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明朝:1368年―1644年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末帝崇祯(1)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知道明朝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的经过,分析李自成“均田免粮”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了解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等基本史实,知道明朝最终在双重夹击下走向崩溃。(时空观念、史料实证)课标:通过明末李自成起义,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贰壹叁闯王起义灭大明晚明腐败生乱象满清入关定九州目录目录李自成本是一藉藉无名的驿卒,为何会走上起义的道路?这一切要从明朝中后期说起.....壹晚明腐败生乱象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①皇帝沉迷享乐,重用宦官,疏于朝政。②皇室内部勾心斗角,结党营私,纷争不已。表现明神宗在位48年有20年不上朝,不批阅奏折,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四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明朝末年的党派斗争从明神宗万历中期开始持续了五十多年,一直到南明王朝灭亡。主要有以浙党为首的五党集团和东林党之争、东林党与阉党之争。这些党派之间争权夺利、互相倾轧,造成明朝末年风雨飘摇的局面。——《明朝晚期的党派斗争》政治腐败导致了什么后果?①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官吏贪赃枉法,盘剥百姓。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兼并土地,侵占民田,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明代《流民图》经济政治军事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整顿吏治巩固边防一条鞭法手稿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计入田亩,按银两收税,称为“一条鞭法”。影响:简化手续,减少盘剥,税收增加,取得成效,政治局面为之一新。结果:张居正去世后,明朝的改革举措大多废止。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顾宪成撰写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书院以此为宗旨。他们针砭时弊,提倡“实学以救世”,视“天下为已任”,体现了士人的责任和担当。目录明朝末年的天灾人祸,让过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纷纷起义。李自成、张献忠的队伍成为起义的主力军.....贰闯王起义灭大明材料1:(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材料2: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通志》明末旱灾人祸天灾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直接原因:当时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李自成、张献忠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广大农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纷纷起义。辽东作战 辽饷训练军队 练饷镇压起义 剿饷1陕北起义请阅读课本P99第2段,梳理李自成起义的过程。3攻克西安1644年初,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攻克北京41644年4月攻克北京,崇祯自缢,明朝灭亡进军中原2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均田:平均土地免赋:减免赋税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思考广大民众对李自成起义军的态度如何?为什么?原因: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规定了严明的军纪;向贫苦农民发放钱粮。态度:支持拥护。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的灭亡原因。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教训?崇祯帝最后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崇祯《血衣遗诏》①明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②李自成农民起义推翻明朝;③后金崛起,消耗国力。①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②坚持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目录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李自成遇到了他人生的难关——山海关,而他的对手也自北南来......叁满清入关定九州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大清。清太祖·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北部受到严重威胁。清太宗·皇太极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沈阳故宫建成于1636年,在国内现存的皇宫建筑中,它的规模仅次于北京故宫。镇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吴三桂为明辽东边防部队将领,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后,吴三桂几乎成为挽救明朝的“唯一救星”。李自成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切身利益,吴三桂家产被抄,家父被捕,爱妾陈圆圆被俘,“冲冠一怒为红颜”,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引清军入山海关,联合清军夹击李自成。——《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以北京为都城清军南下,消灭明朝残余势力与各地反清力量,逐步建立对全国的统治政治: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上的大一统;思想: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传统文化。作用: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了统治。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努尔哈赤皇太极迁都统一全国巩固统治康 乾 盛 世皇帝多沉迷享乐,疏于朝政朝中大臣结党营私,纷争不已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起义经过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政治腐败与张居正改革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满洲兴起清兵入关张居正“一条鞭法”、整顿吏治、巩固边防等改革措施起义原因: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天灾不断口号:均田免粮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4月,攻入北京,明朝灭亡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牺牲,起义失败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清朝对全国的统治1644年,清朝统一全国并在思想、政治上巩固统一1.明朝灭亡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 ③朝廷征派苛捐杂税④努尔哈赤统--女真各部 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A.①③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2.李自成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C.均田免赋 D.大楚兴,陈胜王3.“明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所有统一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覆亡。标志着明帝国灭亡的是( )A.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B.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占领北京城C.努尔哈赤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 D.皇太极指挥的清军人关入主中原BCC4.1644年,在北京城先后出现了三个年号,依次是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和顺治元年。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A.“靖难之役”与大规模营建北京城 B.张居正去世后改革举措大多废止C.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建立后金 D.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和清军入关5.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大金。1626年,皇太极继位。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女真族改变自己族名和国号的目的是( )A.尽快灭亡明朝 B.镇压李自成起义军C.尽快创建“八旗制度” D.更好地创建统一多民族国家6.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汉、元DDB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