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轮联考(一)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二轮联考(一)地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5 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的北纬40°地理标志雕塑(下图),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北京植物园内。该地理标志雕塑高5米,由花岗岩材质制造而成,上部有镂空的半圆形造型设计,半圆直径与地轴平行,雕塑底盘上的中心线代表北纬 据此完成1~2题。
1.半圆直径与雕塑中心竖线的夹角是
A.23°26'
B.40°
C.45°
D.50°
2.图片拍摄时间及朝向分别是
A.上午朝东 B.上午朝西
C.下午朝东 D.下午朝西
滑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地质现象,但其成因多种多样,既有流水侵蚀引起的,又有地震诱发引起的,而黄河下游的一些滑塌则与冰冻和冰融有关。下图示意黄河下游河段某处河边滩上的塌陷构造(内部多层塌陷)。据此完成3~4题。
3.黄河下游边滩上的塌陷多见于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4.黄河下游形成塌陷的过程正确的是
①水库放水,河水漫滩 ②河道冰封
③沙层覆盖 ④冰层残留
⑤冰层融化,砂层塌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②①③④⑤ D.②①④③⑤
植物群落在一个特定区域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成为顶级群落。下图为某地区理想化的植物演替。其中,山毛榉树形高大,枝条开展,树叶深绿色,秋天变红褐色,但在气候适宜的地区经冬不凋。据此完成5~7题。
5.决定顶级群落类型的主导因素
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水文
6.推测该地区最可能为
A.澳大利亚东北部 B.新西兰北岛
C.巴西高原 D.地中海沿岸
7.顶级群落并不是永久的,它们随着环境状况的改变而变化。推测导致该地区彻底破坏原有植被的原因可能为
A.森林大火 B.火山喷发
C.人类活动 D.全球变暖
某科研团队到呼伦贝尔草原进行土壤改良实验,选取草原上一处退化土地进行起垄种植牧草(下图所示),起垄后种植的牧草生长良好。据此完成8~9题。
8.退化土地地势较低洼,与周围相比,其土壤更容易退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更容易积水 B.地下水埋藏深
C.实际蒸发量大 D.土壤更浅薄
9.起垄后,牧草种植的部位及牧草生长良好的原因是
A.垄沟 土壤肥力高 B.垄台 地温高
C.垄台 水分条件好 D.垄沟 风力小
西岱岛(图)是镶嵌在塞纳河中央的一个小岛,也是巴黎城区的发源地,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位于该岛。圣路易岛(图)是在17世纪人工填埋河道、连接一些较小的岛屿和浅滩而形成的,形状比较规则。据此完成10~11题。
10.西岱岛和圣路易岛在城市功能上的主要差异在于
A.西岱岛侧重于商业和居住,圣路易岛侧重于旅游和文化
B.西岱岛侧重于旅游和文化,圣路易岛侧重于商业和居住
C.两岛在城市功能上没有明显差异
D.西岱岛侧重于工业,圣路易岛侧重于农业
11.塞纳河上的西岱岛和圣路易岛,限制其发展的自然因素最可能是
A.土地资源 B.气候条件
C.水资源 D.水文条件
我国某地推出农机共享服务,统筹农机合作社资源,对全区收割机、无人播种植保机、旋耕机等农机建档立卡,统一调配农机资源。通过加强科技支撑和信息互联,最大限度让农用机械共享共用,实现了合作社、农户合作共赢的社会经济效益。据此完成12~13 题。
12.农机共享的好处是
①代替人工劳作,提高耕种效率
②降低农机成本,提高使用效率
③缓解劳力短缺,提高生产效率
④促进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当地农民可以通过网络小程序提前预约,共享农机会在约定时间直接开到地头田间。这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虚拟现实技术 ④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以及农村发展模式转变,农村老年人口迁移趋势愈发明显。有关研究报告显示,2015——2020年,大约有10%的农村老年人口迁移至城镇地区。下图示意某市2018年老年流动人口流入原因。据此完成14~15题。
14.影响老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
B.政策
C.经济
D.环境
15.老年人口由农村流入城镇,带来的影响有
①农村消费需求下滑,有利于经济增长
②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减少,财政负担减轻
③城市在养老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支出增加
④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障体系的平衡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青藏高原冰川广布,有“亚洲水塔”之称。雅鲁藏布江穿行于众多山脉之间,在东部发育了大峡谷,它是季风水汽输送到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大峡谷地区海拔从北部2910米降至南部出口仅155米,全长超过500公里,宽度和长度位居世界峡谷之首。近30年来青藏高原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也增加,但监测发现,雅鲁藏布江春季径流量增加明显,但径流总量并没有增加。
(1)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的原因。(4分)
(2)分析大峡谷地区成为青藏高原最大水汽输送通道的有利地形条件。(4分)
(3)雅鲁藏布江春季径流量增加明显、冬季径流量呈现微弱的减少趋势。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4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24年新年伊始,哈尔滨以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冰雪大世界游客数量猛增;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等南方地区成为其主要的省外客源地。
材料二 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畔是我国最大的采冰场,12月当冰层厚度达30厘米以上,便开始采冰作业,江中部分河段的冰块晶莹剔透,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冰块源地。下图分别示意黑龙江省现代主要采冰区分布和哈尔滨主要旅游景点分布。
(1)与松花江上、下游相比,简述哈尔滨的松花江畔采冰的优势条件。(4分)
(2)分析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建设的区位条件。(4分)
(3)哈尔滨火爆“出圈”为东北振兴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为进一步促进东北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请你为东北进一步发展冰雪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向日葵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是喜温耐寒作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的五原县地处河套灌区腹地,地势低洼,土壤盐碱化严重。近年来,该县变单纯盐碱地为“留、用、改”相结合,采用科学灌溉、“上膜下秸”(地表覆盖地膜和地下铺设秸秆)等盐碱地改良技术新路径、新模式,治理次生盐碱化。该县留出10多处难以改良的洼地供地下盐分汇集,利用地下咸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地势稍高的盐碱地,渠相通、沟配套,用于种植玉米、向日葵等。现全县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葵花籽种植、炒货、深加工、销售等产业群,特别是葵花籽出口贸易已成特色。下图示意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与五原县位置及盐碱地分布。
(1)简述采用“留、用、改”相结合的方式治理盐碱地的好处。(6分)
(2)分析“上膜下秸”能冶理盐碱地的原因。(4分)
(3)简述五原县向日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 分)
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导致送端电网“弃电”与负荷中心“缺电”并存;而氢气输送存在着气氢拖车容量有限,液氢槽车耗能高,专用输氢管道成本高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专家提出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总体架构,以江河水网运能挖潜、“氢电融合”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氢能资源时空优化配置为着眼点,引入大容量运氢船舶(必要时可通过船载氢燃料电池发电向电网回馈电能)解决氢能规模化经济储运的难题。下图示意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
(1)指出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的主要优势。(3分)
(2)分析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的主要影响。(4分)
(3)提出进一步优化江河水网挖潜型水路氢链的建议。(6分)
2025 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 D 【解析】由题干给出的“半圆直径与地轴平行,雕塑底盘上的中心线代表北纬40°”,北极星的高度即当地地理纬度,即半圆直径与地面的夹角为40度,所以半圆直径与雕塑中心竖线的夹角是50度。故选D。
2. C 【解析】由“半圆直径与地轴平行”可知,图中镂空半圆的直径指向北极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片是由西向东拍摄,由图中树木及雕塑的影子可推断出拍摄时间为下午。故选C。
3. B 【解析】黄河下游的滑塌主要跟冰融有关,而冰融多发生于春季。故选B。
4. D 【解析】黄河冰封后,因为上游来水,河水漫过滩涂后结冰,随着河流水位下降,冰层留在滩涂之上,风携带河滩上的沙将冰层覆盖,到了春季冰层融化后,形成塌陷。故选D。
5. C 【解析】顶级群落类型是当地的自然植被,与当地所属自然带一致,由当地气候决定。故选C。
6. B 【解析】澳大利亚东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植被;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新西兰北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由题目给出的“树叶深绿色,秋天变红褐色,但在气候适宜的地区经冬不凋”可知当地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B。
7. B 【解析】森林大火和人类活动会破坏当地原有植被,但影响程度有限,全球变暖缓慢且变化不剧烈,都不能“彻底破坏”原有植被;火山喷发突发且影响剧烈,熔岩和火山灰均会造成当地植被的彻底破坏。故选B。
8. C 【解析】草原上低洼地区因为水分汇集,地下水埋藏浅,实际蒸发量大而发生土壤盐碱化。故选C。
9. A 【解析】垄台高,蒸发强烈,盐分易积聚,土壤肥力低;垄沟低,蒸发量小,且降水易汇集在此处,有淋盐作用,土壤肥力高,故牧草种植在垄沟中。故选 A。
10. B 【解析】从材料可知,西岱岛是巴黎城区的发源地,著名的巴黎圣母院位于该岛,可得出该岛侧重于旅游和文化;而圣路易岛是由一些小岛和浅滩相连形成,建筑密集、交通便利,以住宅和商业为主。故选B。
11. A 【解析】西岱岛和圣路易岛周围为河流,土地资源有限,限制其发展。故选A。
12. D 【解析】农机共享使农机使用效率提高,便于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可以缓解劳动力短缺,但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故选D。
13. D 【解析】用小程序预约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共享农机到达地头田间运用的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故选D。
14. A 【解析】由图得出2018年老年流动人口流入原因中,照顾自家小孩随迁占比最高,因此主要因素是家庭。故选A。
15. C 【解析】老年人口由农村流入城镇,使农村消费需求下滑,不利于经济增长;增加了城市养老和社会保障负担;使城乡养老保障体系更不平衡;可以使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减少,农村财政负担减轻。故选C。
16.【参考答案】(1)高山地形对海风带来的水汽抬升,降水丰富;山岳冰川广布,储存固态水源(冰雪融水多);发育众多河流形成地表径流,向河流下游输水;地表水经断裂带下渗形成地下水,向海拔低处的含水层输送。(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2)大峡谷谷段自南向北地势升高,利于水汽逐步深入;峡谷纵深长、谷口宽度大,利于水汽深入青藏高原;谷口朝向西南,与西南季风风向一致,形成季风水汽通道。(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3)春季降水量增加;(1分)气温升高导致春季融雪过程提前;(1分)冬季降水形式以降雪为主,难以及时转为河流径流;(1分)冬季增温导致蒸发有所加强。(1分)
【解析】第(1)问,题干提示从水循环的角度去说明原因,因此要考虑该地参与的水循环环节。从材料可知海风水汽可以到达,加上高山地形的抬升,降水较多;该地冰川广布,冰雪融水多;雅鲁藏布江等河流形成地表径流,向下游输水;由图看出,该地断裂带发育,地表水易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向低处含水层输水。
第(2)问,由图看出,大峡谷北高南低,结合材料可知大峡谷落差大、宽度大、纵深长,因此有利于水汽深入;该地受西南季风影响,谷口朝向西南,与盛行风向一致,形成季风水汽通道。
第(3)问,据材料可知,随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且气温升高,使春季融雪过程提前,所以春季净流量增加;冬季虽降水增多,但多以降雪形式为主,难以及时转为河流径流,且冬季气温升高,蒸发增强,损耗的水分增多。
17.【参考答案】(1)与上游河段相比,松花江哈尔滨河段流经广阔的平原,河流流速慢,含沙量小,冰的透明度高,冰的质量高;(2分)与下游河段相比,松花江哈尔滨河段靠近冰雪大世界景区,冰块需求量大,冰块运输距离短。(2分)
(2)临近松花江,采冰便利,降低成本;位于松花江太阳岛上,可利用的土地空间大,地价较低;靠近其他旅游景点,形成集聚效应;靠近城区,便于共享基础设施;公路等交通线路贯通太阳岛,交通便利。(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3)提升城市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消费体验;深挖文化底蕴,开发多元化旅游资源;加强旅游资源的宣传,创建特色旅游品牌,提升知名度;开发冰雪运动普及、冰雪文化宣传、冰雪装备展销、冰雪旅游推介等各类活动,延长产业链;政策措施鼓励相关冰雪经济相关企业强化特色经营,支持冰雪项目;加大冰雪产业、冰雪体育等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信息交通网络,加强城市间协作,吸引客流。(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解析】第(1)问,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与其上游相比,地形平坦,河流流速慢,泥沙沉积,冰的质量高,透明度好;与其下游相比,据图可得出,其距离冰雪大世界近,运输距离短,冰块需求量大。
第(2)问,冰雪大世界建设的区位条件需从土地、冰资源、市场距离、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回答。结合图文材料可得出,其临近松花江,有丰富的冰资源,运输成本低;位于松花江太阳岛上,可利用的土地空间大,地价较低;有公路、铁路、地铁等交通线,交通便利等。
第(3)问,进一步发展冰雪产业的合理化建议可以从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延长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回答。
18.【参考答案】(1)节省投入,降低盐碱地治理难度和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升级;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2)地膜可以抑制地表盐分的积累,同时锁住土壤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蒸发导致盐分上升到地表;(2分)秸秆在土壤中形成一个隔层,破坏了毛管水的连续性,从而阻断了地下盐分向上移动的通道。(2分)
(3)促进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完整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利用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知名度;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优质品种;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园。(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解析】第(1)问,留出10多处难以改良的洼地供地下盐分汇集,可以降低盐碱地治理难度和成本;利用地下咸水养殖南美白对虾,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升级;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第(2)问,“上膜下秸”模式,上膜可以抑制地表盐分的积累,同时锁住土壤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蒸发导致盐分上升到地表;下秆在土壤中形成一个隔层,破坏了毛管水的连续性,从而阻断了地下盐分向上移动的通道,进而达到治理盐碱化的目的。
第(3)问,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可以从延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提高竞争力等方面回答。
19.【参考答案】(1)制氢电价便宜;运氢成本低廉;氢能存取便利;应急能力强;清洁无污染。(每点1分,答出3点得3分)
(2)减少送端电网“弃电”能源浪费;满足负荷中心“缺电”能源需求;提高风电、光电利用效率,减少传统能源消耗;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3)加强水文和气象监测,提高调度精度;优化船舶设计,提高运氢效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储氢和加氢能力;推动相关政策支持,促进氢链产业发展;靠近“受端电网”制氢,减少中间环节。(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解析】第(1)问,可以根据氢链主要环节、运行原理、最终产物分析其优势。
第(2)问,可从供需角度展开思考,在能源消耗地的思考与能源跨区域调配中能源调入地影响趁同:减小能源缺口、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等。
第(3)问,各环节越精准、越安全、运行效率越高,效益越好;根本在于提高监测能力、生产能力、储运能力、规划能力、应变能力。也可以在能源消耗地电解氢等,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