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5课 青春之光 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搜集并了解黄文秀的相关事迹,积累“熟络”“执拗”“直言不讳”等常考词语。2.训练略读,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重点)3.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引用人物话语的作用;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及环境描写的表达效果。(难点)4.结合黄文秀的经历、家庭背景等,从更丰富的角度和更深广的背景理解她的精神品质。【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任务:任务一 知识积累 预习检测任务二 寻录扶贫足迹任务三 明写法,感形象精神任务四 传青年担当,书青春责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视频:“七一勋章”获得者:黄文秀“人生一瞬,转眼百年”,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行程中,体现自我,实现自我,让生命变得精彩,让生命价值绽放夺目光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和理解不同,对待生命和行走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走进《青春之光》,寻那缕最美的青春朝霞。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1.积累重点字词2.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3.了解文体知识(报告文学)【字音字形】【多音字】【形近字】【理解词语】【文体知识】1.概念:报告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结合了 和 的特点,旨在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活动。2.特点:(1) :报告文学的核心在于其真实性。它必须基于真实发生的事件,不允许虚构或夸大其词。(2) :运用文学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包括生动的情节描述、典型的细节刻画以及抒情和议论性的表达方式。(3) :报告文学中对事件的选择和叙述方式上,要求作者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并呈现事件的核心要素。参考答案:1.新闻、文学2.(1)真实性(2)文学性(3)新闻性【了解作者】祝红蕾 ,七十年代生于山东临朐(qú)县。15岁开始发表散文、小说,在《散文》、《散文百家》等刊物发表散文随笔六十余万字。其中中短篇小说《金波的星期九》被选入《2010年度中国短篇小说选》;《举手投足之间》等作品被多次选为高考阅读题。曾获得山东散文30年创作新锐奖、首届延安文学奖等奖项。【人物介绍】黄文秀,女,壮族,中共党员。1989年4月出生,广西田阳人,硕士学历,生前系百色市委宣传部副科长,派驻乐业县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她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2018年初主动请缨到百坭村任第一书记,工作表现突出。2019年6月16日晚,黄文秀冒着暴雨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黄文秀同志先后获得“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五四奖章。任务二 寻录扶贫足迹泥泞山路上,她以脚步丈量希望;万家灯火中,她用真心叩响未来。让我们走进一名共产党员用生命书写的“脱贫答卷”,一起走进百坭村,去寻找记录这些沾满泥土的印记,了解黄文秀的扶贫事迹。抓住小标题,快速浏览课文,圈画出重要的提示性词语和句子,完成下面表格。本文主体部分由三个小标题组成。有同学认为小标题句式不整齐,可以删去,直接按时间顺序写黄文秀的事迹。你觉得呢?小标题①“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表明黄文秀带领百坭村村民脱贫攻坚的抉择与决心。②“我心中的长征”——表明黄文秀扶贫工作的艰辛历程。③“仿佛她还在一样”——黄文秀牺牲后村民们的深情追忆。提示该段落的核心内容小标题之间构成文章行文线索传达人物情感,激发情感共鸣文章第1—4段先写了黄文秀的牺牲,后面部分再写黄文秀在百坭村的事迹,这是什么叙述顺序?倒叙你还知道哪些叙述顺序呢?这些叙述顺序分别有什么作用?知道了叙述顺序的类型和它们的作用,请回答课文中采用倒叙的作用。①以黄文秀遭遇洪水围困后失踪的消息为引子,既以此为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又为后文叙述她带领百坭村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作了铺垫;②叙写黄文秀牺牲的场景,为全文奠定了悲壮、深情怀念的情感基调;③写黄文秀心系村里灾情而决定冒雨返回并在途中与村支书商讨防洪对策,展现了她作为第一书记的责任感、使命感,使读者对她高尚的精神品质有初步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任务三 明写法,感形象精神1.品读文章主体部分,思考文章采取了哪些描写手法塑造黄文秀怎样的形象特征?2.总结黄文秀的精神品质。清秀的圆脸,个头不高,扎马尾辫,戴一副黑框眼镜。(正面描写)外貌描写。一位小巧玲珑、文文弱弱的女孩子形象跃然纸上。她能担负起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吗?周昌站在心里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侧面描写)黄文秀的文弱与他人的质疑形成对比,侧面烘托黄文秀的内心的坚定。“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人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正面(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这句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恶劣的自然条件及沉重的脱贫任务非但没有吓退黄文秀,反而让她更加坚定,折射出黄文秀对党忠诚、对事业热诚、对群众真诚的青年党员风采。从她留下的日记里,可以读到这样一句话:“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 【正面(语言)描写】语言描写。直接引用主人公日记中的语句,真实再现人物意志坚强、不愿服输的性格特征。这些屯子分散在山坳里,山高路陡,上门一趟十分不易。(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突出环境之恶劣及扶贫面对的困难之大,侧面烘托黄文秀的勇敢坚强。人家去田里干活儿,她就去帮忙;哪位老人行动不便,她卷起袖子就帮着打扫院子。她还学会了桂柳话,走到哪里都和村民们熟络地打招呼。(正面描写)动作描写。通过列举在驻村入户开展的一系列帮扶工作,突出黄文秀的热心真诚,勤劳能干。2018年白坭村砂糖橘大丰收,产量高达90万斤……仅电商服务站就售出了2万多斤,带动每户增收2500元……这一年,班统茂和他带动的四户果农户均收入10多万元,全村村民收入达200多万元。(侧面描写)通过列举大量真实的数字,简洁、明了的突出了百坭村脱贫攻坚取得的重大成果,肯定了黄文秀在脱贫攻坚战斗中的巨大贡献。班氏会呆呆的站着,五雷轰顶一样…………白坭村最南端者乐屯的韦乃情伤心地哭了。班统茂泪如泉涌……孩子们蹲在文秀宿舍门口,抱着膝盖,久久不肯离去……(侧面描写)通过铺叙黄文秀去世后村民们回忆她的点点滴滴音容笑貌突出她的贡献之大,影响之深远。从侧面说明黄文秀在百坭村工作期间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及务实为民的真挚情怀。总结黄文秀的精神品质: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小巧玲珑 文文弱弱)语言描写(不服输 意志坚强)动作描写(热心真诚 勤劳能干)总结黄文秀的精神品质:侧面描写面对白坭村的恶劣环境(勇敢坚强)面对他人质疑(信念坚定)脱贫攻坚成果巨大(甘于奉献)去世后村民的反映(务实为民)任务四 传青年担当,书青春责任斯人已逝,长歌未央。当山洪吞噬了30岁的生命,却让“文秀精神”如春种破土。接过她未写完的驻村日记,我们听见时代的叩问:是选择“精致的利己”,还是奔赴“滚烫的担当”?答案藏在千万个“黄文秀”正挺起的脊梁里。1.“路灯的光洞穿了山村暗夜,正如黄文秀的青春之光点燃了这片土地上的希望。”这一抹“青春之光”在百坭村的大地上燃烧着,支撑她奋勇前进的力量有哪些?提示:尝试从党组织的教育、家教家风的影响以及个人理想追求等角度思考她精神品质的来源,体会其时代意义。1.“路灯的光洞穿了山村暗夜,正如黄文秀的青春之光点燃了这片土地上的希望。”这一抹“青春之光”在百坭村的大地上燃烧着,支撑她奋勇前进的力量有哪些?“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靠党组织的力量。在她的带动下,百坭村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建起了百坭村新时代讲习所。村干部坐班值班常态化,也都学会了用电脑,积极帮助村民扩大种植规模、办理新农合新农保……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越来越强,村民的心气干劲也越来越高。①来源于党组织的教育。党的教育培养、理论学习,让她积极响应党"脱贫攻坚"的号召,为了光荣的使命甘于奉献、奋不顾身。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文秀是靠各方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的,她的家,毛坯屋、水泥地,“沙发”是废旧轮胎和木板搭成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这位不管多难都坚定支持女儿读书、教育女儿要感恩的老人,哽咽着谢绝了慰问金:“家里的困难,我们自己克服……这些钱拿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吧。”②来源于家教家风的影响。虽然家境贫寒,但是黄文秀的父亲坚定支持女儿读书,教育女儿要有感恩的心,支持女儿的选择,女儿牺牲后谢绝了慰问金,希望帮助更多困难的人。“走出去之后,肯定有一部分人要回来的,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③来源于她回馈家乡、报效祖国的理想追求。她家境贫寒,父母身体也不好,却自立自强,立志到外地接受更优质的教育,并心系家乡,学成归来助力脱贫。具有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2.标题“青春之光”中的“光”有什么具体内涵?请结合结尾段,谈谈你的理解。“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国有300多万名干部奔赴农村和山区,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1800多人牺牲在一线。和黄文秀一样,他们把自己火热的心、赤诚的爱,交付给了自己驻守的土地。和黄文秀一样,他们在最穷苦的地方坚守初心,扎根奋斗,用青春的热血点亮了万家灯火,让这点点火光连接成了新时代光的海洋。”(1)黄文秀个人的精神之光(2)广大脱贫干部群体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3.以黄文秀为榜样,作为青少年,如何让青春绽放最绚烂的光芒?请畅所欲言,谈谈你的感悟。同学1:扎根乡土,以行动诠释责任。“黄文秀姐姐放弃城市优渥生活回乡扶贫,让我明白青春的选择不应只追求个人安逸。她走遍百坭村195户贫困户,用脚步丈量责任,这种扎根泥土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真正的青春价值在于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需求。黄文秀曾说“我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这让我决定未来报考农业专业,用知识反哺家乡的生态农业发展。同学2:直面困难,以坚韧突破困境行动:成立校园“青年挑战社”,组织同学模拟扶贫项目策划,解决校园周边社区实际问题。看法:“黄文秀初到百坭村时,村民不信任她,甚至闭门不见。但她没有退缩,反而帮村民干农活、学方言,最终赢得信任。这教会我:困难是成长的阶梯,而非绊脚石。”感悟:黄文秀在日记中写道“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算什么”,这种信念让我在学业压力中学会坚持。最近我们团队成功为社区设计垃圾分类方案,正是受她“遇阻修路”精神的启发。同学3:创新实践,以智慧赋能公益行动:开发“助农小程序”,帮助山区农户线上销售特产,组织同学参与农产品包装设计。看法:“黄文秀不仅埋头苦干,还引入电商和技术员,让百坭村的砂糖橘销量翻倍。她的智慧告诉我:新时代青年需要将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结合。”感悟:科技能为公益插上翅膀。我们团队已帮助3个村庄搭建网店,就像黄文秀用“标准化果园”提升产业价值一样,用数字技术缩小城乡差距,让青春创意落地生花。教师赠言:播放《少年中国说》朗诵片段,强调“青春是时代的火炬”。【概括主题】文章从5年前黄文秀遭遇暴雨山洪的牺牲现场追忆,回顾了黄文秀到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将百坭村变成脱贫攻坚的热土,让家家户户都有了致富产业的奋斗历程。写出了她把个人“小我”融入祖国“大我”,努力追求“无我”,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的品质,赞美了她勇于牺牲、成就大我的精神。【板书设计】【课后写作】语言运用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特点《青春之光》一文中,作者选取典型的事件,表现了黄文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请你也试着选取一个或多个典型事件写一个片段,表现某个人物的精神品质或形象特点。写作策略①围绕所要表现的人物的精神品质或形象特点来选取事件。②所选事件应典型、真实且新颖。③注意剪裁和组织方式,尤其是多个事件,要安排好详略,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材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