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是利用了铁元素的焰色试验
B.冬季食物保质期较长,与温度降低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有关
C.目前正探索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D.“化干戈为玉帛”中“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2.拉希法制备肼(N2H4)的主要反应为NaClO+2NH3=NaCl+N2H4+H2O。下列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B.NH3的空间填充模型:
C.基态O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D.N2H4的电子式:
3.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11的NaClO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数目为0.001NA
B.标况下,22.4L Cl2发生歧化反应,转移电子数可能等于NA
C.常温下,6.4g铜粉与足量浓硫酸充分混合,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2NA
D.1mol K3[Fe(CN)6]配合物中的σ键数目为24NA
4.劳动创造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对应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利用明矾净水 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
B 邮轮底部定期更换锌片 利用电解原理防止船体腐蚀
C 用FeCl3溶液在铜板上刻出图案 Fe3+具有氧化性
D 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的管道是否泄漏 Cl2能将NH3氧化为N2,同时产生白烟
A.A B.B C.C D.D
5.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通入SO2后的溶液中:Na+、Fe3+、Ca2+、Cl-
B.pH=1的溶液中:K+、NH、Ag(NH3)、NO
C.c(HCO)=0.1mol/L的溶液中:K+、Ca2+、SO、AlO
D.硝酸型酸雨的雨水中:Mg2+、Cu2+、SO、Cl-
6.SO2可以与H2S发生归中反应SO2+2H2S=2H2O+3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键角:H2S>H2O B.因为键能E(O-H)>E(S-H),所以沸点H2O>H2S
C.SO2的空间构型为V形 D.S4、S6、S8形成的晶体均为共价晶体
7.聚碳酸酯(简称PC)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和光学性能,可制作成光学透镜,其合成原理和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与对苯二酚互为同系物 B.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
C.1mol N最多可消耗2mol NaOH D.m=2n-1且X为苯酚
8.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A.图甲中操作①②为过滤,操作③为蒸馏 B.图乙能验证苯环活化了羟基
C.图丙能用于实验室制备乙烯 D.图丁称量NaOH固体
9.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非稀有气体元素,基态X原子核外有4种空间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且与Y、W相邻,R基态原子次外层最高能级上的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R的价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元素位于ds区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W
C.第一电离能:Y>X>Z>W D.化合物WX的熔点一定高于单质X
10.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将红热的木炭加入浓硝酸中,产生红棕色气体,碳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了NO2
B.室温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弱酸HA和弱碱BOH混合,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Kb(BOH)>Ka(HA)
C.常温下,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加少量 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常温下,Ksp(BaCO3)D.向盛有 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前者产生白色沉淀,后者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溶解,说明金属性:Mg>Al
11.稀磁半导体LixZnyAsz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晶体中,每个Li原子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Zn原子共有4个
B.该晶体的密度为
C.b点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D.晶胞x轴方向的投影图为
12.清华大学某团队设计出了一种双极性膜(H2O解离成H+和OH-)电解合成NH3反应器,简化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极a的电势小于电极b的电势
B.通电时双极性膜将水解离为H+和OH-,H+向阴极方向移动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维持电流强度1.93A,电池工作4min,理论上产生约0.02L气体(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法拉利常数F=96500C/mol)
13.室温下,用含少量Mg2+的MnSO4溶液制备MnCO3的过程如图所示。已知Ksp(MgF2)=5.2×10-11,Ka(HF)=6.3×1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0mol/L NaF溶液中c(OH-)的数量级为10-5
B.“除镁”得到的上层清液中:Ksp(MgF2)=c(Mg2+)·c(F-)
C.0.10mol/L NaHCO3溶液中:c(CO)=c(H+)+c(H2CO3)-c(OH-)
D.“沉锰”后的滤液中:c(Na+)+c(H+)=c(OH-)+c(HCO)+2c(CO)
14.工业上常用合成气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下面3个反应:
①CO(g)+2H2(g)CH3OH(g) ΔH1<0
②2CH3OH(g)CH3OCH3(g)+H2O(g) ΔH2<0
③CO(g)+H2O(g)H2(g)+CO2(g) ΔH3<0
CO的转化率、CH3OH和CO2的产率和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1。总压分别为100 kPa、10 kPa时,平衡体系中CO和CH3OC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催化剂活性增大
B.增加压强有利于提高CH3OCH3的产率
C.100 kPa时,CO和CH3OC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N、Y
D.100 kPa下,将3 mol H2、2 mol CO充入T ℃恒容密闭容器中,若只发生反应①和反应②,平衡时,测得n(CH3OH)=0.25 mol、n(H2O)=0.5 mol,则反应①平衡常数Kp=kPa-2(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二、解答题
15.稀土(RE)包括镧、钇等元素,是高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我国特有的稀土矿(含铁、铝等元素)可用离子交换法处理,从中提取稀土的工艺如下:
已知:月桂酸C11H23COOH熔点为44℃;月桂酸和(C11H23COO)3RE均难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稀土离子保持+3价不变;(C11H23COO)2Mg的Ksp=1.8×10-8,Al(OH)3开始溶解时的pH为8.8;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pH见下表。
离子 Mg2+ Fe3+ Al3+ RE3+
开始沉淀时的pH 8.8 1.5 3.6 6.2~7.4
沉淀完全时的pH / 3.2 4.7 /
(1)基态钇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d15s2,钇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氧化调pH”中,可以使用的氧化剂为 ;需调pH的范围为 。
(3)“过滤2”后,滤饼中检测不到Mg元素,滤液2中Mg2+浓度为0.018mol/L。为尽可能多地提取RE3+,可提高月桂酸钠的加入量,但应确保“过滤2”前的溶液中c(C11H23COO-)应低于 mol/L。
(4)“操作X”包括 。
(5)该工艺中,可再生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写化学式)。
(6)稀土元素钇(Y)可用于制备高活性的合金类催化剂Pt3Y,写出用氢气还原YCl3和PtCl4熔融盐制备Pt3Y的化学方程式 。
(7)RECl3溶液经过处理可以得到La2O3和Y2O3的混合物,准确称取该混合物0.5520 g,溶于10.00mL稀盐酸中,加入指示剂,用0.1 mol·L-1 EDTA(Na2H2Y)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RE3++H2Y2-=REY-+2H+),消耗40.00 mL EDTA标准溶液。则产品中n(La2O3)∶n(Y2O3)= 。(La2O3和Y2O3的摩尔质量分别为326g/mol和226g/mol)
16.氧化法制备高锰酸钾的实验步骤如下:
(1)“熔融氧化”操作应在 坩埚中进行(填“瓷”、“氧化铝”或“铁”),将Mn元素氧化为K2Mn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歧化”操作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进行。
①下列气体也可选装置A进行制备的是 (填标号)。
A.MnO2与浓盐酸制Cl2 B.CaO与浓氨水制NH3
C.Zn与稀硫酸制H2 D.Na2SO3与70%硫酸制SO2
②为了提高KMnO4的产率,装置B中的试剂为 。
③锰元素的氧化态-吉布斯自由能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酸性溶液中Mn2+是锰的最稳定态,则在碱性溶液中 (填化学式)是锰的最稳定态。
④当装置C中pH值为11.4时,停止反应。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测定KMnO4粗品纯度:称取mg KMnO4粗品(杂质不与Fe2+发生反应)于烧杯中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配成250mL待测溶液。取25.00mL 0.01mol/L (NH4)2Fe(SO4)2标准溶液于锥形瓶中,再用待测液滴定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时记录数据,重复以上实验三次,平均消耗待测液12.50mL。
①KMnO4粗品的纯度为 %(含m的式子表示)。
②下列情况会导致KMnO4粗品的纯度测量值偏大的是 (填标号)。
A.在烧杯中溶解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B.量取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
C.滴定达到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产生
D.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仰视读数
17.我国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储量巨大,其资源化利用备受关注。甲烷的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
(1)下列措施能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
A.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B.恒温下减小容器体积
C.用Pd膜分离出H2 D.增大n(CH4)/n(CO2)投料比
(2)已知大多数气体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过程是放热的。从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通入CH4和CO2后将体系温度维持400℃ 的原因是 (不考虑催化剂活性变化)。
(3)一定温度下,由稳定单质(其标准摩尔生成焓视为0)生成1mol化合物的焓变称为该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f)。在298K时,下列气体的f()数据为:CO2(-393.5),CO(-110.5),CH4(-78.4),H2(0)。则甲烷重整反应的H= 。
(4)燃煤烟气中可通过反应实现硫的回收。维持p kPa不变,按①1molSO2、2molCO投料,②1molSO2、2molCO和1molHe投料。在密闭容器中,①中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中曲线b所示,则②中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与温度的结果是曲线 (填“a”或“c”),m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 kPa-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Kp)
(5)使用Cu2O-ZnO薄膜电极作阴极,通过电催化法制备甲醇如图。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
②忽略电解液体积变化,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室溶液的c()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诺贝尔化学奖曾授予了研究烯烃复分解反应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作出的卓越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烯烃在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交换碳碳双键两端成分的反应,烯烃复分解反应原理如下:
某研究小组利用烯烃复分解反应合成某香料H的路线如下:
已知:D与G互为同系物,H分子中含有3个六元环。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CH3)2C=CH2 。
(2)B的结构简式为 。
(3)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4)上述流程中生成E和H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5)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共有 种。
①与NaOH溶液反应时,1 mol该物质能与2 mol NaOH反应;
②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不含过氧键。
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5组峰的结构简式为 。
(6)D与G除生成H外,还能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线型高分子,D与G生成线型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为 。
(7)依据以上流程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以丙烯为原料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D C D A B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B D C C
15.(1)第五周期ⅢB族
(2) 双氧水、氧气、氯气等 4.7pH<6.2
(3)1.0×10-3
(4)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MgSO4
(6)15H2+2YCl3+6PtCl42Pt3Y+30HCl
(7)1:1
16.(1) 铁
(2) C 饱和溶液 MnO2 3MnO+ 2CO2 =2MnO + MnO2 ↓+ 2CO
(3) % BC
17.(1)C
(2)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催化剂表面吸附过程是放热,温度过高,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量减少成为主因,也会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3)+250.9
(4) a
(5) 或 不变
18.(1)2-甲基丙烯
(2)
(3)羧基
(4)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5) 15
(6)
(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