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2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视频导入
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特点?重要性?内容?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特点:
重要性:
内容:
做法(怎么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重要性、内容以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B.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
①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②用它来滋养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
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发现问题
笔记区
怎样理解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50-53,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1.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的内涵。
生活观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艺
传统节日
传统美食
传统建筑
传统服饰
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思想
传统技艺
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什么?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建了文化长廊,展示了以下名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生活观察
这些名句蕴含着怎样的思想理念?在今天的社会还有这些思想理念吗?这说明了什么?
②这些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也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要学会在实践中学习。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有什么重要性?(作用)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③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也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之一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海绵城市
美丽乡村
绿色能源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的我们又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之二
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毛泽东 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 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以上材料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
实事求是、下基层、到群众中去、采风-----
"革故鼎新"源于《周易》
的《革卦》与《鼎卦》。
【解释】
革:改变,革除;
故:旧的;
鼎:树立。
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
指出与时俱进"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传统农耕工具
传统农耕方式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革故鼎新”源于《周易》的《革卦》与《鼎卦》。【解释】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针对清朝末年中国思想文化界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局面,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发现问题
笔记区
更新学习方法:摒弃死记硬背,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新方法。如学习数学多做思维训练、总结题型;英语多听英语广播等,培养语感。
主动获取新知识:除课本知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拓展。关注时事科学新闻,了解前沿科技,订阅科普杂志,参加科普讲座。
勇于质疑和创新:对知识不盲目接受,敢于提问。如对解题方法思考有无更简便的,对课文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与老师同学探讨。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学习中应如何践行这一思想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之四
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
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庶”,既要有足够的劳动力;
“富”即发展生产,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
“教”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
“庶、富、教”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
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党和政府积极践行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措施
1、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2、住房: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
3、养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4、就业:加大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鼓励企业扩岗。
5、消费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延续购置税减免政策……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得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
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③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④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理念
核心思想理念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理念有哪些?
连一连: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 民有所求、政有所为。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课堂小结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重要性
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内容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6.1
1. 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了丰富的经典文化财富,许多思想理念植根人心。下列名句与其体现的思想理念搭配正确的是( )
A.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3
课堂练习
D
3
2. 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体现了下列哪一思想理念( )
A.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B.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C.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D.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A
3
3. 我们应告诉下面漫画中的守株待兔者,他应该( )
①追求独特,标新立异
②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③尊重自然,顺应规律
④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3
4.“铁人”王进喜善于研究使用钻头,被工人称为“钻机医生” “革新老手”。王进喜提出小钻头大钻具“填满式”钻井法,经过多次改进和实验,成功研制出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具结构”,提高了钻井质量。这说明王进喜具有( )
A.实事求是的探究意识
B.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C.严细成风的做事态度
D.修旧利废的节约意识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