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法律与生活民法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二单元家庭与婚姻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第二课 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第三课 订约履约诚信为本第四课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八课 自主创业与 诚信经营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劳动法诉讼法教材知识脉络“毕业”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一个人独立面对着社会、人生和未来。我们终究要告别校园, 离开父母的羽翼,走上就业之路。作为劳动者,我们要了解与职场有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7.1 立足职场有法宝预习提纲1、国家和法律是如何保障公民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2、劳动法的含义和基本原则有哪些?3、劳动合同含义和作用是什么?4、劳动合同的条款包括哪些?5、签订劳动合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6、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的情形?7.1 立足职场有法宝应届女大学毕业生邱某在应聘某烹饪学校文案职位时,烹饪学校以“仅招男性”的招聘条件直接拒绝她面试。(1)烹饪学校以“仅招男性”的招聘条件直接拒绝邱某面试,这种做法合法吗?为什么?我国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邱某的合法权益?议学情境一应聘书烹饪学校不合法。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烹饪学校文案职位不属于法定的女性禁忌劳动范围,烹饪学校的行为属于就业性别歧视,侵犯了邱某的平等就业权。我国通过国家保障和法律保障等方式来维护邱某的合法劳动权利。①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②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④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3)劳动法律、法规的意义:1、国家和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2)法律保障:②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①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①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②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1)国家保障:一、法律守护劳动者核心辅助劳动法律体系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外,还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相关链接一、法律守护劳动者劳动法劳动关系主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地位:不平等的主体(从属性)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劳动调整对象适用:劳动法而不是民法(2)劳动者:①含义:是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②要求: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2、劳动法(1)调整对象:劳动法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涉及主体文艺、体育单位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运动员。有劳动能力就是劳动者吗?劳动关系≠劳务关系劳动关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有隶属关系,劳动者除提供劳动之外,还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劳动关系不适用于民法调整。劳务关系: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提供与报酬给付所达成的协议,适用于民法调整。(禁止使用童工)调整对象≠劳务关系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①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首要原则)A、地位:劳动法的首要原则;B、意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C、内涵: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②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A、内涵: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B、要求:应当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注意】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双方的保护存在偏重保护和优先保护。劳动者处于事实上的弱势地位,对劳动者倾斜保护,达到实质上的平等。体现: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少数民族劳动者、退役军人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相关链接】③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注意:劳动法对劳动者的权利既有倾斜保护,又有特殊保护。只有对劳动者权利给予适当的倾斜保护,才能实现劳动权利的实质平等。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国家对女职工和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相关链接:1.女大学生小张毕业于知名大学到某公司应聘,该公司说:我们宁愿要二本的男生,都不要女生。2.小张好不容易签约了一家矿业公司,在行政部门上班,该公司在国庆节假日期间,强令她996(996工作制是是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时(或不到),总计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而且还不额外给小张加班费。 3.做着文员工作的她,又被安排到矿山井下从事挖煤作业。她发现该公司居然在聘用一些14岁左右的男孩在井下作业。思考:上述案例中这些公司的做法违反了劳动法的什么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侵犯了劳动者休息休假、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侵犯了小张的平等就业权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国家禁止安排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工作1、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劳动法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权益的保护法。( )3、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平等就业原则。( )4、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企业让劳动者加班加点是违法行为。( )5、劳动法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违背了平等就业原则。( )6、劳动法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给予保护的同时,偏重于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7、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来说,劳动法优先保护用人单位的权益。( )√хххх√х易错辨析劳动法施行后,我国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但是一些企业仍然存在不签劳动合同的现象。当被问及为什么不签订劳动合同时,这些企业的员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观点1:劳动合同是干什么用的?我们公司小,不用签劳动合同。观点2:现在工作这么难找,能找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公司不提签合同的事,我哪儿敢提呀!观点3:劳动合同没什么用,签了合同也不上保险,签与不签无所谓。观点4:签了合同,想走也走不了啦。思考:请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情境探究提示: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公司大小无关。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反劳动法的。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合同期满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离职,合同期经双方协商依然可以离职。2.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权益受到侵犯时,容易发生劳动纠纷。(2)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1)含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1、劳动合同的含义、形式、作用(3)作用: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拓展】(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和重要保证。(2)履行合同的核心是履行合同的义务。履行义务是劳动者获得权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前提和基础。二、劳动也要签合同思考:劳动合同只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吗?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以有利于维护双方的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①已建立劳动关系,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②已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注意: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相关链接(1)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2)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P63相关链接)二、劳动也要签合同2、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思考:如果你是张三,你会签这份合同吗?你能否指出这份劳动合同有什么问题?甲方:陕西某某餐饮有限公司乙方:张三甲乙双方签订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乙方被甲方录用后,需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遵纪守法,维护甲方的荣誉和利益,保守商业机密。二、乙方如违反劳动纪律,甲方依章给予纪律处分,直至解除本合同。乙方在工作中发生一切工伤事故一概由乙方本人负责。三、工资薪酬:每月1800元,每天工作12小时,月休6天。四、福利待遇:享受社保、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特定节日福利礼品(如春节、端午、中秋、员工生日)五、三年之内不准结婚。六、本合同期满后,双方可以续订。如乙方违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给予甲方赔偿。七、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签订日期: 年 月 日资料卡:人社部最新发布!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0月1日),陕西第一档2100元, 第二档1970元,第三档1870元。【情境】劳动合同书劳动者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1870元)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超8小时,每周不超44小时,延时每日不超1小时,特殊不超3小时,每月不超36时。违背婚姻自由原则和合同订立的平等自愿原则,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二、劳动也要签合同3.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知识拓展】劳动合同违反合法原则的具体情况包括:①主体资格不合法:如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一方达不到法定就业年龄,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②内容不合法:凡是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矛盾、相抵触的条款,均属无效条款。如约定制造毒品、假钞、刷单、从事诈骗活动等。③形式不合法:法律规定的有效形式主要是书面形式。合法 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举例:①如劳动者一方达不到法定就业年龄,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者提供假学历、学位证书;聘用单位不具备聘用资格等;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公平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举例:①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②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岗位的80%,岗位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标准。平等自愿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举例:①无条件服从岗位调动;②不得扣押劳动者证件、索要担保金、财物协商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举例:隐瞒自己的年龄、学历、伪造证件思考:以下情境违背了什么原则?合同有效吗?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违背了合法、公平原则用人单位违背了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本原则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排除劳动者权利,违背了合法、公平原则课堂练习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结论】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4、无效或部分无效的劳动合同情形追问: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还能拿到自己的劳动报酬吗?能二、劳动也要签合同【相关链接】: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经付出的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产生法律效力:(1)劳动合同生效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2)劳动合同履行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5、劳动合同的生效和履行二、劳动也要签合同立 足 职 场 有 法 宝法律守护劳动者劳动也要签合同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合同的含义及作用劳动合同内容(条款)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生效和履行知识小结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建筑用工企业应及时采集并上传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基本信息,未登记且未经过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务工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 )①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 ②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劳动关系 ③一定程度上会解决企业的“用工荒” ④表明建筑企业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析】③不符合题意,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的目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解决企业的“用工荒”无关;④说法错误,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劳动关系,①②符合题意。A课堂练习2、下列行为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是( )①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②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③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特殊保护④与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劳动时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解析】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侵犯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①符合题意。劳动者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②符合题意。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特殊保护,体现了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符合劳动法规定,③排除。与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劳动时间,符合劳动法的规定,④排除。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