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英语冠词考点全面梳理与深度剖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中考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英语冠词考点全面梳理与深度剖析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中考复习

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英语冠词考点全面梳理与深度剖析
考点一 不定冠词a/an的用法
(一). 不定冠词a/an的基本用法
1.在叙述时用于第一次提到的人或物前:当我们讲述一个新的故事、事件或描述一个场景时,首次引入的人或物通常用不定冠词“a/an”。
比如:“Last week, I met a strange man on the street.(上周,我在街上遇到一个奇怪的人。)”这里“a strange man”是在这个叙述中第一次出现,用“a”来表示“一个”,让读者或听者对这个新出现的人物有初步的认知。
又如:“I saw an interesting bird in the tree this morning.(今天早上我在树上看到一只有趣的鸟。)”同样,“an interesting bird”首次出现在描述中,“an”用于以元音音素开头的“interesting”前。
2.指人或事物的某一类别,以区别于其他种类:不定冠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指出某个事物所属的类别。
比如:“A plane is a machine that can fly.(飞机是一种能够飞行的机器。)”此句通过“a plane”明确了飞机这一类别,将其与其他不能飞行的机器区分开来。
又如:“An apple is a kind of fruit.(苹果是一种水果。)”这里“an apple”强调了苹果所属的水果类别,与其他非水果类的事物区分开,让我们对事物的分类有清晰的界定。
3.泛指某人或某物:不定冠词用于泛指某个人或某个事物,不具体指出是哪一个。
比如:“A young man is waiting for you.(有个年轻人在等你。)”我们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具体是谁,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存在,“a young man”起到了泛指的作用。
又如,“I need a pen to write.(我需要一支笔来写字。)”这里“a pen”并不特指某一支特定的笔,只要是能用来写字的笔就行,体现了泛指的概念。
4.用在某些物质名词或抽象名词前,表示“一阵、一份、一类、一场”等:对于一些原本不可数的物质名词或抽象名词,加上不定冠词后,就可以赋予其特定的数量或类别含义。
比如:“There’ll be a strong wind in South China.(中国南方将会有一阵大风。)”“a strong wind”表示“一阵大风”,将不可数的“wind”量化为具体的一次风的现象。
又如:“Let's have a drink.(我们喝点东西吧。)”这里“a drink”表示“一份饮料”,把抽象的“喝的行为”具体化到一份饮品上。
再如:“It was a great joy to see her again.(再次见到她是一种巨大的喜悦。)”“a great joy”表示“一种巨大的喜悦”,将抽象的“joy”(喜悦)归类为某一种特定的情感体验。
5.用于可视为一个整体的两个名词前:当两个名词紧密相连,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概念时,我们使用不定冠词“a”。
比如:“a knife and fork(一副刀叉)”在西方用餐文化中,刀和叉通常是配套使用的,视为一个整体,所以用“a”。
类似的还有“a cup and saucer(一套杯碟)”,杯子和碟子是配套的,用“a”来表示这一整体。
6.“a + 序数词”表示“又一,再一”:这种结构用于在原有数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
比如:“The cake is delicious and I would like a second one.(这个蛋糕很好吃,我想再要一个。)”这里“a second one”不是指第二个,而是在已经吃过一个蛋糕的基础上,再要一个,强调额外增加的一个。
又如,“I have already tried twice, but I want a third try.(我已经试了两次了,但我想再试一次。)”“a third try”表示在两次尝试之后的又一次尝试。
7.用于表示时间、速度、价格等意义的名词之前,有“每一”的意思,相当于every:在描述频率、速率或单价等情况时,不定冠词有“每一”的含义。
比如:“five lessons a week(一周五节课)”意思就是每周有五节课,相当于“five lessons every week”。
同样,“The car runs at a speed of 80 kilometers an hour.(这辆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行驶。)”“an hour”表示每一小时。
还有,“These apples are sold at 5 yuan a kilo.(这些苹果每公斤卖5元。)”“a kilo”表示每公斤。
(二). 不定冠词a,an的区别
1.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判断一个单词前用“a”还是“an”,关键看单词的读音,而不是拼写。
以“teacher”为例,它的发音是[ ti t (r)],开头音素是[t],为辅音音素,所以前面用“a”,即“a teacher(一位老师)”。
再如“good”,发音为[ɡ d],开头音素是[ɡ],也是辅音音素,“a good student(一个好学生)”。
还有“university”,虽然它以元音字母“u”开头,但它的发音是[ ju n v s ti],开头音素是[j],为辅音音素,所以要说“a university(一所大学)”。
2.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单词前:像“apple tree”,“apple”发音为[ pl],开头音素是[ ],为元音音素,因此是“an apple tree(一棵苹果树)”。“interesting story”中,“interesting”发音为[ ntr st ],开头音素是[ ],属于元音音素,所以是“an interesting story(一个有趣的故事)”。在26个字母中,前面用“an”的字母有:a[ ],e[i ],f[ef],h[e t ],i[a ],l[el],m[em],n[en],o[ ],r[ɑ (r)],s[es],x[eks] ,因为这些字母发音的开头音素都是元音。比如:“There is an 'a' in the word 'apple'.(在单词‘apple’中有一个字母‘a’。)”“He has an 'h' in his name.(他的名字里有一个字母‘h’)”。
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判断依据是读音而非字母。对于以“u”开头的单词,当“u”发[ ]音时前用“an”,比如“umbrella”发音为[ m brel ] ,所以是“an umbrella(一把雨伞)”;“unusual story”中,“unusual”发音为[ n ju u l],开头音素是[ ],用“an”,即“an unusual story(一个不寻常的故事)”;“unhappy boy”中,“unhappy”发音为[ n h pi],也是以[ ]开头,“an unhappy boy(一个不开心的男孩)”。当“u”发[ju ]音时前用“a”,如“useful book”,“useful”发音为[ ju sfl],开头音素是[j],所以是“a useful book(一本有用的书)” 。
(三)含有a的常见固定词组
1.a few/little/bit一点儿:“a few”用于修饰可数名词复数,表示“有一些”。
比如:“There are a few apples in the basket.(篮子里有几个苹果。)”强调虽然数量不多,但还是有一些。“a little”用于修饰不可数名词,意思也是“一点儿”。
又如:“I have a little water left.(我还剩下一点儿水。)”而“a bit”通常修饰形容词或副词,也可以与“of”搭配修饰名词,“It's a bit cold today.(今天有点冷。)”“a bit of water(一点儿水)”。
2.have a swim/walk/talk/look/dance/drink/rest游泳/散步/谈话/看一看/跳舞/喝点东西/休息:在这些表达中,“a”起到了使动词短语名词化的作用。
“Let's have a swim.(我们去游泳吧。)”这里“have a swim”就等同于“swim”,但“have a swim”更具口语化和表达动作进行的意味。“I want to have a talk with you.(我想和你谈一谈。)”“have a talk”强调进行一次谈话的行为。
have a cold感冒:这是一个固定表达,“have a cold”不能随意更改冠词或去掉冠词。“I have a cold, so I don't feel well.(我感冒了,所以感觉不舒服。)”
have a good time玩得高兴:用于描述某人在某个活动或场合中玩得很愉快。“We had a good time at the party last night.(我们昨晚在派对上玩得很开心。)”类似的还有“have a great time”“have a wonderful time”等。
in a hurry匆忙:“He left in a hurry without saying goodbye.(他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没有说再见。)”强调动作的匆忙状态,“in a hurry”是固定搭配,不能将“a”换成其他词。
for a while一会儿:表示时间的短暂持续。“Please wait for a while. I'll be back soon.(请等一会儿。我很快就回来。)”
keep a diary写日记:“She has been keeping a diary since she was a child.(她从小就一直写日记。)”这里“keep a diary”是固定用法,表示写日记这个日常行为。
do sb. a favor帮助某人:“Could you do me a favor and pass the book (你能帮我个忙把书递给我吗?)”这是请求别人帮忙的常用表达,“a favor”表示一次帮助。
考点二 定冠词the的用法
(一)定冠词the的基本用法
1.表示双方都知道的人或事物:在特定的语境中,当双方都清楚所指的人或事物时,用定冠词“the”。
比如在教室里,老师对学生说,“Give me the book, please.(请把那本书给我。)”这里的“the book”双方都知道是指哪一本书,可能是老师刚刚提到的或者就在附近显眼位置的那本书。
又如,两个人在讨论一场电影,其中一个说,“Do you remember the girl in red in the movie (你记得电影里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吗?)”因为是在讨论同一部电影,所以双方都明白“the girl in red”指的是谁。
2.特指的或上文已提到过的人或事物:“Do you know the girl in red (你认识那个穿红衣服的女孩吗?)”这里“the girl in red”是特指穿红衣服的这个特定的女孩,而不是其他女孩。
如果前文提到,“I saw a girl in the park. The girl was wearing a red dress.(我在公园看到一个女孩。那个女孩穿着一条红裙子。)”这里第二次提到“the girl”,就是指上文已经提到过的那个女孩,通过“the”来明确指代,避免重复描述。
3.表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如天体、自然界特定现象等,要用定冠词“the”。
“The moon moves around the earth.(月亮绕着地球转。)”“the moon”和“the earth”分别特指我们生活中唯一的月亮和地球。
还有“the sun(太阳)”“the sky(天空)”“the universe(宇宙)”等,这些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前面必须用“the”。
4.用在序数词、形容词最高级前面以及对两个人或事物进行比较时的比较级前:在描述顺序时,用“the + 序数词”。
“The first lesson is very easy.(第一课非常简单。)”这里“the first”明确了是顺序中的第一。
在表示最高级概念时,“He is the tallest student in our class.(他是我们班最高的学生。)”“the tallest”体现了在班级这个范围内他的身高处于最高程度。
当对两个人或事物进行比较,且强调特定的比较对象时,比较级前用“the”。“He is the younger of the two boys.(他是这两个男孩中年龄较小的那个。)”这里“the younger”特指在这两个男孩中更年轻的那一个。
5.用在姓氏复数前表示一家人或夫妻俩:姓氏复数前加“the”可以表示这一家人或夫妻二人。
“The Greens are watching TV now.(格林一家正在看电视。)”这里“The Greens”指的是格林先生、格林太太以及他们的家人。
同样,“The Smiths went on a trip last week.(史密斯夫妇上周去旅行了。)”“The Smiths”表示史密斯夫妻俩。
6.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表一类人或事物:“The orange is orange.(橙子是橙色的。)”这里“the orange”不是指某一个橙子,而是代表橙子这一类水果。
类似的还有“The dog is a loyal animal.(狗是忠诚的动物。)”“the dog”代表狗这一类动物。“the + 形容词”也可以表示一类人。“We should help the old.(我们应该帮助老人。)”“the old”表示老年人这一类群体,类似的还有“the poor(穷人)”“the rich(富人)”“the disabled(残疾人)”等。
7.用于江河、海洋、山脉、群岛、沙漠等专有名词前,或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之前:像“the Great Wall(长城)”“the Summer Palace(颐和园)”,这些都是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前面要用“the”。还有“the Yangtze River(长江)”“the Pacific Ocean(太平洋)”“the Himalayas(喜马拉雅山脉)”“the British Isles(不列颠群岛)”“the Sahara Desert(撒哈拉沙漠)”等,这些表示特定地理事物的专有名词前都需要加“the”,以明确其唯一性和特定性。
8.用在表示方位或西洋乐器名称的名词之前:在描述方位时,“in the east(在东方)”“on the left(在左边)”等,方位名词前要加“the”。在表示演奏西洋乐器时,“I like playing the piano.(我喜欢弹钢琴。)”乐器名称前要用“the”,但如果是中国传统乐器,一般不加“the”,如“play erhu(拉二胡)”。
口诀助记:“特指双熟悉,上文已提及,世上独无二,序数最高级,普通专有名,习语及乐器。”这个口诀涵盖了定冠词“the”的主要用法,方便同学们记忆。“特指双熟悉”指双方都熟悉的特定事物;“上文已提及”是指上文已经提到过的人或物;“世上独无二”就是像天体、自然界独特现象等独一无二的事物;“序数最高级”对应在序数词和形容词最高级前用“the”;“普通专有名”指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有名词;“习语及乐器”则是说在一些固定习语以及西洋乐器前要用“the”。
(二)定冠词可用于某些固定短语中
in the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在早晨/下午/晚上:这是表示一天中特定时间段的常用表达。“I usually read books in the morning.(我通常在早晨读书。)”“We have a meeting in the afternoon.(我们下午有个会议。)”“They often go for a walk in the evening.(他们经常在晚上散步。)”
in the daytime在白天:与“at night(在晚上)”相对,“in the daytime”强调在白天的时间段内。“The flowers look more beautiful in the daytime.(这些花在白天看起来更漂亮。)”
in the end最后:表示经过一系列过程或等待后最终的结果。“In the end, we found the lost key.(最后,我们找到了丢失的钥匙。)”
all the time一直:用于强调某个动作或状态持续不间断。“He keeps smiling all the time.(他一直保持着微笑。)”
at the same time同时:描述两个或多个动作在同一时刻发生。“They arrived at the same time.(他们同时到达。)”
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用于在谈话中引入一个新的、不太相关的话题。“By the way, do you know where the nearest post office is (顺便问一下,你知道最近的邮局在哪里吗?)”
in the open air在户外:“We had a picnic in the open air last Sunday.(上周日我们在户外野餐。)”强调在露天、户外的环境中进行活动。
at the age of在……岁时:用于描述某人在某个年龄阶段发生的事情。“He started learning English at the age of 5.(他5岁开始学英语。)”
at the beginning of在……开始时:“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mester, we made a study plan.(在学期开始时,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表示某个过程或时间段的起始点。
on the other side of在……的另一边:“There is a shop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在街道的另一边有一家商店。)”用于描述位置关系,明确在某个事物的另一侧。
in the middle of在……中间:“The ball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playground.(球在操场中间。)”表示在某个范围或空间的中心位置。
at the moment现在:相当于“now”,在句子中作时间状语,强调当下的时间点。
比如:“I'm busy at the moment and can't talk to you.(我现在很忙,没法和你说话。)”常用于描述当前正在进行的状态或动作。
(三)定冠词的位置
当定冠词与all, half, both, double等词连用修饰名词时,定冠词放在这些词之后。
all the books:“Look! All the books are here.(瞧!所有的书都在这儿。)”“all”表示“所有的”,修饰复数名词“books”,定冠词“the”置于“all”之后,明确指代特定范围内的所有书籍。在这种结构中,“all the + 名词”强调的是整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包含在内。
比如:在一个班级里说“All the students passed the exam.(所有的学生都通过了考试。)”,突出了班级学生这个整体在考试这件事上的全部通过情况。
both the boys:“Both the boys are from Class 1, Grade 2.(这两个男孩都是二年级一班的。)”“both”表示“两者都”,用于修饰两个特定的人或物,这里修饰“boys”,定冠词“the”跟在其后,表明所提及的是特定的两个男孩。这种表达在明确指出某两个对象具有相同属性或情况时经常使用。
比如,在介绍两个人的籍贯时,“Both the girls are from Shanghai.(这两个女孩都来自上海。)”,清晰地说明了这两个女孩的共同出生地。
half the journey:“They walked half the journey.(他们走了旅程的一半。)”“half”表示“一半”,修饰“journey”,定冠词“the”位于其后,明确是指特定的这次旅程的一半路程。类似的表达还有“half the distance(一半的距离)”“half the price(一半的价格)”等。
比如:在描述购买商品时,“You can buy it at half the original price.(你可以以原价的一半买到它。)”,“half the original price”明确了价格的具体比例和所针对的原价。
(四)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易混点
1.单数名词前加定冠词、不定冠词,复数名词前不加冠词都可以表示“一类”
“A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一匹马是一种有用的动物。)”这里用不定冠词“a”,通过描述“一匹马”来代表马这一类动物,强调马作为一个物种具有“有用”的属性。
“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马是一种有用的动物。)”使用定冠词“the”,“the horse”同样代表马这一整个类别,侧重于将马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描述其特性。
“Horses are useful animals.(马是有用的动物。)”直接用复数名词“horses”,无需加冠词,也能表示马这一类动物,突出马这个群体普遍具有“有用”的特征。在实际运用中,这三种表达方式在语义上相近,但在语境和语感上稍有不同。不定冠词更侧重于个体代表整体的示例感;定冠词强调类别整体的概念性;复数名词则突出群体的普遍性。
例如在科普文章中,“The tiger is an endangered species.(老虎是一种濒危物种。)”用定冠词强调老虎这一物种的整体濒危状况;在举例说明时,“A dog can be a great pet.(一只狗可以成为很棒的宠物。)”用不定冠词以一只狗为例说明狗作为宠物的特点;而在描述常见现象时,“Cats like to sleep.(猫喜欢睡觉。)”用复数名词直接呈现猫这类动物的习性。
2.序数词前用定冠词与不定冠词的区别
“the + 序数词”表示“第几……”,明确具体的顺序。
比如:“He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mpetition.(他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the first”确定了他在比赛排名中的第一位。
又如,“The second chapter of the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这本书的第二章非常有趣。)”“the second”精准指出是书中第二章这个特定顺序的章节。
“a + 序数词(first除外)”表示“又一,再一”。
“Give me a second chance, OK (再给我一次机会,好吗?)”这里“a second chance”并非指第二次机会这个顺序,而是在已有一次机会的基础上,额外再要一次机会。
再如,“I have eaten two apples, and now I want a third one.(我已经吃了两个苹果,现在我还想再吃一个。)”“a third one”是在已经吃了两个苹果后,想要额外增加的一个苹果,并非按顺序的第三个苹果。
a number of, the number of
“a number of”意思是“一些”,相当于“some”或“many”,后接可数名词复数,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A number of students like playing computer games.(一些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a number of students”表示不确定数量的一些学生,强调学生的个体数量较多。
比如:在描述班级活动参与情况时,“A number of students joined the singing club.(一些学生加入了歌唱俱乐部。)”谓语动词“joined”使用复数形式,与“a number of students”的复数概念一致。
“the number of”意思是“……的数目,……的数量”,后接可数名词复数,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 is about 1,500 in our school.(我们学校学生数目大约是1,500。)”“the number of the students”关注的是学生整体数量这个数值,把学生数量当作一个整体概念,所以谓语动词用单数“is”。
再如,“The number of cars in the parking lot has increased.(停车场里汽车的数量增加了。)”“the number of cars”作为主语,谓语动词“has increased”用单数形式,突出数量本身的变化情况。
考点三 零冠词的用法
(一)下列情况用零冠词
1.不可数名词和复数名词表泛指时
对于不可数名词,如“water”,“Animals can’t live without water.(动物离开水无法生存。)”这里“water”是泛指所有的水,没有特定指出是哪一部分水,所以不用冠词。
类似的不可数名词还有“air(空气)”“rice(大米)”“milk(牛奶)”等。在描述这些物质的普遍特性或用途时,通常都用零冠词。
复数名词在泛指某一类事物时也不用冠词。“Horses are helpful animals.(马是有用的动物。)”“horses”代表马这一类动物,并非特指某些马,无需加冠词。比如在讨论动物习性时,“Dogs are loyal to their owners.(狗对主人忠诚。)”“dogs”泛指狗这一类动物,体现了这类动物共有的特征。
2.某些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家名等)、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表示泛指时
人名前一般不用冠词,如“China is a great country.(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China”是专有名词,代表特定的国家,无需加冠词。同样,“Mary lives in New York.(玛丽住在纽约。)”“Mary”是人名,“New York”是地名,都属于专有名词,在这种泛指它们本身所代表的对象时,不用冠词。专有名词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不需要用冠词来限定。
物质名词在表示一般概念时,如“Paper is made from wood.(纸是由木头制成的。)”“paper”是物质名词,这里泛指纸这种物质,不是指某一张特定的纸,所以不用冠词。还有“Steel is very strong.(钢非常坚固。)”“steel”也是如此。
抽象名词表示一般概念时也用零冠词。“Love makes the world go around.(爱让世界转动。)”“love”是抽象名词,在这里表示爱的一般概念,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爱,所以不加冠词。
类似的抽象名词还有“happiness(幸福)”“knowledge(知识)”“friendship(友谊)”等。
3.名词前已有指示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不定代词或名词所有格等修饰时
指示代词如“this”“that”“these”“those”修饰名词时,“Every student likes English in our class.(我们班每个学生都喜欢英语。)”“every”是不定代词,修饰“student”,此时名词前不用冠词。
再如,“This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这本书非常有趣。)”“this”作为指示代词修饰“book”,不需要再加冠词。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像“my”“your”“his”“her”“its”“our”“their”等修饰名词时,“My bag is blue.(我的包是蓝色的。)”“my”已经明确了“bag”的所属关系,无需冠词。
名词所有格,如“Tom's book(汤姆的书)”“the teacher's desk(老师的桌子)”,名词前有所有格修饰时,也不用冠词。因为所有格已经对名词进行了限定,表明了所属关系,不需要冠词再进行其他限定。
4.在称呼语或表示头衔的名词前
在称呼语中,如“Hello, Professor Li.(你好,李教授。)”“Professor Li”是称呼,直接使用,无需加冠词。
类似的称呼还有“Doctor Wang(王医生)”“President Obama(奥巴马总统)”等,这些称呼语本身已经明确指向特定的人,不需要冠词来进一步确定。
5.在三餐、球类运动及学科名词之前
三餐名词前一般不用冠词,“I went to school without breakfast this morning.(我今天早上没吃早饭就去上学了。)”“breakfast”是早餐,这里泛指每天常规的早餐,不用冠词。同样,“We have lunch at school.(我们在学校吃午饭。)”“lunch”“dinner”等三餐名词在这种泛指日常用餐的情况下都用零冠词。
但如果是指特定的某一次三餐,可能会加冠词,比如“A wonderful dinner was served last night.(昨晚有一顿丰盛的晚餐。)”这里强调这一顿特别的晚餐,用了不定冠词“a”。
球类运动名词前不用冠词,“He often plays football after school.(他放学后经常踢足球。)”“football”是球类运动,类似的还有“basketball(篮球)”“volleyball(排球)”“tennis(网球)”等,在描述进行球类运动这个行为时,名词前都不用冠词。
学科名词前一般也不用冠词,“I like math and science.(我喜欢数学和科学。)”“math”“science”“English”“Chinese”等学科名词,在表示学习的学科类别时,不用冠词。
6.由“专有名词 + 普通名词”构成的表示街名、路名、山名等的词前
像“Nanjing Road(南京路)”“Hainan Island(海南岛)”,这类由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构成的特定名称,前面不用冠词。它们是固定的地名,直接用来指代特定的街道、岛屿等,冠词在这里没有必要。类似的还有“Beihai Park(北海公园)”“Mount Tai(泰山)”等,这些名称已经明确了所指对象,不需要冠词来限定。
7.与by连用的交通工具名称前
“by car(乘汽车)”“by train(乘火车)”“by plane(乘飞机)”“by bike(骑自行车)”等,在这种表达乘坐交通工具的方式时,交通工具名称前不用冠词。比如:“I go to work by bus every day.(我每天乘公交车上班。)”这里强调出行的方式是乘坐公交车,“by bus”是固定搭配,不能加冠词。但如果是“take a bus(乘坐一辆公交车)”,“take”是实义动词,此时“bus”前需要不定冠词“a”,因为这里强调的是乘坐一辆具体的公交车这个动作,和“by bus”所表达的方式概念略有不同。
8.在节假日名称前
常见的节假日名称,如“New Year’s Day(元旦)”“Women’s Day(妇女节)”“Children’s Day(儿童节)”“National Day(国庆节)”等,前面都不用冠词。“We celebrate New Year’s Day every year.(我们每年都庆祝元旦。)”这些节假日名称本身已经具有特定的意义和所指,不需要冠词来修饰。
(二)在某些固定词组和习惯用语中用零冠词
day after day一天天地:描述一种日复一日、持续不断的状态或行为。“He worked hard day after day to achieve his goal.(他为了实现目标日复一日地努力工作。)”强调时间上的连续性和重复性。
face to face面对面地:表示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或接触。“They had a talk face to face and solved their problems.(他们面对面交谈,解决了彼此的问题。)”突出交流的直接性和现场感。
side by side肩并肩地:通常用于描述两人或事物并排的位置关系或行动状态。“The two friends walked side by side in the park.(两个朋友在公园里肩并肩地散步。)”体现了两者的紧密相伴和同步性。
hand in hand手拉手:既可以描述实际的手拉手动作,也可用于比喻关系紧密。“The children walked hand in hand to school.(孩子们手拉手去上学。)”在比喻意义上,“Science and technology go hand in hand.(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
from beginning to end自始至终:强调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He listened to the story from beginning to end.(他从头到尾听完了这个故事。)”突出过程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day and night日日夜夜:表示持续不断的时间,不分白天黑夜。“The workers worked day and night to finish the project on time.(工人们日夜工作以按时完成项目。)”强调时间上的不间断性。
sooner or later迟早:表达某件事情在未来某个不确定但必然会到来的时间发生。“Sooner or later, he will realize his mistake.(他迟早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强调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时间的不确定性。
husband and wife夫妻:用于描述夫妻关系,是一种固定表达,不用冠词。“Husband and wife should support each other.(夫妻应该相互支持。)”
at home在家:这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地点的固定词组,“I often stay at home on weekends.(我周末经常待在家里。)”“at home”已经明确表示了所处的地点是家,不需要冠词。
by mistake错误地:表示由于错误、失误而做了某事。“I took his book by mistake.(我错拿了他的书。)”强调行为的错误性并非故意为之。
at first起初:用于描述事情开始时的情况或状态。“At first, I didn't like this job, but later I changed my mind.(起初,我不喜欢这份工作,但后来我改变了想法。)”与后来的情况形成对比,突出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at last最后:表示经过一系列过程或等待后最终的结果,与“in the end”类似,但“at last”更强调期待已久的结果终于出现。“At last, they found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最后,他们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表达一种如释重负或期待达成的情感。
at once立刻:等同于“immediately”,表示马上、毫不拖延地做某事。“Please come here at once.(请立刻到这里来。)”用于紧急要求或强调动作的迅速性。
at noon在中午:“at noon”专门用于指中午12点左右的时间段,“We usually have lunch at noon.(我们通常在中午吃午饭。)”与“in the morning”“in the afternoon”“in the evening”等一样,是固定的时间表达,不用冠词。
at work在工作:描述某人处于工作状态。“He is busy at work now.(他现在工作很忙。)”明确了所处的活动状态是工作,不需要冠词来修饰。
on time准时:强调按照规定或预期的时间做某事。“The train arrived on time.(火车准时到达。)”“on time”体现了对时间准确性的要求和符合程度。
in surprise惊奇地:表示某人处于惊讶的状态,用于描述动作发生时的伴随情绪。“She looked at him in surprise when he told her the news.(当他告诉她这个消息时,她惊讶地看着他。)”突出了惊讶的情绪表现。
at night在晚上:与“in the evening”类似,但“at night”更侧重于夜晚较晚的时段,通常指天黑之后到午夜之前。“We can see many stars at night.(我们在晚上能看到很多星星。)”是固定的时间表达,不用冠词。
on foot步行:表示出行的方式是走路。“I go to school on foot every day.(我每天步行去上学。)”与“by bike”“by car”等表示交通方式的表达类似,“on foot”是固定搭配,不用冠词。
on business因公出差:描述出行的目的是工作相关事务。“He went to Beijing on business last week.(他上周因公出差去了北京。)”明确了出行的原因和性质,不需要冠词来修饰。
on holiday在度假:表示处于度假的状态。“They are on holiday in Hawaii.(他们正在夏威夷度假。)”突出了正在享受假期的状态,不需要冠词来修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