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届中考地理过关练 第二十八期 香港和澳门【知识要略】一、特别行政区1.港澳与祖国内地“一国两制”(1)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2)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3)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香港与澳门的地理概况组成 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 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珠江口的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相邻组成 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 境内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狭小 以平原为主居民 以祖籍广东的居民为主,少数英国移民后裔 以祖籍广东的居民为主,少数葡萄移民后裔土地利用 特点:地狭人稠;解决方式:“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3.香港和澳门的旅游资源(1)香港是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等。(2)澳门因环境优美,被称为“海上花园”。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400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精髓,其中大三巴牌坊尤为著名。其次,澳门“唐城”、澳门妈祖阁等地也非常著名。4.香港发达的交通运输(1)维多利亚港港口优良,香港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2)香港是国际航空中心。(3)有京九、广深铁路和高速公路与内地相连。(4)境内有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祖国内地是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港澳回归后,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1.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优势香港、澳门分别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珠江口两侧,濒临南海,扼我国华南地区门户,是亚太地区的中枢,既有利于开拓内地市场,又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两地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誉为“东方明珠”。2.港澳地区的经济特点(1)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还是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2)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3.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经济联系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1)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2)香港大部分生产、生活资料来自祖国内地,很多工业也已转移到祖国内地。(3)通过香港这个自由贸易港,祖国内地可以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香港贸易事业的发展。4.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模式(1)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地区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扮演“厂”的角色。“前店后厂”这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促进了双方经济的迅速发展。①香港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海外订单,从事样品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产品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②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2)目前:香港服务业+广东制造业=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知识拓展】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的联系(1)祖国内地与港澳的经济联系(2)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前店后厂”分工与合作模式【实战训练】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九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香港特别行政区自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经济稳步发展。一直以来祖国内地为香港持续供应了( )A.淡水,食品 B.资金﹑原料 C.新工艺、管理经验 D.原料、技术2.香港和澳门被称为“东方明珠”。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澳门位于珠江口东侧B.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C.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D.填海造地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一种方式澳门大学前身为东亚大学,1991年更名为澳门大学,2014年正式迁入位于广东横琴岛的新校区,授权由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澳门特区的法律实施管辖。如图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填海造陆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澳门特别行政区( )A.完全由岛屿组成 B.目前土地中大部分为填海造陆而来C.位于珠江口以东 D.回归祖国后,就不再填海造陆了4.澳门大学迁往横琴岛( )①可以使学校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②可以促进广东省与澳门两地的教育合作③不利于国外科学技术的引进④增加澳门土地利用压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下列关于香港、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博彩旅游业发达 B.澳门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C.港澳均“地狭人稠” D.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珠海6.粤港澳大湾区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极有可能形成的模式是( )A.“珠江三角洲服务业+香港农业” B.“珠江三角洲制造业+香港服务业”C.“珠江三角洲出口+香港进口” D.“珠江三角洲农业+香港工业”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城市 香港 澳门 山东 上海 新疆 青海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6431 18519 644 3713 15.9 87.表中反映出香港、澳门人口的共同特点是( )A.人口数量多 B.人口数量少 C.人口密度小 D.人口密度大8.通过对比表格,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特点( )A.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B.内陆多沿海少C.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极不均衡 D.南方地区人口稀疏9.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港澳突出的优势表现在( )A.低廉的地价 B.金融技术、管理等优势C.低廉的劳动力 D.丰富的淡水资源2024年4月,粤港澳三地在深圳共同公布了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在内的110项三地通行“湾区标准”。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粤港澳大湾区互通食品、服装、医药等更加便利老百姓的生活,主要得益于( )A.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人们观念的转变C.旅游业的繁荣 D.高新技术水平的提高11.对广州、深圳和香港、澳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广州是毗邻澳门的经济特区 B.深圳位于澳门西侧C.香港素有“花园城市”的美称 D.澳门在珠江口西岸12.香港的淡水由祖国大陆提供,其淡水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①年降水量少②城市人口密集③蒸发旺盛④集水面积小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023年11月28日,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全幅贯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图为粤港澳核心交通图。完成下面小题。13.“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珠江水运 B.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C.海洋运输 D.航空运输14.深中通道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的“南大门”,其地理位置优越性体现在( )A.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B.人才济济,科技水平高C.靠近能源基地,资源丰富 D.气候条件好,光照充足15.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迅速,与“粤”相比,“港”发展经济的优势有( )①信息、技术②丰富的劳动力③资金支持④原料、燃料⑤管理经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16.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九个城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___特别行政区;C________(填铁路线)。(2)粤港澳大湾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中香港、澳门分别位于________的东、西两侧,地理位置优越。(3)读2020年香港进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单位:%)图可知,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________。(4)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下列属于香港的优势是( )A.土地价格低廉 B.日用消费品丰富而廉价C.劳动力资源丰富 D.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5)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由3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建设港珠澳大桥带来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①极大缩短三地交通运输时间②促进港澳地区的长期繁荣稳定③加强港珠澳区域间的经济合作④有利于珠江口水域的渔业发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全长约55千米,中间段是6.7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极大缩短了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港、澳、_________(填简称),上图中表示香港的是字母______。夏、秋季节大桥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2)港澳两地经济持续繁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誉为“___________”(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分工合作模式,其港澳扮演了“___”的角色,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在生产、生活和经济合作方面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请将下列祖国内地与港澳的优势分别填入对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A________B_______。(4)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_______(不定项选择,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①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②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③促进港珠澳地区重工业的发展④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⑤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协同发展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等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标志性工程建成通车,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从香港驾车到珠海、澳门仅需30分钟,香港往来广州缩短至1小时以内,“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大湾区涌现出一大批“双城打工人”,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1)该地区经济发展限制因素主要是能源短缺,从“开源”角度提出解决措施。(2)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3)简述粤港澳大湾区互融互通给本区域带来的有利影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一直以来,香港依靠祖国,稳步发展经济,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主要表现在:祖国内地一直是香港食品、建筑材料、煤炭的主要供应地,香港有近五成的淡水由内地提供,A正确;香港的经济、技术、管理经验都比大陆要先进,故BCD错误;故选A。2.答案:A解析: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A符合题意;澳门的博彩旅游业发达,B不符合题意;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组成,C不符合题意;为了缓解香港人多地少的矛盾,填海造地是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一种方式,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知,澳门主要由岛屿和半岛组成,目前土地中大部分为填海造陆而来,位于珠江口的西侧,回归祖国以后依然在填海造陆。故选B。4.答案:A解析:澳门大学迁往横琴岛具有多方面的地理意义,不会影响国外科学技术的引进,可以减轻澳门土地利用压力。故选A。5.答案:C解析: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A错误;香港是国际经济金融中心、贸易中心,B错误;港澳地区地狭人稠,采用上天和下海的方式拓展城市建设用地,高楼林立,C正确;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深圳,D错误;故选C。6.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制定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实现粤港澳三地互利互补、协同发展。依据各地经济发展特色,极有可能形成的模式:珠江三角洲发展制造业+香港服务业。B正确,排除ACD;故选B。7.答案:D解析:据图表可知,香港、澳门人口的共同特点是人口密度大,D正确,C错误;图表反映不了香港、澳门人口数量的多少,AB错误。故选D。8.答案:C解析:通过对比表格,香港、澳门、山东和上海等东部省区人口多,新疆、青海等西部省区人口少,分布不均衡,所以表格反映出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东多西少,极不均衡的特点,C正确;图表对比反映不出我国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A错误;我国人口分布内陆少沿海多,B错误;我国南方地区人口稠密,D错误。故选C。9.答案:B解析:香港、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与祖国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港澳突出的优势表现在具有人才、金融技术、管理等优势,B符合题意;低廉的地价、低廉的劳动力和丰富的淡水资源都是祖国内地的优势,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澳门、香港、珠海之间有港珠澳大桥互通互联,香港与深圳有铁路相通,粤港澳大湾区互通食品、服装、医药主要得益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A正确,与人们观念的转变、旅游业的繁荣、高新技术水平的提高无关,故选A。11.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珠海是临近澳门的经济特区,A错误;深圳位于澳门东侧,B错误;新加坡素有“花园城市”的美称,C错误;澳门位于珠江口西岸,D正确。故选D。12.答案:B解析: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丰富,①错误;香港人口密度大,水资源需求量大,淡水资源短缺,②正确。香港本地集水面积小,水库容量有限,水资源短缺,④正确。淡水短缺与蒸发旺盛关系不大,③排除,故选B。13.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这种生活方式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运行时间,主要依赖交通运输方式是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B正确;珠江水运和海洋运输速度慢,AC错误;航空运输运费较高,且更适合较长距离的运输,D错误;故选B。14.答案:A解析: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处珠江下游,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我国的“南大门”,A正确;珠江三角洲气候条件好,光照充足、人才济济,科技水平高不属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BD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匮乏,是限制其发展的因素之一,C错误;故选A。15.答案:D解析:丰富的劳动力是“粤”的优势,原料、燃料不足,是粤港澳的劣势,②④错误,排除ABC;“港”发展经济的优势有信息、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①③⑤正确;故选D。16.答案:(1)香港;京九线(2)珠江口(3)祖国内地(4)D(5)A解析:(1)读图可得,A是香港特别行政区,C是京九线。(2)香港、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地理位置优越。(3)读2020年香港进出口商品的地区结构图可知,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4)香港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等。祖国内地土地价格低廉、日用消费品丰富且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等。(5)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建设港珠澳大桥带来的积极影响有:极大缩短三地交通运输时间,促进港澳地区的长期繁荣稳定,加强港珠澳区域间的经济合作。17.答案:(1)粤;B;台风(2)东方明珠(3)店;①③⑥;②④⑤(4)①④⑤解析:(1)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港)、澳门(澳)和广东(粤)三个省级行政区。图中B表示香港。由于夏、秋季节是台风频发的时期,可能会对大桥建设造成影响。(2)港澳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持续繁荣,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誉为“东方明珠”。(3)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厂”分工合作模式,其港澳扮演了“店”的角色,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祖国内地提供淡水资源、工业所需的原料以及食品保障,①③⑥正确;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②④⑤正确。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4)修建港珠澳大桥有助于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区域的联系,推动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繁荣与稳定,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①④⑤正确。澳门不会因此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港珠澳地区以轻工业为主,②③错误。18.答案:(1)西电东输、西气东输、修建大亚湾核电站、开发新能源等。(2)珠江三角洲地区临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3)完善了大湾区的交通网络,加快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等。解析:(1)能源短缺的解决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考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能源短缺严重限制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从“开源”角度看,解决措施有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建立大亚湾核电站,开发新能源(潮汐能、风能)等。(2)据所学知识可知,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是外向型经济,该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是临近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世界重要海运航道,海运便利;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等。(3)粤港澳大湾区互通互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可以完善大湾区的交通网络;加快大湾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物流业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缩短通勤时间,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