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为南京市某社区平面示意图,该社区始建于1985年,曾为石化工业配套居住区。近年来出现人口双向迁移现象:大量外来人口迁入,原住民主要流向新建商品房。完成下面小题。
1.该社区炼化厂与住宅区的布局最符合以下( )原则
A.垂直分异 B.风水格局 C.功能分区 D.等级序列
2.迁入该社区的外来人口最可能从事的行业是( )
A.高新技术产业 B.旅游业服务 C.重工业生产 D.物流仓储
3.近年来社区内利用率显著下降的设施最可能是( )
A.剧场 B.医院 C.小学 D.体育场
下图为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塔里木盆地绿洲城镇群呈现“沿天山—昆仑山山麓分布”的特征,其根本原因是( )
A.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 B.山麓地带冰雪融水补给充足
C.盐沼泽分布限制人类活动 D.古丝绸之路贸易路线影响
5.图示区域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的地形(地貌)类型是( )
A.冲积扇 B.山地 C.峡谷 D.高原
乡村聚落演变受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图示意四川东部某丘陵平坝区聚落空间分布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时期聚落分布特点表现为( )
A.前林后田,环丘而建 B.前田后林,环丘而建
C.前林后丘,环田而建 D.前丘后林,环田而建
7.推测推动该地聚落布局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是( )
A.防治水土流失 B.平整低洼土地 C.扩大耕地面积 D.增施有机肥料
8.影响该地聚落规模大小的主导因素是( )
A.耕地 B.水源 C.光照 D.热量
华北平原(35°N-40°N)梧桐树多在10月下旬落叶,而长江中下游地区(25°N-32°N)同类树木多在12月中旬完成落叶。完成下面小题。
9.造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华北平原冬季降水量更少,树木主动进入休眠
B.纬度差异导致两地冬季均温下降幅度不同
C.长江中下游冬季无霜冻期,叶片持续光合作用
D.南方树木通过落叶延迟以应对春季干旱
10.梧桐树在冬季落叶是对其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表现,这种适应性主要体现在( )
A.减少冬季低温造成的冻害风险 B.降低蒸腾作用以应对干旱季节
C.避免强风天气导致的机械损伤 D.同步季节变化以匹配昆虫传粉
湖陆风指在较大湖面与陆面之间,以一天为周期的局地热力环流现象。如图为太湖及其周边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统计,某市夜间以偏北风为主,白天以偏南风为主。该市最可能为( )
A.苏州 B.无锡 C.湖州 D.宜兴
12.观测发现,苏州市湖风最强的时间是( )
A.冬季的清晨 B.夏季的正午 C.秋季的傍晚 D.春季的午夜
在入海河口附近,由于河水与海水密度不同,致使其交汇后难以快速混合,造成两种水体上下分层现象,形成河口锋。河口锋两侧水体一般存在着明显的色差。如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河口附近的河口锋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河口锋两侧水体密度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海水与河水温度的季节性差异 B.河流水量的年际波动
C.河水与海水的含盐量差异 D.底床沉积物的空间分布
14.若甲处观测到河口锋向海洋方向移动,此时最可能处于( )
A.潮汐周期中的高潮位阶段 B.河流流量达到峰值时期
C.台风过境引发的风暴潮期间 D.寒潮导致的海水倒灌现象
15.夏季,甲处海水沿海水表面垂直向下( )
A.温度升高、盐度升高 B.温度升高、盐度降低
C.温度降低、盐度降低 D.温度降低、盐度升高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柳沙包由红柳与风沙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发育到一定高度停止生长,红柳根系深入地下并向水平方向延伸,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交替堆积形成沙包;沙包高度一般在3-10m,在塔里木盆地中分布广泛沙包的纹层结构像树木年轮,可揭示百年尺度的气候与环境变化。科学家通过分析纹层中的有机质含量、沙粒粒径,纹层是否被掩埋或破坏等指标,推断出过去降水、温度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图示意红柳沙包形成过程。下表为某一红柳沙包的观测数据。
风沙层 时间/距今 砂砾粒径/mm
风沙层① 150年 2.8
风沙层② 300年 3.6
风沙层③ 370年 3.3
(1)推测该地区风力最大的时期,并说明判断理由。
(2)描述红柳沙包的形成过程。
(3)从气候和人类活动方面,说明红柳沙包纹层结构是如何反映环境变化的。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变化较大,地处武陵山区过渡带的沱江中上游的冲积平原上。古城内90%以上的建筑为明清时期遗留的木质吊脚楼,其独特造型以“高脚楼”“半边楼”为特色——底层架空,用木柱支撑于河岸或山坡,上层住人,如图所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城部分吊脚楼被改造为客栈和商铺,传统建筑风貌面临一定破坏风险。
(1)分析当地自然条件对木质吊脚楼建筑形成的影响。
(2)请从环境适应和空间利用的角度,说明吊脚楼体现的湘西民族生活智慧。
(3)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传统建筑风貌面临一定破坏风险。为此请你提出两条保护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渤海湾西岸海陆风显著。下图示意天津部分气象站点分布。
(1)观测表明,津南站全年海陆风的发生日数大于塘沽站,请作出合理解释。
材料二:塘沽站海陆风季节变化明显。如图示意塘沽站夏季、冬季典型海陆风日风向和风速的日变化,风向0°或360°表示北风,90°表示正东风,180°表示正南风,270°表示正西风。
(2)判断塘沽站夏季典型海陆风日海风形成的时刻,并说明判断理由。
(3)指出与夏季相比,塘沽站冬季典型海陆风日风速日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湖北省问津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A B B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B C B D
16.(1)距今300年风力最大。理由:风沙层②沉积物粒径最大,说明当时风力最强。
(2)每年秋天红柳落叶,在地面形成落叶层;春夏季刮大风时,风沙流挟带的沙粒遇到红柳丛的阻挡产生沉积,形成不同厚度的沙层;每年就会形成一个落叶屋、一个沙层;年复一年,落叶层和风沙层交替堆积,红柳越长越高,从而形成红柳沙包。
(3)红柳沙包中的沙层厚,说明当时的风沙活动强烈;若枯枝落叶层厚,说明当年降水条件较好;红柳沙包纹层被破坏,说明人类活动强度增大;纹层连续且落叶层稳定,说明人类活动影响较小。
17.(1)
当地地形起伏大,吊脚楼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地形;该地植被覆盖率高,可为吊脚楼的建设带来充足材料;该地夏季气候湿热,吊脚楼下层悬空可以通风散热且有助于防潮防虫,上层干燥,可以储谷。
(2)植被(杉木)众多,便于就地取材;地形崎岖,平地少,吊脚楼可以灵活适应斜坡地形;夏季湿热多雨,吊脚楼有利于散热通风,保持干燥;可以防止毒蛇、野兽等动物的侵袭;利于行洪;便于水上交通。
(3)制定保护法规,划分保护区,严格审批建筑改动;定期修缮,使用传统工艺,建立监测系统;限制游客人数,加强教育,制定行为规范。
18.(1)塘沽站距离海岸较近,津南站距离海洋较远;塘沽站受海风影响显著,风向日交化小;津南站受海风和陆风影响,风向日变化更明显。
(2)12时;塘沽站东面临海,12时后,风向转为东南风,风速增大,为海风。
(3)夜晚陆风和白天海风盛行时风速较大,风速出现两个高峰;夜晚陆风最大风速大于白天海风最大风速;与夏季相比,冬季偏北的冬季风与夜晚陆风风问一致,加大陆风风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