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重庆市潼南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重庆市潼南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重庆市潼南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1.(2024八下·潼南期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因为(  )
A.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B.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C.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很广泛 D.我国保障人民的一切权利
【答案】A
【知识点】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析】【分析】A: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表明我国最大的人权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故A符合题意;
BC: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C不符合题意;
D:我国保障人民的一切合法权利,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wield:A。
【点评】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我国对人民生活的重视和保证,体现了最大的人权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2.(2024八下·潼南期中) 2024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42周年,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就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做出了必要的修改,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材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
②加强合宪性审查是制定修改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宪法只有通过不断修改,才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
【解析】【分析】①④:题干中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就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做出了必要的修改,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故②说法错误;
③:宪法具有稳定性,不能随意修改,故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党与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3.(2024八下·潼南期中)对下图漫画《锁住》寓意理解正确的(  )
①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②国家机关的权力会不断弱化
③滥用职权的行为被彻底杜绝④国家权力必须依宪依法行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解析】【分析】①④表述正确:漫画《锁住》强调坚持用支付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意在告诉我们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国家权力必须依宪依法行使;
②表述错误:监督权力的运行有利于权力更好地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服务,并不会弱化国家机关的权力;
③表述错误:“彻底杜绝”表述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规范权力的运行。注意选项中的绝对化词语,如“一切”、“任何”、“彻底”等,这些词语往往会使选项变得过于绝对化而容易出错。
4.(2024八下·潼南期中) 2023年8月,湖南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易鹏飞因为涉嫌受贿和滥用职权等多项罪名,被相关部门逮捕。说明(  )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④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解析】【分析】①②④.题文中易鹏飞因为涉嫌受贿和滥用职权等多项罪名,被相关部门逮捕,说明了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符合题意;
③.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知识点。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5.(2024八下·潼南期中)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工作人员要遵守法纪、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依法行政,就是要做到依宪执政
②公民可以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
③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④宪法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宪法监督权力行使
【解析】【分析】①:政府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依法行政就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遵纪守法,廉洁修身等,表明公民可以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宪法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监督权力运行。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6.(2024八下·潼南期中)从权利义务角度,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晓华网络聊天时,发现有人散布分裂言行,及时举报
B.罗先生实名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行为
C.小慧的爷爷如今丧失劳动能力,每月获得政府的生活补贴
D.小明依法参与当地人大代表选举活动,行使政治权利
【答案】A
【知识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维护国家利益及表现
【解析】【分析】A:及时举报散步分裂言行,履行了维护了国家利益的义务;
B:实名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行为,行使了监督权;
C: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每月获得政府的生活补贴,是获得物质帮助权;
D:依法参与当地人大代表选举活动,行使了选举区和被选举权。
A为履行义务,BCD为行使权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认识。注意仔细分析设问中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明确题目要求选择什么内容。
7.(2024八下·潼南期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下列公民行使权利的行为不恰当的是(  )
A.小芸的爸爸因工程款被拖欠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小夏向学校提出控制作业量以保证学生睡眠的建议
C.小楠拒绝保安以怀疑偷东西为理由提出的搜身要求
D.小君纠集了几个哥们教训了在朋友圈诽谤他的同学
【答案】D
【知识点】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行使权利有界限
【解析】【分析】A正确, 小芸的爸爸因工程款被拖欠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依法维权的表现;
B正确, 小夏向学校提出控制作业量以保证学生睡眠的建议,这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C正确, 楠拒绝保安以怀疑偷东西为理由提出的搜身要求,这是维护自己人身自由权的表现;
D错误, 小君纠集了几个哥们教训了在朋友圈诽谤他的同学 ,这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没有正确行使权利。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和行使权利有界限的认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2024八下·潼南期中)据新华社2023年4月22日报道:为牟取经济利益,陆某某等人盗割楠木板料出售,导致有2600年树龄的“古楠木王”严重受伤,7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死亡,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例说明(  )
①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担责
②牟取经济利益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伤害树木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④公民应该爱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违反义务需承担责任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陆某某等人为牟取经济利益,盗割楠木板料出售,导致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受伤和死亡,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公民要自觉遵纪守法,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担责,公民应该爱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③说法错误,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触犯刑法才构成犯罪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章守法。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具有强制性特征,我们要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9.(2024八下·潼南期中)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陈晓瑞同学被授予校“三好学生”
②杨达茜参加学校植树节活动
③吴小心打算完成学业后,响应祖国号召,奔赴军营。
④张大胆拨打市长热线“12345”,反映学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监督权;人格尊严权;依法服兵役
【解析】【分析】①:被授予孝“三好学生”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享受了荣誉权,故①符合题意;
②:参加学校植树节活动,属于道德义务,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完成学业,属于教育的权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属于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故③符合题意;
④:拨打市长热线反映学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行使了监督权,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四个选项,抓住关键信息,找到体现权利义务的选项。同时区分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道德义务是自觉自愿履行的,法定义务是法律规定,具有强制性,必须履行。
10.(2024八下·潼南期中)刘某因价格出入,与某商家发生了纠纷,于是拨打119,谎称该商家失火。后刘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七日。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报警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②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了解刑法、犯罪与刑罚;行使权利有界限;履行法定义务
【解析】【分析】①表述错误:诉讼是维权的最后屏障,而不是报警;
②③表述正确:刘某为了维权,谎报险情,是行政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七日,启示我们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与题意无关:材料为涉及犯罪行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超越权利本身的界限,不得滥用权利。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
③维护权利守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④当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法维权。维权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⑤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1.(2024八下·潼南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愈加凸显。很多老旧小区地方小,停车位少,居民经常因为争抢车位发生争执。
车主赵先生经常把自己的车停到了楼前的通道上,严重影响住户出行。住在同楼的居民小李对此十分不满,一天趁夜深人静时,把赵先生的车故意刮花了。
对此,小区居民发表了不同看法。
(1)针对两位居民的看法,从权利义务角度,你对车主和刮车人说点什么。
(2)你建议赵先生和小李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理由是?
【答案】(1)①车主角度: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尽量将车停放在不影响住户出行的地方,车上留电话,方便及时挪车等。②刮车人角度: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宽容友善;维护自己的权利时用合法的方式等。
(2)建议采用和解的方式,因为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知识点】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
【解析】【分析】(1)首先车主的角度。车主随意停车,严重影响住户出行,是没有依法行使权利的表现,损坏了其他住户的合法权利,是错误的,理由从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车主停车不应影响他人出行回答;其次,刮车人的角度;面对停车影响出行问题,要学会依法维权,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尊重等。
(2)解决措施。赵先生和小李都属于当事人,所以建议从和解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维护权利。
12.(2024八下·潼南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说关键在党?
(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请列举我们学过的与之相关的两条宪法的基本原则。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命运所系。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
【解析】【分析】(1)首先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体现了党的重要性;其次,原因从党的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党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
(2)我国宪法原则。结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人民的角度切入,表明我国宪法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回答。
(3)我国宪法、党和人民的关系。结合所学,从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回答。
【点评】(1)本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2)本题考查宪法基本原则。在识记的基础上,围绕人民,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宪法、党和人民的关系。属于教材基础知识,运用学科语言多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13.(2024八下·潼南期中)【法治中国,宪法至上】
2023年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主席台上,3名礼兵迈着正步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入场。习近平主席迈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走到宣誓台,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并郑重宣誓!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认真观看了视频,开展了以下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小组讨论:宪法宣誓词中的“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请你把讨论的要点写下来。
(2)材料: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齐所在的学校打算开展一次宪法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至少两种)?
(3)【提出倡议,践行宪法】
作为中学生“维护宪法权威”责无旁贷,请你完成下面的倡议书。
倡议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①   。 ②   。 ③   。 校团委 2024年4月
【答案】(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活动准则;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⑤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2)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等。
(3)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落实在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
【知识点】宪法构成及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意识
【解析】【分析】(1)结合宪法宣誓词中的“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体现了宪法的地位和效力。所以从宪法是根本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回答。
(2)学校宣传宪法的方式。属于开放性试题,比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
(3)中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做法。结合所学,从学习宪法、认同宪法和践行宪法回答。
【点评】(1)本题考查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本题考查宣传宪法的方式,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要求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学科语言组织答案即可。
1 / 1重庆市潼南区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
1.(2024八下·潼南期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是因为(  )
A.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B.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C.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很广泛 D.我国保障人民的一切权利
2.(2024八下·潼南期中) 2024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实施42周年,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就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做出了必要的修改,有力推动和加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材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
②加强合宪性审查是制定修改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③宪法只有通过不断修改,才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4八下·潼南期中)对下图漫画《锁住》寓意理解正确的(  )
①必须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②国家机关的权力会不断弱化
③滥用职权的行为被彻底杜绝④国家权力必须依宪依法行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八下·潼南期中) 2023年8月,湖南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易鹏飞因为涉嫌受贿和滥用职权等多项罪名,被相关部门逮捕。说明(  )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都应承担刑事责任
④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2024八下·潼南期中) 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府工作人员要遵守法纪、廉洁修身、勤勉尽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依法行政,就是要做到依宪执政
②公民可以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
③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④宪法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24八下·潼南期中)从权利义务角度,找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晓华网络聊天时,发现有人散布分裂言行,及时举报
B.罗先生实名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行为
C.小慧的爷爷如今丧失劳动能力,每月获得政府的生活补贴
D.小明依法参与当地人大代表选举活动,行使政治权利
7.(2024八下·潼南期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应该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下列公民行使权利的行为不恰当的是(  )
A.小芸的爸爸因工程款被拖欠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小夏向学校提出控制作业量以保证学生睡眠的建议
C.小楠拒绝保安以怀疑偷东西为理由提出的搜身要求
D.小君纠集了几个哥们教训了在朋友圈诽谤他的同学
8.(2024八下·潼南期中)据新华社2023年4月22日报道:为牟取经济利益,陆某某等人盗割楠木板料出售,导致有2600年树龄的“古楠木王”严重受伤,7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死亡,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该案例说明(  )
①公民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担责
②牟取经济利益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伤害树木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④公民应该爱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八下·潼南期中)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陈晓瑞同学被授予校“三好学生”
②杨达茜参加学校植树节活动
③吴小心打算完成学业后,响应祖国号召,奔赴军营。
④张大胆拨打市长热线“12345”,反映学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4八下·潼南期中)刘某因价格出入,与某商家发生了纠纷,于是拨打119,谎称该商家失火。后刘某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七日。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报警是维权的最后屏障
②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③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4八下·潼南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愈加凸显。很多老旧小区地方小,停车位少,居民经常因为争抢车位发生争执。
车主赵先生经常把自己的车停到了楼前的通道上,严重影响住户出行。住在同楼的居民小李对此十分不满,一天趁夜深人静时,把赵先生的车故意刮花了。
对此,小区居民发表了不同看法。
(1)针对两位居民的看法,从权利义务角度,你对车主和刮车人说点什么。
(2)你建议赵先生和小李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理由是?
12.(2024八下·潼南期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根本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什么说关键在党?
(2)“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请列举我们学过的与之相关的两条宪法的基本原则。
(3)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宪法、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三者之间的关系。
13.(2024八下·潼南期中)【法治中国,宪法至上】
2023年3月10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主席台上,3名礼兵迈着正步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入场。习近平主席迈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走到宣誓台,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并郑重宣誓!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认真观看了视频,开展了以下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小组讨论:宪法宣誓词中的“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体现了教材中哪些观点?请你把讨论的要点写下来。
(2)材料:2023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齐所在的学校打算开展一次宪法宣传活动,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学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至少两种)?
(3)【提出倡议,践行宪法】
作为中学生“维护宪法权威”责无旁贷,请你完成下面的倡议书。
倡议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①   。 ②   。 ③   。 校团委 2024年4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尊重和保障人权
【解析】【分析】A: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表明我国最大的人权是人民的幸福生活,故A符合题意;
BC: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C不符合题意;
D:我国保障人民的一切合法权利,故D说法错误;
故答案wield:A。
【点评】本题考查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我国对人民生活的重视和保证,体现了最大的人权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2.【答案】C
【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
【解析】【分析】①④:题干中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先后5次就这部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做出了必要的修改,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故②说法错误;
③:宪法具有稳定性,不能随意修改,故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党与宪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3.【答案】B
【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解析】【分析】①④表述正确:漫画《锁住》强调坚持用支付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意在告诉我们要规范权力的运行,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国家权力必须依宪依法行使;
②表述错误:监督权力的运行有利于权力更好地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服务,并不会弱化国家机关的权力;
③表述错误:“彻底杜绝”表述过于绝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规范权力的运行。注意选项中的绝对化词语,如“一切”、“任何”、“彻底”等,这些词语往往会使选项变得过于绝对化而容易出错。
4.【答案】C
【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解析】【分析】①②④.题文中易鹏飞因为涉嫌受贿和滥用职权等多项罪名,被相关部门逮捕,说明了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符合题意;
③.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构成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知识点。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5.【答案】B
【知识点】宪法监督权力行使
【解析】【分析】①:政府依法行政,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④: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依法行政就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遵纪守法,廉洁修身等,表明公民可以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宪法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故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监督权力运行。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6.【答案】A
【知识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维护国家利益及表现
【解析】【分析】A:及时举报散步分裂言行,履行了维护了国家利益的义务;
B:实名举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行为,行使了监督权;
C:丧失劳动能力人员,每月获得政府的生活补贴,是获得物质帮助权;
D:依法参与当地人大代表选举活动,行使了选举区和被选举权。
A为履行义务,BCD为行使权利。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认识。注意仔细分析设问中的指向性和规定性,明确题目要求选择什么内容。
7.【答案】D
【知识点】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行使权利有界限
【解析】【分析】A正确, 小芸的爸爸因工程款被拖欠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依法维权的表现;
B正确, 小夏向学校提出控制作业量以保证学生睡眠的建议,这有利于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C正确, 楠拒绝保安以怀疑偷东西为理由提出的搜身要求,这是维护自己人身自由权的表现;
D错误, 小君纠集了几个哥们教训了在朋友圈诽谤他的同学 ,这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没有正确行使权利。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和行使权利有界限的认识,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8.【答案】B
【知识点】违反义务需承担责任
【解析】【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陆某某等人为牟取经济利益,盗割楠木板料出售,导致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受伤和死亡,最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说明公民要自觉遵纪守法,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担责,公民应该爱护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①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②③说法错误,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触犯刑法才构成犯罪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遵章守法。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具有强制性特征,我们要忠实履行公民义务。
9.【答案】A
【知识点】监督权;人格尊严权;依法服兵役
【解析】【分析】①:被授予孝“三好学生”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享受了荣誉权,故①符合题意;
②:参加学校植树节活动,属于道德义务,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完成学业,属于教育的权利,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属于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故③符合题意;
④:拨打市长热线反映学校门口交通拥堵问题,行使了监督权,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四个选项,抓住关键信息,找到体现权利义务的选项。同时区分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道德义务是自觉自愿履行的,法定义务是法律规定,具有强制性,必须履行。
10.【答案】C
【知识点】了解刑法、犯罪与刑罚;行使权利有界限;履行法定义务
【解析】【分析】①表述错误:诉讼是维权的最后屏障,而不是报警;
②③表述正确:刘某为了维权,谎报险情,是行政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七日,启示我们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与题意无关:材料为涉及犯罪行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公民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①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超越权利本身的界限,不得滥用权利。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他人的利益。
③维护权利守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④当权利受到损害时,要依法维权。维权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⑤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11.【答案】(1)①车主角度: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尽量将车停放在不影响住户出行的地方,车上留电话,方便及时挪车等。②刮车人角度: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宽容友善;维护自己的权利时用合法的方式等。
(2)建议采用和解的方式,因为和解是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知识点】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
【解析】【分析】(1)首先车主的角度。车主随意停车,严重影响住户出行,是没有依法行使权利的表现,损坏了其他住户的合法权利,是错误的,理由从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车主停车不应影响他人出行回答;其次,刮车人的角度;面对停车影响出行问题,要学会依法维权,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尊重等。
(2)解决措施。赵先生和小李都属于当事人,所以建议从和解的角度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依法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的方式维护权利。
12.【答案】(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命运所系。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
【解析】【分析】(1)首先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体现了党的重要性;其次,原因从党的先进性、党的根本宗旨、最高理想、党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回答即可。
(2)我国宪法原则。结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人民的角度切入,表明我国宪法原则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回答。
(3)我国宪法、党和人民的关系。结合所学,从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回答。
【点评】(1)本题考查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2)本题考查宪法基本原则。在识记的基础上,围绕人民,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3)本题考查宪法、党和人民的关系。属于教材基础知识,运用学科语言多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13.【答案】(1)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活动准则;③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⑤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2)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大赛等。
(3)①学习宪法,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②认同宪法,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落实在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
【知识点】宪法构成及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意识
【解析】【分析】(1)结合宪法宣誓词中的“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体现了宪法的地位和效力。所以从宪法是根本法,是治国安邦总章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回答。
(2)学校宣传宪法的方式。属于开放性试题,比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
(3)中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做法。结合所学,从学习宪法、认同宪法和践行宪法回答。
【点评】(1)本题考查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2)本题考查宣传宪法的方式,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3)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要求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学科语言组织答案即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