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大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三大生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区都有准确的边界 B.生态区是按照自然要素特征划分的
C.生态区都是根据单一指标划分 D.生态区的内部特征绝对一致
2.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是世界高原特有生物的集中分布区,其生物多样性的成因有( )
A.地貌地形复杂多样 B.气候高寒缺氧 C.冰川冻土广布 D.全球气候变暖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战略资源。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导致港城经济联系强度存在较强的动态波动,脱钩系数可以反映港城经济联系强度。脱钩系数过低说明港口经济发展快于城市经济发展,即港口与城市脱钩;系数过高,则城市与港口脱钩。下表为辽宁省主要港口城市2000-2019年脱钩系数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脱钩系数
丹东 大连 营口 锦州
2000~2004 3 3 3 1
2005~2009 5 7 5 3
2010~2014 3 7 5 7
2015~2019 8 1 5 3
3.表中港城经济联系强度最稳定的是( )
A.大连 B.锦州 C.丹东 D.营口
4.未来几年丹东实现港城协同发展,应( )
A.提升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B.加大城市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强化空海中转能力
C.迁移临港产业,全面建设中心渔港冷链物流中转库
D.增加城市用地的规模,积极构建现代信息网络城市
2021年2月8日,南京都市圈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南京都市圈以南京为中心,由南京和与之联系紧密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图示意南京都市圈城市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5.安徽省的滁州、马鞍山、芜湖和宣城四个城市也融入了南京都市圈,主要原因是这四个城市( )
A.经济发达,与南京经济贸易活动频繁 B.与南京地理位置近,有较强的互补性
C.农业发达,为南京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D.靠近长江沿岸,水运便利,利于城市间合作
6.与周边城市相比,南京( )
A.土地和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 B.传统产业生产成本低
C.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优势明显 D.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市、张家口市举办。北京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和1项雪上项目。张家口主要承办6类雪上项目。哈尔滨作为冬季项目开展活跃的城市,早在1996年承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本次却没能入选。下图示意张家口市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北京相比,张家口市承办雪上项目的优势有( )
①纬度较高,气候暖湿
②多低山丘陵,坡度适宜
③雪量较大,雪期较长
④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冬奥会成功举办后,推测张家口最受益的行业是( )
A.建筑业 B.房地产业 C.交通运输业 D.旅游业
9.与张家口相比,哈尔滨没有成为本届冬奥会的举办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较低 B.降雪量较大 C.地形较平坦 D.知名度较低
云南丘北普者黑位于云南东南部,主要由孤峰、湿地、溶洞群等景观构成。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大量污水和垃圾,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有关普者黑湿地生态价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②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维持生物多样性 ④提供各种物质资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为实现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者黑应( )
A.大力发展渔业养殖 B.围湖造田,种植水稻
C.控制好景区承载量 D.将当地农民全部迁出
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扩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区域荒漠化扩展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B.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 C.气候异常 D.太阳辐射强
13.该地区要解决荒漠化问题,应( )
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③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④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往往面临转型模式的“抉择”。复合型模式是延伸模式与更新模式的结合,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常选择的转型发展模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下图为某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测延伸模式与更新模式的共同特点是( )
A.扩大资源开采 B.改变主导产业 C.发展新兴产业 D.延长产业链
15.复合型模式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抵御风险能力更强,主要原因是( )
A.新兴产业竞争力强 B.城市经济实力增强
C.劳动力更丰富廉价 D.产业类型发展多样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柳州是广西有名的工业城市,并素有“桂中商埠”之称。螺蛳粉是柳州的特色小吃,由当地特有的米粉加上配料,用螺蛳肉汤调和而成。近年来柳州以工业化理念发展螺蛳粉这一特色产业。2008年,“螺蛳粉手工制作工艺”民间技艺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首家袋装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诞生。2020年,柳州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高达109.94亿元,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收入超130亿元。下图为柳州市位置图。
(1)分析柳州袋装螺蛳粉畅销海内外的原因。
(2)简述柳州螺蛳粉产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3)说明柳州螺蛳粉产业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一些特色小吃发展的启示。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嘉绒藏人生活在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中,为适应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带发展立体布局的农牧业生产,至今仍保持着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模式。早期果蔬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在半山台地上种植果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成都等地。
材料二:图1示意嘉绒藏人分布,图2示意高山峡谷地带农牧业立体布局。

(1)从地形角度说明半山台地有利于果蔬种植的条件。
(2)简述该地区果蔬种植范围扩大到半山台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3)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保持半农半牧的意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每年初冬的封河期,黄河宁夏段水位大幅提高,易决堤成灾。黄河河套地区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灌溉农田后汇入乌梁素海。下图为黄河流域图和黄河流域图的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黄河滩区是沉积黄河泥沙、滞蓄大洪水的重要区域,又是百万群众赖以生存的必需场所。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实施滩区居民迁建,是加快滩区群众脱贫致富,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当务之急。
材料三: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省,近年布局了燃气、大数据、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持续优化“煤炭底色”,实现了煤与非煤产业的历史性“结构反转”。
(1)分析黄河宁夏段初冬易出现决堤成灾的原因。
(2)分析河套平原湿地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分析山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要原因。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双鸭山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人口约120.9万,耕地面积106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7.98%,农业结构中水稻、玉米、大豆种植业占比达到80%以上。该市煤、铁等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湿地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2010年以前曾是黑龙江省著名的“煤城”,2011年被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图示意2010-2020年双鸭山市GDP和三大产业GDP比重的变化。
(1)推测双鸭山市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原因。
(2)指出2013年以前双鸭山市市域内产业结构的不足之处。
(3)请根据双鸭山市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其因地制宜地转型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B D B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C D D
16.(1)当地原料丰富, 螺蛳粉制作经验丰富、历史悠久;袋装螺蛳粉易保存,食用方便,消费人群众多;工业城市,产业链完善,利于袋装螺蛳粉的生产制作; 螺蛳粉制作技艺入选非遗,知名度高;交通便利,商业发达,利于螺蛳粉的销售。
(2)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附加值;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当地的税收,促进经济的发展。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稳定原料和产品的品质;打造品牌,增加产品的知名度;对特色小吃研发创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推动特色小吃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17.(1)台地地形:①地势平坦,利于耕作,(可种植面积广);②土壤不易被侵蚀,土壤肥力较高;(或流水侵蚀作用弱或土层较厚或水土流失少。)台地海拔:③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温度低,病虫害较少;生长周期长,品质较好;④受洪水威胁小。
(2)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品种改良);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销售市场的扩大果蔬种植经济效益较高(增加收入)。
(3)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高山适合放牧,低山台地河谷适合耕作);半农半牧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安排农牧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合理安排农事,提高时间利用率;半农半牧方式因地制宜,对山地生态环境破坏小(环境压力小)。
18.(1)黄河宁夏段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初冬气温下降,下游河水封冻而上游未封冻,冰坝阻塞水流,水位抬高。
(2)黄河及灌渠提供灌溉水源、排水渠防止土地盐碱化、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汇集灌溉退水。
(3)洪灾风险大;难以建设基础设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19.(1)煤、铁等矿产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产业结构单一,煤、铁等矿产资源相关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总量小,地方财力不足;居民收入大幅减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
(2)2013年以前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任答两点得满分,其他合理可酌情给分)
(3)深度开发煤铁资源,延长产业链,提升煤铁资源的利用价值;依托耕地、湿地等资源,发展现代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培育新的主导产业;依托中俄边境位置优势,发展边境进出口加工业,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依托中俄边境贸易优势,加快边境贸易集散基地建设,推动边贸物流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推动转型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