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4节 机械效率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章 第4节 机械效率 导学案 (学生版+答案版)2024-2025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4节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有用功 额外功 机械效率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 功,或者说人们为了完成任务(为达目的)而必须做的功,用W有表示.
2.额外功:指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 功,但为完成任务又不得不做的功,如由于克服机械自重、机械各部件间的摩擦而做的功,用W额表示.
3.总功: 叫作总功,用W总表示.
4.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 .
有用功和额外功是相对而言的,区分有用功和额外功的依据主要看所做的功是否对人们有用,对人们有用的功就是有用功,对人们无用的就是额外功.
机械效率
1.概念:物理学中,将 叫作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
2.公式: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 1.
3.机械效率的高低反映了机械性能的优劣,因此我们要提高机械效率,就要从减小额外功出发,改进 ,使它更合理、更轻巧.
 (1)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决定,分析机械效率高低时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①当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②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③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2)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之比,它只表示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4.斜面的机械效率
影响斜面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1)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越大,做的额外功越 ,斜面机械效率越 .
(2)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倾斜程度越 ,越费力,机械效率越 .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理解
典例1 如图所示,小明用桶把一些沙子运上三楼.在此过程中( )
典例1图
A.小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B.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C.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D.小明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必须克服沙子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为完成任务提升沙子,又不得不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变式 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机械效率的计算
典例2 [2024·苏州]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5 t.起重机将3 600 kg的钢板匀速提升到10 m高的桥墩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g取10 N/kg.求
典例2图
(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W有用;
(2)钢丝绳的拉力F;
(3)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变式1 [2023·通辽]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汽车被水平匀速拉动1.2 m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 00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 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变式1图
A.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4 m/s
B.拉力F做的功为1 200 J
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 000 N
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480 W
变式2 [2023·泰州]如图所示,供轮椅上下的斜坡长L=4 m,高h=2 m.小明用120 N 的拉力平行于斜坡向上将重为200 N的木箱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他所做的有用功为 J,斜坡的机械效率为 (精确到0.1%),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变式2图
变式3 如图所示,重300 N的物体在2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 N,拉力F的功率为 W.
变式3图
1.[2024·吉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六桨课船”(课船:运税银的船)如图所示,关于“六桨课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题图
A.船桨是一种杠杆
B.“六桨课船”只受浮力作用
C.船桨的机械效率大于100%
D.“六桨课船”浸入水中的体积与运载税银的质量无关
2.[2024·驻马店模拟]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
第2题图
A.有用功为W有=Gs
B.额外功为W额=2F2s-F1s
C.总功为W总=F2s
D.机械效率为η=
3.[2024·河南]如图所示,甲、乙两人用不同的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甲做的有用功多
B.乙做的总功多
C.甲做总功的功率大
D.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小
4.[2024·眉山]如图所示是小龙“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斜面粗糙程度相同.他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将重6 N的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拉力做功为3 J
B.物体受到摩擦力为1.5 N
C.在匀速拉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D.若以2 m/s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斜面机械效率仍为75%
5.[2024·南充]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将重450 N的货物匀速吊起2 m高.每只滑轮重为50 N,绳自由端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F1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第5题图
6.[2024·陕西]工人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提升物料,该装置中的滑轮为 滑轮.已知滑轮重80 N,货篮重12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用该装置匀速提升空货篮时的拉力为 N 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20 N,每根钢条重100 N,该装置匀速提升钢条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机械效率为 .
第6题图第2课时 测量机械效率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原理:η=.
2.求有用功应测量的物理量是G、h;求总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F、s.
3.根据实验测定的物理量,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η=.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中,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目的是保证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典例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典例图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6%.
(3)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
变式1 [2023·连云港]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所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变式2 [2023·苏州一模]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变式2图
(1)表格中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70.6%(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小聪(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2)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
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匀速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保持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变,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④比较两次机械效率的大小,即可初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1.[2024·本溪三模]如图所示是古代人利用滑轮打水的场景.井架上安装一个滑轮,绕过滑轮的绳索一端悬吊水桶,当人用力向下拉动绳索的另一端,即可让水桶上升.以下方法能提高滑轮提水的机械效率的是( C )
第1题图
A.减小滑轮的质量
B.增大拉绳的速度
C.增大桶内的水量
D.增大水桶的重力
2.[2024·遂宁]修建房屋时,质量为60 kg的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提升建材.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在15 s内将重为480 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 m,每个滑轮重20 N,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g取10 N/k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
第2题图
A.工人拉动绳子的速度为0.2 m/s
B.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50 W
C.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6%
D.若工人脚与地接触面积共400 cm2,则他对地的压强为1.5×104 Pa
3.[2024·扬州三模]很多公共场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专用通道.沿专用通道至入口和直接上台阶相比较,可以省力(填“省力”“省功”或“省距离”).若将重900 N的小车沿10 m长的斜面推至2 m高的入口处,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200 N,在此过程中所受斜面摩擦力大小为20N.
第3题图
4.[2024·哈尔滨模拟]“创新”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重力已知的钩码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第4题图
(1)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机械效率应为80%.
(2)比较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3)采用图乙装置提升同一物体,改变动滑轮重G动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3N.(忽略绳重和摩擦)
(4)另一个小组同学实验后,她们发现弹簧测力计竖直摆放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静止在0.2 N刻度线处,其他数据测量无误,则她们测量的机械效率偏大还是偏小偏小?简述分析过程所测拉力测量大了,其他数据测量无误,根据公式η===可知,G物、n一
定时,机械效率变小,故所测的机械效率偏小.第4节 机械效率
第1课时 有用功 额外功 机械效率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或者说人们为了完成任务(为达目的)而必须做的功,用W有表示.
2.额外功:指在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无用的功,但为完成任务又不得不做的功,如由于克服机械自重、机械各部件间的摩擦而做的功,用W额表示.
3.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作总功,用W总表示.
4.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W总=W有+W额.
有用功和额外功是相对而言的,区分有用功和额外功的依据主要看所做的功是否对人们有用,对人们有用的功就是有用功,对人们无用的就是额外功.
机械效率
1.概念:物理学中,将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用字母η表示.
2.公式:η=.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3.机械效率的高低反映了机械性能的优劣,因此我们要提高机械效率,就要从减小额外功出发,改进机械结构,使它更合理、更轻巧.
 (1)机械效率由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决定,分析机械效率高低时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①当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②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③当额外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多,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2)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之比,它只表示机械做功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4.斜面的机械效率
影响斜面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1)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越大,做的额外功越多,斜面机械效率越低.
(2)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
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理解
典例1 如图所示,小明用桶把一些沙子运上三楼.在此过程中( B )
典例1图
A.小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B.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C.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D.小明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必须克服沙子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为完成任务提升沙子,又不得不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变式 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机械效率的计算
典例2 [2024·苏州]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5 t.起重机将3 600 kg的钢板匀速提升到10 m高的桥墩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g取10 N/kg.求
典例2图
(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W有用;
(2)钢丝绳的拉力F;
(3)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为W有用=Gh;起重机的滑轮组做的总功为W总=,钢丝绳的拉力为F=;克服动滑轮和吊钩重力额外功不变,W额外=W总-W有用,G动总=,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为η最大==.
(1)3.6×105 J (2)1.125×104 N (3)84.7%
变式1 [2023·通辽]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帮助汽车脱困,汽车被水平匀速拉动1.2 m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1 00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 m/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变式1图
A.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4 m/s
B.拉力F做的功为1 200 J
C.汽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 000 N
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的功率为480 W
变式2 [2023·泰州]如图所示,供轮椅上下的斜坡长L=4 m,高h=2 m.小明用120 N 的拉力平行于斜坡向上将重为200 N的木箱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他所做的有用功为400J,斜坡的机械效率为83.3%(精确到0.1%),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20N.
变式2图
变式3 如图所示,重300 N的物体在20 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 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10 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拉力F的功率为12W.
变式3图
1.[2024·吉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六桨课船”(课船:运税银的船)如图所示,关于“六桨课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1题图
A.船桨是一种杠杆
B.“六桨课船”只受浮力作用
C.船桨的机械效率大于100%
D.“六桨课船”浸入水中的体积与运载税银的质量无关
2.[2024·驻马店模拟]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它也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B )
第2题图
A.有用功为W有=Gs
B.额外功为W额=2F2s-F1s
C.总功为W总=F2s
D.机械效率为η=
3.[2024·河南]如图所示,甲、乙两人用不同的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第3题图
A.甲做的有用功多
B.乙做的总功多
C.甲做总功的功率大
D.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小
4.[2024·眉山]如图所示是小龙“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斜面粗糙程度相同.他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将重6 N的物体以1 m/s的速度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4题图
A.拉力做功为3 J
B.物体受到摩擦力为1.5 N
C.在匀速拉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D.若以2 m/s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斜面机械效率仍为75%
5.[2024·南充]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将重450 N的货物匀速吊起2 m高.每只滑轮重为50 N,绳自由端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F1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第5题图
6.[2024·陕西]工人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提升物料,该装置中的滑轮为动滑轮.已知滑轮重80 N,货篮重12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用该装置匀速提升空货篮时的拉力为100N.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20 N,每根钢条重100 N,该装置匀速提升钢条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机械效率为80%.
第6题图第2课时 测量机械效率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原理:η=.
2.求有用功应测量的物理量是 ;求总功应测出的物理量是 .
3.根据实验测定的物理量,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 .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中,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目的是保证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典例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典例图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3)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机械效率为η===.
变式1 [2023·连云港]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所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变式2 [2023·苏州一模]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变式2图
(1)表格中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是探究 (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 ,机械效率越高.
(2)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
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
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 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保持斜面的 不变,改变斜面的 ,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
④比较两次 的大小,即可初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1.[2024·本溪三模]如图所示是古代人利用滑轮打水的场景.井架上安装一个滑轮,绕过滑轮的绳索一端悬吊水桶,当人用力向下拉动绳索的另一端,即可让水桶上升.以下方法能提高滑轮提水的机械效率的是( )
第1题图
A.减小滑轮的质量
B.增大拉绳的速度
C.增大桶内的水量
D.增大水桶的重力
2.[2024·遂宁]修建房屋时,质量为60 kg的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提升建材.他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在15 s内将重为480 N的建材匀速提升了3 m,每个滑轮重20 N,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g取10 N/k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工人拉动绳子的速度为0.2 m/s
B.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50 W
C.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6%
D.若工人脚与地接触面积共400 cm2,则他对地的压强为1.5×104 Pa
3.[2024·扬州三模]很多公共场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专用通道.沿专用通道至入口和直接上台阶相比较,可以 (填“省力”“省功”或“省距离”).若将重900 N的小车沿10 m长的斜面推至2 m高的入口处,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200 N,在此过程中所受斜面摩擦力大小为 N.
第3题图
4.[2024·哈尔滨模拟]“创新”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重力已知的钩码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第4题图
(1)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机械效率应为 .
(2)比较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 .
(3)采用图乙装置提升同一物体,改变动滑轮重G动进行多次实验,获得数据并绘制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N (忽略绳重和摩擦)
(4)另一个小组同学实验后,她们发现弹簧测力计竖直摆放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静止在0.2 N刻度线处,其他数据测量无误,则她们测量的机械效率偏大还是偏小 ?简述分析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