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苏州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练14《理解权利义务》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22分。1.(2024苏州)202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经营者自动续费服务应当以显著的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同时规定消费者不得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上述规定说明( )。A.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B.公民一切权益受法律保护C.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D.权利意识比义务观念更重要2.(2024苏州)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关于调整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实施最低工资标准( )。A.说明每个公民都享有物质帮助权B.体现公民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C.维护了公民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3.(2023苏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B.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C.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隐私权和财产权D.人格尊严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4.(2022苏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公布后,在全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社会意见。下表内容是两次征求意见的情况。由此可见( )。①我国公民有依法表达自己意愿的自由 ②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了保障③公民通过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④公民通过民主决策参与国家政治生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扬州)“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以来,广大纳税人因此受益,赡养抚养负担减轻,人权保护的底色擦得更亮。在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A.人身自由权 B.经济权利C.政治权利 D.人民幸福生活6.(2024安徽)进入新时代,我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美术馆和90%以上的博物馆都实行免费开放,到这些场馆“打卡”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该举措( )。A.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B.保障了公民的政治权利C.体现了公民履行受教育义务 D.保障了公民的经济权利7.(2024甘肃定西)甘肃纪委监委创新监督机制,打造甘肃省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让村民不管身处何地,通过这个平台,都可以了解村里的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该平台的打造( )。A.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B.体现了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D.进一步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8.(2024甘肃临夏州)近年来,网络微短剧“异军突起”。以此为切人点,小陇搜集到如下资料:围绕上述资料,以下点评正确的是( )。A.小陇说:权利行使有界限,网络不是法外之地B.路路说:公民享有文化权利,微短剧创作自己说了算C.凌云说:网络搭建新平台,只要观众喜欢,内容无所谓D.美美说:微短剧无品味,短剧付费有“陷阱”,应全面禁止9.(2024贵州黔南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整体发展,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保障群体公平发展,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财政保障水平等。这些要求有利于( )。①让学生享有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②为所有人提供相同的发展条件③以机会的公平促进教育的公平 ④使公共教育体系更加优质均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4贵州黔西南州)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学生肖红在选举班长时把票投给了好朋友林玲--肖红行使了选举权B.王强拍下某军港照片发给境外网友--王强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C.学生陈成在上学路上捡到了一个手机并占为己有--陈成行使了财产权D.某网红没有按时缴纳税款--该网红的行为没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11.(2024贵州铜仁)张某在商场给孩子买了一双运动鞋,孩子在家试穿时发现尺码不匹配,张某便与商家沟通,商家以离柜概不负责为由,不同意进行更换,后经多次交涉,商家最终同意更换。张某的维权方式是( )。A.调解 B.和解 C.仲裁 D.诉讼12.(2024贵州铜仁)某班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以“我的权利·我知晓”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表中“学习材料”与“公民权利”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2024黑龙江龙东)小强到超市购物,结账离开时被保安强行搜身。保安的做法侵犯了小强的( )。A.财产权 B.姓名权 C.人身自由权 D.荣誉权14.(2024黑龙江龙东)下面结合漫画解读权利和义务关系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义务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可以不履行相应的义务D.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1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某社区部分居民在跳广场舞时步伐统一,别人却听不到音乐声。原来他们都佩戴了耳机,通过接收播放器的指定频道来听音乐。“静音模式”的广场舞受到了附近居民的赞赏,这主要是因为跳舞居民( )。A.维护了社区居民的住宅权B.放弃权利的同时履行了应尽的义务C.维护了社区居民的文化权利D.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尊重了他人权利16.(2024湖北)某班同学围绕“公民基本权利”这一主题,进行了课堂情景剧表演。 ☆剧情一:小丽的爸爸参加新一届县人大代表选举,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剧情二:小丽的妈妈通过“网络问政”栏目对某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剧情中小丽的爸爸和妈妈,分别行使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A.政治自由监督权 B.政治自由维护国家利益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维护国家利益17.(2024吉林)近年来,我国通过举办培训班、公开课等方式,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城乡教师双向奔赴、共同成长。这样做有利于( )。①满足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②激励教师更好地承担教书育人使命③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④推动我国立即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2024江西)右边漫画主旨与以下宪法规定相契合的是( )。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B.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C.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19.(2024江西)孔某在一餐饮公司扫码点餐时,被该公司强制获取个人信息且无法自行删除。孔某将该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判决该公司删除孔某个人信息,向孔某书面赔礼道歉并赔偿相关费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孔某的名誉权受到了不法侵害 B.餐饮公司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C.孔某依法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D.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了检察权20.(2024四川乐山)右图漫画《一推了之》的寓意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 )。①法无授权不可为②法定职责必须为③依法行使权力,不推,不懈怠④行使权力守程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1.(2024内蒙古赤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能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其重要性体现为( )。①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③教育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2024山东临沂)张女士抱着熟睡的孩子在候车室候车,邻座的一位男士旁若无人不停地大声打电话,张女士几次提醒,但该男子却置之不理,声称打电话是自己的自由,别人管不着…这位男士的言行( )。①是正确的,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②是正确的,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③是错误的,他在行使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④是错误的,他有打电话的自由,但要受到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二、简答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题6分,第24题12分,共18分。23.(2022江苏苏州)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学校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很多同学由此看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并围绕技能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与劳动报酬展开了讨论。第23题图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乙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24.(2024河南)中学生小刚课余时间喜欢上网,他在网络上多次散布同学小德的隐私,给小德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小德和家长要求其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但是小刚不予理睬,小德和家长最后选择了报警。面对警察的询问,小刚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有上网发表言论的自由。我是未成年人,国家法律给予我特殊保护,就算违法我也不用承担责任。“(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刚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8分)(2)总结一些我们从小刚身上得到的教训。(4分)三、分析说明题:结合材料,运用有关知识提取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5.(2024山西)张某家厨房的天花板漏水了,仔细检查后怀疑水是从楼上邻居高某家漏下来的。张某上楼到高某家查看时,竟然发现高某将原房屋结构中厨房的位置改造成了卫生间。这样的改动让张某一家感觉极度不适,难以接受。与高某协商无果后,张某将高某诉至法院,要求恢复房屋结构布局。法官审理后表示,房屋改造虽为业主的自由,但需要在相关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最终法院判决高某须将房屋结构恢复原状。针对高某违法行为的性质以及该案例带来的启示,同学们展开了讨论。请将下列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思思同学:高某的行为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政同学: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需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强同学:当邻里间发生纠纷的时候,可以(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