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电学基础(PDF,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师精编】广东省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电学基础(PDF,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专题十二 电学基础
考点 1 电荷
1.[2023 广州,2,3分]手与硅胶管 M均不带电,用手摩擦 M后,M与带负电的塑料管互相
排斥,则( )
A. M带正电
B. M不带电
C. 手摩擦 M时,正电荷从手转移到 M
D. 手摩擦 M时,电子从手转移到 M
【答案】D
【解析】与手摩擦后的 M与带负电的塑料管互相排斥,说明 M带负电,即 M与手摩擦时获得
电子,电子从手转移到 M上,因此选项 A、B、C错误,D正确。
2.[2022 广州,8,3 分]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
靠近甲、乙。下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丙带正电,丙吸引甲,则甲带负电,丙吸引乙,则乙带负电或不带电,A错误;丙带
正电,丙排斥甲,则甲带正电,丙排斥乙,则乙带正电,B错误;丙带正电,丙排斥甲,则甲
68/109
带正电,丙吸引乙,则乙带负电或不带电,C错误;丙带正电,丙吸引甲,则甲带负电,丙排
斥乙,则乙带正电,甲、乙带异种电荷,D正确。
3.[2024 广东,4,3分]在如图所示的原子模型中,a是( )
A. 原子核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答案】D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在原子核的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绕核运动,则题图
中,a为电子,选项 A、B、C错误,D正确。
4.[2024 广州,7,3分]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
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 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 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 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答案】D
【解析】云层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并没有创造电荷,A、B错误。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放电时,负电荷从云层流向避雷针,电流方向是从
避雷针流向云层,C错误,D正确。
69/109
5.[2023 广东,8,3分]如图是氦的原子模型示意图,原子核是______,核外电子是______,
其中带负电的是______。(均选填“A”或“B”)
【答案】B; A; A
【解析】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周围有电子在核外运动,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6.[2022 广东,16 节选]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__电。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
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这两片金属箔带__种电荷。
【答案】负; 同
【解析】两个物体摩擦起电,得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验电器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金属箔片张开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
考点 2 串、并联电路
7.[2024 广东,7,3分]小明设计了一盏能调节亮度的台灯。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设计能调节亮度的台灯,需要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
的电流,滑动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A、B、D错误,C正确。
70/109
8.[2022 广州,9,3分]两款温控开关K1和K2,当温度低于 50℃时,K1保持闭合,K2保持断
开;当温度高于 50℃时,K1保持断开,K2保持闭合。某保温水壶用其中一款开关检测水温,
其加热电阻 在水温低于 50℃时工作,在水温高于 50℃时不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用电安
全且能实现该保温水壶功能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B选项,由电路图可知,电路中加热电阻 与开关并联,当开关闭合时电源会短
路,将会烧坏电源,故 A、B不符合题意;C、D选项,由电路图可知,加热电阻 与开关串
联,加热电阻在水温低于 50℃时工作,即水温低于 50℃时开关应闭合;加热电阻在水温高于
50℃时不工作,即水温高于 50℃时开关应断开,由题意可知,符合这一规律的应该是K1,故
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9.[2023 广东,14,3 分]如图所示,标有“2.5V0.3A”的灯泡L1和标有“6V0.15A”的灯泡L2
连接成__联电路,电源电压可调节。闭合开关 S,使电源电压从 0V逐渐增加,先正常发光的
灯泡是________,此时通过另一灯泡的电流是____A。
【答案】串; L2; 0.15
【解析】由图可知灯泡L1和L2串联,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15A,此时灯泡L2正常发光,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通过L1的电流也为 0.15A。
10.[2022 深圳,12,2 分]如图是某实物连接电路,请根据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71/109
【答案】
考点 3 电路故障分析
11.[2023 广州,15,4 分]小明按图示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电阻 标有“5Ω”,灯 L标有
“3.8V0.3A”。闭合开关 S,L发光,电流表 A和A1正常工作,示数均为 0.24A。小明认为出
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被短路。
该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若正确,写出理由;若不正确,分析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原因并
写出分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否(不正确); 故障是 断路。分析:由电路图可知,L与 并联,A1测量 L支路的
电流,A测量干路电流。已知 L发光,电流表 A和A1正常工作,且示数相等。若 被短路,则
灯泡 L和电源也被短路,A1无示数,A示数将超出量程,与题目条件不符。据以上分析可知,
电路故障应为 断路,L、A、A1串联,A和A1示数相等
72/109模块三 电磁学
专题十二 电学基础
考点 1 电荷
1.[2023 广州,2,3分]手与硅胶管 M均不带电,用手摩擦 M后,M与带负电的塑料管互相
排斥,则( )
A.M带正电 B.M不带电
C.手摩擦 M时,正电荷从手转移到 M
D.手摩擦 M时,电子从手转移到 M
2.[2022 广州,8,3 分]如图,用绝缘线分别悬吊甲、乙两轻小物体,甲带电,用带电棒丙分别
靠近甲、乙。下列能证明乙带电且甲、乙带异种电荷的现象是( )
A. B. C. D.
3.[2024 广东,4,3分]在如图所示的原子模型中,a是( )
A.原子核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4.[2024 广州,7,3分]如图,带负电的云层靠近建筑物上的避雷针时,向避雷针剧烈放电形
成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层带负电是由于失去了大量正电荷
B.云层带负电是由于摩擦创造了负电荷
C.放电时电荷从避雷针向云层方向移动
D.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避雷针流向云层
37/59
模块三 电磁学
5.[2023 广东,8,3分]如图是氦的原子模型示意图,原子核是______,核外电子是______,
其中带负电的是______。(均选填“A”或“B”)
5 6
6.[2022 广东,16 节选]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因得到电子而带__电。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
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开,如图所示。这两片金属箔带 种电荷。
考点 2 串、并联电路
7.[2024 广东,7,3分]小明设计了一盏能调节亮度的台灯。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8.[2022 广州,9,3分]两款温控开关K1和K2,当温度低于 50℃时,K1保持闭合,K2保持断
开;当温度高于 50℃时,K1保持断开,K2保持闭合。某保温水壶用其中一款开关检测水温,
其加热电阻 在水温低于 50℃时工作,在水温高于 50℃时不工作,下列电路图中符合用电安
全且能实现该保温水壶功能的是( )
A. B.
C. D.
38/59
模块三 电磁学
9.[2023 广东,14,3 分]如图所示,标有“2.5V0.3A”的灯泡L1和标有“6V0.15A”的灯泡L2
连接成__联电路,电源电压可调节。闭合开关 S,使电源电压从 0V逐渐增加,先正常发光的
灯泡是________,此时通过另一灯泡的电流是____A。
10.[2022 深圳,12,2 分]如图是某实物连接电路,请根据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考点 3 电路故障分析
11.[2023 广州,15,4 分]小明按图示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电阻 标有“5Ω”,灯 L标有
“3.8V0.3A”。闭合开关 S,L发光,电流表 A和A1正常工作,示数均为 0.24A。小明认为出
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被短路。
该说法是否正确 ____________;若正确,写出理由;若不正确,分析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原因并
写出分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5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