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二教案 区域合作 高二地理备课组课题: 长江流域协作开发【课标解读】以某流域为例,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从聚落供水、农田灌溉、防洪涝、保护水质、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等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协作开发措施。2.区域认知:认识长江流域协作开发的地理背景条件。3.人地协调观:结合案例,说明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4.地理实践力:结合案例,说明长江流域协作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资料,学会分析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实际出发,提出具体的治理措施。(重难点)2.运用资料,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及其对区域发展的意义(重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活动探究法、对比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媒体】 希沃白板【教学课时】 5课时【教学过程】第四课时【新课导入】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全长1 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不仅是美国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而且一直被许多国家奉为国土整治的样板田纳西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田纳西河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石油资源。在图3-29上找出田纳西河,确定田纳西河流域的大体位置与范围,并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角度,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自主学习】一、流域开发的基本分析思路2.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开发与治理背景 治理与开发方向自然条件 区位 流域处于内陆地区,对外交往不便——充分利用与结合区位优势,内引外联地形 地形复杂,河流落差大,航运不便,陆上交通建设不便——开发水能,改善航道。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气候 光、热、水匹配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利用农业科技,对不利的条件加以改造。充分发挥其中某一要素的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修建水利设施,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自然条件 水文 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不利于航运。灌溉水源不稳定。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等——修建水利工程,改善航运、灌溉条件。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土壤 土壤酸碱度失衡,土壤黏重,有机质含量低,不利于作物生长——改良土壤社会经济条件 资源 缺少资源的地区,可以通过区域跨资源调配得到满足。调整产业结构交通 改善航运条件,发挥水运优势。加强陆上交通建设农业 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工业 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调整工业结构,使工业结构合理发展社会 建立专门的统一管理机构,加强流域内各行政区划的协调【思考交流】探究一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全长1 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开发,不仅是美国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而且一直被许多国家奉为国土整治的样板田纳西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田纳西河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和煤炭、石油资源。1.在图3-29上找出田纳西河,确定田纳西河流域的大体位置与范围,并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的角度,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综合思维)提示:地理位置:北半球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多雨,夏秋少雨,水量大,季节变化大,洪涝频发。地形:上游起伏大; 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航运条件差。【针对性训练】乌克兰面积的三分之二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总量的1/4,森林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乌克兰南部是前苏联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区内采矿、冶金(钢铁)、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等工业发达。流经首都基辅的聂伯河是乌克兰最大的河流。读乌克兰地形及黑土分布图,完成3~4题。3.尼古拉耶夫有“乌克兰船都”之称,其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钢铁工业发达,原料丰富 B.造船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C.濒临地中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 D.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4.有关第聂伯河航运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B.河流结冰期较长C.河流泥沙淤积程度高 D.降水季节分布均匀【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学生课后完成《高中同步导练》课时作业【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