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学年下学期3月份考试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我国女性人口数量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具有周期性特征。图示意2020年、2032年(预测)我国女性人口数量在不同年龄段的数量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女性人口数量分布呈现周期性特征,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惯性的影响 B.生育条件的改善 C.人口政策的影响 D.医疗条件的改善
2. 与2020年相比, 2032年我国( )
A.女性人口高峰数量增多 B.女性人口高峰数量减少
C.育龄女性人口高峰消失 D.女性人口数量大幅增多
伴随乡村人口迁出,部分地区出现“空心村”。根据年度空心化率和月度波动值的差异,可将村庄分为常年活跃村、季节性活跃村、季节性“空心村”、常年“空心村”四种类型(如图所
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识别“空心村”高效可靠的方法是( )
A.使用遥感影像观测 B.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判断
C.根据用电数据分析 D.根据房屋建筑密度分析
4.一般情况下,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乡村主要属于( )
A.常年活跃村 B.季节性活跃村 C.常年“空心村” D.季节性“空心村”
5.下列措施中降低乡村空心化率的最可行的是( )
A.实施生态修复 B.完善金融服务 C.保护文化遗产 D.发展特色产业
读我国东部某市六次人口普查中人口相关数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该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 一普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B.一普至二普期间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
C.三普时人口年龄结构已全面进入老龄化阶段
D.四普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7.该市在五普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A.出生率较高 B.死亡率较低 C.迁出率较低 D.迁入率较高
水环境人口容量是在某水域水环境使用功能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在保证该区域长期稳定的正常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前提下的最大人口数量。2008年,三峡库区户籍总人口2068.02万人。根据三峡库区所能容纳的废水中关键限制性污染物COD与NH -N的大值,可推算出2008年三峡库区175米蓄水位时的水环境人口容量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不同指标条件下水环境人口容量/万人
指标 城市人口容量 总人口容量
COD 252.1 590.4
NH -N 282.1 660.6
8.2008年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人口容量为( )
A. 252.1万人 B. 282.1万人 C. 590.4万人 D. 660.6万人
9.引起三峡库区水环境人口容量严重超载的根本原因是( )
A.库区人口数量庞大 B.库区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C.库区污染物排放量大 D.库区纳污能力严重降低
10.为提高三峡库区的水环境人口容量,库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大力移民,减少库区人口 B.发展科技,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推广清洁能源,消除污染源 D.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重心的演变反映着一个地区人口空间分布变化的状况。下图是长三角地区行政区划(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示意图及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人口重心演变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1中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重心变化特征为( )
A.先快后慢 B.向东南方向移动 C. 快一慢一快 D.先向东南后向西
12. 据图1推测, 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 )
A.江苏省北部人口增长快 B.安徽省人口持续减少
C.上海市人口持续增长 D.浙江省北部人口增长快
家庭户规模是指每个家庭的总人口数量,可以衡量一个区域的人口出生和人口迁移情况。在我国人口出生率整体下降的背景下,家庭户规模发生明显变化(见图),2021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家庭户规模出现短暂性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说明我国( )
A.总人口数量加速增长 B.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C.人口迁移规模变小 D.出生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14.2021年我国家庭户规模短暂性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区际人口迁移数量减少 B.空置房屋的数量明显增加
C.出生人口数量大量增加 D.国内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减小
家庭储蓄率是指家庭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额所占的百分比,主要受传统观念、家庭消费观念、家庭收入与负担及其未来预期等因素影响。我国农村家庭储蓄率一直很高,且有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家庭,其经济收入较高,其家庭储蓄率也较高。下图示意我国近年来农民工增长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我国( )
A.本地农民工数量逐渐多于外出农民工 B.中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比重增加
C.东部与中西部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D.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消失
16.近年来我国农村家庭储蓄率快速下降,可能是由于农村家庭( )
A.消费水平上升,教育成本下降 B.经济收入不稳,平均收入下降
C.医疗保障提升,消费观念转变 D.农业收入上升,养老负担减轻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人口时空变化较大,成渝地区是目前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口分布密集区。下图为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位置、2000-2020年地区总人口变化及东西两侧人口数量占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导致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格局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的因素是( )
A.消费水平 B.国家政策 C. 自然环境 D.产业基础
18. 目前,成渝地区人口稠密的主导因素( )
A.交通 B. 经济 C.资源 D.气候
19. 与2000~2010年相比,推测2010~2020年西南地区胡焕庸线东南侧( )
A.劳动力廉价 B.就业机会增加 C.老龄化加剧 D.城镇化水平低
西藏自治区的“一江两河”地区指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年楚河和拉萨河中部流域,位于青藏高原的南部。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人口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下列选项中人口聚居地面积最大的是( )
A. 3500~3599米B. 3600~3699米 C. 3700~3799米 D. 3800~3899米
21. 该地区3500~3599米最可能( )
A.炎热潮湿 B.寒冷干燥 C.谷宽地平 D.坡陡地狭
下图示意某市不同功能区的昼夜人口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的卧城位于该区的( )
A. 东部 B.西北部 C.北部 D.西南部
23.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 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
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 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读我国某城市的重工业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4.图中a、b、c表示地租分布等值线,关于各点地租高低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b>c B. b>a>c C. d>e>aD. e>d>c
25.从环保角度出发,重工业区进行了迁移,则推断该市最不可能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 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元/平方米)完成下列各题。
26.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因素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27.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 )
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
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
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
28.城市郊区的主要功能有( )
A.商业中心 B.交通枢纽 C.农副产品基地 D.旅游区
我国北疆地区的地形与气候环境差异大,形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下图示意北疆四种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类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御寒保暖效果最好的建筑类型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下列对各类建筑设计特点解读合理的有( )
①甲类建筑用泥巴盖顶——防范强风②乙类建筑屋面覆土长草——削弱光照
③丙类建筑上窄下宽--便于排水④丁类建筑用砖块砌脚--抵御潮气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传统乡村聚落多呈现从分散到密集的演化过程。下表示意2018年重庆市H区和江西省T县的传统乡村聚落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聚落位置 聚落密度 平均间距 平均规模 住户数
重庆市H区 32个/km 约95m 0. 24hm 1~57户
江西省T县 5个/km 约175m 0. 89hm 6~508户
31.造成两地传统乡村聚落密度与规模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气候②地形③河流④植被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32.下图示意两地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演化阶段,其中表示江西省T县密集阶段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3.两地传统乡村聚落由分散趋向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
A. 垦殖拓展 B.文化冲突
C.交通发展 D.社会动荡
道宁盆地是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内的一座狭长山间盆地,位于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交界处,有近500个古村落分布于此。先辈们在道宁盆地建造住宅时,选择“靠山而处,择水而居”,民居呈现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特征。图1为道宁盆地位置图, 图2为上甘棠村古宅天井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34.道宁盆地民居呈现高屋脊、大进深、多天井的特征,主要是为了( )
A.适应当地气候 B.方便居民蓄水 C.方便粮食储存 D.增加民居功能
35.古宅建设天井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古宅稳定性 B.增强古宅美观度
C.减少建筑用材量 D.调节院内小气候
36.道宁盆地古村落保存完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发达,粮食供给丰富 B.受水系阻隔,村落互不相通
C.受山地阻隔,与外部联系少 D.人口稀少,建设用地充足
滇西北山地是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地聚落依农田、森林和草原布局,主要分布在德钦县和香格里拉市。研究表明,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距河远近、海拔、坡度、坡向是重要指标。如图示意滇西北山地河流缓冲区聚落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该区域内距离河流0~400m处聚落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河流近,受洪水威胁大 B.土地面积少,建设用地不足
C.经济水平低,人口流失量大 D.生态环境差,人口分布稀少
38.近年来,户数增长率最高的区域与河流相距1600~2000m,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土地资源 C. 自然环境 D.植被类型
百度人口热力图是对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进行密度分析处理后,用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热力度并在地图上可视化,某区域热力度越高,表示人口越密集。某课题组对2019年4月某一周武汉市中心城区的百度人口热力图进行赋值得到热力值最大的区域(高热区),绘制了该周中心城区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高热区面积随时间的变化图,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工作日9:00-10:0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快速增大,主要是因为人口( )
A.从工业区向商业区聚集 B.从休闲区向办公区聚集
C.从商业区向住宅区聚集 D.从住宅区向办公区聚集
40.中心城区高热区面积变化表明,工作日较休息日( )
A.高度聚集时间更短 B.高热区面积峰值出现时间更早
C.晚出晚睡特征明显 D.商业娱乐功能中心使用强度大
二、综合题(共2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1世纪以来,全球跨国移民数量增长迅速,成为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接收国家,而墨西哥是其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下图为美国和墨西哥GDP对比示意图。
(1)简述人口跨国流动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2分)
(2)简析墨西哥成为美国最大移民来源国的主要原因。(4分)
(3)有人认为墨西哥移民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你是否赞同此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图是英国某中等城市略图。图示区域常年盛行西风,重工业区有钢铁、建材、机械、汽车配件等工业部门。甲、乙、丙、丁为不同功能区, 包括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高新技术区和绿化区。E路路段私家车数量众多,形成明显的早高峰和晚高峰。
(1)指出甲、丙、丁对应的功能区。(6分)
(2)从生态效益角度,简要分析图示重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合理性。(4分)
地理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C B D B D C A B D D B A B C C B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D A D C B A D C A B D B A A D C A B D B
41.(1)促进全球贸易;加强科技、文化等交流。
(2)两国经济水平差距大,美国收入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地理位置相接,迁移成本较低。
(3)赞同。理由:为美国输入充足的廉价劳动力;移民聚集,带动了边境地区的发展。
不赞同。理由:在民族认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可能会产生冲突,破坏社会秩序;可能滋生犯罪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对本土文化传承造成威胁。
42.(1)甲为绿化区,丙为高级住宅区,丁为高新技术区。
(2)位于下风方向,对住宅区(居民密集区)的大气污染小;位于河流下游方向,对住宅区(居民密集区)的水污染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