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统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检测卷02【八下历史阶段性测试卷(中考新考法)】(原卷版+答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春统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检测卷02【八下历史阶段性测试卷(中考新考法)】(原卷版+答案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春统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检测卷(新考向)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图为1978年《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据此可知,该文章的发表(  )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A. 推动了思想的大解放 B. 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加快了拨乱反正步伐 D. 明确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1. A 【解析】考查点: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题思路:根据报刊信息“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前,“两个凡是”方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引起普遍不满。为破除“两个凡是”的束缚,解放人们的思想,《光明日报》发表了这篇文章,阐释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从而推动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A项符合题意。
2.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等标语大量出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以贫穷为耻,努力脱贫”等标语流行于世。这一变化是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C. 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
2. B 【解析】考查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题思路:
史实变化类解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B项符合题意。
3. 1987年5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讲道:“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还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 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D 
4. 下图是小微同学以“拨乱反正”为主题设计的手抄报,下面可以纳入手抄报的是(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 恢复高考制度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C 
5. (跨美术·绘画解读)课堂上老师展示如下油画,并让同学们对画作展现的史实进行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978年11月24日·小岗》
A. 小乐:农民决定分田包干到户
B. 小万:农民踊跃加入人民公社
C. 小笛: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 小唯:农民积极走集体化道路
5. A
6. 电影《十八个手印》艺术地再现了40多年前小岗村的故事。拉讨饭花鼓的出场是悲剧,电影尾声,人们庆丰收庆改革的花鼓,又变成了喜剧。这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
6. B 【解析】考查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40多年前小岗村的故事”“出场是悲剧,电影尾声……又变成了喜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B项符合题意。
7. 1985年首钢获得中央批准,开始实行工资总额与实现利润挂钩浮动的办法,承包制与工资和效益挂钩,使企业具备了推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强大动力机制,实现了国家、企业、个人利益的统一。这一做法(  )
A. 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B. 使员工收入分配平均化
C. 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D. 改变了企业所有制结构
7. C 
8. 下面是同学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整理的“1981—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五年平均增长率数据表”。表中“1991—1995年”平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
阶段 1981—1985年 1986—1990年 1991—1995年 1996—2000年
平均增长率 10.72% 8% 12.32% 8.58%
A.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到政府手中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
8. D
9.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先行一步”指的是(  )
A. 引入市场机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推行国企改革 D. 加入世贸组织
9. B 【解析】考查点:经济特区。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1979年7月”“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先行一步”指的是设立经济特区,B项符合题意。
10. 下面是同学参与课后活动时制作的汇报卡,这可用于研究(  )
◇图片资料 开发前的深圳蛇口老街(1979年5月23日摄) 如今,高楼林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
◇数据统计 深圳特区经济统计表 时间1979年2019年GDP1.96 亿元26 927.09 亿元人均 GDP606元203 489元
A. 农村体制改革的偶然性 B. 对外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C. 优先发展工业的必然性 D. 抗美援朝出兵的必要性
10. B
11. 观察下列地图可知,该图(  )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A. 展示了我国对外开放全部历程
B. 反映了由内地向沿海的渐进性
C. 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泛性
D. 展示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11. C 【解析】考查点:对外开放。解题思路:观察地图信息可知,我国对外开放区域涉及整个沿海地区,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等,这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具有广泛性的特征,C项符合题意。
12. (中考新考法·补全论点)同学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如下评价,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
论点 评价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均在三分之一左右;2009年以来,中国吸收了最不发达国家五分之一的出口。
……   加入世贸组织近2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0倍,人均GDP增加5倍多,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A. 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B. 改变了美欧主导规则的局面
C. 刺激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D.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12. D 【解析】考查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题思路:根据表格信息“加入世贸组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0倍……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民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D项符合题意。
13.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该中心任务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八大 B. 中共二十大
C. 中共十九大 D. 中共十四大
13. B
14.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样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顺利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材料意在强调,实现中国梦(  )
A. 必须调动人民积极性 B.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C. 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D.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来实现
14. B 【解析】考查点:中国梦宏伟蓝图。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人民主体地位”“人民首创精神”“充分相信群众……问计于民”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B项符合题意。
15. 小茹同学搜集了如下两则信息,由此可知新时代下(  )
2013年至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以上,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自2017年起,中间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年均增长8%……10年间,我国外贸不断实现新突破,2022年进出口总值超42万亿元。
A. 我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B. 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斐然
C. 党和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D.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5. B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共30分)
1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变革中接续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2 小岗村村民在包干到户的契约上按下手印
材料二 1987年同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有相当的增长,而它所占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仍占绝对优势;集体经济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全国个体工商业等从业人员由15万人增加到569万人。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1、图2呈现的两场改革所具有的共同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状况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16. (1)共同点:都符合农民的利益要求,得到农民的拥护;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分)
(2)变化:全民所有制企业所占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一定发展。(2分)原因:我国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所有制结构,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
(3)认识:顺应潮流的社会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社会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言之有理即可,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阅读下表。
①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 1954年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 1965年 我国石油实现完全自给
④ 1978年 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
⑤ 1978年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⑥ 1992年 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今天,我们要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仍然要坚持这三个方面。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摘编自柳建辉《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分)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体现“实事求是”的是     ;体现“群众路线”的是     ;体现“独立自主”的是         。(填写编号即可,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请任选其中一个“活的灵魂”予以阐释。(6分。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7. (1)标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1分)实事求是:⑤⑥(1分)群众路线:②④(1分)独立自主:①③。(1分)
(2)【示例1】观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分)
阐释:1978年,为冲破“两个凡是”方针对人民思想的束缚,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了人们重新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看待问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启;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本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内容,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阶段。
  综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5分)
【示例2】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不断为人民谋幸福。(1分)
阐释:195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能够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与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综上,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发展。(5分)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即可得6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18. 主题情境思想理论学习活动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开展思想理论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2分)
【理著作·探寻“中国化”渊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封面 体现的时代风潮:新民主主义革命下的斗争。 基本思想:①             。 深远影响:为后来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十大关系》封面 体现的时代风潮:②             。 基本思想: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深远影响: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1)为认识毛泽东思想,兴趣小组整理毛泽东的著作并设计了如上知识卡片,请你完善卡片内容。并据此,概括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3分)
【学思想·坚定理论自信】
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时间坐标轴:
(2)根据坐标轴提供的信息,任写一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为上面坐标轴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并归纳这一历史进程所呈现的时代特征。(2分)
【释报告·谱写时代华章】
  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
——摘自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考新考法·小短文写作)根据上述报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5分。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晰,史论结合,体现历史特征)
18. (1)卡片内容:①工农武装割据;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分)时代价值: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分)
(2)【示例】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1分)意义: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1分)
(3)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1分)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引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1分)
(4)【示例】题目:与时俱进,助力复兴(1分)
正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随后的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多个伟大成就。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不断结合、与时俱进,极大助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4分)
评分标准: 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史事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5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春统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检测卷(新考向)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下图为1978年《光明日报》上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据此可知,该文章的发表(  )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A. 推动了思想的大解放 B. 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 加快了拨乱反正步伐 D. 明确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2. “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等标语大量出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以贫穷为耻,努力脱贫”等标语流行于世。这一变化是由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 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 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C. 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D.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
2. B 【解析】考查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题思路:
史实变化类解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B项符合题意。
3. 1987年5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讲道:“中国真正活跃起来,真正集中力量做人民所希望做的事情,还是在一九七八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表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A. 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D 
4. 下图是小微同学以“拨乱反正”为主题设计的手抄报,下面可以纳入手抄报的是(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C. 恢复高考制度
D.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 C 
5. (跨美术·绘画解读)课堂上老师展示如下油画,并让同学们对画作展现的史实进行解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978年11月24日·小岗》
A. 小乐:农民决定分田包干到户
B. 小万:农民踊跃加入人民公社
C. 小笛: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D. 小唯:农民积极走集体化道路
5. A
6. 电影《十八个手印》艺术地再现了40多年前小岗村的故事。拉讨饭花鼓的出场是悲剧,电影尾声,人们庆丰收庆改革的花鼓,又变成了喜剧。这表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D. 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权
7. 1985年首钢获得中央批准,开始实行工资总额与实现利润挂钩浮动的办法,承包制与工资和效益挂钩,使企业具备了推动经济效益增长的强大动力机制,实现了国家、企业、个人利益的统一。这一做法(  )
A. 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B. 使员工收入分配平均化
C. 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 D. 改变了企业所有制结构
7. C 
8. 下面是同学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5)》整理的“1981—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五年平均增长率数据表”。表中“1991—1995年”平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  )
阶段 1981—1985年 1986—1990年 1991—1995年 1996—2000年
平均增长率 10.72% 8% 12.32% 8.58%
A.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到政府手中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
8. D
9.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先行一步”指的是(  )
A. 引入市场机制 B. 设立经济特区
C. 推行国企改革 D. 加入世贸组织
10. 下面是同学参与课后活动时制作的汇报卡,这可用于研究(  )
◇图片资料 开发前的深圳蛇口老街(1979年5月23日摄) 如今,高楼林立的深圳蛇口工业区
◇数据统计 深圳特区经济统计表 时间1979年2019年GDP1.96 亿元26 927.09 亿元人均 GDP606元203 489元
A. 农村体制改革的偶然性 B. 对外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C. 优先发展工业的必然性 D. 抗美援朝出兵的必要性
11. 观察下列地图可知,该图(  )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A. 展示了我国对外开放全部历程
B. 反映了由内地向沿海的渐进性
C. 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泛性
D. 展示了改革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12. (中考新考法·补全论点)同学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如下评价,据此补全省略号处的论点(  )
论点 评价
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均在三分之一左右;2009年以来,中国吸收了最不发达国家五分之一的出口。
……   加入世贸组织近2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0倍,人均GDP增加5倍多,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一跃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A. 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B. 改变了美欧主导规则的局面
C. 刺激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 D.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13.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该中心任务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八大 B. 中共二十大
C. 中共十九大 D. 中共十四大
14.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样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顺利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材料意在强调,实现中国梦(  )
A. 必须调动人民积极性 B.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C. 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D.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来实现
15. 小茹同学搜集了如下两则信息,由此可知新时代下(  )
2013年至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以上,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经济总量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自2017年起,中间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货物贸易额年均增长8%……10年间,我国外贸不断实现新突破,2022年进出口总值超42万亿元。
A. 我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 B. 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斐然
C. 党和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D.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共30分)
1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探索、变革中接续奋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2 小岗村村民在包干到户的契约上按下手印
材料二 1987年同1978年相比,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产值有相当的增长,而它所占的比重由77.6%下降到59.7%,仍占绝对优势;集体经济由22.4%上升到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则由几乎为零上升到5.6%。全国个体工商业等从业人员由15万人增加到569万人。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1、图2呈现的两场改革所具有的共同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状况发生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16. (1)共同点:都符合农民的利益要求,得到农民的拥护;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分)
(2)变化:全民所有制企业所占比重下降;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一定发展。(2分)原因:我国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改革所有制结构,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分)
(3)认识:顺应潮流的社会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社会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言之有理即可,2分)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阅读下表。
①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 1954年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 1965年 我国石油实现完全自给
④ 1978年 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这种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
⑤ 1978年 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⑥ 1992年 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材料二 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今天,我们要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仍然要坚持这三个方面。我们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觉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摘编自柳建辉《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1)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1分)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体现“实事求是”的是     ;体现“群众路线”的是     ;体现“独立自主”的是         。(填写编号即可,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相关史实,请任选其中一个“活的灵魂”予以阐释。(6分。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7. (1)标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1分)实事求是:⑤⑥(1分)群众路线:②④(1分)独立自主:①③。(1分)
(2)【示例1】观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1分)
阐释:1978年,为冲破“两个凡是”方针对人民思想的束缚,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了人们重新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去看待问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启;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本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等内容,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新阶段。
  综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5分)
【示例2】观点: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不断为人民谋幸福。(1分)
阐释:195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能够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在中央的支持与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综上,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发展。(5分)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即可得6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18. 主题情境思想理论学习活动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责任。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开展思想理论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2分)
【理著作·探寻“中国化”渊源】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封面 体现的时代风潮:新民主主义革命下的斗争。 基本思想:①             。 深远影响:为后来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十大关系》封面 体现的时代风潮:②             。 基本思想: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深远影响: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1)为认识毛泽东思想,兴趣小组整理毛泽东的著作并设计了如上知识卡片,请你完善卡片内容。并据此,概括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3分)
【学思想·坚定理论自信】
兴趣小组制作了如下时间坐标轴:
(2)根据坐标轴提供的信息,任写一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为上面坐标轴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并归纳这一历史进程所呈现的时代特征。(2分)
【释报告·谱写时代华章】
  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
——摘自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考新考法·小短文写作)根据上述报告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5分。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晰,史论结合,体现历史特征)
18. (1)卡片内容:①工农武装割据;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分)时代价值: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分)
(2)【示例】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1分)意义: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1分)
(3)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1分)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引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1分)
(4)【示例】题目:与时俱进,助力复兴(1分)
正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人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随后的实践与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多个伟大成就。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不断结合、与时俱进,极大助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4分)
评分标准: 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史事及其影响建立联系,并紧扣文章主题,进行解释和扩展可得5分,之后按等级逐条赋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