法院进行的调解。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后,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下进行的调解,被誉为伟大的“东方经验”。
尊重当事人的权利,不得违背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收取任何费用。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协议,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当事人还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经人民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1)含义:
(2)要求:
(3)性质:
(4)效力:
3、人民调解 P83 末段
调解的类型 主持调解的主体 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诉讼 调解
诉 讼 外 调 解 人民 调解
行政调解
仲裁调解
不同调解类型对比
人民法院
人民调解委员会
行政机关
仲裁机构
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约束力,
司法确认有效后有强制执行力。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具有法律约束力,
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仲裁
商事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常见
1、仲裁的含义和地位 P 84
2、仲裁的类型
含义:是通过仲裁机构作为第三方对纠纷进行居中裁决的活动。
地位:
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便捷经济选仲裁
P84 相关链接②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与人身权相关)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非平等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2)基本原则(P84—2)
①或裁或诉
②协议仲裁
③灵活保密
④一裁终局
(3)特点:便捷经济,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2、商事仲裁
--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当事人申请仲裁需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仲裁程序比较灵活,仲裁审理一般不公开进行。
--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1)适用场合(P84—1): 当平等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将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商事仲裁。
商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区别
商事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适应范围 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的纠纷 解决的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
与诉讼的关系 在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申请 申请仲裁,必须以双方自愿订立的有效仲裁协议为前提 劳动仲裁的申请不需要事先订立仲裁协议
易混易错
9.1 认识调解与仲裁 (重点)
1、多角度理解人民调解 P83 末段
2、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P84 相关链接②
3、商事仲裁的适用场景、基本原则、特点 P84
4、商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哪些不同
9.2 解析三大诉讼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1)诉讼及其特点
(2)诉讼的主要类型
1、诉讼 P85
(1) 含义: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 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注意:
1、调解是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
2、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一、诉讼及特点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①公权性
②程序性
③强制性
④终局性
(3) 特点(P86):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
一、诉讼及特点
1、诉讼
(4) 要求: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1.诉讼的类型:
民事案件
行政争议案件
犯罪案件
它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三种类型的诉讼最主要区别在于诉讼目的和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二.诉讼的主要类型 P87——1
2.差异表现:

讼目的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3、诉讼的主要区别
处理民事案件: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民告民)
处理行政案件: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民告官)
处理刑事案件,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
(自诉:民告民;公诉:官告民)
(1)诉讼目的不同 P87—2
诉讼主体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
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 P87—3
3、诉讼的主要区别
9.2 解析三大诉讼 (重点)
1、诉讼的特点 P86
2、三大诉讼的主要区别 P87
9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重点)
一 认识调解与仲裁
1、多角度理解人民调解 P83 末段
2、哪些纠纷不能仲裁 P84 相关链接②
3、商事仲裁的适用场景、基本原则、特点 P84
4、商事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哪些不同
二 解析三大诉讼
1、诉讼的特点 P86
2、三大诉讼的主要区别 P87
1.甲厂与乙厂签订了1份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发生争议由仲裁机构仲裁。后来甲厂违约,乙厂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该仲裁机构接受了申请并立案,向甲厂送交了通知书。甲厂拒绝接受仲裁,并向本地人民法院起诉。则该合同纠纷应由谁解决 ( )
A.仲裁机构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双方协商解决
课堂练习
A
2.(2022·山东高考)刘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签约卖给汪某,但在办理过户登记前去世。刘某之子刘某甲作为刘某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将该房屋卖给李某并过户。汪某得知后,要求李某和刘某甲赔偿自己的损失。李某认为,自己与汪某素不相识,不应对汪某的损失负责。刘某甲认为,父债子偿已经过时,刘某卖房给谁与自己无关。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汪某无权要求李某赔偿自己的损失
②汪某可主张李某未获得该房屋所有权
③刘某甲既然未放弃继承该房屋,就应该向汪某承担责任
④若刘某甲与汪某经人民调解达成协议,则该协议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A
3.仲裁是解决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关于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婚姻、收养、监护、继承纠纷均可以进行仲裁
B.在商事仲裁与诉讼之间,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一加以适用
C.仲裁审理一般公开进行,而且一裁终局
D.仲裁裁决没有法律效力
课堂练习
B
4.甲在某酒店就餐,顾客乙因地板滑不慎滑倒而将热汤洒在甲身上,甲被烫伤。甲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本案当事人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起诉该酒店,乙不是被告
B.甲起诉乙,该酒店不是被告
C.甲起诉,只能以乙或该酒店为被告
D.甲起诉该酒店,乙是共同被告
课堂练习
D
5.有关人民调解和民事诉讼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调解行为如有违法,人民法院有权予以纠正
B.当事人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
C.人民调解不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
D.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书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课堂练习
B
5.下列关于诉讼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经
②诉讼可以根据当事人的意志进行
③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④人民政府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