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5 名篇名句默写题目 录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3真题研析 3★原题重现 3★题型特点 3★解题图谱 4题型分类 4★类型一:情境式默写 4★类型二:开放式默写 6命题预测 7★高频考法 7★未来趋势 7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名篇名句默写题 题量与分值 题量:2021年到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名篇名句默写题是必考题。 分值:6分。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体现了“情境化”的考查趋势,从专注于考查学生的背诵能力向对学生背诵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体现教考衔接,部分试题侧重于应用式情境,答案更加多元。题型与题干 题型:填空题 题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原题重现1.(2024·新高考I卷·真题再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2.(2024·新高考II卷·真题再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 ”就是如此。★题型特点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体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也是以考促学提升学生古代诗文识记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题多数为两道情景式默写+一道开放性默写,名篇名句默写同样体现了“情境化”的考查趋势,从专注于考查学生的背诵能力向对学生背诵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全面考查。2023新课标卷名篇名句默写则在限定关键名词的同时加强对情境的描绘,给学生留出更大的作答空间,情境应用型默写第一次走进高考试卷。在此种考查趋势下学生更要注意在背诵的同时理解诗文含义,形成有体系的认知。2024年,情境式默写为应用型情境式默写,同时又有开放性式默写;在2025年1月份的八省联考中,名篇名句题又有学科融合的特征。★解题图谱情景式默写题无定式,基本上都是根据意思或者内容去写诗句。解题方法为:1.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写对字。2.准确理解每一篇背诵篇目,翻译为先,背默全篇,理解为先,透彻全篇。3.准确理解试题情境,保证选对句子。 4.要选准所要填写的句子,还要注意标点符号与空格数量。★类型一:情境式默写情境式默写从考查倾向看,主要是要求填写:①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②抒发爱国情怀,表明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襟的语句;③描写优美意境的语句;④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等方面的语句等。同时,注重考查格式比较工整、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并体现审美性的语句。默写题要求填写的诗句不是很复杂,但设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情境式默写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①情境应用式默写。这是2023年出现的新题型,引导考生注重古代诗词的积累,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加以运用,填入的诗句符合设定情景即可。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2024·全国甲卷·真题再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②文意解说型默写。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是对要求默写语句的具体阐释,表述中有明确的关键词暗示答案。解答此类“阐释型”题目,就要准确寻找语境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命题者在题干的语境表述中,一般会用到所要默写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因此,做题时只要仔细审题,勾画出这些词语,再联想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就可以比较容易写出答案来了。(2023新高考Ⅱ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③关系补充式默写。题干往往是与需要填写的语句形成某种关系,如因果关系、承接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等。答题时,可以先去划分语意层次,关注语意的上下衔接,理清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特别关注题干中出现的连词、关联词等相关衔接词。(2023新高考Ⅰ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④技巧运用式默写。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用名言名句、表达技巧、所学其它篇目的相关句子等方式,和要求默写的句子形成关联。解答此类题目,要熟悉并准确理解语境中所用来比较的名言名句或其它篇目中句子的意义或手法。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用作比较的句子,那么就很难对要默写的句子做出正确选择。(2023年全国甲卷)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⑤学科融合类默写。该题型新出现于25年九省联考,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中关联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所填诗句形成了对应关系,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要熟悉并准确理解所填写篇目的内容,能够灵活提取所填写句子。(25年八省联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相邻的两个数字来表示一个大概、差不多的数量,这种用法在古诗词中也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二:开放式默写开放式默写是必考的题型,给出一个设定的主题,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答案不唯一,诗句的范围不限,篇目不限。解答此类题型需要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子,写对字。①解说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对要求默写的句子会从某个角度进行解说。而这个“解说”往往就是我们解题的关键与突破口。(2024年全国甲卷)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 ’嘛!”②意象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是对要求默写语句有明确要求,表述中有明确的关键词,暗示答案必须带有某一个意象或者某一个答题方向,可以选择学过诗句中含有这一意象的诗句。小达出席一个古诗文报告会,想用包含“箫”的句子来向大家介绍其在古诗文中的应用场景之多,如“ , ”。③应用型。该题型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对古代名句的应用,答案并不唯一,填入的内容只要符合设定场景即可,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2023新高考Ⅰ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高频考法从近年高考命题看,以情境式默写为主,延伸情境应用式默写和开放式为辅,将是名篇名句默写的高频考法。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亮在记叙文写作课上学到,要用动作细节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于是他想到《诗经·邶风·静女》中“ , ”写少女故意躲藏使心上人着急心理的句子来理解这一技巧。(2)站在汹涌翻滚的大海旁边,看到波涛卷起雪白的浪花,人们不禁会想起柳永《望海潮》中“ , ”两句。(3)水天一色,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绝美景色。唐宋诗文中有很多写到水天一色的句子,如“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学校新修了一座小巧玲珑的建筑供学生小憩,想请王老师命名,王老师脱口吟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然后说就叫“易安阁”吧。(2)孩子的成长是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特别重视的问题,《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 , ”的种树体验也许能够给我们启示。(3)镜子只是人们生活中的寻常器物,但在唐宋诗词中,文人笔墨下,其实用功能也表达出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如“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刚的同学小华写一份计划书,花了整整一天。小刚却花一上午写好了几十份完全不同的原创计划书,小华很诧异,小刚说他使用了人工智能ChatGPT。小华听后很感慨,就用《荀子·劝学》里的“ , ”这两句话来形容小刚。(2)七夕节,鹊桥相会的传说总是令人慨叹,不过“ , ”,秦观在《鹊桥仙》中认为爱情重在情,不重在长相厮守。(3)“鹿”音同“禄”,世人常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与超脱或其他情怀,如“ , ”。★未来趋势从24年高考和2025年九省联考命题看,情境式应用默写及与学科融合类的默写,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命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关注。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考报志愿时,陈老师提醒同学们不能只关注热门专业,更应关注自己的性格与专长,如《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说的“ , ”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2)秋瑾的“为国牺牲敢惜身”表现出一种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中国精神,而唐代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写士兵浴血沙场,不为个人功名,就体现了这种精神。(3)色彩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正如“ , ”两句出现了两种不同色彩,使诗歌描绘的景象更加鲜明具体,更具画面感。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老师在讲述苏洵的《六国论》时,指出:阐述齐国不曾割地求和而也随着五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是“ ”,交代给燕国招致祸患的原因的一句是“ ”。(2)唐玄宗执政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而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王老师引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 , ”两句,阐释了王朝兴衰(亡)的历史现象。(3)小华正在写一篇以“点评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主题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引用了称赞诸葛亮的古诗词名句,如“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后唐庄宗李存勖谨遵父亲遗志,每次用兵,都会以一少牢祭告祖庙,请下父亲赐给他的箭,将之“ , ”,凯旋后再把箭收藏在祖庙里。(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用“ , ”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悲伤惋惜。(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个数与其倍数在同一句中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05 名篇名句默写题目 录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3真题研析 3★原题重现 3★题型特点 4★解题图谱 4题型分类 5★类型一:情境式默写 5★类型二:开放式默写 6命题预测 8★高频考法 8★未来趋势 8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名篇名句默写题 题量与分值 题量:2021年到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名篇名句默写题是必考题。 分值:6分。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体现了“情境化”的考查趋势,从专注于考查学生的背诵能力向对学生背诵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体现教考衔接,部分试题侧重于应用式情境,答案更加多元。题型与题干 题型:填空题 题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原题重现1.(2024·新高考I卷·真题再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作文课上,房老师使用《屈原列传》中“ , ”两句话,引导学生描写寻常事物以表示宏大意旨,列举浅近事例来传达深远意蕴。(2)乡村民宿“爱陶居”开业了,房屋周围按照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 ”的句意,栽种了多种树木,受到游客喜爱。(3)唐代诗人写时事,常常托之于汉代,如“ , ”,就是借汉喻唐,以古方今。【答案】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写错的字有:称、指、迩、见、荫。2.(2024·新高考II卷·真题再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同学们到郊外春游,阳光下树木葱郁,水流淙淙,小慧不禁想起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文句:“ , 。”(2)快过年了,于老师牵挂在成都旅行的女儿,给她发短信息时用了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 , ”,希望她不要贪玩,早点儿回家。(3)古代诗人在写离情时,经常在诗的上下两句中分别表达离别双方的情思,如唐诗“ , ”就是如此。【答案】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欣、涓、锦、蓟。★题型特点高考名篇名句默写题体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对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也是以考促学提升学生古代诗文识记理解与分析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题多数为两道情景式默写+一道开放性默写,名篇名句默写同样体现了“情境化”的考查趋势,从专注于考查学生的背诵能力向对学生背诵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全面考查。2023新课标卷名篇名句默写则在限定关键名词的同时加强对情境的描绘,给学生留出更大的作答空间,情境应用型默写第一次走进高考试卷。在此种考查趋势下学生更要注意在背诵的同时理解诗文含义,形成有体系的认知。2024年,情境式默写为应用型情境式默写,同时又有开放性式默写;在2025年1月份的八省联考中,名篇名句题又有学科融合的特征。★解题图谱情景式默写题无定式,基本上都是根据意思或者内容去写诗句。解题方法为:1.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写对字。2.准确理解每一篇背诵篇目,翻译为先,背默全篇,理解为先,透彻全篇。3.准确理解试题情境,保证选对句子。 4.要选准所要填写的句子,还要注意标点符号与空格数量。★类型一:情境式默写情境式默写从考查倾向看,主要是要求填写:①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②抒发爱国情怀,表明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襟的语句;③描写优美意境的语句;④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等方面的语句等。同时,注重考查格式比较工整、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并体现审美性的语句。默写题要求填写的诗句不是很复杂,但设题有一定的迷惑性。情境式默写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①情境应用式默写。这是2023年出现的新题型,引导考生注重古代诗词的积累,并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加以运用,填入的诗句符合设定情景即可。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2024·全国甲卷·真题再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小慧为朋友家的农家乐餐厅写宣传横幅,直接使用了陆游《游山西村》里的“ , ”两句诗,朋友看了觉得很贴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腊、豚【答案】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②文意解说型默写。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是对要求默写语句的具体阐释,表述中有明确的关键词暗示答案。解答此类“阐释型”题目,就要准确寻找语境材料中的关键词语。命题者在题干的语境表述中,一般会用到所要默写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因此,做题时只要仔细审题,勾画出这些词语,再联想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就可以比较容易写出答案来了。(2023新高考Ⅱ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答案】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③关系补充式默写。题干往往是与需要填写的语句形成某种关系,如因果关系、承接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等。答题时,可以先去划分语意层次,关注语意的上下衔接,理清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特别关注题干中出现的连词、关联词等相关衔接词。(2023新高考Ⅰ卷)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 ”,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需要注意如下字词的书写:“创”“愠”【答案】 草创未就 就极刑而无愠色④技巧运用式默写。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用名言名句、表达技巧、所学其它篇目的相关句子等方式,和要求默写的句子形成关联。解答此类题目,要熟悉并准确理解语境中所用来比较的名言名句或其它篇目中句子的意义或手法。如果不能准确理解用作比较的句子,那么就很难对要默写的句子做出正确选择。(2023年全国甲卷)鲍照曾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表达内心愤懑,李白《行路难》中的两句诗“ , ”,描写相近动作,抒写近似心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需要注意如下字词的书写:“箸”“拔”“茫”【答案】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⑤学科融合类默写。该题型新出现于25年九省联考,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中关联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所填诗句形成了对应关系,解答此类题目,要求要熟悉并准确理解所填写篇目的内容,能够灵活提取所填写句子。(25年八省联考)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相邻的两个数字来表示一个大概、差不多的数量,这种用法在古诗词中也很常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答案】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类型二:开放式默写开放式默写是必考的题型,给出一个设定的主题,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答案不唯一,诗句的范围不限,篇目不限。解答此类题型需要准确无误地背诵出高考要求的篇目,并且在试题语境中选准句子,写对字。①解说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对要求默写的句子会从某个角度进行解说。而这个“解说”往往就是我们解题的关键与突破口。(2024年全国甲卷)行至群山深处,见到一挂瀑布飞泻而下,水石激荡,轰鸣作响。于老师回头对学生们说:“这不就是古诗中写的‘ , ’嘛!”【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喧豗、砯崖、壑。【答案】 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②意象型。题干所提供的语境材料是对要求默写语句有明确要求,表述中有明确的关键词,暗示答案必须带有某一个意象或者某一个答题方向,可以选择学过诗句中含有这一意象的诗句。小达出席一个古诗文报告会,想用包含“箫”的句子来向大家介绍其在古诗文中的应用场景之多,如“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吟”“近”“简”。【答案】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③应用型。该题型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对古代名句的应用,答案并不唯一,填入的内容只要符合设定场景即可,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2023新高考Ⅰ卷)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很好。【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捷”“长”“襟”“堪”。【答案】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高频考法从近年高考命题看,以情境式默写为主,延伸情境应用式默写和开放式为辅,将是名篇名句默写的高频考法。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亮在记叙文写作课上学到,要用动作细节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于是他想到《诗经·邶风·静女》中“ , ”写少女故意躲藏使心上人着急心理的句子来理解这一技巧。(2)站在汹涌翻滚的大海旁边,看到波涛卷起雪白的浪花,人们不禁会想起柳永《望海潮》中“ , ”两句。(3)水天一色,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绝美景色。唐宋诗文中有很多写到水天一色的句子,如“ , ”。【答案】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搔、踟、蹰、堑、皎、鹜。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学校新修了一座小巧玲珑的建筑供学生小憩,想请王老师命名,王老师脱口吟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然后说就叫“易安阁”吧。(2)孩子的成长是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特别重视的问题,《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 , ”的种树体验也许能够给我们启示。(3)镜子只是人们生活中的寻常器物,但在唐宋诗词中,文人笔墨下,其实用功能也表达出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如“ , ”。【答案】 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可怜楼上月裴回 应照离人妆镜台/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衰、鬓、裴回。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小刚的同学小华写一份计划书,花了整整一天。小刚却花一上午写好了几十份完全不同的原创计划书,小华很诧异,小刚说他使用了人工智能ChatGPT。小华听后很感慨,就用《荀子·劝学》里的“ , ”这两句话来形容小刚。(2)七夕节,鹊桥相会的传说总是令人慨叹,不过“ , ”,秦观在《鹊桥仙》中认为爱情重在情,不重在长相厮守。(3)“鹿”音同“禄”,世人常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生活习性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与超脱或其他情怀,如“ , ”。【答案】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生、暮、崖、渚、麋、苹。★未来趋势从24年高考和2025年九省联考命题看,情境式应用默写及与学科融合类的默写,将有可能成为未来命题的趋势,应引起高度关注。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考报志愿时,陈老师提醒同学们不能只关注热门专业,更应关注自己的性格与专长,如《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说的“ , ”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2)秋瑾的“为国牺牲敢惜身”表现出一种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中国精神,而唐代高适《燕歌行》中“ , ”两句写士兵浴血沙场,不为个人功名,就体现了这种精神。(3)色彩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诗歌更具有艺术魅力。正如“ , ”两句出现了两种不同色彩,使诗歌描绘的景象更加鲜明具体,更具画面感。【答案】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致、尔、勋、鹂、鹭。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老师在讲述苏洵的《六国论》时,指出:阐述齐国不曾割地求和而也随着五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是“ ”,交代给燕国招致祸患的原因的一句是“ ”。(2)唐玄宗执政前期开创了“开元盛世”,而后来发生了“安史之乱”。王老师引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 , ”两句,阐释了王朝兴衰(亡)的历史现象。(3)小华正在写一篇以“点评历史人物——诸葛亮”为主题的文章,他在文章中引用了称赞诸葛亮的古诗词名句,如“ , ”。【答案】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嬴、卿、逸豫、堪。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后唐庄宗李存勖谨遵父亲遗志,每次用兵,都会以一少牢祭告祖庙,请下父亲赐给他的箭,将之“ , ”,凯旋后再把箭收藏在祖庙里。(2)李商隐在《锦瑟》一诗中,用“ , ”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悲伤惋惜。(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个数与其倍数在同一句中的是“ , ”。【答案】 盛以锦囊 负而前驱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囊”“惘”“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讲义)(学生版).docx 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专题05名篇名句默写(讲义)(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